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卡通手抄报图片 小学四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小学四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清明节为什么要放风筝

  唐代诗人高骈写有《风筝》一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入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风筝真正的命名,《询刍录》记载: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对,后于鸢首以竹为笛,风入笛管发出悦耳之声,好似“筝”鸣,俗称风筝。

清明节卡通手抄报图片 小学四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了。风筝既是一种美丽的民间工艺品,又是大众娱乐品,历来爱到文学家的传唱。《北京竹枝词》也对风筝有生动的描绘:“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习上碧云端。”早在清朝时,风筝已在扎、糊、绘、放四艺上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穷居著书”时,细究风筝扎糊之法,还写了《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

  书中详细介绍了翼燕、双鲤、彩蝶、螃蟹、宠妃、双童等四五十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等技法和工艺。此外,古代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妨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纫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欢腾、一起喜悦。还不止是放风筝,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www.aIhUaU.com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插柳、斗鸡等活动融入到清明节。一是悲、一是喜,一个清明节如何能将悲喜兼容?这可能由于清明节原本是寒食节,寒食要禁火,只能吃冷餐。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要外出走动,做些娱乐活动,以锻炼身体,这样就有了悲喜兼具的现象了。

  在古人眼里,清明节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放风筝可以带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古人会在清明时,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面,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据说这样能放掉“晦气”、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一年平安吉祥。且不论“放风筝放晦气”的巫术色彩,放风筝确实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它可使人精神愉快,消除焦虑,放松筋骨,活动肌肉。所以放风筝作为一项体育活动,自然地和清明节融在一起了。

 

  寒食节遇上了“清明”节气,融合为清明节,加之古人放风筝习俗时间又与清明节相遇,所以就有了“清明时节放风筝”一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08271/656641836.html

更多阅读

小学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小学六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小学六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

小学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小学五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小学五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清明节扫墓注意事项  选择清明前后扫墓很合理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这时,万物复苏,草木萌动。按照农历的季节划分,立春至惊蛰前一日为春季第一个月,即孟春寅月,惊蛰后至清明前一日为春季第二个

二年级清明 手抄报图片 小学二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小学二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  关于清明节的俗语、谚语:  ★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

清明节手抄报图片漂亮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清明节的来历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声明:《清明节卡通手抄报图片 小学四年级清明节手抄报图片》为网友硬汉无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