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辛亥革命论文 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篇一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

摘 要:辛亥革命的爆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对近代中国经济而言,辛亥革命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思想,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但没有能带领中国经济真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关键词:辛亥革命;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经济思想;社会基础

时光流转,一个世纪以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无疑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那么,就近代中国经济来说,辛亥革命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一、辛亥革命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晚清以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思想

近代史辛亥革命论文 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

中国自进入封建专制社会以后,重农抑商和政府主导就成为封建时代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重农抑商是农业社会在经济思想上的突出体现,政府主导则是专制体制的题中之义。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内忧外患,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重重。从1840年到1911年,即我们常说的晚清时期,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例如: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允许私人设厂、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以后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特别是晚清时期的新政,其主要内容有:倡导振兴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民间自主地发展资本主义;制定并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律》、《试办银行章程》、《筹办矿物章程》、《铁路总表》、《奖励公司章程》等诸多促进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法规;对私人业主按照投资额度给予奖励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重农抑商与政府主导的经济传统在政策层面逐渐地为振兴工商、允许并鼓励私人自由发展实业的思想所代替,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思想开始在中国社会中产生并逐渐发展。不过,专制政权的改革始终甩不掉浓厚的政府干预的色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随后成立了真正资产阶级的政府――南京临时政府,中国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接下来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中就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进步思潮。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只有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自强,而发展资本主义最好的方式便是任民间自营,走自由资本主义道路。为此,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法令,比如《临时约法》中就规定了“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自由保有财产”、“人民营业自由”等等,从法律和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了传统经济思想的转变,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思想在中国社会日益成为主流。借鉴当时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经验,倡导自由资本主义之路,南京临时政府亦明确表示政府不直接出面办实业。资产阶级政权的非专制性导致对政府干预倾向的比较彻底的放弃,进而使得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思想在中国快速发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环境,在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的轨道之外,又并行了一条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轨道。“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就是当时自由经济思想在社会中的反映。

二、辛亥革命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和基础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的资产阶级们普遍认为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与民权主义已经实现,之后要谋求的便是实现民生主义。于是,当时全国上下在“振兴实业”上一度形成了较高水平的思想认同和比较一致的行为取向,这就为推动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较为稳固的社会基础。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转化为经济发展实际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在于它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比较积极的社会环境。孙中山在民国创建伊始就主持制订了一系列奖促工商的法规法令,为发展工商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更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对私人财产严加保护;在中央成立实业部,地方成立实业司,专门负责管理和振兴实业;制定银行条例,鼓励民间新式金融业的发展;制定并颁布《商业注册章程》,允许私人自由申报设厂;之后又陆续颁布了《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工商保息法》、《矿业条例》、《审查矿商资格细则》、《公司条例施行细则》、《商人通例施行细则》、《农商部奖章规则》等一系列法令:实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的学校教育,推动新思想的传播,激发人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意识,这些思想都是包含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流思想,即有了自由、平等才会有持久的交换,有了持久的交换才会有经济的繁荣兴旺,以上这些对当时民国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鼓舞和促进效应。毋庸置疑,南京临时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是积极的、迫切的,传统的抑商政策此时在政策层面已经烟消云散了。

从经济上看,辛亥革命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1912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一文中就写到:“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1912年,孙中山亲自发起筹备中华实业银行,并自任名誉董事长。黄兴、宋教仁等在湖南倡办中华汽船公司和湖南五金矿业股份公司,此外还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建设垦植协会和国民银行。于右任、陈英士等发起建设蒙藏交通公司。各省的中下层革命党人也多从事实业活动。

辛亥革命后,学校数目和在校学生数量都逐年增长。1912年,学校数量达到87272所,比1910年增加了44576所;学生人数达到290多万人,比1910年增加了165万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到13478人,是1909年人数的三倍,文化教育事业的兴盛为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和实业经济的进步培养了各类人才,同时也带动了出版印刷工业的兴旺。这样,在当时社会上就形成了一股象征时代进步的发展实业的热潮,或多或少地优化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环境。反过来,这股热潮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又进一步深化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思想。辛亥革命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这集中体现在民国初十年的发展上。1911―1915年,全国各地成立的经济团体达到107个;清末十余年所建银行总共不过17家,而仅1912年一年新建银行即达14家,此后更是新增不绝;自1914年起中国经济的各项统计指标均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就是为中国民族经济迈出了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第一步。

三、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没有能带领中国经济真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诚然,辛亥革命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积极的环境,使得近代中国经济获得了一定发展。可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局面是相对的,阶级局限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终究致使辛亥革命对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有很大限制的,中国经济没有能在辛亥革命之后真正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根深蒂固,到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中国市场的掠夺和投资侵略,其在工矿企业的投资远远大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力量。中国封建政权则在客观形势的迫使下逐渐放松了对民族企业的束缚,然而一旦有利可图,他们便会对商办企业进行种种形式的勒索。回望民族工业自身,大多处于设厂的起步阶段,存在着资金、技术、营销、经验等多方面的困难,尤其是在购买外国机器设备的时候经常受到外国商人的敲诈。同时,民族工业的资本家为了减少封建官僚的各种勒索,凡是与清政府及其官员打交道,都不得不借助于绅商的力量,因而他们也就不可避免地与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在内受封建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外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的形势下,民族资本力量微弱,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与成长,机器工业和手工工场业的发展长期处在低水平的状态。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政权,但它没有在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是到20世纪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也还是很低的,资本主义没有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相当软弱。

直到抗日战争前为止,整个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只有10%左右。并且这一时期民族经济的发展更多地是依靠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水平低,因此不能很好地破除自然经济的局限,形成广大的国内市场,封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此外,辛亥革命是很不彻底的,这个“命”是在不触动封建主义利益的基础上“革”的,因此,封建专制主义被运用于经济领域就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并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完成,其实质不过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它丝毫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同时还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1922年以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渐由自由资本主义轨道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轨道过渡。尤其是经过1929―1930年的几次新军阀混战,蒋介石政权得到巩固,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全国性政权,这样,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就被迅速改变了。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控制下,民族资本只有或被兼并或相附合,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崎岖的小路。有资料显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1922年后表现得跌宕不定,到1931年时彻底陷入了窘境。

参考文献

[1]石波.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1991,(8).

