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艰苦创业 女强人创业故事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女强人创业故事。

女强人创业故事1:打造“诗集生活馆”赚浪漫财富

这是中国首家“卖”诗的奇葩花店,诗出自美女之手,鲜花来自荷兰和澳洲等地,在淘宝上下单的多是有文艺情调的人。店主自称“兜售的不是鲜花,而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浪漫小妖”,要开家

“卖诗的花店”

名人艰苦创业 女强人创业故事

80后京妞刘敏,美丽、聪颖,性格活泼开朗。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做过编辑,后来成了一位资深广告销售。平时除咖啡外,最喜欢鲜花。

2014年4月的一天,刘敏去闺蜜沈黎家喝下午茶,沈黎是《时尚芭莎》的资深编辑,当时她刚结婚搬进新家不久。有趣的是,沈黎经常在家里放舒缓的音乐、烤香甜的小饼干、摆美美的花,请朋友来喝下午茶,她说:“每个有花陪伴的日子都很舒心缓慢。”

刘敏和闺蜜交谈时得知,沈黎的花都是在家门口超市买东西时顺便捧回家的,但每次都很狼狈,一是捧回家很麻烦,二是小花店确实搭配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沈黎说如果能有个每周送好看的花到家的品牌,她一定会是对方的“铁杆用户”!没想到好友无意中的一句话,却让刘敏的眼睛不由猛地一亮。何不开一家“卖诗的奇葩鲜花店”?

很多人都知道,世界著名时尚杂志《Marie Claire》原来的造型配饰总监Taylor Tomasi Hill,辞职后也是在开花店。她当初的理由是“工作太忙了,无法兼顾家庭生活”。也许,美女都有开咖啡馆和鲜花店的梦想,辞职创业这么大的事,两人竟一拍即合。“沈黎在芭莎做内容,我做经营,我俩单拉出去都能干一本时尚杂志,做一个鲜花品牌,应该不会太难。”刘敏对当老板信心满满。

首位客户是“时尚女王”苏芒

刘敏做市场调查时,发现很多女人都喜欢鲜花,人们对花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是一些高端的花店,实在太贵了,很小一束就要好几百甚至上千元,而街边小店的花虽然便宜,但品质普遍很差,去批发市场的话,大多数人又没有那么大精力每周去跑。她和沈黎当时就觉得这是一个市场空白。

刘敏和沈黎一起去辞职,当时特别紧张,因为她们都是《时尚芭莎》的“资深人士”,怕忽然离开老板苏芒会不开心。听完她们说的计划以后,“时尚女王”确实挺遗憾的,但苏芒最终还是微笑着开了绿灯。

2014年6月,刘敏和合伙人的“诗集生活馆”热热闹闹开业了!与众不同的是,这里送出的花都配有与之对应的一首诗。刘敏说,她们每周都是先选诗,再设计花。会做非常精美的诗卡,随花送到客人手里。这种做法听起来就很有诗意,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令俩美女没想到的是,“诗集生活馆”的第一位客户竟是前老总苏芒,她专门给自己家里订了一年的鲜花。

诗集生活馆其实是一个鲜花O2O平台。刘敏在微信里向娱乐圈的朋友们介绍说,“一朵两朵成束,一首两首成集”,它用诗集和鲜花结合的方式,一周一束花,一年52首诗歌和52束鲜花记录每个人自己的四季更迭,从而为用户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没想到,这个新生事物一下就在文艺圈、娱乐圈引起轰动。

其实不仅仅是苏芒无意中做了一次免费的“形象代言”,刘敏在具体经营中同样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这里的鲜花,除了和诗集搭配,无论是装载鲜花的盒子还是印上诗集的纸张以及印刷方式,采用的都是传统手工艺。“诗集”团队更是寻遍全国,找到了专业做盒子的手工匠人,打造让鲜花可以站立的盒子,旨在“尊重每一瓣花的开放”。

外面绝大部分的速递花都是“躺着”包装,很容易造成在运输过程中震动挤压变形,而她们的鲜花经过无数次试验,做到了“站立之美”。诗集的印刷方式也是老手工匠人的手艺,做工繁复,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手工制作,但是最后的效果却相当精美。

除了这些精良的包装,鲜花本身的搭配更是不能马虎。诗集生活馆的鲜花搭配设计,全都出自另一位合伙人萨龙。在此之前,他在高级婚礼定制行业做鲜花设计。

因为有时尚杂志的工作经历,刘敏把品牌定位在服务精英人群,因为“他们大多身处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却对高品质的美好生活有追求,渴望有一种便捷而优雅的生活方式”。

一位外企女经理告诉刘敏,她和先生结婚多年,关系越来越不好,老公希望她多顾顾家,但她总觉得工作忙,不自由。后来这位女经理开始在“诗集生活馆”订花,到了周五,想到第二天要收花,但是看看家里到处乱七八糟,于是她为了这束花就把家里收拾得特别美。花到了,她又觉得总得做个家宴才配得上如此美丽的鲜花。就这样,几个礼拜下来,老公并不知道她是为了花,只觉得太太又像刚结婚时候那样有情调了。于是两个人又开始约着看电影,重新甜蜜蜜。

这个“一束花改变一个家”的温馨故事,让刘敏颇受感动。“职场女性其实都挺累的,但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学会适度地慢下来,欣赏一下美景,欣赏一下生活。”她把女经理讲的这段感悟上传到网上,一下就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和点赞!

