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人文素养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人文素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行——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素养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人文素养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篇一

《高校图书馆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路径。方法随机选取某医学院临床专业2009级~2013级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各200名;采用自设计“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路径”问卷调查表,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蹲守图书馆医科、社科阅览室,多阶段、分层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判断图书馆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结果①被调查学生对“人文素养”平均正确认识率为:45.9%(451人次);其中从2013级~2009级分别为[人次(%)]:26(13.0)、59(29.5)、87(43.5)、124(62.0)以及163(81.5),χ2=23.19,P<0.05;②对图书馆开展人文教育,被调查学生88.0%(880人次)认为应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91.5%(915人次)认为其最佳持续时间为5年;87.5%(875人次)认为其作用机制是内省化;③被调查学生半数以上认为图书馆人文教育有效途径为馆藏文献资源、名医名师讲堂、医学人文网络、学科馆员个性化导读、图书馆员言传身教以及特定时空环境。结论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一贯制、全维度、渗透式”架构,通过优化人文馆藏、举办人文讲堂、创建人文网站、设立人文馆员制度、强化馆员教育与培训以及完善图书馆文化等路径,不断提升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医科;人文素养;教育;图书馆;路径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互信缺失、医疗纠纷突出;究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医务人员态度、责任心、沟通能力及以医谋私等因素即医学人文缺陷所致[1]。自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科学素养和精湛医术,还需要具备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因此,医学教育必须随之改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样,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2]。高校图书馆是协同培养学生的重要场所,对医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是图书馆的神圣职责;但人们对其作用路径认识模糊,以致于其教育效果未能显现。本文以某医学院图书馆为个案,对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路径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践探索,为高校有效拓展医学人文素养教育领域提供资料和路径支撑。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某医学院临床专业在校一年级(大一、2013级)至五年级(大五、2009级)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一个年级200名。

2.调查内容与方法:在文献研究[1-3]的基础上,自设计《“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路径”问卷调查表》,其主体部分包括7个问题:医学生基本信息;医学生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认识;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图书馆开展人文教育最佳的持续时间;图书馆进行人文教育的作用机制;医学生从图书馆接受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路径;图书馆进行人文教育的抓手。本调查表,在预调查的基础上,经过相关专家、学生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后定稿。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本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次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蹲守某医学院图书馆社科阅览室(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自科阅览室(自然科学图书阅览室)和大学生自习室,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取其“阅读经历和主观体验”的信息。实际发放问卷1000份,每一个年级200份。问卷填写时不记名、调查人员不暗示,监督被调查对象亲自填写后、由调查人员直接回收,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3.统计学处理:调查数据的录入统一采用Excel2003软件,由参与调查的本科生进行双人重复录入及核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逻辑有效性;问卷调查结果部分的数据采用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统计描述用人次百分率(%)表示,5个年级之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医学生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认识:本题正确答案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均重要。被调查对象平均答题正确率为:45.9%(451人次);其中从2013级~2009级学生答题正确率分别为[人次(%)]:26(13.0)、59(29.5)、87(43.5)、124(62.0)和163(81.5);其χ2值为23.19,P<0.05。

2.图书馆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最佳的持续时间与作用机制:被调查对象88.0%(880人次)的认为图书馆对医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相融合”;91.5%(915人次)的认为其最佳的持续时间为5年;87.5%(875人次)的认为其作用机制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内省化作用”。

3.医学生从图书馆接受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路径: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被过半数以上研究对象认可的、从图书馆接受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路径(由高至低)分别为[人次(%)]:馆藏文献资源977(97.7);名医名师讲堂926(92.6);医学人文网络874(87.4);学科馆员个性化导读814(81.4);图书馆员言传身教726(72.6);特定时空环境648(64.8)。

