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自信:论现当代文学阿Q与堂吉诃德的本质区别

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发表以来,对于阿Q与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堂吉诃德的比较就没有停止过。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种比较受到了更多理论家的关注。但这些比较多数停留在对精神胜利法及二者的悲喜剧性格上,对二者的分析也多是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此二人的道德境界方面进行的。但这些比较与分析对于阿Q与堂吉诃德的不同常人的行为本质却未做出根本的揭示,这两个人物最大的区别在于,阿Q是自卑的,而堂吉诃德是自信的。

一、自卑行为

阿Q在未庄总是闲人嘲弄撩惹的对象,侮辱攻击的目标,他并没有被未庄的其他成员所接受,原因在于他的贫穷和软弱。而对于这一点阿Q自己也是明白的,他清楚地意识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他是渺小的,是任人欺辱的。这从他被赵太爷打了耳光他也并不敢有任何不何不满的表示可以看得出来。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提到,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出自於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补偿。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争取优越感。但是有些人却制定了错误的目标,使用错误的方法来追求优越感,将他们的努力转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摒除不谈。阿德勒把自卑作为人所有行为的动因似乎有所偏颇,但这种理论对于我们分析阿Q的行为却是恰当的。

阿德勒举了一个例子,如缺乏勇气的人,因为不觉得自己强壮,所以他们总是逃避困难,透过避免战斗,他们得到一种比本身更强壮与聪明的感觉,这种优越感是他们用来逃避自卑感的方法。阿Q正是如此,他因为贫穷面长期处于被鄙视状态,而他却并不愿意面对自身的真实状况,“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不谈及自己当下的贫穷,也不努力去改变这种贫穷的状态,却以这种自欺的说法来寻求心理的安慰和逃避自卑感。他打不过别人,便说:“儿子打老子!”类似的言语还很多:“我的儿子会阔得多” ,“你还不配” ,“孙子才画得很圆”等等。生活于未庄最底层的阿Q找不到生活的尊严,却通过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体现自己的优越,他被王胡打了之后觉得十分屈辱,却不敢回击王胡,这时“对面走来了静修庵里的小尼姑。阿Q便在平时,看见伊也一定要唾骂,而况在屈辱之后呢?他于是发生了回忆,又发生了敌忾了。‘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他想。他迎上去,大声的吐一口唾沫:‘咳,呸!’……”戏弄了小尼姑之后阿Q便觉得心理得到了补偿:“他这一战,早忘却了王胡,也忘却了假洋鬼子,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而且奇怪,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以欺负小尼姑的行为来遮掩自己被王胡殴打的屈辱,完全是因为自卑感在作祟。

阿Q后来去闹革命,是想用暴力的手段获得自己不曾有过的生活而摆脱目前的被歧视处境,参加革命党对阿Q来说固然是盲目的,可却正如阿德勒所说“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争取优越感”其深层心理却是深深的自卑感。而且阿Q多数情况都使用了错误的方法来追求优越感,只是一种自欺的方式,没有人肯定他,他便把自身所有的缺点转论为优点进行表达。所以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言行的本质是他的自卑感。

二、自信行为

堂吉诃德因为读了骑士小说而把现实世界与小说中描述的骑士世界混为一谈,“满脑袋装的都是书里读到的荒诞故事……他对这一切深信不疑,居然以为他读到的那些痴人说梦般的胡编乱造都确有其事。” 所以他甘愿放弃原有的乡绅生活而四处游荡,不顾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其理想的巨大反差,只因为他认为自己应该也可以去扫尽人间的不平,表现出强烈的自信。屡次的失败却都使他重新踏上征途,面对困难有一种蔑视一切不以为然的大气。

