皮亚杰不可逆性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思维创新是思维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认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皮亚杰不可逆性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说到幼儿智力的发展必然要谈到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什么我要用伟大这样的词呀,因为在美国每年都要评十大心理学家。皮亚杰大约已在1980年逝世,可是现在还给他评了第一。有人把斯金纳评第一,但常常还是把皮亚杰评第一。皮亚杰这个人非常了不起,他是瑞士心理学家,在法国长期工作。他既在瑞士工作又在法国工作,而他主要是研究儿童思维、儿童认知、儿童智力的。他认为一个人心理发展、智力发展、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作感知阶段(0~3岁)

出生后的两、三年是动作感知阶段。他认为第一个阶段,人的思维靠两个东西,一个是靠动作,一个是靠感知觉以及动作的对象。皮球滚到床底下,你用什么方法把它捡出来,这个时候就是要靠两个东西,一个是呼噜胡噜爬进去用手取;要么就用钩子把它钩出来。两个东西不是都要靠动作嘛?那么怎么把它钩出来呢?首先要看得见、摸的着,如果看都看不见那就瞎胡弄了。0~3岁阶段,人的思维一个依赖动作一个靠感知。

第二个阶段:前运算阶段(3~7岁)

前运算阶段主要靠一种表象、靠具体形象来进行思维。

第三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具体运算阶段,相当于中国的小学阶段(7~12岁),这个时候他可以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推导,但是还要依靠具体的事物作为支柱。

第四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能够用假设,假设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也就是12岁)以后开始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特点: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先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到感觉运动阶段末期,婴儿形成了心里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

前运算阶段2~6、7岁

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即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情感意愿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现象的束缚,获得了逻辑性。表现之一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表现之二是儿童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表现之三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属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

特点:与具体运算思维相比,形式运算更具有系统性。它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4个阶段

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还没有语言和思维,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逐渐形成物体永存性观念。

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2-7岁,相当于婴儿期。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开始内化而成为表象或形象思维,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或重现外界事物,出现了表象思维。此阶段的主要特点:

(1)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赖表象进行思维,但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

(2)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性。

儿童只能站在他的经验的中心,只有参照他自己才能理解别的事物,而认识不到还有他人或外界事物的存在,也认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故又称为自我中心思维阶段。

这一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

2-4岁为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即儿童开始出现凭借语言符号象征游戏、延迟模仿等示意手段表征外在客体的能力,但此时思维具有前概念性,徘徊于概念的一般性与组成部分的个别性之间。

4-7岁为直觉思维阶段,即儿童此时已开始从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阶段过渡,但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自动调节的限制。此阶段的思维既没有运算的可逆性,也没有守恒的基本形式,尚停留在半象征性的思维状态之中。

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具有逻辑思维和真正运算的能力,先后获得各种守恒概念,但运算的形式和内容仍以具体事物为依据。7岁左右的儿童能够在心理上对珠子进行运算,并认为把珠子散开和埃紧是两个相反而又互补的运动,重新排列珠子可使它恢复到起始状态。这说明此时儿童的思想开始又较大的易变性,出现可逆性,能解决守恒问题,可凭借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逻辑分类和认识逻辑关系。但是,这种运算仍有其局限性。其一是这一水平的运算还不具有足够的形式化,尚脱离不了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其二是运算还是零散的、孤立的,不能组成完整的系统。

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始于青春前期,约11、12岁,接近于成人的思维。这一阶段儿童不再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与具体运算阶段相比,此阶段的儿童思维发生了四种变化:

1.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首先对事物提出一些假设,然后从假设推演出某些逻辑结论。

2.能够进行命题逻辑思维:能够在摆脱实际内容的情况下,对一系列推理的正确性进行评价,在不受命题性质束缚的情况下建立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

3.能够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完全分开:他们的认识能超越于现实本身,无需具体事物作为中介,把握抽象概念,进行形式推理。

4.能够形成两种形式运算的认知结构:一是组合系统;二是四群运算。儿童到了这个阶段,已经能够用这些结构形式来解决各种逻辑问题,表明他们的思维已经接近或基本达到成人的成熟水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0361/29009218.html

更多阅读

试述皮亚杰理论 皮亚杰游戏理论

一、儿童认知发展认知,从广义上讲就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即智力(智力指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狭义上讲,认识就是思维或记忆(思维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发展心理学研究认知的目的是:描述儿童的认知功能与年龄变化的关系,并揭示儿童认知

差异与互补:皮亚杰与维果茨基建构主义思想之比较

摘 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两位发展心理学家,他们的理论促进了建构主义的发展和壮大。他们的理论取向: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又在教育实践中有着一定的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可促进有

意大利 第一条罗马大道——阿皮亚古道 罗马古道

按:前面实在是忙,所以园子很是荒芜。10号重返罗马,虽然也忙,但今天还是想抽空发一篇博文。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2010年11月中,一个秋阳高照的日子,我们一行四人来到罗马近郊的阿皮亚古道参观。根据有关资料,阿皮亚古道是第一条罗马

声明:《皮亚杰不可逆性 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为网友所以远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