[2]虞和平.辛亥革命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社会动员[J].社会学研究,1992,(5).

[3]张佳坚.浅议辛亥革命对中国经济思想的影响[J].金融经济,2011,(10).

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篇二

《论辛亥革命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我国的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确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开创了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道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沿着这个道路前进。辛亥革命还培养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骨干力量。这些都对我国的历史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辛亥革命;当代社会;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至今已经过去了100多个年头。它一举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对整个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以后的中国社会的进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纹会传至很远,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已经过去100多年的辛亥革命产生的种种影响。

一、辛亥革命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的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民族中居于领先地位,是世界各国争相崇拜、学习的对象。可是自明清以来,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越来越束缚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在不自知的状态下渐渐地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被彻底打破,列强接踵而至,整个中华民族遭受“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甚至濒临亡国灭种的边缘。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采用共和制的南京临时政府,从此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程。

随着清王朝的覆灭,革命实现了“驱除鞑虏”的目标,结束了民族压迫的历史,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发展的格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种民族平等的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今天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现。在这种民族平等的形势下,各民族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中国在世界上综合国力和地位已经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中华民族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辛亥革命最早树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接下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则接过了这面旗帜,今天的我们,则在继承辛亥革命精神的基础上,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而奋斗。

二、辛亥革命开始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有过洋务运动等一些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时期,但是从未正式开始过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发动民众展开工业化的浪潮。辛亥革命为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据统计,1911年,全国共有近代工厂615家,资本总额23258万元,其中中国人办的工厂有521家,资本为13232万元,占总资本的56.95%。民营工厂419家,资本8855万元,占总资本额的38.12%。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尽管由于当时的革命势力不够成熟,随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工业发展的势头也逐渐消失,但是辛亥革命引领的工业化浪潮为后世做出了一个表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今天,我们的工业化已经具备了雄厚的规模和基础,而工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又对我们的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近代以来的倍受欺凌,“产业兴国”的概念已经深深扎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所有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建立起了中国的工业体系,正是这些扎实的工业基础保证了我们今天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将封建的国家机器打得粉碎,政治制度的变革带来了社会意识的巨大变化。传统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被否定,代之以“民主”、“共和”的新思想,开启了民智,从此将民主共和的思想深深扎根进了中国人的心中,从辛亥革命起,各种封建复辟没有任何一次成功,中国人从此开始了进行民主道路探索的过程。

在经历了袁世凯的篡夺胜利果实、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国民党的一党独裁之后,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民主制度,那就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对封建思想的打击,没有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大解放,以后的民主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会面临更大的曲折,经历更多的困难,走更长的弯路。今天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辛亥革命引发的对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辛亥革命胜利,使南京临时政府得以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随即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宪法的性质,规定了革命政府的职能、组织形式、国家性质等一系列的问题,将革命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从而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法制建设的先河。在《临时约法》之外,南京临时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条例,禁止和废除了刑讯、跪拜、吸食鸦片、缠足、蓄辫等一系列陈规陋习,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法律体系。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这一系列法令条例,都为后世提供了一个蓝本,也使“法制”的观念扎根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头脑中。即便是后来的军阀混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出于骗取民心的目的,在不断地制定新的宪法。这种对于法治的追求一直延续到今天,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道路,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

五、辛亥革命培养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辛亥革命中涌现了无数的革命志士,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革命者中有很多位成为了后来的中国共产党领袖。辛亥革命的枪声,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也培养了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辛亥革命后,安徽宣布独立,陈独秀在安徽都督府任秘书长一职。就任期间,他在安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安徽治理得井井有条,焕然一新;毛泽东当时还是一名学生,但是革命一爆发,他就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革命军,并在军队中锻炼了自己;朱德则在蔡锷的军队中担任连长,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当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入中国,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像后来那样进步,但是,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无疑在极大程度上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并影响了他们的一生。这段时间的革命经历,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增加了他们的经验,为以后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一批优秀的领袖和干部。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些人不约而同地纷纷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找到了拯救中国的真正法宝,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整个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辛亥革命培养了中共早期的领导人,一方面为革命准备了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也对后来中国的历史走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在感受到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应该感谢党带领人民做出的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也应该想到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所曾发挥过的作用。

注释:

[1]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22.

参考文献:

[1]金冲及.辛亥革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求是,2001(20).

[2]李斌.从辛亥革命中走出来的中共领导人[J].湖南文史,2001(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5561/76213343.html

更多阅读

近代史人物论文2000字 2500字近代史人物论文

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其中也涌现了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大学近代史论文 关于大学近代史的论文

中国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为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近代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大学近代史的论文篇一《关于中国近代人口史的综述》[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史的复兴,社会史的很多内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大学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结束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逐渐形成到日趋瓦解的历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近代史纲要论

近代史论文范文3000字 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与此同时,也涌现了不少风云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近代史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近代史有关论文参考

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110年间的历史,这110年间在中华民族史上是一个苦难的岁月,是一段艰辛的历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近代史有关论文参考,希望大家喜欢!大学近代史有关论文参考篇一《中国近代史现代化艰难曲折的

声明:《近代史辛亥革命论文 关于近代史辛亥革命的论文3000字》为网友年華果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