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毛泽东,留给我们不仅仅是想念,更是一个时代的纪念。你了解毛泽东的一生吗?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关于伟人毛泽东成长的故事,相信大家看完毛泽东的故事后,会有所感悟!
伟人毛泽东的成长故事一、韶山出了个毛泽东
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上屋场。
韶山冲是个美丽的地方,群山怀抱,绿树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当地称作"一担柴"式民居。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一多半盖着青瓦,另一小半盖着稻草。毛泽东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这里叫上屋场。毛泽东的家门口有两个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毛顺生只读过两年书,17岁就当家理事,但继承的却是一大笔欠债,不得已去当了几年兵,回来以后在家务农。他聪明能干,善于经商,还作粮食和猪牛生意,很快就还清了债,赎回了15亩稻田,日子越过越好。
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娘家离韶山冲只10几里地,与韶山冲只隔着一座云盘山,在湘乡县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长得清秀,圆脸庞,宽前额,聪慧又善良,勤劳又俭朴,乐于助人,每逢灾荒之年,常接济穷人,深得乡亲们的赞誉。
毛泽东出生以后,父母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做"三朝酒",专门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毛泽东",字润之。毛泽东满月以后,母亲文七妹把他带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就请算命先生给外孙测了八字,说要平安长大成人,必须拜一个长寿的干娘。谁长寿呢?外婆认为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石头最长寿。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置办了香烛酒醴,把毛泽东抱到那块大石头前面,让他作了个揖,拜这块大石头为"干娘",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石三",按当地的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外婆舍不得外孙,毛泽东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岁。
毛泽东从小就聪明,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是个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说:"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
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儿不动。白胡子老头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点都不害怕他,反而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
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石三伢子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做事要讲道理。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
石三伢子边说边笑咪咪地望着白胡子老头,还把红风帽子的扣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一个4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聪明,真是少见。
毛泽东在外婆家住的时候,他的八舅开了一个家馆教孩子们读书。4岁的石三伢子跟着去当"旁听生"。几个弟兄背书的时候,因为他们平时贪玩,一个个都憋得满头大汗,脸涨得通红,谁也背不下来。这时候,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来,说:"八舅,让我背吧!"八舅惊奇地说:"你能背吗?""我能背下来,不信,你听!"石三伢子从容地"赵钱孙李,周武郑王…"一气背了下来,一个字不错。外婆听说这件事以后,高兴地说:"石三伢子真是聪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
石三伢子6岁就开始跟着大人干活。他常和几个小伙伴去放牛。小孩子贪玩,玩高兴了,就忘牛,不是让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不饱。怎么才能又让牛吃得饱,又玩得好呢?石三伢子想了一个好办法:把小伙伴们组织起来,一伙人放牛,一伙人采野果子,割青草。然后,把牛拴起来,让它们吃割来的青草,小伙伴们就可以做游戏,讲故事。
伟人毛泽东的成长故事二、看戏
1958年的一天,毛泽东同志来到上海。
晚上,我随毛泽东来到干部俱乐部礼堂,准备看《白蛇传》。观众都已坐好,大家一见毛泽东走入,都起立鼓掌。毛泽东一边招呼,一边由工作人员引导走向前排。他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然后又向后面的观众招了招手,便坐下了。
毛泽东一坐下,锣鼓便敲响了。他稳稳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演员,全身一动也不动,只有脸上的表情在不断变化。
当金山寺那个老和尚法海一出场,毛泽东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甚至浮现出一种紧张的恐慌。他嘴唇微微张开,下唇时而轻轻抽动一下,齿间磨响几声,似乎要将那老和尚咬两口。
终于,许仙与白娘子开始了曲折痛苦的生离死别。我有经验,忙轻轻咳两声,想提醒毛泽东这是演戏。可是,这个时候提醒已失去意义。现实不存在了,毛泽东完全进入了那个古老感人的神话故事中,他的鼻翼开始翕动,泪水在眼圈里累积凝聚,变成大颗大颗的泪珠,转啊转,顺脸颊扑簌簌滚落在胸襟上。
糟了,今天观众不少啊。我忧心地用目光朝两边看,身体却不敢有大动作,怕吸引别人更注意这里。还好,观众似乎都被戏吸引了,没有什么人注意台下的“戏”。
可是,毛泽东的动静越来越大,泪水已经不是一颗一颗往下落,而是一道一道往下淌。鼻子堵塞了,呼吸受阻,嘶嘶有声。我有责任保护主席的“领袖风度”。我又轻咳一声。这下子更糟糕,咳声没唤醒毛泽东,却招惹来几道目光。我不敢作声了。
毛泽东终于哭出了声,那是一种颤抖的抽泣声,并且毫无顾忌地擦泪水、擤鼻涕。到了这步田地,我也只好任其自然。我只盼戏快些完,事实上快完了,法海开始将白娘子镇压到雷峰塔下……
就在镇压的那一刻,惊人之举发生了。
毛泽东突然愤怒地拍“案”而起,他的大手拍在沙发扶手上,一下子立起身:“不革命行吗?”
他沉浸在剧情中,大踏步向舞台走去。全场的鼓掌声终于将他唤醒。他稍一怔,也跟着鼓起了掌。我松了口气,主席回到现实中了。
在我的记忆中,他是用两只手同“青蛇”握手,用一只手同“许仙”和“白蛇”握手,始终没有理睬倒霉的“法海”。
伟人毛泽东的成长故事三、毛泽东关怀警卫员“小马驹”的故事
1947年春,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来到安塞县王家湾驻扎下来。
有一天,毛泽东得暇,背着双手健步向双羊河畔走去。途经警卫团手枪连的驻地时,他猛然听见窑洞里有人在急促地呻吟。他问道:“谁病了?”“小马驹。”战士回答。“小马驹”是中央警卫团手枪连的通讯员,今年只有17岁。
毛泽东三步并作两步走进窑洞,见小伙子昏迷不醒,便问:“怎么不请医生来看?”
