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学生市场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学生市场创业故事1:小花卉开辟大市场
大学生段博宇是西安财经学院一名大四在校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西安财经学院重点扶持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万家惠园艺有限公司的老板。从他把绿色植物作为创业的主格调开始,他的大学生活就变得充实忙碌而又多姿多彩。
段博宇的创业历程要追溯到他的中学时代。他上初中时,有一次学校举办校园市场活动,班主任老师鼓励大家把自己认为可以当做商品交易的东西拿出来一试身手。段博宇回到家中,跟父母说起这件事,母亲启发他,让他把家里养的小盆花木拿去试试,没想到受到热烈欢迎。随后,父亲又帮他批发了30多盆小盆花也很快销售一空,在短短两个小时的交易中,他净赚了300多元,成为这次学生市场交易会上的“商业明星”。
这件事情让段博宇对绿色植物的销售、租摆、园艺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调研西安的花木销售情况,并且学会蹬三轮车。他经常走出校园,到一些住宅区去销售绿色植物,他的这些举动还引起了西安电视台的关注,曾在《好好生活》栏目报道了他蹬着三轮车去为一些党政机关、住宅小区的住户送花木的事迹。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就是想在这些蹬着三轮车送花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在跑客户中提高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
3年前,段博宇考入了西安财经学院,校园里的“创业风潮”使他跃跃欲试。他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开始为自己日后的创业发展谋划前景,尤其是当他代表学校参加“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竞赛的那段时间里,白天利用课余跑市场,晚上在电脑上查资料写规划,常常熬到凌晨三四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和另外几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创业计划书通过了学校的审查,并报送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委员会,经过初赛、复赛,他们的创业计划书获得了省上铜奖,而后他又参加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且获得了校第2名的好成绩。
创业的想法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当同龄人还在学会适应大学生活的时候,段博宇就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由于从商经验与社会阅历的不足,起初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经过了两年的摸爬滚打,他充分意识到先进的管理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的管理体系与结构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同年,他的母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基地也在校园里掀起了“创业风潮”。通过与团委老师的沟通,他创办的万家惠园艺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基地。基地的创业指导老师对公司的市场前景及营销方向给予指导,并对其员工进行了市场营销、市场分析、财务分析等多方面的培训。在学校创业基地和段博宇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市场份额、用户量、年利润明显提升。他的客户从无到有,目前,已拥有20余家大型固定客户和广大家庭住户,年营业额20余万元。
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他是成功的。回忆一路的创业历程,他认为大学生创业选对项目至关重要。同时,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也是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很感激我的母校——西安财经学院,学校倡导的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掀起了‘大学生创业校园潮’,为我指引了道路,也成就了现在的我。”
