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不是不流泪,而是含泪奔跑;成熟并非不恐惧,而是尽管恐惧,仍有所行动,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晨会励志故事。
晨会励志故事1:庆幸自己有强敌
日本的游泳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在进行游泳训练时有独到的秘诀。
那么这独到的秘诀是什么呢?
为了解开这个秘密,有一个人专门到过日本的游泳训练馆去察看。
在游泳馆里,他惊奇地发现,日本人在游泳馆里养着很多鳄鱼。
他对此感到十分惊讶,教练跟他解释说:在游泳训练的时候,队员们跳下水之后,教练随即就会把几只鳄鱼放到游泳池里。几天没有吃东西的鳄鱼见到活脱脱的人,立即兽性大发,拼命追赶运动员。而运动员尽管知道鳄鱼的大嘴已经被牢牢地缠住了,看到鳄鱼的凶相,还是条件反射似的拼命往前游,久而久之,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庆幸自己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吧,这个敌人是我们的磨刀石,瞪着大眼睛,虎视眈眈地尾随在我们身后,激发起我们的斗志,让我们置之死地而后生,一往无前,迫使我们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感谢我们的敌人给我们创造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使我们强大起来。
晨会励志故事2:小河流的旅程
有一条小河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
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沮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你小河流也可以。”
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
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
“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会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
此时在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形成今日的河流。
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的又一次旅程。
我们的生命历程也像小河流一样,若要跨越人生中的种种障碍,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也需要有放下自我、改变自我的智慧和勇气,从而让生命不断地成长!
二十一世纪,迅猛的变化、爆炸的资讯、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变革,你我之间的距离都不存在了!整个地球也只是一个“地球村”而已!竞争的游戏规则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变化已经是这个时代惟一不变的特征!
谁都会发现,不管你愿不愿意,时代的步伐总是向前进的,它不会以你我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会等我们半步!更多的变化!更多的挑战!当然其中也包含更多的机会!
作家彼得·圣吉说,在这个时代你惟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多!更好!
而学习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没错,它就是“改变”!
相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改变”一词还来得不够有力度,不如我们用“颠覆”一词!颠覆你自己,否则竞争将颠覆我们!
晨会励志故事3:让“8”大于“8”
4+4等于8;2+6等于8,6+2也等于8,但有人却奇迹般地让2+6或6+2大于了4+4,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还要从美国的金门大桥说起。金门大桥是“4+4”8车道模式,但由于上下班的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所以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当地政府决定在金门大桥旁边再建造一座大桥。一位年轻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向当地政府建议,不再建大桥也能很好地解决桥上堵车问题。年轻人说,在桥面不增宽的情况下,可以在有限的8车道上做文章,完全可以让“8”大于“8”。
这位年轻人的妙计就是,把原来的“4+4”车道模式,按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模式或“2+6”模式,也就是说,在上班或下班这个特殊的时段,车流拥挤的一边,扩展为6车道,而另一边则缩减为2车道,但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8个车道。当地政府采纳了年轻人的建议,从此大桥堵车的问题很好地得到了解决。而就是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建大桥的上亿元资金。
看来,人生的最大资源,不是你开发了多少,而是你充分利用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