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小学三年级自然教案

单元介绍

建胜路小学师彩娥

单元分析

本单元以“科普、科幻、科学精神与品质”为文化主题,编排了5篇阅读课文,均以科学为主线,从学生喜欢的科学事件入手,引发了对科学家的关注,从对科学事件的追踪,引发了科学探索的热情。五篇课文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形式揭示了科学现象、自然界的奥秘,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初步的科学意识和态度。

本单元共包含《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朵杏花》《蜜蜂》《矿矿的研究》四篇精读课文和《植物的“感情”》一篇略读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儿童诗。作者用拟人的写作手法,用最常见的自然现象揭示了自然界中气候、气象以及地质的变化,白云高飘、蚂蚁搬家、蝌蚪游泳、大雁南飞、大树年轮、鱼鳞圆圈、“三叶虫”化石、庐山漂砾都是大自然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只有留心观察、勤奋学习的人才能读懂它。

《第一朵杏花》用竺可桢把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表现了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文中为竺可桢爷爷数杏花的小姑娘的可爱、认真的态度,也能引起同龄人的共鸣,激发学生探索的脚步,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意识。

《植物的“感情”》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从发现的角度叙述了含羞草、向日葵、西红柿、玉米和大豆、棉花和大蒜、黄瓜与菜豆角、西红柿、铃兰花与丁香花、勿忘我、谷子与水果等植物间有趣、奇特、神奇的感情,揭示了植物有感情的本质是由于生长的本能造成的。这些奇妙的科学现象,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情感。

文中把含羞草比拟成小姑娘,语言活泼,运用了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

《蜜蜂》是一篇科普文章,描写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女儿的配合下完成蜜蜂辨认方向的实验,以科学家的发现,科学家的实验,表现科学家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这一课应使学生受到科学起源于问题与怀疑的启发,只要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溯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矿矿的研究》是一篇描写同龄人“矿矿”进行蓝鲸研究的故事,从中知道矿矿是怎样查阅资料的,了解矿矿所写论文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产生科学研究与创造的冲动。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鳞、嵌、撒”等49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睁、晴、蚂、蚁”等5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字、词、句。

7.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能用普通话交谈,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小学三年级自然教案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在享受语文的同时,发展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去想象、去发现、去探索大自然奥妙地兴趣,使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成为儿童成长的力量。

3.结合活动安排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建议

一、走进大自然。

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以及一些谚语,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让学生对大自然的现象有所了解,也可以产生疑问。

二、可以通过观看课件录像或展示实物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语言”,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自读课文。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每个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同桌互读正音。检查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略、鳞、颠”的字音。

四、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再读全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师生交流谈话:

1.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怎样才能发现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如果产生疑问,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学生读文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逗点”、“年轮”、“鱼鳞”、“三叶虫”、“漂砾”,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不仅让学生明白自然现象,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内容,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五、识字。

对于本课出现的生字,要求学生尽量自学、识记。

让学生读准“鳞、嵌、撒”的读音。

指导书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钓”字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勾”。“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惟”,不是“牲”。

六、拓展延伸。

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最好能用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七、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教材简析

一、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三个生字,掌握十二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背诵下来。

3.引导学生将生活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活泼的科普儿童诗。文章共十个小节,从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白云高飘,蚂蚁搬家,蝌蚪游泳,大雁南飞,告诉了自然界中的气候、气象的变化。鱼鳞上的圈圈、“三叶虫”、“庐山漂砾”则可推算鱼儿的年龄,推知史前地质。作者把大自然拟人化了,读宋生动而有情趣。《大自然的语言》更是一份大自然的召唤书——召唤我们走进大自然,去读懂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句,在读中对大自然的“语言”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进行活动,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或其它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生词引入,解题激趣

1.(板书:语言),谁愿意把这个生词读一读吗?读得真准确,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呢?说明“语言”和什么有关系呢?(嘴巴、说话)

2.是不是只有说话才能表达语言呢?你们看(课件分别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下落、乌云满天电光闪)它们都告诉我们什么?谁来说第一幅图,第二幅图呢?

3.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啊!(板书: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并没有说话,但是,同学们却从动物、植物、象等自然现象中了解到了它的语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将告诉我们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请轻轻地打开书。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每个字音读准,特别是生字的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每句诗读通。开始吧。

2.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出示课件:生词)这些词会读吗?

(1)请这一排同学开火车读。(特别是“告诉”的“诉”要读轻声,“汪洋”两个字都是读后鼻音)

(2)我们一起读吧。

3.读得真准确,整首诗会读吗?请把你认为读得最通顺的一节给同桌听,并说说从诗中你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开始吧。

4.谁来说,你从诗歌中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

5.大自然的语言可真丰富啊。

第二课时

三、品读诗句,指导朗读

1.这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哪一种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么读呢?开始吧。

2.互动交流,点拨指导。(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反馈情况相机进行)

(第二小节)

(出示课件)(1)假如我们坐在草地上,望着蓝天高飘着的白云,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呢?你来读。还有谁来说,你的心情?为什么呀?你也来读一读。

(2)听着他们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肯定明天就是晴天吗?老师就你们到蓝天白云下,去读一读这一小节吧!你那——(齐读)(教师手势指导)

(第三小节)

(1)忙着搬家时会说什么呢?

(2)是啊,忙着搬家的蚂蚁会告诉我们(引读 出门要带雨伞。)

(3)让我们一起把这一大自然的语言告诉给在座的听课老师好吗?

