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的出现是上海沦陷时期中国文坛的一个“传奇”。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爱玲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张爱玲的学术论文篇一
我眼中的张爱玲
【摘 要】初读张爱玲,我被她特有的阴冷、悲情、残酷的调子所吸引。看着她的作品,总是让你觉得浑身上下包括牙缝里都嘶流嘶流地穿着冷风,有时整个心都凉透了,还变幻着红黄绿紫的颜色。她把人看得一丝不挂,她对人物描写的句子,字字直往你心里钻,对人性的解读和对事物的敏锐眼光令我折服。可是,她对自己爱情的追求和付出却与她去塑造笔下人物的态度截然相反,她心中诚然一切却义无反顾,难道那些人物是她的影子,还是她是那些人物的影子?
【关键词】张爱玲;冷色性格;暖色爱情
一、冷色性格
张爱玲,从来就是个矛盾。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伦经李鸿章引荐与其女儿结婚,所以爱玲属于正宗的名门之后,可见不免骨子里有骄纵傲慢的贵族习气。这样大的家庭背景下,张佩伦之子即张爱玲之父便被熏陶出典型的遗少作风,染有弄风捧月之旧习气,更发展其性情暴戾等恶习。而张爱玲的母亲,是清末南京黄军门的女儿,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而又清丽孤傲的漂亮女子。旧习气与西洋化显然是格格不入。这样的一对夫妇,又给这个复杂的家庭关系增添了另一种叛逆的格调。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我觉得母亲对爱玲的西式教育给了她对艺术的鉴赏力、女性思想的开放性和广阔的胸襟,可是我们始终是中国人,千年的封建思想是植根在每一人心的刺,很多人早已习惯,本来爱玲已经发现了刺,可是当她的父母离婚,愁锁深闺的她即使觉得疼,也无法拔除,只有忍着痛,揭开人世间的面目,个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渐清晰可见。
她从来就是有大志的,也许生活的郁闷也只能给她这样的期许。特有的才情和早熟令她在学校中脱颖而出。她说:“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有一个时期我想学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我想没有西方思想的影响,难以有此年少轻狂。但令人感慨的是,她并不是“强说愁”。回忆那时,她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噬性的小烦恼,生命只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所以在如此世俗的世界,她也理直气壮地世俗着。她喜欢买漂亮的新衣服,第一笔稿费买了一支唇膏,有时候她自己也沉溺在纸醉金迷的生活,她需要,彻彻底底地需要。她只是看透了,看透了人性的弱点和丑陋,何不生活的安逸些呢?可她终究相信宿命,也是这种世俗与脱俗的交织使她变得迷人而捉摸不透。
《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是爱玲的成名作。她成名了,仿佛一夜间就青云直上般地坐到了上海文坛金字塔的顶端。虽然她此时早已富足,精神饱满,但是她仍是个“生活的低能”,不会削苹果,怕裁缝……这也正所谓各有所长吧。而且她总把很多事写得可笑至可怜,然而她这份情态也是从小的不幸打磨出来的,想来也觉得可悲。
张爱玲的冷面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有时还冷漠寡情。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矛盾,从她的作品中不难体现。
二、暖色爱情
张爱玲对婚姻的阐述十分精辟。她说:“女人为了生存而嫁人,本质和妓女没什么两样,不过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这话相当刻薄,但却一针见血。可是她自己对待爱情的方式却与她的个性和作品截然相反。“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书中的嘲讽口气恰恰是爱玲的真实写照。
在她的笔下的男人,有伪君子的佟振宝,有自私的范柳原,有浪子季泽,有懦弱变态的聂传庆。有这些男人必然从在这样的女人。比如白流苏,他们两人的“爱情三十六计”可谓斗的激烈无比。白流苏为了躲避家里人的欺辱,就真的抢了给宝络介绍的男朋友柳原,把去香港看成是一把赌,赌赢了她也能抬得起头。还记得有一次柳原借机想让流苏吃醋,可她偏偏不,最后还是他自己热脸贴上冷屁股,流苏也是绝对的聪明。
我非常喜欢《倾城之恋》的感觉,两个虚情假意的人经过战争的恐惧,身无外物时,才发现“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流苏明白了爱情不是去争夺一个名分,柳原也明白了狂放不羁的他心中什么是值得牵挂的人,“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这让我想到,如果两个人从来没有过一生一世之约的不羁之人,人之将死之时才发现,原来是你,陪我走到了最后。那种感觉爱玲没有等到。
爱玲就是一个谜,我甚至都不想知道谜底,迷雾中的朦胧之感才够的上苍凉的美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是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所以,她用自己的迷饰演了那种悲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一双慧眼望穿了人性的弱点与生命的无奈,是冷是暖,是悲是喜,饮者自知。我一直以为在我们年迈的时候,我们会回忆一生的遗憾,后悔的整夜睡不着。而现在我才发现,建立一个国家的成就感只能代表一个短时段,但感情才是陪伴我们一生的追求。即使它是虚空缥缈的,有时是庸人自扰的,但最终填满我们内心的是这份爱。所以,我们回忆的是自己有多少次感恩,有多少件对不起人的事,有多少天真留下……
记得某个早晨,路口的拆迁区已是废墟一片,有一张床板上却睡着一对年轻夫妇。妻子醒了,她便微笑着看着丈夫。此时,即便没有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爱玲,我相信你的性格和爱情并不矛盾。因为我也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夏雪冬雷,此情不移。
关于张爱玲的学术论文篇二
传奇·张爱玲
摘要: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的出现是上海沦陷时期中国文坛的一个“传奇”。她以自己独特的现代体验创作了张体小说。她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她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张爱玲;文学史地位;传奇
巴赫金曾指出文化转型期是一个“小说化”的时代,也即一个“大说”式微,“小说”盛行的时代。张爱玲正是一位处于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重要作家。1943年,张爱玲正式登上文坛,至1945年7月,短短两年时间,张爱玲共发表小说17篇约26万字,散文42篇约15万字。作品主要刊登在上海《紫罗兰》、《万象》等杂志。她的小说基本是以上海生活为根基,游走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虽不甚宽广,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风格领域。张爱玲精通古典小说,并深谙西方小说的技巧。以其独特的现代体验,把中西、雅俗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形成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张爱玲文体”,以参差对照之美,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上海的传奇故事。张爱玲在那个“小说”兴盛的时代用自身独特的现代体验和诡异的人体叙事完成了她的一个“潇洒苍凉的手势”。
