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朝鲜战争读书笔记 解放战争读书笔记

《解放战争》一书详细介绍了人民群众如何无私支援解放军战斗的具体情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解放战争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解放战争读书笔记篇一

王树增《解放战争》一书,真实地勾勒出了解放战争的许多历史画面,并深刻总结出,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最终战胜国民党,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军,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人民群众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即民心所向、民智所施、民力所为,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这是一部用今天的目光审视昨天的战争,进而思考共和国壮丽诞生的史诗。

中国的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算得上是一场奇特的战争。战争爆发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数量和武器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却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一支摧枯拉朽的强大军事力量,进行了一次惊人的乾坤大扭转。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的身后会有那么多的人民群众奋力支前,没有哪一支军队曾经在作战中享受过如此巨大规模的后勤支援。

《解放战争》一书详细介绍了人民群众如何无私支援解放军战斗的具体情节,真是到了毁家纾难、舍身支持的程度啊!书中写到,在莱芜战役中,鲁中地区参加各种战勤的农民,达到500万之多。直接在战场提供作战服务的有50多万。由支前民兵组成的40多个“子弟兵团”随军行动。由青壮年组成的战场救护队,抬着1.6万多副担架,推着1万多辆小车,华东野战军移动到哪里,他们便一步不离地跟随到那里。书中还生动地描绘了在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支前民工,抱着“毁家支前”的决心,绵延在无数条通往战场的大路小路上,“最后一粒粮,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女,送到咱队伍上”,形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空前绝后的战争奇观。老百姓凭什么支持共产党、支持解放军?是因为共产党分给了老百姓土地,是因为解放军保护了老百姓土地。共产党给老百姓带来了利益,带来了实惠;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廉洁公正。对照国民党政权的贪污腐败,国民党军队的残暴抢掠,老百姓怎能不支持共产党和解放军?!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他们知道,跟定共产党就有好日子过,自己的队伍打赢了好日子就来了。《解放战争》一书告诉我们,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最终战胜国民党,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军队,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这其中人民群众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即民心所向、民智所施、民力所为,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读完全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民党军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相比,兵力不可谓不强大、武器不可谓不极其精良,而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能以坚韧顽强的作战风格,最后得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其原因在于“政胜其民,下附其上”,有众多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国民党军队迅速土崩瓦解的根本原因是“民胜其政,下叛其上”,战争中完全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人民决定历史。

我们党是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现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如此。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保证。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正确对待群众,始终是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之所在,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也是检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重要标准。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我们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巩固党执政的基础。

远东朝鲜战争读书笔记 解放战争读书笔记

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注定繁荣昌盛;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党和国家,必然永葆青春。新中国90年的探索和成就表明,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解放战争读书笔记篇二

王树增的书,以前看过《血红雪白》,感觉相当的不错,有大局观,也有小细节,于是利用kindle买了最新的《解放战争》一书,总体感觉非常好,完全和现代军史中的《东进:苏德战争》一样,文学性、艺术性、军事性、专业性俱佳。

应该说,这本书是批驳现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利器,也是我自美国人写的那本《中国的内战》?之后,再次深刻认识到历史书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是多么的高度概括和精辟。史学家的眼光好毒辣!

应该说解放战争,或者说内战,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国民党压着共产党打,共产党军队应该说主要就是在应对。但是,尽管国民党政府占据了军事、法统上的绝对优势,为什么最后敢反推,而且在一年之内就如同摧枯拉朽之势,完全占领中国大陆,这绝对是值得所有人反复思考,反复玩味的。

读完这部报告文学,我想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心所向。这是决定是否胜利的首要因素。国民党军队到了解放区就如同瞎子、瘸子、病人,驻地之外的军情就两眼一抹黑。侦察队出去都给吃掉了,全靠飞机侦察,主席在刘堪眼皮子底下都能溜来溜去,这样的前敌情报下,能打得过才奇怪了。反观共产党军队,要人有人,要粮有粮,伤员有人治疗,敌情有人汇报,逃兵有人抓。西北苦寒之地,老乡饿死了孩子,也要供应上军粮。部队?就是人民的亲孩子,血浓于水,焉能不胜。

2、组织水平。国共军队当年的军事训练水平,应该国军还要略胜一筹,但是双方战役级别的筹划水平,现在看来还都很幼稚,所以经常出现双方在热兵器时代还有敌我混战的情况。问题在于,为什么只要一混战,肯定是国军一塌糊涂,一败涂地,而不是共军?即使像新1军、新6军、5军、18军之类的王牌部队,在野战中可抵?解放军2-3个纵队,在混战中居然一下子就垮掉了。原因仔细想来,还是军队的组织水平。国军全靠长官命令,不下命令谁也不做主,共军更尊重前线人员意志,临时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所以扁平化的组织架构非常重要。因此现在国内的军改对于战斗力提升应该是数量级的。

