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让我们一起营造更美好的家园。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相关黑板报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图片欣赏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图片1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图片2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图片3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图片4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图片5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相关资料1:卫生文明口号
1) 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
2) 鲜花还需绿叶扶,城市更需市民护。
3)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美化我们共同家园。
4) 营造清洁大环境,消灭"四害"保健康。
5) 整洁家园,人人有责。
![讲文明讲卫生黑板报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http://img.aihuau.com/images/d/57810/4907051207490483079392.jpg)
6) 珍爱生活空间,热心创卫工作。
7)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卫生家园。
8) 你我多一份自觉,丹阳多一份清洁。
9) 广告牌匾安装好,以免意外生烦恼。
10)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11) 讲究交通秩序,车辆有序摆放
12) 手拉手,心连心,共建文明新丹阳。
13) 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光荣传统,纪念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周年。
14) 爱国卫生,人人有责。
15) 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质。
卫生文明城市黑板报相关资料2:卫生的文章
【卫生】
根据《高级汉语大词典》,“卫”,动词,会意字,繁体作“卫”,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故其本义为“保卫、防护”。“生”,动词,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故其本义为“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当“生”的词性转变为名词时,其意义则为“生”之表象“生命”,或“生”之载体“身体”。显然,作为词组的“卫生”是一个动宾结构,其中的“生”为名词,即“生命”或“身体”。因此,“卫生”的字面义为“维护生命”或“保护身体”。然而,当把“卫生”看做名词时,其意义则转变为“维护生命或保护身体”的行为,或“维护生命或保护身体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包括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和增进健康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在现代汉语中,“卫生”也作形容词,意思是“干净、清洁”,而这正是维护健康的措施之一。这是“卫生”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语境中,“卫生”的涵义有很大差别。这里只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卫生”的涵义作简略分析。
“卫生”一词典出《庄子·庚桑楚》。《庄子·庚桑楚》有“卫生之经”的记述:
趎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求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终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终日视而目不瞚偏不在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晋代李颐在《庄子集解》中把“卫生”理解为“防卫其生,令合其道也”。晋代郭象、唐代陆德明等均沿引李颐之义。宋代的王雱在《南华真经新传·庚桑楚篇》中指出:“卫生者,卫全其生也,能卫全其生则生所以常存,故曰卫生之经也。……与物齐谐而同其流,此所谓全生之道也,故曰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也。”无论把“卫生”理解为“防卫其生,令合其道”,还是理解为“卫全其生”、“生所以常存”,都道出了“卫生”在中国传统语境中的“保卫生命,维护身体健康”之本义。初版于上世纪20年代、被誉为“中医辞海”的《中国医学大辞典》把“卫生”解释为“防卫其生命也”,也再一次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卫生”的涵义历千年未有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