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查推进会讲话 地名普查领导讲话

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是当前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地名工作的中心任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地名普查领导讲话,仅供参考。

地名普查领导讲话(一):

xxxx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去年以来,全省各地按计划完成了普查准备阶段的任务。今年,我省地名普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各级地名普查机构正按照国家“442”普查目标和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紧张有序地推进地名普查工作。今天召开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xxxx年普查工作情况,部署2016年普查工作任务,交流县市普查工作经验,下发省地名普查管理软件,开展有关软件操作培训。今天虽然时间紧,但会议内容丰富,相信大家都有收获。下面,我讲三点看法和意见。

一、xxxx年全省普查工作情况

xxxx年是我省地名普查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普查的关键年和攻坚年,任务十分艰巨。我省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各市、州、县(市、区)通力配合下,群策群力,积极作为,扎实工作,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地名普查推进会讲话 地名普查领导讲话

(一)找准出发点,扎实开展组织动员

深入充分的组织动员是普查的垫脚石。在xxxx年宣传发动的基础上,xxxx年全省各市州县深入开展层层动员、层层发动,构建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作用,充分发挥相关部门、专业人才在普查办中的业务骨干作用,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基层干部和普查联络员的基础作用;坚持实施“分层分类、有效培训”,做到全省统筹、县为主体、延伸乡镇、覆盖村居,因人施教,注重操作、讲究实效;坚持争取支持、营造氛围、形成共识,努力争取领导支持,努力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社会共识;坚持注重地名文化的挖掘,切实将地名文化建设贯穿地名普查的全过程。坚持将标准化建设贯穿普查工作,依托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并执行了《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作业规范》、《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业务外包规定》、《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保密办法》、《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监理办法》、《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评价体系》、《湖北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登记表样板模板》和《湖北省跨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普查实施方案》等九项地方性普查标准,通过武汉市江夏区、荆门市京山县普查综合试点,将普查工作流程梳理成10个阶段、70个具体环节,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全省普查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把握切入点,紧紧依靠行政推动

实在有力的政府支撑是普查的坚强后盾。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紧紧抓住各级领导小组不放、紧紧抓住各级政府领导不放,在“做争取、搞转换”上下功夫,着力实施普查项目目标责任制,促成分管省长与市州长,市州长与县市长层层签订《普查工作目标责任状》,116份签字盖章的责任状,像“钉子”一样,把普查的责任、任务、要求牢牢地钉进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促成了地名普查从民政工作目标到政府工作目标的转变。各市州按照目标责任制,及时互动调整工作计划,明确“442目标”,大部分市州都制定了两年完成普查工作任务的计划,45个县(市、区)计划在xxxx年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占全省的43.69%;51个县(市、区)计划在2016年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占全省的49.51%;7个县(市、区)计划在2017年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占全省的6.8%。截止目前,全省共采集地名信息532068条;已有89个县(市、区)完成普查外业招标,占全省的86.4%;48个县市区完成了外业采集任务,占46.6 %。

(三)抓住结合点,积极推动行政与技术融合

恰当匹配的技术是普查的必要手段。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一方面开展“借脑”工作,省普查办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各市州县也相应成立了普查咨询机构,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和专长,为地名普查决策的出谋划策。另一方面,转变观念全面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采取自愿报名、资质预审、培训考试、专家论证等程序,我省确定了34家单位地名普查业务合作单位,各县(市、区)按照省里规定,规范操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截止目前,已有23家业务合作单位在我省中标参与普查工作。第三,积极推动“两化工作(行政干部技术化、技术干部行政化)”,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力、动员力、号召力和技术保障的准确性、科学性、精确性作用,从测绘、制图、遥感、地理、历史、文化、民俗、考古、网络、信息、宣传和行政管理等知识方面,开展全方位知识技能培训。省普查办采取请进来、走出出等办法培训自身人员20人次,先后举办13个市州、103个县(市、区)培训5场次588人次;各市州县共开展地名普查业务培训290余场次,培训各类各层级普查人员2万多人次。系统、全面、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不仅夯实了普查工作的基础,也锻炼、提高了地名管理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四)明确支撑点,打牢夯实普查保障