同志们回答说:“已请医生看过好几次了,可一次比一次严重,医生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毛泽东叫他们快到卫生队把医生再次请来。
毛泽东问:“他是什么病?”“回归热。”任医生说。“怎么不想办法治呢?”毛泽东接着又问。“我已经看过几次了,也采取了可以采取的措施,因没有特效药,所以见效很慢。”任医生将治疗情况作了简短的汇报。
毛泽东说:“什么没有特效药,盘尼西林不是特效药吗?为什么不给他注射呢?”“这……”“这什么?”毛泽东不容医生分说,顿时火冒三丈。他用手指着医生的鼻子,厉声说道:“这些药品是战士们从战场上,用生命和鲜血缴获来的,他们遇到了危险,还不给他们用,那再给谁用?我说同志,要多为战士着想,不要为我担心,我的身体不是很好吗?”
任医生见主席动了火,再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了,便抬出了一些部队领导的名字,并喃喃说:“这样做是违背首长命令和单位计划的,如果中央首长遇到危险时,拿什么去抢救嘛!”
毛泽东不听则罢,听了任医生的辩解,更生气了。他大声吼了起来,他的训斥声如雷贯耳:“什么首长、首长,首长只有巴掌大,兵民是我们胜利之本!现在要紧的是抢救病人,一刻也不能延误!”
小马驹还在微弱地呻吟,毛泽东在小马驹的身旁守侯。任医生急匆匆地从卫生连领来了三支盘尼西林,迅速给小马驹注射。“小马驹”终于脱险了。
这个关心一个小战士的故事,不就十分感人吗?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亲自探望一个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下令用当时最珍稀的药品,挽救他的生命,在历史上不是就十分罕见的吗?“首长只有巴掌大,兵民是我们胜利之本!”不是就说明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吗?这比当前铺天盖地的“空话”、“套话”,不是更能说明领导和群众之间的血肉关吗?
伟人毛泽东的成长故事四
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和图书馆结下了"良缘".1912年秋,他退出湖南省立一中以后,就一心一意地到湖南图书馆进行他的自学生活。
湖南图书馆藏书丰富,毛泽东初到图书馆时,看到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中外书籍,便下定决心,尽量多读一些。他每天吃完早饭,就匆匆忙忙地来到湖南图书馆,有时他来得太早,馆里还关着大门,他就站在门外等着。每天一开门,毛泽东是第一个进馆看书的人。他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争分夺秒地看,一刻也不肯休息。图书馆关门时,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中午常常饿着肚子不吃饭;有时口袋里有钱,就到街上买几个烧饼充饥,这就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休息时间了。
从夏到秋,从秋到冬,毛泽东日复一日地坚持到图书馆去读书,从不间断一天。在北风怒号、大雪纷飞的严冬季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除了活动活动两脚,仍然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先后研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论》,约翰·黎勒的《名学》,卢梭的《民约论》等十八、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代表性著作。此外还读了一些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作品和世界地理、历史书籍;在这里,他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大地图,并联系实际很有兴趣地加以研究。通过半年图书馆的自学生活,他不仅增长了许多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为解放穷苦的群众而奋斗的决心。
这是毛泽东学习生活中收获最大、很值得纪念的半年。后来他向友人叙述了这段难忘的记忆时说:"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它替我打好了文化的基础。但我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这正是辛亥革命后的一年,我已经十九岁了,不但没有读过几本书,连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书,哪些书是我们应该读的,都一点不知道。乃至走进湖南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这些书都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真不知应该从哪里读起。后来每读一本,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于是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 1918年10月,毛泽东来到北京,当上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他在这里虽然时间不长,但能珍惜分秒的时间,如饥似渴地研读着介绍各种新学说的报章、杂志和书籍,获得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新知识。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来到北京,虽然工作十分繁忙,还是像青年时代一样,利用点滴时间看书学习。二十多年里,他经常到北京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处借书,进行学习和研究。读书学习是毛泽东最大的嗜好。据不完全统计,进城以后直至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图书达二千余种,五千余册。1974年一年,借用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有近六百种,一千一百余册。毛泽东的学识虽然已经很渊博了,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爱看的书带到哪里,另外又常常到当地的图书馆去借书。
进城进城以后直至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图书达二千余种,五千余册。1974年一年,借用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有近六百种,一千一百余册。毛泽东的学识虽然已经很渊博了,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爱看的书带到哪里,另外又常常到当地的图书馆去借书。以后直至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图书达二千余种,五千余册。1974年一年,借用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有近六百种,一千一百余册。
毛泽东的学识虽然已经很渊博了,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爱看的书带到哪里,另外又常常到当地的图书馆去借书。进城以后直至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图书达二千余种,五千余册。1974年一年,借用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有近六百种,一千一百余册。毛泽东的学识虽然已经很渊博了,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爱看的书带到哪里,另外又常常到当地的图书馆去借书。以后直至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图书达二千余种,五千余册。1974年一年,借用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有近六百种,一千一百余册。毛泽东的学识虽然已经很渊博了,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爱看的书带到哪里,另外又常常到当地的图书馆去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