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学术腐败之风盛行,其中剽窃之事尤多,同行之间,同事之间,甚至还有导师剽窃研究生的,为人所不齿,不过也不可一概而论,比如。在过去,领导要是剽窃了小科员的,就得另说,没准还剽窃出团结,剽窃出效益,用时下的话说,剽窃出正能量来。
据《资治通鉴》记载,“田单相齐,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单解其裘而衣之”,贵为国务总理,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简直就是活雷锋,应该上《感动中国》,可是适得其反,大老板很反感(襄王恶之),为什么?因为做老板的,都有一个死结,就是怕下级名声高于上级,是不是在收买人心呀?会不会想取而代之呀?功高震主者危,这已是ABC级的小常识。所以,襄王不由的自言自语的说:“田单之施于人,将以图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变也”。说完之后,又有点担心,隔墙有耳,这种极绝密级的帝王心声会不会被别人听到呀,果不其然,在巌下有贯珠者(不知贯珠是一种什么工作)。叫上来一问,还真的被他听见了。幸好齐襄王还不是那种心黑手辣,杀人灭口的人,所以干脆就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吧,“元芳,你怎么看待此事?”,贯珠者也不客气,说道:“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田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也”.我想,这位贯珠者真是个超级牛人,这主意,高!实在是高!视角这么轻轻地一转换,效果完全不一样了,田单同志所有的亲民之举,全是学习襄王伟大思想的结晶,全是落实襄王伟大指示的具体行动,田单同志的角色是学习襄王思想的积极分子,那么所有的善举,最终当然要归功于襄王的勤政爱民。但是,我们不得不肯定,这个剽窃,这个贪天之功,剽窃得好,不仅剽窃得不显山不露水,而且剽窃出团结,剽窃出效益,不信吗?你看,一场杀气腾腾的危机化解了,田单同志的小命保住了,襄王的绝对权威树立了,而且避免了擅杀功臣的恶名。田单成了学习襄王思想的积极分子,所以国务总理的活还可以继续干下去,一旦有外敌入侵,田单还可以继续发挥特长——挂帅领兵,所以国家的安全也有了保障。真是双赢,简直是N多赢的善之善者也,释放的全是正能量。
不仅如此,贯珠者进一步提出建议:“王朝日(王在上朝办公的日子)宜招田单而揖之于庭(要在朝堂上向田单深施一揖),口劳之(提出口头表扬),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榖之(收而养之)”这样,襄王就以自己和国家的名义,在全国范围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最低生活保障的工作,并且表彰了做的比较好的田单同志。这个工作大获成功:闻大夫之相与语者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也’!
这件事,之所以绕了这么大的弯子,让齐襄王费了这么多脑筋,还是田单做的不够道,假如田总理在给那位涉淄而寒的老人“解其裘而衣之”的时候,就说,我是敬爱的国王齐襄王他老人家派来看望您的,这件裘皮大衣是他老人家送给您的,那效果要好多了。假如您除了给襄王“推恩”,还会煽情,比如,可以深情地回忆自己在率领7000疲弱之卒坚守莒县时,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是怎样深情地仰望大熊星座,想到正在城阳山中打游击的襄王,身上就充满力量和必胜信心。襄王听了一定会龙心大悦。如果你还会替襄王“分谤”,即分担一点错误,比如,你可以宣称,“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什么时候不折不扣地贯彻了襄王的伟大思想,什么时候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什么时候背离了襄王的思想,我们的工作就会受到挫折甚至失败,前一段时间之所以被燕国佬乐毅把我们的城池侵占了70余座,原因就是我们错误的接受齐缗王的领导,没有很好的学习和贯彻襄王的伟大思想和指示…”,那田总理在襄王心中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说不定确定为接班人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