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中的技术谚语非常之多,比如“无力不能伤人,无势定被人伤”“百搭白破,一硬不破,一快不破”等等一系列的技术谚语,而“四两拨千斤”更是大众化的一个谚语词汇,然而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和“化劲”这样的力学原理在一起如何解释的更加生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力学内涵“四两拨千斤”是太极拳一个著名的技术谚语。它体现出太极拳的运劲和思维特点,就是主张用巧力而不是拙力来取胜。当对方以大力击来时,我不是与之硬抗,而是避其锋芒,运用内劲功法,避实就虚,引进落空,巧妙地调整力学结构,使对方失重、失势,再于关键点或线上施以小力,就可将其击倒。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其核心在于顺势得机、以静制动。
所以四两拨千斤的真正力学内涵是“化劲”在推手运动中,化劲是一种基本的技法。化劲就是化解对方的作用力,其实质和功能有两点:第一,以小化大,以我方的小力取胜对方之大力;第二,改变对方力的方向,本来对方力的方向向我而来,改变为离我而去。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就是化劲实质的具体表现。武术界对化劲的实质和威力一致认同,但对化劲的原理,对形成化劲的条件,对四两拨千斤的原因,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在有些武术专著中,经常看到有关化劲问题的论述,有的认为化劲的原理是使对方发出的作用力作用在一个圆活松柔的物体上而耗失掉,有的认为四两拨千斤的原因是双方的作用力相互合成的结果。我认为以这些论点为根据很难说明化劲的实质,因为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且其“正确性”也无法通过科学实验证实。化劲问题既是一个武术问题,又是一个力学问题,在化劲的实质中存在很多力学的内涵,只有从这些力学的内涵出发,才能说明化劲的实质,才能找到四两拨千斤的原因。
化劲的力学原理化劲之所以是力学问题,是因为化劲的形成和物体的平衡状态密切相关。所谓平衡,就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不改变原有的运动状态,或者说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继续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在静力学范围内,物体的平衡状态有两种:一种是稳定的平衡状态,例如把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水平表面上,小球随时随地都能保持平衡;另一种是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例如把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圆弧形表面上时,只有把它放在圆弧形表面顶部正中的位置上才能保持平衡。这种不稳定的平衡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平衡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的方向位置上才能实现平衡;二、平衡极不稳定,只要对小球施加一个很小的干扰力,小球就会失去平衡,或者说,要想拨动小球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这两个特点很有用处,化劲的形成就是它们的实际应用。为了具体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把一个很重的圆球(相当于千斤之力)放在光滑的圆弧形表面上,使重球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只要对重球施加一个很小的干扰力(四两之力),即把重球拨动一下,重球就失去平衡,偏离原来的方位。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四两拨千斤”的表现形式,其奥秘不在于四两的干扰力有什么“特异功能”,而在于千斤之力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于是四两的干扰力就获得了“拨动千斤”的本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形成化劲的力学原理,在于首先要使化劲的化解对象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如要四两拨千斤,首先就要设法使千斤之力处于不堪一击的态势。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就是形成化劲的力学条件。
化劲的物质结构
要形成化劲,首先要建立不稳定的平衡,这种平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载体上,这个载体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结构,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例如图一中圆弧形的表面就是这种性质的物质结构(也可称为载体)。在工程技术界,为了建立不稳定的平衡而使用的载体种类很多,轮轴结构最为常用。它由圆轴和轮子组成,圆轴安装在轴承内,可以灵活转动,轮子固定在圆轴上,要有良好的刚性,能承受压力而不变形。在推手运动中,类似这种具有一定物质结构的载体,就是形成化劲的物质条件。
太极四两拨千斤从上可见,对太极的“四两拨千斤”不能停留于字面上的理解,应该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四两确实能够拨千斤,条件在轮轴;从蓄势到爆发,轮轴和千斤是主要的作用者,四两只是一个瞬时的启动者。
理解这句话不要简单地从定量上来看待,它的含义在于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用最小的力将对手的力化解开来,不让对方的力打到自己,而与此同时又能将他的力化为自己所有并将其力转化到对手身上。再或者将其力放空,让他失去原本的重心从而达到自己的一种防守攻击目的。
要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不能以力对力,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要营造一种结构,通过这种结构来发挥作用,来处理应对关系。这个结构的构成元素是我与对方的体能、智能的诸多方面。单纯的肢体语言是无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