一.独特的现代体验
张爱玲的个人生存境遇和其自身所处独特历史背景相融合,形成了她迥异的现代体验。“体验”在这里并不是指心理学意义上的一般心理或心态,而是指“一种特殊的实在与心理相混合的状态。确切地说,体验是个体对自身在世界上的生存境遇或生存价值的具体的深层体会。”一方面,张爱玲出身于遗老家庭,深刻的了解封建旧式大家庭的生活及其背后沉重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西方的现代化教育将现代精神于潜移默化中融入了张爱玲的骨髓。中西的结合与交融造就了她的超凡脱俗、与众不同。另一方面,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已然迅速发展成一个具有浓重现代气息的大都市,封建遗老家庭日渐解体,走上市民化和都市化的过程。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横纵交错的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特殊体验使张爱玲身上生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因子,它对张爱玲创作风格的最终确定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诸将中少数对于“现时”的逼迫感有很深的体验的作家。张爱玲说“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个惘惘的威胁。”张爱玲内心深处的“荒凉”感,正是她对于现代历史洪流的仓促和破坏的反应,她并不相信时间一定会带来进步,而是最终会变成过去。张爱玲在作品细节的布置上融入了不少时间和历史的反思,这种反思的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使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和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之间产生疏离感,甚至使读者和小说之间也产生距离,这个距离的营造就是张爱玲的叙事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张爱玲文体”。
二.普通人的传奇世界
1944年,张爱玲出版第一部小说集《传奇》,扉页上她这样题词:“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普通人存在于各个时代,这才代表着永恒,代表人在历史重负下所承载的千年负荷。张爱玲对于普通人的“琐碎人生”的关注和对人生“传奇”的关怀是20世纪40年代国人在旧式世界中寻找生命爆发的冲力。在张爱玲的笔下,从最初的《金锁记》――那里的封建家庭的气氛是压抑封闭的――到《倾城之恋》,封建家庭开始没落解体,里面的人物或被动或主动地走出来,走进现代人生。后来的小说,更多表现的则是都市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如《年轻的时候》里的潘汝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王娇蕊、佟振保,《封锁》里的吕宗祯、吴翠远,都是已经走出封建宗法背景的普通都市人,与芸芸众生一样有着卑微而琐碎的日常人生。
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她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从题材上讲,她的小说为我们表现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侧面:一个是民国初期的都市旧式大家庭的生活,一个是十里洋场的都市市民人生。”在张爱玲的知识背景里,传统和现代性从来都是互相并置,她对“文明”“无论是升华还是浮华”的沉思是无所不包的:它看来同时指涉了美学和物质文化,本土民间传统和她生活中的都会文化环境。传统的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传奇》,可以追溯至唐代的传奇散文和明代传奇。尤其是在唐代传奇中,记叙的那些奇特的事情常包括鬼魂般的人物或传奇的男女英雄。而清代的传奇剧还包活历史罗曼史等其他主题。张爱玲显然对这个著名的谱系了然于胸,所以她说她写小说的目的是从传奇中发现普通人,从普通人中发现传奇。
三.结语
张爱玲以自己独特的现代体验为我们展现了中国文化转型期的鲜明画面,通过对普通人的关怀,重新还原了20世纪40年代血与肉融合的历史空间。《倾城之恋》里有一段话:“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甚么微妙之点。”柯灵认为:“只要把其中的‘香港’改为‘上海’,把‘流苏’改为‘张爱玲’,我看简直是天造地设。”这个评价很经典,张爱玲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虽然有文学评论者认为张爱玲是昙花一现,但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终究会获得文学史的承认,上海沦陷造成的特殊文学生态,其意义就在于她是此时文学的特别存在。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繁茂绚丽的花苑中的一朵穿越时空,历久弥香的花。诚如夏志清评价张爱玲是“中国当年文坛上独一无二的人物。”张爱玲奇人奇文,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就更应珍视了。
参考文献
[1]刘康. 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5,第162页.
[2]张爱玲.张看.[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第359页.
[3]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48页.
[4]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张爱玲文集(四)[C].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第172页.
[5]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第77页.
[6]张爱玲.传奇.[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7]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第6页.
[8]张爱玲.倾城之恋[A]. 张爱玲文集(二)[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第75页.
[9]柯灵.遥寄张爱玲[A]. 张爱玲与苏青[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第137页.
[10]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C].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第3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