全面系统的保障是普查的刚性需求。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始终坚持分级保障原则,积极开展普查预算,在资金保障上确保有钱办事。一是省普查办及时协调省财政厅全额下拨中央补助资金,保障了普查的开展,专题向省领导汇报,向省政府上报请示,多次去人去函和省财政沟通,省财政已同意按照与国家资金1:0.5安排省级补贴资金。各市、州、县(市、区)也积极作为,共争取到xxxx年普查专项配套资金7895.62万元。在人员保障方面,各级普查办采取调配、借用、购买服务的形式配强、配齐了工作人员,市州普查办配备了4至5人的工作队伍,县(市、区)普查办配备5至7人的工作队伍,乡镇、街道配备了2-3名普查工作信息员。在物质保障方面,各级普查机构安排了办公用房,并购置了办公设施和普查专用设备。在技术保障方面,省市县都组建了专家咨询机构,确定了技术协作单位,制定了全省普查系列技术规范,确保普查工作有章可循。在安全保障方面,省普查办制定了项目廉洁自律公开承诺制度,全员签订了《廉政承诺责任书》,将项目招投标的资质管理明确写入《作业规范》,避免招标中出现“恶意排他”条款。同时,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大力开展保密教育、保密培训,采取全覆盖签订《保密责任书》的方式,将保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个人。高度重视人防、物防、技防,积极协调省保密局,将普查纳入保密项目,出台《地名普查保密管理办法》,借助专业力量开展保密检查。

(五)抓好落脚点,坚守普查质量底线

严格有效的质量管理是普查的成败关键。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面临引进合作单位既是创新也是挑战的局面,科学分析、正确判断普查形势,对于技术合作单位,管控、处理地理信息是其优势,但挖掘地名文化却不是其强项。因此,有效解决重测绘轻地名,重数据轻文化,重现状轻历史的问题,是质量管理的防控点。对此,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把质量控制贯穿地名普查始终,促进地名文化挖掘。一是厘清职责、强化民政主体责任。明确地名文化挖掘是县级普查办的职责,指明文化挖掘的路径要依靠当地的“土专家”,省普查办在部分县市区开展地名文化建设试点,为全省地名文化建设提供示范引路;在大冶市开展“千年古县”申报工作试点,为全省地名文化传承提供鉴借经验。二是搞好样板示范。全省编辑印发11大类、108个小类、5万余字的地名登记表样板模板,对每类地名文化的挖掘、编辑、体例进行规范,力求可学、可用、可复制,各县(市、区)按照普查样板示范,规范推进普查工作。三是强化成果转化。制定了成果转化3年规划,将5大类、61项具体转化项目,分3年部署,推动撰研、出版、应用一批地名普查成果。四是全面建立质量监理体系。出台了《地名普查监理办法》和《地名普查质量评价体系》,确立了省市县三级监理组织体系、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做到全覆盖、全过程监理质量。五是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始终坚持“速度服从质量”,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稳妥有效、扎实有序地开展普查。六是加强督查督办。制定出台了督查规定,全省民政系统开展重点项目督查,省普查办开展分片包干巡查,市州政府开展目标责任督查,市州普查办开展督办。已经形成以普查办督查为主线、政府督查为重点,民政重点项目督查为补充的督查体系,达到了监控实况、推动平衡、发现问题、推广经验的督查效果。

(六)打造共同点,营造普查良好氛围

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是普查的强大推力。xxxx年,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按照“围绕普查搞宣传,搞好宣传促普查”的总体要求,广泛深入开展普查宣传。省地名普查办和湖北卫视、荆楚网等媒体紧密合作,对全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负责人会议和全省地名普查现场推进会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促进了普查工作向前推进。各市、州、县(市、区)也注重加强宣传报道,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介和群众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地名普查宣传,抓住了宣传发动是重点。各市州通过专题会议、电视专栏、平面媒体、宣传传单、宣传广播等形式对地名普查进行了深入发动和广泛宣传,开展了“找寻最美地名”、“地名普查宣传月”、地名普查知识竞赛活动、地名普查主题公益演出、地名普查书法大赛活动、地面普查问卷调查和现场解答等活动,为普查工作的深入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xxxx年,全省地名普查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和省委省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离不开全省各级地名普查机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地名普查办向各地参与地名普查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地名普查总体上按照国务院部署有序推进,前期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国家地名普查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交流促进视频会议上,我省作了典型发言。会议之后,我省各地快马加鞭,积极推进普查工作,省级地名普查软件开发投入使用,大部分县市相继开展地名外业信息采集,不少县市将陆续进入数据整理入库,还有部分县市正在开展成果转利用,地名普查形势喜人。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按照全省普查工作计划,到2016年底将有96个县(市、区)完成普查工作任务,占到全省的93.2%,任务十分繁重。从全省情况看,当前普查工作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一是前期抓了一些关键性工作和环节,但实际成效不容乐观。有招标进度但实际普查进度不快,有普查进度但无普查质量,有文化挖掘但无高品位现代传媒手段的文化产品;二是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即进入“要速度要质量”叠加期、“边普查边验收”叠加期、“边挖掘边运用”叠加期;三是底气不足。对软件正确应用底气不足,对确保普查质量底气不足,对正确衔接监理、软件、合作三方底气不足。