雄心勃勃,

要做中国第一美学电商品牌

对于“诗集”来说,鲜花的库存、保鲜、物流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冬天“花束下面的保水棉都冻住了,我们自己搭钱,将配送标准改为生鲜配送。”刘敏说,她们的花艺师都是当天将花材包好,第二天就可以送达用户手中。由于某些花材的特殊性,也出现过损耗的问题,因此每周配送前都会请物流提前试运两次,以备调整花材。

为了让用户的体验足够新鲜,“诗集”会提前两周召开选诗会、花艺设计会。“现场每个人对自己选的诗句抱有极大的热情,读完后还要分享背后的故事,然后编辑、设计师、摄影师会一起讨论诗的内容、鲜花的搭配和拍摄。”

在公司运营中,沈黎负责的是线上运营和品牌调性的把控,而刘敏则全权负责线下生产和经营。

打开“诗集生活馆”的微信公众号,清新的气质扑面而来。“诗集”可谓是一夜爆红,连刘敏自己都觉得“起来得太顺”,因为公司从没花钱打过广告。微博、微信里名人、明星的自发定制、转载,有时反而让诗集鲜花出现了订不到货、临时修改花束的情况。

谈到公司前景,刘敏自信满满。“随着我国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日常鲜花消费市场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2014年,我国花卉总销售额达到1600亿元,到2017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她说,除高端客户外,现在很多中端家庭在生活稳定后都有消费升级的愿望,他们不只是满足于买房、买车的刚性需求,精神需求更胜从前。而她们每周为客人送去精心搭配的主题花束,肯定能为对方装点有温度有美感的温馨日子!

未来,她俩要把诗集生活馆打造成一个全品类的生活方式品牌,并将垂直领域做到极致,让人说起“诗集”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个美学电商品牌”。

刘敏强调:“‘诗集生活馆’不是卖花的,我们兜售的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SKU。可能是其他产品,以影像、图文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进来参与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方式,还有可能是植物餐厅的实体店。”

女强人创业故事2:从“疯子”到“神人”

小C是我一个同学的室友,一次,我去找同学时被她吓一跳,因为她脸上敷着五颜六色的面膜,样子实在“惨不忍睹”。再看房间里,到处堆着花花草草和瓶瓶罐罐,以及各类我叫不出名字的器皿。我问同学,这也是她的研究生课程?不是,她是在研发各种护肤品。可等小C洗去了脸上的面膜,我又惊呆了:那张脸上全是疙瘩。原来她故意吃坏东西让脸过敏,然后研究抗过敏的护肤品;她这张脸,还曾被湿疹过、晒伤过,痤疮过……

研究生毕业后,小C放弃了工作。为了省钱每天啃馍馍,上山下乡去采收植物,工作起来一天花20多小时研究植物精华护肤品。后来,我在手机上看到小C发的护肤品,听朋友说周围不少人都试了效果不错;慢慢地,她的护肤品系列越来越多;再后来,看到她的产品供不应求。现在,小C成立了工作室,开了多家网店,她的护肤品年销售额已达数百万。不少人为她的成功羡慕不已,我却总想起她的“疯狂”。

我之前的一位美女同事LL,突然说要辞职卖快餐,而且说做就做。她每天选食材、研制新菜、到办公区推销自己的快餐、在微信上不断更新菜式,回答顾客提问,接订单,忙到凌晨三四点,实在累了就打个盹,醒来抹抹眼睛继续干。从好不容易卖出一份开始,到逐渐日卖数千份;从微信无人理睬开始,到五六万人的微信顾客群体,月收入达到我们这些老同事两年的年薪。是的,一开始我们大家也说她“疯”了,放着轻松光鲜的工作不做,选择这种被认为是无奈讨生活的行当。可现在,大家都不说她“疯”,而是说她“神”了。

5年前,我在一家饭店吃饭,看到一个瘦弱清秀的女孩站在一餐桌前,毕恭毕敬地杵着,一直站到那桌人把饭吃完,然后其中一个中年妇女说:“这姑娘,唉!你干吗这样倔呢!”原来女孩是开网店卖衣服的,看中了大姐家私人订制的衣服,但大姐家的服装不对外批发,女孩却缠着要当她们服装的代理,求大姐至少每月批给她相当数量的衣服。