学生市场创业故事2:记90后大学生吴顺的创业故事
吴顺,蓬溪县赤城镇人,今年24岁,2013年毕业于重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不安于现状的他,在企业工作1年后回到蓬溪发展。2015年1月,他抓住电商的发展趋势,加盟为尔商城电商团队,在下河街开起了为尔商城全国网购实体连锁店,同年7月,该店在县工质局成功注册,取得了合法经营资格,他也正式踏上了以为尔商城为逐梦平台的创业之路。
回蓬创业 结缘“为尔”
近日,记者见到吴顺的时候,他正在店里忙着给顾客介绍自己的产品。待他忙完后,腼腆的他和记者谈起了自己创业的经历。
“企业工作虽然稳定,不过很平淡。我个人认为就是要趁年轻,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奋力去打拼,才对得起无悔的青春。”他告诉记者,回到蓬溪后,一次网购突然有了做电商的想法,做电商是不错的选择。通过对电商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分析,他发现随着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发展,人们网购的习惯也正从大城市逐渐向小城镇扩散,在小城镇发展电商正是时候。
“有了想法就得付之行动。”看准商机后,他立即着手寻找合适的电商平台。经过多方比较,他看中了为尔商城“和谐消费、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加盟成本低、产品种类多且面向大众,男女老少皆宜,市场宽,有发展前景。2015年1月,他在政府扶助1万元基础上,自筹资金8000元,在下河街干起了这番事业。
据介绍,该店以为尔商城为服务平台,将网上销售与地面服务相结合,采用直销的方式,省去了省、市、县各级代理,主要销售覆盖50余个类目、300余个品牌的2000余款生活日用商品并正品保证,消费者可通过该店一站式购齐正品日用品,真正做到网络购物真实、服务到位,地面购物产品齐全、价格实惠。同时,消费者消费越多折扣越低,消费者还可以成为供应商,真正实现商城、厂家、店长、消费者四方共赢的局面。
不懈努力 打开市场
“父亲以前从事餐饮业,人缘宽,奠定了较好的人气基础。”吴顺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同时,他深入市场搞宣传、做销售,坚持做良心企业,让老百姓买得实惠,用得放心,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赖和支持,客源渐渐增多,逐步打开了蓬溪市场。经过不懈努力,该店每月回头客固定在90%以上,每月营业额达到了12万元,他的团队也发展到60余人。
“打开市场前期,很多人不理解这种越消费越赚钱的消费模式,误认为是传销。”为了打消顾客疑虑,他坚持让顾客通过体验了解产品后确定是否购买,兑现多消费多折扣,以正品赢口碑,以服务得信赖,不少消费者也因此加入了他的团队。目前,为尔商城的蓬溪市场已经成熟。
“下一步,我打算在蓬溪范围内的乡镇发展为尔商城全国网购实体连锁店。”吴顺告诉记者,为尔商城“买卖王平台”即将开通,“村村通物流”也是2016年重点打造的运行模式之一,到时候,本地的土特产可以通过为尔商城2800家连锁门店卖向全国各地,将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学生市场创业故事3:90后大学生创业 网售土鸡蛋月赚三四万
两年前,90后创业者曹席斌站在创业门外时,他对互联网充满了美好想象。当他和团队踏上创业之路时,经过两次失败,第三次找到了土鸡蛋接地气的电商之路,终于成功挣钱了。看看他三次项目的选择,或许对你创业有所启发。
第1回合
开发社区消费APP
在重庆九龙坡区石桥铺彩电中心附近一栋老居民房里。“墙是我们自己刷的,很简陋。刚起步,既是创业地也是住宿点。”一名戴着黑色眼镜、穿着黑色T恤的小伙迎了出来,露出有点尴尬的笑容。两室一厅简陋清水房里,四张拼凑的桌子在客厅,其他3个年轻人各自工作着。
小伙叫曹席斌,90后,2013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化学工程系,没有回贵州老家,选择留在重庆创业。
2013年初,曹席斌把创业目标瞄准了互联网市场。在他看来,互联网市场投入成本低,只要研发出一款消费APP软件,就能带动时尚的消费观念,靠广告效益轻松盈利。
“3个合伙人,3万元创业基金,就想着创业。”曹席斌说,当时把目标锁定在社区APP开发上,想着把社区的吃喝玩乐聚在一起,让社区居民形成一种消费群,却卡在了支付功能环节。只有硬着头皮推向市场,推广和物料成本没钱了,加APP的人寥寥无几。一年时间,他的团队以失败告终。
自我总结:“当时创业有点盲目,没有精准市场调查,见到效果慢,资本回收困难。又尝试为很多高档小区,单独做一个消费APP,结果陷入死循环。”曹席斌说,创业伊始,国内移动广告平台非常热,大家对市场很乐观。事实上,一款优质软件站稳市场耗时长成本高。
