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而成功的有关故事 有关成功故事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善于另辟蹊径,如果只会踩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是无法找到世外桃源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有关成功的故事。

有关成功的故事1:他在新西兰人开两家重庆菜馆

13岁试手厨艺帮邻居操办婚宴

做菜一直是温建的真爱,他从小就追求把食材加工成各种花样和口味的菜肴。“那个时候的物质并不丰富,但我叔叔很会做菜,每次他烧出来的肉,我都特别喜欢,吃不够啊。”温建回忆说,自己走上厨师这条路,跟叔叔有很大的关系。他很喜欢叔叔,更崇拜他的手艺,于是,叔叔做菜时,他就跑到厨房去打下手,并默默地记下叔叔做菜时使用的作料和烹饪菜肴的方法。

依葫芦画瓢,父母不在家时,温建就下厨房“练习”一番,并逐渐摸索出了门道。温建13岁那年,有位邻居结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红案(厨师),碰巧他那时正好放假,于是便毛遂自荐为邻居操办婚宴。“4个凉菜、8个热菜,包括水煮肉片和海带汤,大家还夸味道巴适。”温建至今对当年的成就记忆犹新。

38元的“开水白菜”一天卖100多份

1985年,18岁的温建算是正式拜师学艺了,他进入了袁家岗兵工招待所伙食团做炊事员。别人嫌脏、嫌累的活,温建都干得特别起劲,闲暇时,他还买来川菜烹饪书籍自己琢磨,其厨艺也因此大有长进。后来,温建离开重庆外出闯荡,他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沈阳、成都等地的餐馆干过。

在熟悉了中国各大菜系的“来龙去脉”后,1996年,温建又折回重庆,在南岸六公里开起了江湖菜馆——“九源啤酒鸭”,这可以算得上是当时很火爆的一家川菜馆,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啤酒鸭这道菜在重庆都很流行。

2003年,温建再次南下广州,这一次他又有了新的追求,他要挖掘川菜的文化,还喊出“周周给你新口味”的口号,推出了拿手菜“张大千干烧鱼”、“古法水煮鱼”、“开水白菜”,在餐饮圈里赢得了口碑,食客均慕名而来。38元一份的“开水白菜”,他的店一天能卖出100多份。

怀揣秘笈在新西兰上演麻辣诱惑

重庆出版社上个世纪出版的《川菜烹饪事典》一直被温建带在身边,被他称为“川菜秘笈”。2005年,经朋友引荐(www.cyonE.com.cn/),温建揣着这本“川菜秘笈”,整理行装来到新西兰。他在奥克兰一家名为“穿越时空”的中餐馆落了脚,180平方米的店里有180个餐位,无论是炒菜、火锅还是小吃,温建都做得风生水起,并被当地人视为“新川菜概念”引入第一人。2008年,国际金厨联合会权威机构认证授予温建为国际烹饪大师。

看准商机,温建另起炉灶,自己投资开起了“重庆味道”,在新西兰上演麻辣诱惑,从口水鸡、夫妻肺片到剁椒深海大鱼头、香辣小龙虾。

这些年,“重庆味道”在新西兰的生意越来越火,开起了分店,发展了一批追逐麻辣的洋食客。一名外国食客来此吃了香辣猪手后感慨地对厨师说:“以后再也不会把猪手扔了。”一对洋人情侣吃完辣子鸡,用红海椒在餐桌上摆出了一个“心”型,他们这一浪漫的举动是为了感谢厨师。一个10岁的小男孩来此吃饭后告诉他的父母:“我要到中国去,因为那里有太多的美食了。”

有关成功的故事2:22年老太婆摊摊面重庆小面,年入数千万

聚光灯内外

2014年5月30日,央视一套《舌尖2》第七集播放,作为重庆小面的唯一拍摄点,老太婆摊摊面有2分钟的镜头,打调料、挑面条……

第二天,秦云懵了。

垂涎三尺的美食片《舌尖》有着大批拥趸,人们“按图索骥”一一去尝试节目中的美食。此时摊摊面前站着2000多名食客,人们拿着手机咔哧咔哧拍他打料挑面。秦云再不敢随意出门,深怕一旦被认出,又被哪个不熟悉的人要求合影。

全国各地的美食节目陆续找上门,人们直接带着现金要求当学徒做加盟,秦云犹如站在聚光灯下的巨星,接受来自四方的欢呼和追捧。

没人知道秦云究竟赚了多少钱,只知道近2年时间里他买了3部豪车,一部玛莎拉蒂、一部保时捷和一部宝马。

与此时的光芒四射相比,秦云过去的生命轨迹则显得有些黯然无光,家庭拮据,学业不佳,初中毕业后就踏入社会。

毫无经验的秦云先做“行商”,每天晚上到解放碑大阳沟购买猪心猪肺猪舌回来卤制,第二天背着背篓,左手簸箕,右手杆秤,走街串巷。后又做过“坐商”,在九龙坡建设厂3号门搭起棚子,摆上几把桌子卖起火锅。

“三百六十五行,他做了三百六十四点九行。”

秦云的妻子王剑梅笑着打趣道。从行商到坐商,从16岁到26岁的秦云似乎什么都干过。直到1994年,秦云将原先的火锅店改为小面馆。

起初每日只卖几斤面,基本由周围麻将馆的外卖承包,后来建设厂工人们发现分量足、味道好便口碑相传传开了,生意日渐好起来,一天能卖上百斤面条。

此前,秦云心性未定,换工作如换衣服,可这家小面馆他却出乎意料地守了下来,生活围绕着小面的炒料、打调料、煮面、挑面……

“你是老太婆摊摊面吗?”