三、全面推进2016年地名普查工作

2016年是地名普查全面铺开的第二年,是全省地名普查工作份量最重的年份,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决定了全省普查工作的成败,各级地名普查机构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完成年度普查工作任务。一是完成“442”目标任务要坚定不移。已确定今年完成任务的县市区要按要求,继续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做好自查迎检准备;已确定2016年完成任务的县市区要尽快启动各项基础工作,争取主动,确保当年任务当年完成,上年“欠收”当年补;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速度服从质量。二是确保普查质量要坚定不移。要填好“一张表”;用好一支“本土”队伍,特别是“土专家”;抓住一组关键的填报信息项目,即地名来历、地名含义、地名沿革和地名实体描述,最关键的是地名来历与地名含义的描述的区别。三是做好地名普查基础性工作要坚定不移。切实做好五件重要工作的落实:通过加强培训、用好“外脑”、选好 “高手”,落实软件的正确应用;通过坚持省、市、县监理的质量责任体制、坚持软件、监理、合作三方标准一致贯通、坚持县级普查、合作公司联合监管,落实质量监理的惩戒措施;通过文化基础、文化凝练、文化提升,落实地名文化挖掘与建设;落实地名普查宣传;同时,通过争取上级的、做实本级的,科学编制预算,充分使用预算,合规使用资金,落实地名普查经费,把地名普查工作做好做实,确保442年度计划按时完成。具体要重点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1.分类指导、分类推进、因类制宜,确保年度普查任务目标。2.全面部署省级普查软件,及时审核、汇总、入库普查数据。3.制定普查成果整理标准、规范普查成果制作。4.制定检查验收标准、全面开展验收工作。5.强化地名普查监理工作。6.开展普查成果转化规范化工作,制定成果转化省级标准,部署“五个一”的成果转化规定动作,形成一批转化产品。7.修订《湖北省地名管理办法》。8.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9. 创新地名服务公众方式,建立地名专题网站、探索三维地名文化短片、二维码地名标志、APP地名服务客户端、地名文化微信公众号、地名网上定位查询服务。

同志们,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是当前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地名工作的中心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要以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已有普查工作基础上,全力以赴,扎实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各项普查任务,全面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为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2761/583341832.html

更多阅读

趣味地理:地名谜语100条_左岸右岸

趣味地理:地名谜语100条1、 一路平安(中国城市名)旅顺2、 风平浪静(中国城市名)宁波3、 日近黄昏(中国城市名)洛阳4、 八月飘香香满园(中国城市名)桂林5、 夸夸其谈(中国城市名)海口6、 千里戈壁(中国城市名)长沙7、 大家都笑你(中国城市名)齐齐哈

强翼老师寄来的“鲁迅公园”地名戳片 鲁迅简介

9月8日强翼老师寄来的“鲁迅公园”地名戳片。4枚戳记中的3枚,即公园日戳、甜爱路戳、抗战胜利戳均有关联;惟独不知提篮桥与鲁迅公园有何关联?【上海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280号,占地面积为28.63万平方米

容易读错的地名 容易读错的姓氏

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我们也有过把岷江(Mín

新疆地名含义|新疆地名解释 猜新疆地名

新疆地名含义|新疆地名解释新疆地处祖国的大西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文化聚集的地区。经常与内地的朋友较谈,问题最多的就是新疆的地名很不好记,其实,你如果了解了地名的真正含义,会帮助你了解新疆哦。乌鲁木齐:源于准噶尔

声明:《地名普查推进会讲话 地名普查领导讲话》为网友阿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