3、团结合作。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国军系统派系太多,嫡系有土木系、何应钦系、汤恩伯系、胡宗南系,旁系有桂系、晋系、西北军系、二马系、粤系等等,“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成为了传统。不仅嫡杂不相救,嫡系之间也不相救。74师找同是嫡系的李天霞部救援都不救,还能怎么办?74师被歼灭,李天霞逡巡不进贻误军情而不枪毙,这不是说明人情大于军情?这还能打什么仗?所有的部队长官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如何从大局上消灭敌人,这怎么能打得赢?别的不说,辽沈战役时,傅作义部从山海关出辽东,就比起海运去辽宁给1野造成难以抹平的压力?中原大战时,胡宗南部东出潼关,山西河南的糜烂局面则会有明显改观。淮海战役时,本来就是锅吃不好的夹生饭,如华中白崇禧部出击,中野必定方寸大乱,战力最强的黄维部就围不住,吃不掉。而傅作义部提前撤离,江淮之间必定稳固,渡江战役就无从打起。反观我军,中野响应中央号召,一会分兵,一会挺进,其部队一会加入陕甘宁战区,一会加入晋察冀战区,一会与华野合并,大别山一战损兵折将,但是硬是靠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整个解放战争的主动权。这种舍小我顾大我的精神,确实是国民党军队永远学不会做不到的。

4、为谁而战。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一定要给出一个明确远大的目标。国民党军队为什么越大越少,共产党军队越打越多,就是因为士兵们知道为谁而战,为了什么而战,所以才舍生忘死勇于牺牲。国民党兵脱下黄皮,就成为了共产党的好战士,俘虏兵在后期都成了解放军最为重要的兵源。很简单,就是士兵知道了打仗的目的和意义,知道了自己战斗的价值。一句“为了新中国”的口号,就成为了士兵前赴后继的不竭动力。

5、指挥创新。?战略层面,千里挺进大别山绝对是神来之笔,而国军应对策略则是毫无亮点。战役层面,我军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国军则绑在大城市,机动兵力反而越来越少。

总而言之,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神州江山,太不容易。一个崭新的中国,如果用代入感进入那个时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

解放战争读书笔记篇三

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的《解放战争》,与其说是一幅军事战争的历史画卷,不如说是一篇记录着我们前辈们精神历程的壮丽史诗。该书讲述的背景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持和斗争下,国共两党于1946年1月10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严格履行这个协定,但国民党对停战毫无诚意,在停战令下达的同时,即密令其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不断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蒋介石在完成了内战的准备之后,不顾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一手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内战爆发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后是一份新的感动和体验。感动的,不仅仅是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宣示,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书中所揭示的一个人类历史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

《解放战争》一书开篇就有这么一句话:“1945年至1949年发生在中国的规模巨大的战争——战争的一方称之为‘解放战争’,另一方称之为‘戡乱战争’。”从这种称呼上的差距,我们就可以看到战争双方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称之为解放战争,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是为了解放广大劳苦百姓的目的,而国民党则是为了一统中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这两种可以称之为对立的立场,显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结果。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最终战胜国民党,人民解放军最终战胜国民党军,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人民群众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即民心所向、民智所施、民力所为,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这是一部用今天的目光审视昨天的战争,进而思考共和国壮丽诞生的史诗。

民心所向是什么?是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不横行乡里,不草菅人命,不横征暴敛,不贪赃枉法,不独裁专制。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奇迹。内战初期,国民党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大大超过共产党。在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达470万,装备精良;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7万,且装备简陋。无论是国民党内部,还是当时的世界舆论,都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可战争却在短短的4年里来了个大翻盘。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所有这一切根本无法用军事理论去阐释。但偶然中体现的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团结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革命力量,实行了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1946年8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十分肯定地说:“如果蒋介石维护人民的利益,那么他就是铁老虎;如果他背弃人民,发动反人民的战争,就像他现在做的那样,那么他就是纸老虎,会被雨水冲跑…….共产党有力量,因为他能够启发人民的觉悟。在我们中国这里,共产党只有小米加步枪。但是我们的小米加步枪最后证明比蒋介石的飞机大炮还要厉害。”事实如此!正是因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站在了“最大多数”的人民中间,才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在政治方面,共产党所主张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抗战结束之前,毛泽东就说过,我们要建设一个这样自由民主的中国,即:“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政府,建立一个自由、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在经济方面,党的土地政策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和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参军支援前线成为热潮。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在延安的时候,外国记者曾经问过毛泽东说:“你能不能和国民党军队作战当中取胜?”毛泽东给的回答,根本就没有提到“军队”两个字,他说:“那就要看我们的土地改革工作完成得好不好。蒋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而这也正如作者所言:“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胜负,不如说是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引领,逐步获得民心的过程,是人民对战争双方作出了胜负的选择。”