“什么老太婆摊摊面?”

两人上前问秦云走开后又兜回来,就是这家店。原来秦云的面店一直没有名字,由于秦云煮面打料,母亲(重庆人称老太婆)收钱,搭个简易的摊棚,好心的食客就用“老太婆摊摊面”来称呼这家店,在重庆商报联合重庆天涯社区举办的“寻找重庆小面新版50强”网络评选中,这家店一举夺魁,戏谑的是秦云竟毫不知情。

这两人是重庆商报记者,第二天重庆商报用头版报道这家面馆,秦云和母亲端着面的照片第一次登上媒体。随后不断有食客闻名而来,命运第一次垂青这个在小棚子里煮了15年面的汉子。

五年后,命运的彩蛋再次砸向他,秦云同样云里雾里,他到如今都不清楚《舌尖2》的导演为何瞧上他。

2010年,老太婆摊摊面进入规范化运作,注册商标成立公司,招商加盟,传授学徒,并在2015年搬迁到九龙坡万象美食城(拆迁前的建设厂老厂区的位置),有了110多平方米的店铺。

交叉的爱情

“以后方便出来约饭吗?”

“方便,反正我单身。”

秦云和王剑梅是小学同学,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两人30年没见。此次是王剑梅的姑姑带着他来店里吃面,秦云主动打了招呼。

两人互留了电话,临别时秦云问出那句憋在心中的话。两人的发展犹如姜暮烟和柳时镇简单直接毫不扭捏做作,互撩指数满满。

当晚,秦云就迫不及待打电话约饭。原来两个人都因价值观不和而离婚,处于情感空白,小时候的亲密让两人想要紧紧抓住对方。

但秦云和王剑梅终究不是姜暮烟和柳市镇,后者旗鼓相当,而秦云和王剑梅可谓天差地别,一个是学业不精、勉强为生的小摊贩;一个是超级学霸挺进985院校,考取中国第一批证券分析师以及注册造价工程师,年入几十万。

巨大的差异在王剑梅父母看来如鲠在喉。为了“笼络”王剑梅父母的心,秦云隔山岔五、变着方做给老两口做吃的,啤酒鸭、瓦罐汤、红烧鱼色香味俱全,老两口吃得欢天喜地。慢慢,老人们对秦云有了笑脸。

秦云和王剑梅的爱情绝不是两个婚姻受伤的人彼此取暖,而是在价值观上高度契合,这一点从老太婆摊摊面的发展可以看出。

秦云跟王剑梅说,自己不想简单地做个面摊,想做大做强;王剑梅便开始注册公司、搭建网站以及做网络推广。

重庆小面大多是小本经营,一家人守着一个店面或者摊位,环境脏乱差,味道麻辣鲜,上午开店,下午打牌,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对于做大做强几乎没有野心。

当第一家小面网站“老太婆摊摊面”主题网站推出时,很多重庆本土媒体争相报道,当时天天630用这样一句形容它“一个卖小面的居然建立一个官方网站。”

两人确立关系后,老太婆摊摊面的招商加盟、收授徒弟正式开启,秦云主内,负责技术上的传授和厨房的相关工作;而更为外向健谈的王剑梅则负责公司里所有对外的事务和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

夫妻二人分工明确、强强联合,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从一家夫妻店做到了如今全国加盟店800多家的餐饮帝国,收授学徒3000多人。

有关成功的故事3:研究生辞万元月薪外企工作开肠粉店

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大家心目中可能会跟高科技方面的挂钩,可有位小伙子却走了一条别人想不到的路。

当见到今年27岁的张进时,看着他熟练地做着肠粉,真的很难把他跟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联系起来。张进:“我觉得研究生做这些(肠粉)跟其他工作没有什么差别。”记者了解到,2013年6月份,学习工业力学的张进从西安交大毕业后先后进入国企上班,之后又去北京一家外企上班,每月收入一万三。听起来不错的工资收入怎么又会去卖肠粉呢?原来这跟他的女朋友有关。

积累而成功的有关故事 有关成功故事

张进:“因为我女朋友是广东人,他把我带到一家肠粉店去吃,我觉得特别好吃,就想着在西安甚至全国把它推广出去。”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研究生辞掉体面的外企工作去卖肠粉,不说别的,父母首先就不会同意。“家人非常非常反对,我就一点点的跟他们去沟通。”

