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今天不能去。我爸爸来上海,我想陪他吃饭。”她从电话那头传来微弱的声音,语调中蕴涵着亏欠,我不忍表达我的失望,不忍说出我期待策划今晚已久,更不忍告诉他,我们已经好久没有好好说话了。
“没关系,还好你有事前跟我讲。只是少买一人份的火锅料而已嘛~”身为一个外地人,爸爸来上海陪吃饭很合乎逻辑,天经地义的程度只差没从裤裆掉出钣手而已。所以我只能摸摸鼻子,说没关系。
![关心别人好人好事 关心是压力请别再继续――再见吧“好人”](http://img.aihuau.com/images/c/10253004/2510043010250149685168.jpg)
我拿起超市菜篮的萝卜、肉片、火锅卷,一一放回原本的地方,临走前一边打电话跟其他人说改时间,一边忍受收款机内小姐异样的眼光。没关系啦,反正年底大家都很忙,之后有的是时间。当然这样的自我安慰在我看到她与同事撑着伞在大街上一起出现,走往斑马线去买晚餐时终于瓦解。喔,原来她爸年纪变小了,我悠悠地想。
□ 很多时候我们不解疑惑,为什么我的用心你都看不见,一切只是我一厢情愿?
□ 很多时候我们困顿抓头,为什么我的好你说你都知道,效果却都像过眼云烟?
好人,你有否想过你做“好人”背后的动机
用“好人”关键字搜寻文章,你将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其中大部分是在论述好人的特色与坏人的区别,或是好人与坏人似乎很难区别,也有的是在说明一个人为什么变成好人,或者抱怨不想变成一辈子的好人——
□ “喜欢你就是喜欢你,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喜欢的话什么都不用做也可以在一起,不喜欢的话做的再多也只换来感动,感动久了做再多只是麻痹。”
□ “放下自己的得失心多替对方想想,能让自己更加快乐。”
□ “把眼睛放在关注别人的需要上。”
这些文章不约而同地指出一件相当重要的事:“在使用好人技能之前,请替她想想,什么才是她‘真正’需要的?”
好人与正牌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好人只会做“自以为对对方好”的事情 ,处在一个“我是好人”的正向(?)幻觉之中。
你花很多心思筹备圣诞节的活动,想说趁机冲一个,结果还是被打一枪,心想为什么我的努力都白费,她同事随意的邀约却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所有的“好人行动”其实行为的出发点还是只为了你自己。
你想讨她欢心,想在她面前形成正面印象,司机、请客、修计算机、你想办Party,甚至安排出游……每一个行为都是刻意为之,把委曲都吞肚里,笑容强堆脸上,为的只是得到她的一抹微笑,看似很苦情,很壮烈,很为她牺牲,但有否想过这背后的动机——
□ 是否只是为了让对方喜欢你?
□ 是否有考虑,她是不是真的想参与?还是不好意思婉拒?
□ 若你所做真的是她的需求,又是什么让她犹疑?
□ 她的反复与谎言中的善意,究竟想透露什么信息?
□ 或许,文首的父亲与同事都不是她的重点,或许,她是想要预留一晚上,赶快与同事买完晚餐迅速吃完赶报告?
几乎所有“表现动机”的行为都是相当有风险的
许多为了提升自尊而从事的行为,到头来反而让自己受伤害。 而抱持着“希望别人看到的是好的自己”想法的人,生活适应也比较不稳定,简单的说,就是“心情的好坏,取决于她的评价高低”。当一个人意识到,他必须负担你的欢喜忧愁的时候,压力便开始萌芽。
“关心是压力,请别再继续。”奇怪了,关心怎么会是压力呢?当一个人了解到,她要的你给不了,你要的她做不到,压力便会成长茁壮。
她要的,不只是接送,不只是修计算机,不只是请吃饭、送礼物与陪伴;你要的,当然也不只是上面这些,只是两人要的东西不同。她要一个真正能引导她解决她人生重大问题的人,她要一个能带领她成长的人,她要的是她崇拜而不是崇拜她的人。你要的不多,很简单,也很难,就是她变成你女朋友,可是上面这些你都做不到,需求不对等,所以屡屡失败。
以上的文字看起来很合理,过去许多文章也都相信上面这种“理性”的需求法则,殊不知这样的说法有一个漏洞,那就是忽视人的性冲动。
“你喜欢怎样的男生啊?”
“不知道耶,看感觉吧。”
“总有一些条件吧?”
“嗯……不用长得很帅,最好会一种乐器,只要有上进心,没有钱没关系。”
当你傻傻地相信之后,努力地学乐器拼业绩,最后发现她跟一个帅哥在一起,然后只好默默去博客发文“人帅真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长得帅等于开外挂,回报官方还说不犯法?究竟,是长得帅有用,还是“懂得倾听对方需求”有用?
□ 如果,你只想要把到手,那么很遗憾的,外貌吸引力的确有很大的优势。
□ 如果,你想要相处长久,那么很幸运地,倾听需求是关系变长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