第2回合
靠咨询策划想赚钱
去年3月,心有不甘的曹席斌想在创业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他找来另外两个合伙人,凑齐5万元,想着做实实在在的项目。
曹席斌想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客户做咨询策划,构建项目体系。在这条路上,很快又遇到挫折。首先是合伙人之间的分歧,其中一人是60后,彼此代沟太大。很多项目因意见不一,最后不了了之。
“更不幸的是顾客找我们做项目,中途不愿意做了,公司垫了钱,最后一分收不回。”曹席斌说,有次顾客想在沙坪坝区大学城做一个文创项目,建设创业咖啡馆,在前期策划形成双方敲定后,公司垫钱建设,结果顾客想法越来越多,改动了原策划,最后执行困难,顾客也不付钱。
自我总结:“那个项目下来,几乎亏了公司大半的前期盈利。”曹席斌说,这种亏吃了几次,因为不懂商务谈判,靠着承诺客户完成项目后再支付,乞求似的取得信任。一年后,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购。
第3回合
高大上转卖土鸡蛋
“年轻人创业,不能眼高手低。洋有洋的活法,土有土的价值。”曹席斌的父亲是贵州省地道农民,家里靠着农产品维持生活,他这样告诫连续创业失败的儿子。
父亲的话给了曹席斌启发,“为何不把土的有价值的东西,靠着互联网运出去。”经过在沿海城市的调研,结合重庆特色,曹席斌选定了卖土鸡蛋。
曹席斌分析,土鸡蛋非常具有互联网精神。首先,现在大城市很难买到真正的土鸡蛋;其次,土鸡蛋价位很高,能否把土鸡蛋从生产源头直接送到客户手上,省掉中间环节的钱。
再次说干就干,今年4月初,曹席斌组建了创业团队,创建了姜戈互联网生态农场服务平台,开卖土鸡蛋并赚了钱。
自我总结:养鸡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如何让农民养鸡来保证生产源固定呢?曹席斌说,“采用分包的形式,和农民签合同立标准,对农场进行视频监控,可长期固定的为大城市提供土鸡蛋。”
第三次创业
更容易成功?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创业成功者大部分的年龄是30岁~38岁,创业成功最高的概率是第三次创业。
年轻人创业并不是连续两次失败,第三次创业便一定会成功,这只是个概率问题。创业更多的是需要人的洞察力和市场判断能力。创业,创字旁边两把刀,成功失败都是正常的。年轻人创业要认识市场,融入市场。多次创业经历了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
很多年轻人投资打水漂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应该通过相关渠道掌握多样的全面信息。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掌握二手信息,也要实践调查掌握一手信息,多请教学界业界的知名人士,包括周围的同学朋友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向有创业经验的人学习请教市场规则等。
一枚土鸡蛋的电商路
“要把电商做活,最重要的就是物流、资金链和信息流。”曹席斌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取得农场主们的信任。
农场主杨洪彬表示,当时几乎没人相信曹席斌的话,几十个鸡蛋怎么可能在几天内,从重庆区县完好地送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市场?曹席斌用自己方式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团队设计出独特的包装,用谷糠保护鸡蛋,装在特别设计的箱子里,然后和物流公司谈好运输合作协议,把物流成本压缩在最小成本范围内。
“1个鸡蛋成本控制两元内。我们40个鸡蛋起送,3元一个,注重质量,走电商路,靠口碑营销。”曹席斌拿出营业记录,6月卖出1万枚,7月卖出4万枚,增加很大。要延展信息流,除了客户间的口口相传,更重要的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搞营销。
“我们现在APP的资源是利用前两次创业,积累剩下来的,涉及了运动、休闲、教育等功能的,共有7款,虽然每款人数不多,但加在一起就有500万下载量。”曹席斌称,比如这款别忘运动APP,研发了有一段时间了,下载人数也超过百万,团队先借助这些APP推送信息。
“线下选择做活动,做活动就会有成交,有成交自然成交率就很高,这是电商的黄金定律。”曹席斌分析,互联网上的营销渠道不外乎三种:社交软件、大的网站平台和自己的平台。为了提高知名度,我们在线上线下都做活动,做过活鸡快递的话题来收集用户体验。”
“这个月估计能赚个三四万元吧。”曹席斌笑笑道,“下一步就要选择公司的定位了,是发展成农产品平台公司,还是土鸡蛋农产品专业公司,这次要按流程踏踏实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