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论文 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

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越来越受人们所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计算机基础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

【文章摘要】CDIO采用新型教育模式,通过“项目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可参照CDIO的教育理念,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对传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CDIO;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主导,采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模式,是“项目教学”的集中概括和表达。该模式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主动的态度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项目实践中获取工程能力。从它的教育理念上来看,它让学生以被动变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校公共基础的课程,已纳入到了通识教育的范畴。它对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一直以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是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考试形式中进行的,这些教学改革都没有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主要以理论知识和教师演示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更没有从事实际项目研究的经历,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已经完全听懂,但是在面对具体的实践操作时,往往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操作的情况。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体现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的教育理念,更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要求。

2CDIO理念引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张燕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该课程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却要求很高,从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也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和CDIO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将CDIO模式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根据CDIO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融入到课程中,着重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项目为主线,以案例、任务、项目为驱动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边做边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探索

根据这个新的教学模式,为了能够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贯彻CDIO的新理念、新方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分组法:由于学生入学时计算机的操作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在第一次课,可以先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或者问卷调查,摸清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实际操作水平,并将他们按照优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组,选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强,操作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在以后的学习中由组长来带领整个小组的学习,如果组内某一位学生没有掌握当堂的知识点,可由组长负责指导和跟进。这样就可以带动整个小组,让基础较差的同学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在此期间,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团队合作能力。

2)任务法:在分组基础上,在课前由教师分别布置每组下节课的课程内容,组内学生下去准备。上课时,由各小组选定一名同学上台演讲,还可由组内其他同学补充,对所讲内容持不同意见的其他小组还可以提出异议,组间讨论,交流学习。最后教师对演讲内容给出成绩,总结并补充,同时布置下次课堂的演讲内容,强调下堂课演讲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准备。

3)作业法:由于大学的课程都是一节课上2个学时,所以在第1个学时讲完组内布置的课程内容后,第2个学时由教师布置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一个上机作业,让学生尽快的将理论讲授变成实际操作,下课之前提交完成的上机作业,教师进行评阅,记录成绩。通过这个方法可以看到学生是否已经熟练掌握该知识点。

4)项目法: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很强,需要学生有很好的动手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并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综合的了解,在学习完Word、Excel、PPT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的不同分别完成一个项目,这样,就将计算机知识和他们的专业结合起来。比如,在对医学院学生的教学中,Excel学习完后,让他们建立一个医生和患者的管理系统,用Excel来管理医院的医生一个月诊治病人的情况和病人的花费情况。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这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学习效果非常好。总之,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有效地教学方法,利用新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传授学生知识改为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彻底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为以后更长远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琳娜,刘春立.CDIO理念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11,10

[2]李郁林.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现代计算机.2011,11

[3]周屹,詹晓娟.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国冶金教育.2011年第2期

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的必要性

摘要:文章对长治学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为提高我院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现状;改革

1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该课程在教学中的现状如何?教学内容及方法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针对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调研。

2教学现状

2.1教材内容陈旧

近几年,学生使用教材在内容上和前几年相比没有根本的变化,还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三大组件的简单操作。但是,学生在上中小学时就已经接触并学习过上述知识,对学生而言,并不新鲜,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2.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我院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尽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都已列入中小学的课程,但在教育欠发达的地区,这门课形同虚设,导致这些学生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十分欠缺。而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开设这门课程,这些学生就具有较好的基础。这将导致新生入学时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2.3教学模式落后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上课和上机实验两部分,上课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上机在实验室进行练习和辅导,这种教学方法可在教学时进行较多内容的讲授,但带来了另一种弊端,就是学生在上课时灌输的内容太多,上机练习时大部分已忘记,上机跟不上上课的节奏。

2.4考核方式单一

我院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考察方式,这样的评价不能很好的测试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不能掌握学生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教师缺乏培训

目前,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处于一种超工作量的工作状态,很难获得专门的时间和机会来更新专业知识。有的教师以自学为主,有的教师以边学边教的状态进行教学,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3改革的必要性

3.1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许多学生进校前已接触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我们现在的教材还是“零起点”,这显然不能满足有基础的学生的需求。提高教材的深度与广度,非常必要[1]。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非常迅速,而我院所用教材却没有进行及时更新,没有体现出计算机领域最新的技术和最先进的应用,教材的发展滞后于计算机的发展,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3.2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新入学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参差不齐,而且文理科、专业的不同对知识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肯定不能适应现阶段学生的需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没有基础的学生可以把基础打牢,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得到提高,把知识面扩广扩深。

3.3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上课和上机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但讲授内容较多时,学生能掌握多少,需要通过上机来检验。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上课内容已经遗忘大半,上机时较多时间打游戏或做其他与教学不相干的内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学校与系级配合,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机房,并配以多媒体系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2]一定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4教学目的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系统学习,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并能熟练解决其所在专业领域中的各类问题。针对这一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目的必须改革[3]。

3.5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考试”历来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其特殊性,传统的考察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模式显然不足以全面评价学生,甚至会失真。建立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结合本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考核方式。如何能更体现学生的价值,必须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4]。

3.6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而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远不及计算机的更新速度。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须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努力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保证教师的知识更新所需的时间及机会,以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是每个高校应重视的问题。因而应当把继续教育做为教师工作中一项必须而长期的任务。

4总结

总之,《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各所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提高该门课的教学质量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上述的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爱民、封蕾,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改革的必要性与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07,(7):23-24.

[2]黄蓝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1,(19):173.

计算机基础论文 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

[3]戴丹、戴维,基础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科技教育创新,2010,(12):144-146.

[4]扬杏芳,大学素质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江苏高教,2006,(04):131-13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49661/955174806.html

更多阅读

计算机基础课程论文 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论文

在当下,计算机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论文篇一《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摘 要:计算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论文

计算机基础与实践,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PC机的硬件组成及相关设置、PC机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基础、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PC机的维护等。下面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 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WindowsXP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常用工具软件、数据库系统、网页设计与制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论文,希望大家

计算机基础毕业论文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毕业论文

计算机软件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毕业论文篇一《 高职教育软件技术专业建设 》摘要:如何培养出好的高职

大学计算机论文范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

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下面是小编

声明:《计算机基础论文 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为网友喜欢你的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