堂吉诃德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方式以及出现种种疯狂的行为,其原因是他对当时社会的判断:社会黑暗,民众处于苦难之中。他改造世界的方式是以不被世人理解和认同的骑士身份来实现的,在普遍的麻木状态中,某种真理的声音并不能被世人接受,大众普遍有势利心态,若对世界的改造不能以某种力量暴力和官方权威作为背景色彩,这种拯救只能遭到他人的嘲笑和拒绝,拯救者的弱小与拯救对象的庞大的巨大反差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但堂吉诃德并未对现实状况做出合理的考虑即狂热地纯动机地出发了,对于整个社会的责任心体现出他的自信心,认为自己应该并有力量去济困扶危。由于对自己理想的极度自负,堂吉诃德将严肃的现实生活变成自己的化妆舞会:旅店当成了城堡,妓女成了贵妇人,羊群成了军队,风车成了巨人,理发师的铜盆成了魔法师的头盔,皮酒囊成了巨人头……他的种种的疯狂行为皆是出于对于自已和他的理想的坚定和自信。所以当他自以为自己解救了安德瑞斯之后,得意地自言自语:“绝世美人杜尔西娅台尔托波索啊!你真是现在世界上最有福的人!英名冠绝古今的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注定是向你拜倒,随你使唤的!谁不知道他昨天刚封授骑士,今天已经消除了穷凶极恶的的暴行呢!残忍的敌人刚才无故鞭打一个娇弱的孩子,他把那家伙手里的鞭子夺掉了” ,这样近乎痴人说梦似的言语体现了堂吉诃德对自己的无比自信。

自卑与自信:论现当代文学阿Q与堂吉诃德的本质区别
三、自卑与自信的对比

堂吉诃德与阿Q身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也是人们拿他们进行比较的基础,他们的最大相似之处在于二人都会去故意忘记,忽略,消解挫折感和失败感。所以有人说堂吉诃德与阿Q一样都有精神胜利法,但这一说法并不合理。因为二人的这种忘记忽略与消解是不一样的:阿Q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求生存而不可得的无奈,他必须忘却与忽略这种失败,为活着寻想理由和最起码的尊严,是深层心理是以忘记挫败来寻求虚假的优越。而堂吉诃德的故意忘记与忽略挫折是出于理想,狂热,同时也是为下一次游侠寻找理由和依据,同时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无能为力的超自然力量和堂堂正正的战斗方式。他们的出发点即是不同的,阿Q是出于自卑,而堂吉诃德则对自我极度认同。他单枪匹马却想拯救世界,把自己当成中世纪的游侠,他不甘于平庸,希望以骑士身份以游侠冒险方式扫除人间不平与邪恶,他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个世界,觉得自已是伟大的,虽然这伟大只是出于他的想像。

另外,他们的言行都有着喜剧特色。但他们的可笑之处也不尽相同,阿Q的可笑在于其对于自身困境并不努力去进行改变,而是以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获得自我安慰。而堂吉诃德的可笑在于其努力实现其理想过程中的种种荒诞行为。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堂吉诃德是要成为英雄,阿Q只是为了不被边缘化;堂吉诃德想进入非凡人的境界,阿Q只想进入凡人境界。堂吉诃德对于自己及其理想是坚信不疑的,他的心理是自信的。而阿Q对其自身存在及其生存状态是极度自卑的。

最后,堂吉诃德与阿Q都有放大自己的特点。堂吉诃德的自我放大,认为自己有能力改造世界,是因为他本来就把自己想像得很伟大,并对此有足够的自信。而阿Q则是因为觉得自己很渺小,为了逃避自身的渺小及这种感觉带来的自卑,,才要有意识地放大自己。

所以,对于阿Q和堂吉诃德的比较可有多种角度,但无论是同与不同,二人在本质上却有着自卑与自信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应是研究这两个文学形象的心理基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5261/544262842.html

更多阅读

《超越自卑》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 pdf

《超越自卑》读后感《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博士的巅峰之作,是在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写就的,书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正面管教”体系就是以阿德勒(AlfredAdle)和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s)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唯物辩证法与诡辩论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我从事哲学理论工作算来已经五十多年了,学哲学教哲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主要部分,但是总感到“学然后知不足,教而后知困”。在教学中讲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比较多,但很少讲与诡辩论的对立,很少揭示现实生活中的诡辩论。讲哲学只

中国海洋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 现当代文学考研书目

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628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填空(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2、杨梦痴是巴金小说()中的人物。3、徐枕亚的小说()被认为是民国旧派言情小说的代表作。4、《汉园集》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练习题附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练习1  一、填空题  1.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茅盾、周扬等人的赞扬都集中在《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这三篇小说上。  2.《红灯记》中李玉和"狱警传,似狼嚎"的唱段,李铁梅"我家的表

声明:《自卑与自信:论现当代文学阿Q与堂吉诃德的本质区别》为网友束不起的柔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