4.图书馆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抓手:此题亦多项选择题,被过半数以上研究对象认可的、图书馆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抓手(由高至低)分别为[人次(%)]:图书、期刊、数据图书馆采购与建设969(96.9);常规建立人文讲堂911(91.1);办好医学人文网站862(86.9);建立学科馆员(人文)制度814(81.4);加强图书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优化其服务态度757(75.7);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696(69.6)。讨论医学人文素养,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和人文情怀的综合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对患者尊严的维护以及对患者生存价值的关怀;它是医务人员非技术因素如仁爱之心、社会道德、责任情感等在医疗过程中长期修炼和内化的结果,均关联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危[1,4]。人文素养是医学生未来从事医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和非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确立良好的生命伦理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人际关系交往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形成弘德善医的人文素养[5]。本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认识模糊,平均答题正确率只有45.9%,表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其问题的根源恐怕在于教育者的知行分离。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专业教学的“硬”和人文教育的“软”、专业教学的“显”和人文教育的“隐”、专业教学的“快”与人文教育的“慢”等一系列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的不同特点,造成了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不足[5]。同时也表明,从低年级至高年级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这说明医药院校的人文教育成效明显,但不容乐观。本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被调查对象多数认为图书馆对医学生开展人文教育要“坚持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持续5年时间并通过学生内省化发挥作用”。救死扶伤既需要医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缺一不可,如同一“丿”和“乀”构成“人”的全部;即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将知识、能力等显性教育的成份,以及感悟、体验、激励等隐性教育的内容,通过医学生心灵感知和情感震撼,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养,共同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才能解决患者生理与心理的疾苦、维护人类生命健康[6]。然而,医学技能的掌握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即医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医学人文教育通过不断激发医学生更深层次的动机,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认同,坚定医学职业的信念。因此,医学生人文素养不是某一阶段的教育重点,而是从医学生入校,持续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且延伸至整个医学生涯[7]。

本调查结果还显示,被调查对象认可的图书馆人文教育路径依次为:馆藏资源、名医名师讲堂、人文网络、个性化导读、馆员言传身教以及特定时空环境等。馆藏资源的经典作用,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独特优势,这是人们公认的;如何保持这一优势,一方面,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建一批特色鲜明的集成式人文资源库,充分发挥图书文献的整合功能,不但使之成为人文教育的发散地,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优化馆藏结构,适当增加优秀人文典籍的比重,最重要的是系统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医学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与性质[8];开设名医名师人文讲堂,这是近年来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图书馆的成功做法,效果很好,影响较大;大学拥有最宝贵的资源即教师,这是与文献资源同等重要甚至高于后者的资源;大学图书馆要把两个轮子同时转起来,在充分利用人文文献资源的同时,更要利用好教师这个资源;把校内外人文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名医名师请进来,定期开设人文讲堂,真正使图书馆成为学校人文教育的基地,实现图书馆人文教育功能的多样化、常态化[9];现代大学生就像是网络下的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浅阅读”“阅读娱乐化”等单纯兴趣驱动的网络时代特点;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设计人文教育的方式方法,让人文教育更加贴合医学生,开阔其视野,促使其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医学和医生职业,有助于从更深层次激发其职业认同,自觉培育人文修养[10];学科馆员利用其信息素养,对医学生开展个性化人文导读,可以引导医学生系统、高效地阅读人文经典书籍,起到深层次塑造人格、陶冶情操、感悟教化的作用[11];图书馆员的一言一行对医学生人文品质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图书馆员的教育与培训,优化其服务态度,提升其人文素养,让其用自己的语言教导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12];优秀的人文环境是一股强劲的教育力量,只有加强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构筑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环境,形成朝气蓬勃的浓厚的学术氛围,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的任务[11-12]。

总之,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如同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支撑着医学生的成长。在“开设医学人文课程很有必要,但对大学生成长的帮助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可以有所作为。本研究提示,高校图书馆可以采用“一贯制、全维度、渗透式”架构[1],通过优化人文馆藏、举办人文讲堂、创建人文网站、设立人文馆员制度、强化馆员教育与培训,以及完善图书馆文化等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图书馆在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为培养更多既有医学知识、又有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孙鹏,陈俊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11.