女孩跟了大姐半个月,大姐到哪,她都一言不发地跟着。大姐最后还是答应了女孩的要求,她笑着说:“疯子惹不起呀!”可话语里分明满是欣赏。我上女孩网店,发现果真都是质地讲究、风格脱俗的好衣服。我们逐渐成为朋友,她这才告诉我,好多衣服她都是这样“跟”得的,有时为了拿到好衣服,她半夜就在人家店门前等着了,为防止有恶人,身上还随身带着防贼武器。现在,她不但有了火爆的网店,还在3个城市有了5家实体店,每家店的营业面积都是数百平米,买单都得排队。这个弱不禁风的“疯子”也成了“神人”。

平庸,也许算不上什么坏事。怕的是,你讨厌平庸,向往做“神人”,却又不能“疯狂”。

女强人创业故事3:“玩”出来的CEO

作为2015年中国020潮流人物的获奖者,高玮的成功是从“玩”开始的。

多年前的高玮,不仅是一个球迷,还是一个比较贪玩的女生。她贪玩到,仅仅因为喜欢球星麦克尔·欧文,就在英国报考了足球产业管理。学习的过程是舒心的,但毕业以后,她才发现,这个专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

原来,这个专业不仅收入低(年薪不到5万),而且成功机会也很渺茫。看着身边的同学通过创业都已经成为年薪超过50万甚至100万的成功人士,高玮如置身热锅上的蚂蚁。

可是,做什么呢?高玮毫无头绪。当然,也有人给过她很多建议,比如赛事运营、体育经纪等,但她都不太能接受,一来她觉得市场不太好,二来,她觉得也不适合自己。直到有一天,有个投资人建议她做体育主题的旅游,高玮眼前顿时一亮:体育是她的专业,而旅游这两个字,一念出来,就让人感觉到放松、惬意、舒适——更重要的是,能带着一大帮与她自己一样的球迷一起玩,想想都带劲。

人都说万事开头难。高玮却没尝过这种感觉。公司成立,推广期的时候,正值双红会,高玮正愁该如何推广时,一个在新浪体育工作的师弟建议她利用微博这个途径。于是,她开始大胆地尝试,结果,短短三个小时,她接的团就已经达到了50多个人。那一刻,高玮甚至误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她如孩子一样欢呼雀跃,如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告诉所有人她的成功。

然而,创业路漫漫,即使她开了好头,并不代表接下来的路会一帆风顺。果然,不久之后,高玮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接下来的一年里,她竟然没有成交一单。好在,她对这个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形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高玮四处奔走调查,打听球迷们的喜好,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解说,与他们一起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球赛中流连忘返,或骑自行车徜徉在充满异域文化的街头,或像个真正的赛车手那样来一场激烈的PK,或像个学者那样参观各地的风土人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高玮接到了她冰冻期后第一个团。与第一次昙花一现不同,接下来的团越来越多,2014年的时候,高玮已经拥有了30多个团,这意味着她的成功才真正开始了。

此时的高玮,感受到的并不是成功的得意,而是欣慰。每当她看到球迷们能在比赛的最前线,对着自己最喜欢的球星发出自己的心声,并拍下合影……她都倍感欣慰。

面对镜头高玮说,在创业的过程中,比起创业中得到利润,更令她欣慰的是能得到球迷的认可。

是啊,谁会不喜欢一个能让自己边玩边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欣赏美景……一个能让自己在快乐的旅途中实现梦想的人呢?而高玮,她得到的不仅是球迷的认可,还有事业的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8261/299037734.html

更多阅读

天猫创业失败亏本50万 女强人创业实谈 如果亏了就去卖菜

   女强人创业实谈家庭事业一样重要    访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     她17岁挑着货担闯东北;她是义乌的饰品大王,她打广告征集人大议案一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她的身后有一副默默支持她的宽厚的肩膀。    

创业板连续两年亏损 如果亏了就去卖菜 女强人创业实谈

女强人创业实谈 家庭事业一样重要     访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    她17岁挑着货担闯东北;她是义乌的饰品大王,她打广告征集人大议案一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她的身后有一副默默支持她的宽厚的肩膀。    ——闯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 女强人创业成功的故事

任何事情一定要有决心去做才能做好,创业就是那样。看看那些女人创业的故事,感受她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她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女强人创业成功的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女强人创业成功的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 名人的励志创业成功史

创业是成功的过程,成功也是一辈子的过程,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经历,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名人的励志创业成功史,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名人的励志创业成功史一从

白手起家创业人物事迹 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

创业者,眼睛要看得清目标,脑海要想得到策略,看看那些名人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的方法,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创业之路。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有关名人白手创业的事迹一顺丰IPO路上被掌掴 神秘

声明:《名人艰苦创业 女强人创业故事》为网友近似海水般透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