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自唐代独立成科始,已经历千年历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关于名家扇面花鸟画图片,喜欢请点赞。
名家扇面花鸟画图片欣赏
名家扇面花鸟画图片1名家扇面花鸟画图片2名家扇面花鸟画图片3名家扇面花鸟画图片4名家扇面花鸟画图片5
看了“名家扇面花鸟画图片”后,小编分享“国画写意花鸟画科的传承与拓展”文章!
国画写意花鸟画科的传承与拓展
认识传统,继承传统很必要。而有些人太重传统,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了很深的传统功夫,仍不能举一反三,甚至被传统所束缚,这也是弊端。所以要有勇敢的创新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齐白石衰年变法,可谓艺术界典范,这种精神在那动荡时代多么难能可贵。余秋雨曾认为:“中国艺术因为有了齐白石的画才一扫以前数百年的沉闷和阴霾,重新出现汉唐盛世那样健全的精神。”齐白石及其书画得以永恒。那如何创新?我认为古人提到“六法论”已经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理论了,古今画家也不外乎把此理论结合时代创造出很有新意的艺术作品。近代黄宾虹、潘天寿、李可染可谓创新旗手,现代花鸟界也不乏其人,花鸟画家冯今松、贾平西等就是很有时代特色的花鸟画家。他们大胆的创新精神和与众不同的绘画理念,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感,给花鸟画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曾经有评论家指出:“冯今松作品不是令你接受客观自然形象的美,而是从古典提升到现代令人接受比自然形象更高的思想境界。”[3]陈传席先生评贾平西的画;“开拓了花鸟画的空间,扩大了花鸟画格局,结束了花鸟画境界小的历史,我们看贾平西的画不再是古人一花一鸟一目了然,而是融合天地万物更有无穷内涵的深意[4]。创新也会出现有些人轻视传统、妄自尊大、盲目嘲笑传统,借以显示与众不同。这样的人更是不值一文,到头来还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我们还应遵从潘天寿先生的观点――“借古开今”说。
古人就注重“因物象形”,而真实生动的造型能准确传达对作品的感触和美的共鸣,而生动的造型又绝对离不开生活。花鸟画更是离开生活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古人关于写生造型的故事不计其数,现代的绘画课也时刻贯穿写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多半把写生当法宝,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在对景“写生”,最后把“写生”“写死”了。关键是被生活束缚了就像被传统束缚一样,这就是没有用心和感情去体验,山水画会观四时山景不同而有不同感受,“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花鸟画亦如此,“花鸟”是古人概括了景物和鸟的和谐统一而表现美的一种形式,就简单称为“花鸟”。鸟就好比景中之人,花就比作景物,二者紧密联系,互为呼应,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注重心与物合为一体,用笔墨把内心对事物的真切感受从笔端自然流淌出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一切是那样自然地融汇到一起。人与人对事物的感受不同,自然会有个人风格,不必刻意追求水到渠成。通过花鸟的自然状态作为抒发和表达人的意念、情怀、思想精神的媒介,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从而陶冶观者情操,使人身心享受一次艺术的洗礼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这一切都是在有深刻的生活基础,熟练掌握万物规律,进而抛去万物具体形象,抓住其精神本质,其形象塑造已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对体现神情特征部分采取夸张变形,重新用内心之美的标准进行规划创造。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原则,重新布局,从而呈现一种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个崭新高逸境界。
中国画和西画是绘画的两大派系,所以二者自然有同有异,相互取长补短可谓是生存和发展的良方。如大师李可染的山水画,他受西画的影响在其画作中显而易见。李可染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成就。所以花鸟画中也不妨尝试灵活运用一下西方的表现技法理念。另外,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历来感觉没有山水画的博大和能表达心中高逸之气,因而古之再好的花鸟画也让人感觉是颂扬一枝一叶的情感,决不可以与山水画相提并论。岂不知再平凡的题材也有其深刻的内涵可挖,就像现今的某些大片,很平凡的事情也被演绎得牵动亿万观众的心,从而铺开来成为街头巷尾纷纷议论的中心话题。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人物画都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独特的方法和手段也可与花鸟画糅合到一起。例如:塑造鸟的精神面貌,可以借鉴人物画的方法,由内到外使鸟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而景物塑造可以借鉴山水画的皴法和笔墨技法,把山水画博大的形式感和深远的意境融入花鸟画中,那就成为一种“大花鸟画”,中国画的墨分五色,已让其单纯的墨色、用笔与老庄思想结合起来,中国画的设色一类为淡雅,一类为艳丽,是两个极端,雅到极致或艳到极致。但总局限于几种水色和石色,古人用色之高就在于此,几种颜色交相搭配即能呈现不同的色彩风格。不妨在继承古之优秀传统上借鉴一下西画中斑斓的色彩,有选择地提炼加工,来充实一下中国画的色彩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