[2]吉聪.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315-315.

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人文素养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3]王丽娟.大学图书馆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116-117,124.

[4]徐茜.创新医学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机制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52-54.

[5]籍刘英,王雨晨,左祁湲,等.医学生职业认知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4):432-436.

[6]龚謇.中西方医学人文教育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5):792-794.

[7]陈燕萍,吴立明.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0:501.

[8]孙强,赵莉.贵州省属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530.

[9]唐晓应,田汉族.现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301.

[10]任青青,郑木明,林新宏.医疗缺陷成因的人文背景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518.

人文素养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篇二

《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变化,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下被提出来的。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的学科,我国高职院校近些年非常注重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并力图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情操、道德素质等,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总结目前高职院校在结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希望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职业教育

教育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也在与时俱进。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高校中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将成为高校教育模式培养上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社会对于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重点从高职院校中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结合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课程设置和教学上的合理化建议。

一、如何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机结合

在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巧是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将各种教学技巧渗透、应用到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的导向阶段、导学阶段、导练阶段以及升华阶段中去。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了教育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都研究表明,教育技巧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教育素养。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对于教师来说,则需要具备更高水平的教育技巧和技能,才能适应当下信息时代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教育教学。教师需要能创造性地正确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和突发教学问题,使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学结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来看,现代教学模式是由传统教学模式发展而来。适应了当代教育需要的现代教学模式不断与时俱进,衍生出了很多新型教学方法,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脱颖而出,充分体现出了现代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当代教育背景下,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达到某种成绩上的提高,更是帮助高职院校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的个人素质的养成。将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相结合,促进信息教学向知识、技能和态度教学的转化,来实现打造高素质职业人这一终极目标。

二、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上存在的问题

1.人文素养教育授课呆板,学生兴趣不高。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能展示的信息量大,突破了以往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格局,不仅降低了教师的书写量,而且给学生带来了良好的试听效果。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经历特征,使其对于具有束缚性的教学有所排除。加上高职院校教师在人文素养教育授课过程中人员众多,教师不能很好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如何吸引其注意力就显得非常重要。现高职院校学生其未来的走向不再是学校,而是社会,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更能刺激学生眼球,提升学生兴趣。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来看,基本以文科领域教学为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以单纯的讲授为主,缺少灵活性,显得课堂没有活力,而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职业教育上,又缺少和人文素养教育的集合,不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职业教育和素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2.人文素养教育趋向文学化教学,与职业教育连接性少。正如上文说到的,人文素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人文领域对学生进行素养教育,属于文科范畴;而职业教育属于社会领域的学科,尽管在学科教育上看起来二者没有明显交集,但是,事实上人文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打造学生成为高素质、高道德的优秀人才,避免其进入社会后受到不良文化和习气影响,改变本质,为社会所谴责甚至是遭到法律的惩罚。当下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主要授课老师为本校语文教师,缺少在人文素养和职业教育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教师。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教师个人思维影响,而文科类教师普遍在讲授中更愿意讲授文学方面的素养锻炼,实质上和职业教育之间差距较大,脱离了开授课程的初衷。

3.缺少与学生实际沟通,互动性不强。传统的人文素养教学和职业教育是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为发展中心的,不能任学生自由的发展,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强硬地把书本上的知识进行单一的讲解,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抑制了学生对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甚至有的学生丧失了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生活在传统人文素养教学的师生来讲,师生间的互动是薄弱的,教师作为课堂上强势的一方会用其多年的传统思想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枯燥无味,自然使学生在理解和学习职业教育和人素养教育重要性上有所欠缺。

三、针对完善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建议

1.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创建良好课堂氛围。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的探讨与研究,让学生把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融汇贯通。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该向学生传达学习课程的重要性,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今后职业道路的帮助。因此,我们应注重教师的发展,以其自身的发展作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障。

