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 养生

小寒之后,天气开始进入最寒冷的时节,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北部已进入严寒时期。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小寒节气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小寒节气养生

在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四个节气后,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悄悄来到了。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从此已进入严冬时节,土壤冻结,河流封冻,正所谓“数九寒天”。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然而南方的四季变化没有北方那样明显,所以小寒的寒冷程度也没有北方那样突出,但这段时期气温随着北方南下的寒流袭击而突然降的情形,也往往不算少见。

祖国医学认为:作为冬季的特征,寒属极阴之气,主收藏凝滞。因此小寒的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固本扶元,以“防寒扑肾”为主。“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疼痛”。民间的这一俗语,既说明了此时合理进补的重要性,同时也是这方面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值得充分重视,人们在经历了春寒、夏暑、秋燥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病,身体更强壮,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小寒之时可多吃羊肉、鸡肉、水鱼、核桃仁、大枣、元肉、淮山、莲子、百合、粟子等有补脾胃、温贤的、健脾化痰、止咳补肺功效的食品和肉类。当然对于体质偏热、偏寒,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的原则。平时生活上要加强锻炼,如散步、慢跑、球类活动等,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寒流袭击了天气时,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心血管患者在这个节气时也应注意。

小寒时节,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天气更加寒冷,尤其是北方,天寒地冻,南方气温虽不算低,但寒温不定,且室内室外一样冷。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 保暖是第一要务。在应对严寒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实而忽视了头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

其实,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这个节气外出,头部特别容易受寒,寒又为百病之源,长期积累寒气,特别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一些很注意养生的人,在出门时会把帽子戴上护头保暖,注意头部保暖不仅是要戴帽子那么简单,三九天里,出门前、睡前别洗头等生活细节也很重要。如果刚洗完头后,头发没干,甚至还在滴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外出或者睡觉,特别不利于健康。头发没干容易受寒,长期积累寒气,特别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冬季,气压比较低,空气中含氧量相对减少。室内为了保暖,门窗封闭较严,通风不良。这就使室内的氧气进一步减少,常使人感到压抑、胸闷。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口、鼻全都埋进被子。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小寒养生注意防寒

1、外出要戴帽

养生保健专家提示,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在寒冷冬季,很多人外出喜欢戴口罩。对此,养生专家表示,戴口罩确实可以防止呼吸道疾病,又能抵御寒冷。但戴口罩必须口鼻都要遮着,同时要注意清洁口罩。青少年和壮年人不提倡多戴口罩,应该常接受寒冷的考验,使抗病能力增加,这样对健康有利。

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 养生

如果刚洗完头后,头发没干,甚至还在滴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就外出或者睡觉,都对健康不利。头发没干容易受寒,长期积累寒气,特别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2、睡觉勿蒙头

在冬季,气压比较低,空气中含氧量相对减少。室内为了保暖,门窗封闭较严,通风不良。这就使室内的氧气进一步减少,常使人感到压抑、胸闷。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口、鼻全都埋进被子。

养生保健专家忠告说,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3、注意预防湿邪

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对于往年,人们只要重视寒邪就行,而今冬季特别寒冷,面对天气的显著变化,人们不仅要重视寒邪,还应该重视湿邪。中医讲,湿邪一般不单独出现,它总爱与其他邪气共同出现,尤其是和寒邪一起,加上雨雪天气,湿邪非常容易渗透进入人体,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例如风湿以及心血管疾病等,而且湿邪致病的一个特点是迁延难愈,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所以说,冬季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养生,如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冬季活动要慢行,每天早睡晚起,尤其不要忽冷忽热等,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睡前泡脚 拒绝寒从脚下生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小寒时节,公众还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保健专家指出,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足部可以反应内脏的病症。反过来,保护好足部又能增加内脏的功能。所以,不要认为足部保暖是局部保暖,实际上,足部保暖是身体整体抗寒防病的一种保护。

对付脚凉,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自古就有“要长寿、头凉脚热八分饱”之说,所以晚上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弄上一盆热水,边泡脚边看电视。这样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0861/324526765.html

更多阅读

清明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的由来小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 重在驱寒补肾防疾病

  小寒过后即进入了最为寒冷的“三九天”,因此这是一定要注意保暖,而且天气寒冷也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更要引起重视,那么小寒节气养生如何保暖,防疾病呢?  驱寒保暖用中药泡脚:  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所以小寒养生做好驱寒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喝什么汤滋补

 爱华阅读配图  1月6日是小寒,养生要多喝滋补汤,那么小寒节气养生喝什么汤呢?小寒养生汤以温补为主,今天小编为您介绍小寒节气养生喝什么汤,这八道汤品不要错过哦!  小寒节气养生喝什么汤?  1、杜仲栗子猪腰汤  杜仲2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小贴士

   小寒节气养生小贴士爱华保健知识配图  小寒节气寒风瑟瑟,动物越冬万物休止。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不管是反映寒

小寒节气养生 小寒节气养生要则

   小寒节气养生要则爱华保健知识配图  今日小寒。内经六之气的最后一个节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太阳寒水。一年最冷时节,《内经》言:寒大举,湿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  其疾病表现:感于寒则病关节禁锢,腰椎

声明:《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 养生》为网友夜店唱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