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 孙式太极拳走架和技击要点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传统流派之一,相比陈式、杨式而言,学习的人比较少,但是它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孙式太极拳走架和技击要点。欢迎阅读!

孙式太极拳走架和技击要点

走架是太极拳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在各技法的运用中非常广泛,同样,在孙式太极拳中也有着独特的要求。

孙式太极拳始终贯穿阴阳混—的太极劲。它的特点是形意之整、八卦之变、太极之灵的高度融合以至浑然天成一体。

孙式太极拳走架时应注意两点:

(1)不要走成忽进忽退而应走成如水漂落叶,水流而叶不动。其要领是两脚在运动转换中,始终虚实分明,重心平稳过渡,两脚犹如翘跷板的两端,身体重心在不露痕迹中由一端潜换至另一端,并要注意重心在前脚时,不得超过前脚的脚后心。

重心移到后脚时,注意其不要超过脚掌的前心,以此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2)不要走成硬进硬退。而要进中寓退,退中寓进。走架在形与意上都要圆。如圈套圈,如环扣环。圈者,环者是掤、捋、挤、按、采、肘、靠,八劲之意在此中互寓、互换、互变之形成。此为走架中劲意流动的窍要。

劲意就是劲之意味,亦即动之潜在趋势。劲意状态应如身披五张弓:两肩根互撑,两肘互撑,两胯互撑,两膝互撑,背椎与肩根、胯根前后互撑。

总之,体内各种劲意要阴阳同根互寓,以守中和之势,故日太极劲。

掌握上述所说的要点,相信对大家的走架会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

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 孙式太极拳走架和技击要点

要注意,这种互撑不是用力硬撑,而是以意微撑,全身筋肉有而似无,松不着力,唯全付骨架开合相连,均承体重。

要“顺中求逆,逆中求顺”。前四字讲的是在行拳中要于周

身内外走出阴阳互逆的太极劲。后四字则是说这种劲意的转换要自然连续、圆滑、通顺。

此实为太极拳走架中窍要所在。如起手有钻形,落手有翻意。起手时内气下行,内外运动方向互逆。

同样,落手时,体内之气由腰上行,其劲发于脊背,贯于双手。一起一落内外两圆相合,阴阳互逆。

再如打“进步搬拦捶”时,切勿只管一味向前,而应走出形示于前,劲蓄于后。前捶打出时,意呈于外,要劲意深远。

同时后背要暗蓄撑靠坚实之劲,其意要幽深,藏而不露,蓄而待发。此外,在行进中,周身左右互撑,八劲或隐或现随式转换于身体内外。

孙式太极拳的技击要点(1)体松

松开周身关节,这样,自然生出筋骨间的劲,这种劲发出来称为惊力、弹力,而能将惯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全身上下不用拙力,骨节松开,扩张了四肢的张度。扭动幅度大,从而圆转灵活。

(2)气固

气沉丹田,从而使小腹部位充实以利于下肢的稳固,同时,成为上肢放松的依靠与内力发力的基础。

(3)神凝

意念专注,增强中枢神经在身体里面起的反射作用和对外界刺激的敏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3761/319157188.html

更多阅读

四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四十八式太极拳

四十 八 式 太 极 拳 口诀 李德印起势: 1. 左脚分开半步 2.二手前平举 3. 屈蹲按掌 (面向南)第一动:白鹤亮翅1. 抱手提脚 2.退步 3. 坐腿转腰分手 4. 虚步亮掌第二动:左搂膝拗步1.向前摆右手 2. 转腰摆臂收脚 3.屈臂出脚 4. 弓步搂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与动作要领详解 二十四式太极拳口令词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详解其特点是:柔和缓慢、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深藏不露、轻沉兼有。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图示 竞走的动作要领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要领图示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中国武术中一个重要流派,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流行广泛,深受欢迎。太极拳是根据我国古代阴阳哲学的原理而命名的拳术。所有的动作的开合、起落、刚柔、蓄发

《太极拳理传真》 太极拳拳理

我的老师张义敬文:姚忠先张义敬,有很多人知道他,他就是《太极拳理传真》的作者。现在还有很多人想了解他的现状,了解他真实的太极修为。因为张义敬老师为人比较低调,除在《太极拳理传真》再版时增加几篇文章外,再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宣传

声明:《孙式太极拳拳架解析 孙式太极拳走架和技击要点》为网友萌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