张进女朋友:“既然他自己喜欢这样的事,我觉得就可以。”征得家人同意后,张进就南下广东专门学习做肠粉的技术。三个月之后就回西安寻找铺面。

考虑到店面成本,张进跟女朋友选择了高新区这家二楼小店面,月租1800、虽然位置偏僻,可每天500元以上的营业额对他是个不小安慰。

张进:“我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是可以一步步去实现的。”其实,不错的成绩背后是艰辛的努力。记者了解到,张进跟女朋友每天一大早起来就准备材料,张进不但承担起做肠粉的工作,每天还得去西三环的菜市场做采购,忙的时候还得承担起送外卖的工作。

张进:“妈妈觉得一天起来这么早,晚上十点半十一点回去,这么辛苦的,还是我以前上班工作好。”

即便如此,张进依然坚持着这份肠粉事业,而平均三分钟,他就可以做出一份香喷喷的肠粉来。有梦想总是好的,万一有一天实现了呢?

肠法简介:

肠粉亦称卷粉、布拉蒸肠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广州人也称之为拉肠),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现小食店、茶楼、酒家、宾馆均有供应。它是将米浆置于特制的多层蒸笼中或布上逐张蒸成薄皮,分别放上肉类、鱼片、虾仁等,蒸熟卷成长条,剪断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肠、猪肉肠、鱼片肠和虾米(仁)肠;不加馅的则称斋肠;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

布拉肠粉是将米浆置于布上蒸成,又叫布拉蒸肠粉。广州经营布拉肠粉比较著名的店家有银记、大可以等。抽屉式肠粉主要是做早餐肠粉为主,其中粤西地区最出名的是“都城肠粉”,在肇庆,云浮一带久负盛名。在香港,肠粉亦是传统粥店中早餐常见的食品。

通常早餐吃的肠粉是在表面加入虾米的斋肠;亦有炸两滑肠粉,是在肠粉内包上油条。以往经常由流动小贩在街角出售斋肠,近年已大部份转为铺位经营,一般会将肠粉切断,吃时再加入芝麻、甜酱及辣酱调味。注意,猪肠粉与肠肠粉粉并非同一类食物,但某些食客会将之混淆。

猪肠粉虽然同是米浆制作,但是却与肠粉不同,味淡的猪肠粉并无馅料,是由米浆卷成卷状然后切粒,每粒的横切面有如树木的年轮般成不规则的圈状,配以不同风味的酱油而成。

做法

制作一碟成功的肠粉,关键是要有手工磨制的米浆,水与大米的比例为3:1,太稠则蒸熟后过硬,易结块,过稀则蒸不成形,现在餐厅为了图方便,多是用粘米粉代替米浆,再添加澄面,粟粉和生粉,以改善其质地和口感。

肠粉浆配制方法:粘米粉1斤,2两粟粉,2两生粉,1两澄面水约4斤,盐,油各少许,一起拌匀,不能结块,水分次加入即可。

肠粉拉制:将米浆浇在多层蒸格或棉布上,放上猪肉,鱼片,虾仁,牛肉,或叉烧等馅料,斋料也可,蒸熟后卷成长条,切段装碟,一般切3段。浇上肠粉豉油汁即可食用,或者直接沾生抽吃味道也挺好的。豉油配制:生抽1斤,老抽3两,冰糖5两,盐1钱,味精3钱,鸡粉5钱,美极酱油1两,香菜水约1。7斤[香菜,虾米,八角,红萝卜,花椒,香叶,姜,干葱头熬水]。

拉肠粉动作以’拉’为主,这里以揭盖式肠粉炉为例:肠粉浆淋在棉布上,蒸熟后取出,铺在刷有花生油的抬面上,以大理石板为好,接着一手牵住棉布的一角,一手执无口的薄片刀刮下黏住的部位,这样边拉边刮直至拉出一张宽约20厘米,长约30厘米的完整薄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4261/861421776.html

更多阅读

善贾而沽的意思 善贾而沽的成语故事

善贾而沽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自认为当权者会推行他的仁政,在鲁国任职期间,鲁君受到季氏的控制,他只有感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鲁君没有重用他,他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行。”于是抱着“善贾而沽

及瓜而代 及瓜而代的成语故事

   关于及瓜而代的成语故事  【成语】: 及瓜而代  【拼音】: jí guā ér dài  【解释】: 及:到。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成语故事】:  左传里面有篇记载: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戌葵丘,瓜

形容发挥很大作用成语 一挥而成的成语故事

   关于一挥而成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一挥而成  【拼音】: yī huī ér chéng  【解释】: 挥:挥笔;成: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成语故事】:  文天祥是南宁人,他二十岁那年,在集英殿

走向成功的名言 关于积累走向成功的名言

积累是实现梦想,走向成功的有效捷径,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有关积累的名言警句吧。积累走向成功的精选名言:1、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2、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声明:《积累而成功的有关故事 有关成功故事》为网友怪异思维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