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是这场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制胜法宝。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意义,代表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一种最终的信念。淮海战役时我们党只有60万人,国民党有80万人,但共产党背后有500万老百姓的支持!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那样身后会有那么多的民众奋力支持。“在所剩无几的境遇里甘愿倾其全部的百姓,是共产党官兵刻骨铭心的依靠和难以忘怀的归宿。”在淮海战役期间,广大人民群众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自觉的行动,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全力支持战争。“从临沂到莱芜,直线距离140多公里。鲁中山区道路崎岖,雨雪严寒中,华东野战军十几万官兵以最隐蔽的方式连续行军。在蜿蜒不断的大军两侧、身后甚至前面,由贫苦农民组成的几十万随军人流,浩浩荡荡地向前滚动。他们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或者用自己的肩膀,把部队作战需要的多达亿万斤的粮草、弹药和物资,全部承载起来。部队前进一步,他们便跟着前进一步。”“他们已经铁了心,将自己的命运和共产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愿意和共产党官兵分享好日子一样,他们也心甘情愿,与自己的部队一起承受苦难——生来便一无所有的他们,在向战场走去的时候,镇定而从容。”……浩浩荡荡的支前大军日夜不停、川流不息地行进在淮海战役的所有道路上,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把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前线。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与此相反,人民群众对国民党军队的态度却是天壤之别。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被俘后回忆说:“第十二兵团11月由确山出发,经过豫皖边境时,老百姓逃避一空,几乎连个带路的向导都找不到……当了俘虏,但见四面八方,熙熙攘攘,行人如织,家家有人,户户炊烟,铺面上有卖馒头、花生,烟酒的。一辆辆大车经过,有的车上装着宰好刮净的肥猪,想是犒劳解放军的。我以前带着部队经过,连一撮猪毛都没看见,现在怎么有了,真是怪事。解放军和老百姓住在一起,围着一个锅台烧饭,同槽喂牲口,除了便衣与军装不同,分不出军民的界限。”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说明:兵民是胜利之本。与国民党着眼于控制铁路沿线的大城市和重要城镇不同,我党建立根据地、通过严肃军纪和进行充分的群众工作,尽可能地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并进行动员。要知道,打仗并不是只靠军队就行的。从后方筹集向前线运送粮草,行军奔袭中军械辎重的同步运输,在战场上向前沿进行弹药补给、将伤员转移并安置到后方,甚至战斗减员后的军员补充……这一切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我数次因为支前民工的作为而湿了眼眶,他们心中充斥着对国民党政权的新仇旧恨,以他们的方式投入战斗、作出牺牲,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谁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谁就能取得胜利,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今天,我们党所处的情况和面临的任务都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党已经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正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我们应该知道,无论什么时候,作为执政党,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却也是脱离群众。人民的选择,以及人民何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解放战争》一书所承载的重要命题。正是人民的选择和支持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审视这段历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战争中作战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其实是政治的较量和人心向背的较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创建新中国的艰难进程中,共产党人高举理想的旗帜前赴后继,其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理想,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的理想,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热诚而坚定的拥护,而人民一旦认清他们的社会理想,迸发出来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足以摧毁一个旧秩序并创建一个新世界。”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执政规律,是马克思执政党和执政党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人民决定历史”就是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广大人民使得这场战争成为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铭记历史,是要鉴往知来。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又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呢?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注定繁荣昌盛;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党和国家,必然永葆青春。新中国60年的探索和成就表明,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要尽心尽力尽责,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不断的添砖加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1961/386462643.html

更多阅读

《历史的天空》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笔记

充满理想激情的军旅华章——《历史的天空》读书笔记文/徐义平 - 生命如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军旅作品,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军事文学作品,必须与战斗密切相关,具体说来,应以战争过程为载体,反映战争中的人物命运、道德、行为、意志等。传统

读书笔记《当下的力量》2008.8)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当下的力量》是2008年初看到的,惊为天书,看完后四处推荐了一阵,还买了几本送给朋友看,直到今天,每次翻开都会有收获。把读书笔记(内容摘抄)拿出来分享。这些都是当时自己感觉很有收获的片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完整的书,相信每个人会有不同

读书笔记-外国文学 文学类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整理二——外国文学作品选关键词: 莎士比亚 浮士德 外国文学 作品 希腊神话外国文学作品选 知识要点一、荷马《荷马史诗》1、形成过程和反映的时代——荷马 生活在前9到前8世纪,“行吟诗人”,荷马在口口相传的基础上,编成史诗,感

飘——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飘》—读书笔记《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作品。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一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爱情巨著之一。但小说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的故事,更有立体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极具表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笔记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

声明:《远东朝鲜战争读书笔记 解放战争读书笔记》为网友闻风丧破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