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 输液静脉炎的治疗方法

静脉炎是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污染因素及机体因素等对血管内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那么,输液静脉炎是怎么回事呢?不了解的话,不妨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输液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欢迎大家的阅读!

输液静脉炎的危害

1、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者药物不相溶而造成沉淀。

2、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固定方法不当引起局部静脉血管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3、操作人员的技术不佳、无菌操作不严格、不适当的穿刺部位也会引起静脉炎。

4、较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液,微生物由穿刺点进入或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根血管周围穿刺。

5、输液速度: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溶液进入血管内,超出了缓冲和应激的能力或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均可使血管内膜受刺激而发生静脉炎。

6、药物温度过低会引起血管收缩、痉挛,静脉血流缓慢,引起静脉炎。

7、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

输液静脉炎的治疗方法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操作中局部消毒不严格或针头被污染,加强穿刺技术训练,尽量一次成功,成年人使用留置针4天更换穿刺部位,出现局部静脉炎表现时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查找原因避免相关因素的影响,穿刺后针头要固定牢靠,以防止针头滑脱或摆动而引起静脉损伤而诱发静脉炎,对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切忌在同一条血管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注意保护静脉。

2、一般情况下,严禁在瘫痪的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静脉输液最好选用上肢静脉,因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而易产生血栓和炎症,如特殊情况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二三十度,加强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刺激。

3、根据溶液过药物类型、PH、渗透压、浓度、剂量、给药途径选择适当的输注途径,为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输入非生理PH药液或刺激性较强的溶液时,适当加入缓冲剂,使pH值尽量接近7.4为宜,输入氨基酸类或其他高渗溶液时,应与其他液体混合输入,且输入速度宜慢,使其有充分稀释过程,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浓度适宜,速度均匀缓慢,浓度过高或速度过快都容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

4、天气寒冷,液体温度过低,输入肢体感觉不适时,患者可自备热水袋置于肢体局部,切忌热水袋温度过高,发生烫伤。

一旦发生静脉炎,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使用95%乙醇溶液或50%的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还可根据情况局部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热敷或湿热敷等处理;超短波理疗,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中药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两次,达到镇静、收敛、消炎及止痛的作用;初期还可使用喜辽妥软膏涂抹于局部,可达到清热除湿、疏通气血、止痛消肿的效果。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土豆也有妙用,土豆切片敷于肿胀处,土豆中的生物碱成分茄碱能够降低组织的渗透性,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从而达到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作用如有脓性分泌物,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如合并感染,就应该根据医嘱予以抗生素治疗。

输液静脉炎的护理方法

①应立即停止在此静脉的输液,拔除输液针,患肢抬高制动;

②局部热敷,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③其他外敷方法,据报道可使用如意金黄散、湿润烧伤膏,红花冰片,土豆片,云南白药加乙醇等湿敷或贴敷,起到清热、疏通气血、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

④如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 输液静脉炎的治疗方法

如果需要长期输液,一定及早有计划的保护好静脉。注射部位也最好每日更换,一旦出现静脉炎或者有栓塞症状,应立即停止该条静脉给药,并及时进行局部处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7561/269415802.html

更多阅读

血栓性静脉炎 什么是静脉血栓病

血栓性静脉炎以往分为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两种类型.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上述两种类型,是同一疾病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炎症与血栓可以并存,也可以相互转化,在临床上出现相应的不同症状。中医无血栓性静脉炎的病名,葛洪《肘后备急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冶疗

一、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病机一般地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有化学性刺激作用的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的远端产生炎症性的改变。实验发现,正常人也有胃食管反流的现象,但却没有临床上的任何表现。一般是进餐或饭后的

声明:《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 输液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为网友劳资是农村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