2.明确人文素养涵盖方向,进行多元化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课堂的建立提倡的是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和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即在教师讲授关于人文素养提升和职业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重要性认识上,学生要结合自身,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知道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是由课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思维建立共同促成的。教师应该对课上的教学与学生做的职业思维和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判断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如何,对学生是否有效,而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满足,如果不能就应该变换另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要。另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学生对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的兴趣制定与之相符的教学策略,从而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动力,培养学生关于自身职业素养思维能力。综上所述,随着社会进步,现代教育模式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教育需求,更好地培养我国更多高素质的优秀职业人才,高校中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教学显得至关重要。不仅是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授学生过程中,也应不断提升自身掌握的人文素质及职业素质,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中创立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不仅可以发挥教师的有效性作用,更可以满足学生今后的职业方向,为社会打造优质的高素养职业人。

参考文献:

[1]陈参军.加强高职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相容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2]石菲菲.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李恒.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人文素养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篇三

《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研究 》

摘要:“人文素养”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即人的内在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观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性,这种人本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和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识,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兴趣,把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在所有的学校学科中,语文学科无疑应该站在排头兵的位置。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这正契合了时代的需要。根据这一精神,新版语文教材加大了人文素养的比重。语文内容将视角广泛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这就是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知识的对象。用一定的手段协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而非让学生作为被授予知识的对象。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自主性学习,增强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人文教育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开展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注重对教材中人文知识的挖掘与传输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汲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并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带领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进而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教材中的诗、词、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不断积累,学生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例如,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跟随海伦•凯勒进入五彩绚丽的精神世界,感受一个残疾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珍爱生命、战胜苦难、善待生命……

二、开展人文教育首先要注重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知识和当代民族文化知识的精华,而且还处处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精神。比如,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激励学生不断去发扬光大。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教材中人物形象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形象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实现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三、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树立学生的人文观念

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崇高的人文情怀。常言道:最优秀的教师必然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学会赞美、赏识学生,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不能态度生硬,语气盛气凌人,冷嘲热讽,而要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吃透教材、领悟教材,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向学生传承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要有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要有“谈笑间,墙噜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如,要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积极乐观。教师这种言传身教的人文熏陶一定能传递出“爱屋及乌”的效应,将学生带入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中,这是语文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魅力。总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割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用民族精神喃育后代,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

参考文献:

[1]徐世华.语文教师素养的人文阐释,2001(3).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呢(8).

[3]重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

[4]刘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田.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明7(4).

[5]刘洋.浅谈人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价值和培养田.辽宁师范大学,2。。8.

[6]陈立红.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田.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9(7).

有关人文素养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人文素养他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2.人文素养本科毕业论文标准范文

3.人文素养本科毕业论文综述范文

4.关于人文素养毕业论文范文

5.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

6.有关于文学素养论文范文

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8.有关传统文化毕业论文标准范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9361/842201936.html

更多阅读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范文2000字

当今很多大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论文的格式上,规范的论文格式有助于论文的攥写和读者的理解,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所以论文规范格式非常重要。 这里系统地讲述了本科生论文的规范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效地完

本科生论文格式范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

当今很多大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论文的格式上,规范的论文格式有助于论文的攥写和读者的理解,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所以论文规范格式非常重要。 这里系统地讲述了本科生论文的规范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效地完

论文范文格式参考 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如何培养本科生高效掌握专业论文写作技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构建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作为外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成为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毕业论文范文参考,供大家参考。

本科生毕业论文 英文 关于英文本科生毕业论文

随着全球化经济步伐的加快和跨文化交流的频繁,专业英语能力成为了高等专门人才的必备能力素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文本科生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关于英文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一:从语域角度看《当幸福来敲门》的字幕汉译

本科生毕业论文 本科生英语毕业论文

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分支,专业英语(ESP)以其实用性在国内外教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本科生英语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本科生英语毕业论文范文一:浅谈中英动植物词汇内涵差异摘要: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

声明:《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人文素养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为网友詩亽與苩日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