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建泉 |
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短状块茎,中医以其干燥块茎入药,性寒、味甘,功能利水渗湿,有养五脏,益气力,捎水等疗效。
福建产泽泻的记载,始见于《图经本草》(宋·苏颂著)。是书记载,泽泻“生汝南池泽。山东河陕江淮南郑邵武青代亦有之”①。《八闽通志》(明弘治·黄仲昭修纂)亦记有“泽泻,丛生浅水中,叶似牛舌,独茎而长,花白色。”可见早在宋明时期,福建就已经产有泽泻。有的方志记载:“清乾隆年间,晋江人张志从四川引进泽泻,在吉阴(今属建阳县)试种成功,此后种植泽泻波及闽北各地以至全省,成为福建大宗生产的地道药材”②此说福建始产泽泻的年代,与前举二说均异,似应进一步探究核实。
根据《中国医药报》资料,福建泽泻早在明朝,就已经每年定期于9月间运往江西省樟树参加药市,并经樟树转销各地。③历史上福建泽泻的产销特别旺盛时期,是在清光绪至宣统年间。据《建瓯县志》(民国十八年修)记载,该县城区乃吉阳老农多人提供的资料估计,当时仅建瓯一县的泽泻年产量就达2620多吨,产品远销到香港、南洋及东南亚各地。因其质量优良饮誉国内外市场,故各地药市其它产区泽泻新上市时,其价格都要等福建的泽泻开价后,以建泽泻价为最高价降低一等开价④。解放后,福建泽泻由于受其它产区同类产品的冲击以及产销政策的影响,产量一直徘徊不前,时有起伏。据统计,1955年全省产量约145吨,1956年出口40吨,1978年算是最高产量年份,也只有730.7吨,1989年又降至192吨。目前建泽泻虽不衰,盛名在药市上仍为顾客的首选道地药材,但由于产量过少,市场已大大缩小。
建泽泻老产区,旧在建宁府即现今南平地区的建阳、建瓯、崇安、浦城、松溪等地。所产的种子种苗均引种到省内外。早在清咸丰年间即已引种到江西省,并在江西得到发展,由于该省产品质量亦佳故有“西泽泻”之称。此后又先后被引种到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均试种成功。在省内,也由闽北老产区逐步向闽中、闽南推进,50年代初期福州、闽南地区开始陆续从闽北引种试种泽泻,也获得了成果。70年代老产区因受“以粮为纲”等因素的影响,种植面积骤减,产量大幅度下降,如建瓯县年产量仅500公斤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此情况下,福州、龙海、厦门、同安等地乘机发展,产量渐增,继而上升成为建泽泻的主要产地之一。现在老产区的产品以粒圆、粉足、质量优良,仍深受顾客的欢迎;新产区产品则因引种栽培变异,产品多椭圆形、粒大质松,质量略逊于老产区产品,但亩产量高,也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全省已有12个县种植泽泻,泽泻仍为福建省主要的大宗道地药材之一。
注:
①明,刘文泰等:《本草品汇精要》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②福建省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卫生志》1989。
⑧见《中国医药报》“记千年药都樟树镇”1989年4月23日第四版
④《建瓯文史资料》第三辑,建瓯县政协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