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应,五行相依,医药相配,治养相协。这些看似简单的原理,却蕴含了几千年来中医药治养与养生文化的精髓。上迄黄帝、神农,下至当今百姓,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与中医药养生有着紧密联系。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医药文化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文化介绍
根据词典解释,“文化”就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而一般“特指精神财富”。如此说来,一切关于中医药的知识(如中医理论)与物质(如针具、中药等),及至跟中医沾边的都可以叫“中医文化”。因为中医本身肯定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举例来说吧:一棵树自己长在那不能叫文化,如果是人栽种的,就属于“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关于那棵树的”学问”,如属于什么品种,如何栽种,有何经济价值等,叫“精神财富”,当然都是属于“文化”了。同样,一个人伤风感冒,身上冷,出于本能,随便抓把草煮水喝了,一出汗好了,这事儿不能叫“中医文化”;而如果他能知道那草的“味辛性温,功能发汗解表”,那这个人就有些”中医文化”;如果把这件事儿作为介绍草药知识讲出个故事,显然就是“中医文化”了。
“百度”上关于中医文化是这样说的“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但近年报刊上的“中医文化”概念似乎并非这么广泛,以笔者所见,大概有如下所指:中医科普知识、与中医药有关的历史典故和传说、中医院特色环境氛围营造、临床思维中及医护技实施中的中医特色等。《中国中医药报》有一“中医文化”专版,其内容主要是名医家介绍,中医药历史典故、传说、趣闻,中医知识普及和一些专业性不是很强的中医药理论介绍与讨论等。在有关的报道中,将中医文化与医疗、护理、人才培养、中医药产业、医疗安全并列为中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
可见,“一般意义”上的中医文化的概念是“狭义”的,其内涵更接近“中医科普”,但与“科普”有如下不同:一是,科普是内行人写给外行人看的,而“中医文化”可以是内行写给外行的,也可以是写给内行的,甚至可以是外行写给内行的。搞文学的介绍《西游记》中的中药诗,文史专家辑出《十三经》中的中医药知识,你能说不是中医文化吗?二是,科普一般是介绍防病治病、养生长寿知识,而“中医文化”内容除“科普”外可以是任何与中医相关的知识(但不是严格的理论探讨,即不是论文)。三是,“科普”的形式主要是文章(电台、电视也以文章为基础),而“文化”的形式则宽泛得多。
要言之,广义的或“严格意义”的中医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中医药精神与物质财富;狭义的或“一般意义”的中医文化是指一切与中医药相关的知识和能显示中医药特色的东西(精神的与物质的)。养生防病知识、历史人物事迹、传说典故、文物典章、经史子集中的记载、医院甚至居住环境建设、医疗护理特色……,只要与中医药相关,都可说是“中医文化”。正是:
中医文化是个筐,
医文史哲筐内装,
但凡不离中医药,
何分内行与外行。
中医药养生文化中医,中华民族最为耀眼的瑰宝,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涉及到各种文化领域,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至今仍然散发着它不朽的光芒。它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为基础理论的“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医学。
中医养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关于养生之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经过近两千年的历史传承与发扬,在诊治疾病、养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养生目的在于通过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并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增进机体健康、抗衰延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石斛为奇。素有“药中黄金”之称的铁皮石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明目强身、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等功效。石斛茎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多糖、氨基酸及淀粉等,并含超多种微量元素。经中国医药学院药用植物所鉴定多糖含量为18.974%总生物碱为0.03%,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人体眼、咽、肺、胃、肠、肾等器官疾病有特殊疗效。铁皮石斛一直以来便被人们视为养生的上品,铁皮石斛又被称为“枫斗”,与人参并列称为养生的极品。有句古话叫做“北有人参,南有枫斗”。枫斗的母体就是铁皮石斛,据唐朝开元年间的道家经典《道藏》记载:“铁皮石斛、天山雪莲、三两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丛(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为“中华九大仙草”,铁皮石斛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是一味历代皇家贵族推崇的传统名贵中药。铁皮石斛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
中华民族应用饮食养生保健的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来,我国己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饮食养生理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的规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补养,不仅可以保证健康,还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益寿延年。
对养生的认知养生不仅是健康人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方法,也是生病之人的基础疗法。有病就去治病的道理似乎是正确的,其实是片面的。病人应先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中医认为:生活方式也是具有药理作用的,那些严重违反健康生活方式的病人,一边在治疗一边在造病,是极难康复的。
因此。大家都应纠正错误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会向生活方式要健康,这样病才能好的快。
如果你能了解和掌握养生之道,如果你能遵守符合自然的饮食起居并保持健康和谐的心态,那么健康长寿就有希望。人的自然寿命大约是120岁,但绝大多数因病过早离开人世,其实是自己把自己折腾死的,健康的钥匙就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健康长寿自古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关注的课题。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精神活动的日益丰富,人们渴望健康、盼望长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都想“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但是怎样才能健康?怎样才能达到天年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努力学习和切实遵循养生之道。
关于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先人非常明确写出:“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是之耶?”圣人对曰:“上古之人,其之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