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转变,然而现行体制下的农村公共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仅供参考。
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篇一:敬爱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作出全面部署, 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重大意义,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为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会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紧紧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抓住农村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重点部署了六大制度建设, 即: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这一系列关于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的部署, 是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步骤。 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就是立足我国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 采取一系列措施, 最大限度保护耕地资源和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就是要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补偿等多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不断强化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和保护。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就是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就是要加快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就是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推进农村法制建设。 这六大制度建设和创新, 将形成促进城乡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 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 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充分证明, 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必须依靠改革, 开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新局面也必须依靠改革。 当前,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已进入重在制度建设的新阶段, 把成熟的改革措施制度化, 探索建立新制度, 以制度建设和创新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化, 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 也是健全农村制度体系的迫切需要。
“不日新者必日退, 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我们一定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 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 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 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 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着力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以上就是我们党课学习的最新内容和我的一点体会, 请党组织相信我会严格要求自己, 好好学习不放松。 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我决心做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20xx年x月x日
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篇二:敬爱的党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此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地必然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现在建设的小康社会 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三、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经济方面,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村科技普及和推广,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农村经济政策,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力度,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②政治方面, 完善和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现象,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③文化方面,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消除各种迷信思想的影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武装农民的头脑。
四、当代大学生要以自身的行动加强新农村建设。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1、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材,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努力学习,通过深造,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
2、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时代所赋予的崇高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关心”三农“问题,为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3、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关注周围的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可以向父母建议:让父母利用休闲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4、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多看新闻报道,了解本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分析国情,可以向政府建议: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建设新农村时,一要提高农民素质,二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只要牢固“政府为主导、农民是主体”的理念,不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村干部带头致富和管理村事务的本领,规范村务管理,逐步改变农村存在的各种歪风陋习,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以上是我就是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学习和思考的结果,要成为一名正式的党员还要继续努力,还要继续要求进步,我希望党组织帮助我早日成长为一名正式的党员。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20xx年x月x日
新农村建设思想汇报篇三:敬爱的党组织:
XX年4月25日至29日在南宁市委党校参加南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通过5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收获多多,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下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而是涵盖“三农”方方面面的工作,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全面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全面内容。
新农村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它不仅是项阶段性工作,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确立长远目标,通过渐进式的量的积累逐步实现质的飞跃,也要结合实际,抓住有利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深化突破。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也不仅仅是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是全社会共同任务和责任,是项全局性事业。
二、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主要受益者,也是主要参与者。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引导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要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上来。
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激发农民的活力,充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从本质上来讲,是农民群众的创造实践,各地各部门要顺应农民群众的这种愿望和要求,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农民参与,鼓励农民建设,做到加强领导,但不强迫命令,加强指导,但不包办代替。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建设“主角”—农民。9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内容,又有体制改革深化层面的内容;既有科技手段的运用,又有经营方式的选择。因而,需要农民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客观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培养有知识和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党中央提出的“二十字目标”。
要加强对广大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创业就业本领,提高思想品格素养,使他们在推进实施过程中既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增加物质财富,又能主动地实现知识更新,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整体素质。
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农民增收是当前“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依托产业搞建设,把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好抓实。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有钱了,他们才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我们的工作也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党的十七大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上来,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
20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