(第四五小节)

(1)你瞧,大雁在编队南飞,就像什么,还像什么,还像什么?最像什么?是啊,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引读“省略号”一串?)是啊,大雁在编队南飞,(引读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2)你们看,多可爱的省略号,他们在边飞边,他们会看到什么呢?(学生想象)

(3)同学们说的这些就是大自然在蓝天写给我们的信息,它是(齐读秋天就在眼前。)

(4)谁想来读,(指名读)还有谁能读得更棒?你来

(第四五小节)

(1)你们看,谁向我们游来了,请同学们再自由读一读这一节诗,说一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并相机指导朗读。(假如,你就是大自然,你会怎么告诉我们这一大自然自然语言呢?

(第六七小节)

(1)你们看,大自然又把语言写在了咱们的板上了, (画图),谁知道它有几岁了?

(2)你是从哪句诗出来的?

(3)大自然中还有哪种语言与前面告诉我们的语言一样?

(4)(出示课件)让我们把这两种大自然的语言告诉给那些不知道的人好吗?(大树齐读)

(第八小节)

(1)“三叶虫“化石,你见过吗?想吗?请(课件出示),谁会了解“三叶虫”?

(2)喜马拉雅山会知道吗?谁来介绍?

(3)为什么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三叶虫”会嵌在如此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上呢?

(4)可见,大自然多神奇啊,因为地壳的运动,海洋变成了高山。

(5)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如此之长的喜马拉雅山脉,这是在告诉人们:(引读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6)由已知推断历史的现象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如《黄河象》《琥珀》等。

3.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学生填空),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它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一和最后一小节诗吧。

4.(1)请你不出声地,你去读一读这一首诗歌,有没有发现什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希望有更多的小荷出小手,发现了什么,你说。

(3)这些字的韵母都有an,它就是这首诗的韵脚,读起来特别响亮,诗就是这样,这就是诗的特点,它叫押韵,一起说,你读着读着会越读越有味道,想不想读读,这一次,老师就给大家机会,大家就自己选一小节在下面自由练读一遍,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些,好不好?那就自由读吧。

(4)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速度,理解,你来,(生读)师点评,学生跃跃欲试,我们一起来,拿起书本,大声地读读自己喜欢的那一小节。

四、拓展练习,编写诗歌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学生说)

请同学们学着诗歌的某一小节,说一说(出示课件)请你们自己在下面自己准备准备。

谁来说?(学生说)

还有很多想说,好,就坐在下面,把你编的诗歌大声地告诉大家。

是啊,大自然的语言可真多,只有你做个有心人,你一定会发现更美的色彩,一定会听到动听的语言。

五、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 编好的诗歌, 得更押韵,读给家长听。

2.诗歌背给家长听。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确实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很快进入文章的学习中。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运用文本提供的素材进行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欲望,这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好时机。另外,在教师精彩的引导下,鼓励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好手段很方法。尤其是教师设计的加提示语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有利时机。

最后的拓展设计,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鼓励他们随时随地有搜集的欲望和习惯,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课前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进图书王国、走进网上世界,进行活动,寻找大自然的语言,如:春、夏、秋、冬的语言,晴天、雨天的语言,地震的语言,或其它语言,以及一些谚语。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大自然”,指名学生读。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调皮可爱的鸟兽虫鱼……给学生以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3.师:看过之后,你最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4.师: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5.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鱼鳞”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图片加以理解;

如:“嵌在”、“撒在”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或让学生根据词语的不同进行造句的训练。

(学生有可能会提出其它不明白的词语,比如:山巅、汪洋、漂砾、妙不可言等,“山巅”可以看图片;“汪洋”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漂砾“则由教师读有关的资料;“妙不可言”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边说边板书)

师:大自然的语言这么多、这么丰富、这么奇妙,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大自然的语言读一读、说一说。选好后,可以在小组里说一说。

(二)全班交流、品读课文

第2小节:谁想把你最感兴趣的大自然的语言和大家说一说

1.“准是”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说明天准是、一定、肯定、绝对是个晴天?

生:因为白云高高飘在天上。

师:你来读一读这句话。(找2个人、可以范读)

3.我们看到几片洁白的云朵,飘在高高的蓝天上,晴空万里,这样的天气真舒服呀,带着这样愉悦的心情来读读吧。

第3小节:谁还想和大家分享你最感兴趣的大自然的语言

1.蚂蚁为什么搬家?生:躲雨

2.蚂蚁的窝可能建在了低洼处,大雨来了,蚂蚁要快点搬家,要从低处搬到高处。

3.多聪明的小蚂蚁呀,还有预知天气的本领呢。读一读这一小节吧。

4.同学们我们已经读懂了两句大自然的语言,这两句都是告诉我们天气的变化。

第4小节:

5.小蝌蚪什么时候孵化出来?

6.青蛙在每年的3、4月份产下卵,过了5天左右一只只小蝌蚪就孵化出来了,在水中游来游去,这就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春天来到人间。

1.你们就是那只快乐的小蝌蚪,快来读一读吧。(注意指导读出反问?)

2.你看一只小蝌蚪游来了,你觉得它像,还像。

3.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第5小节:

1.大雁为什么要南飞?

2.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凉、越来越冷,我们就会看到大雁在编队南飞,就会知道秋天就在眼前。

1.让我们用优美的读书声送它们一程吧。

2.小蝌蚪和大雁也教会了我们两句大自然的语言,这两句就是告诉我们季节交替。

第6小节:

1.这是什么?大树桩。大树桩上有什么?年轮。

2.年轮有多少圈,数一数?学生数。有多少圈?21圈。

3.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也就是知道了大树的年龄是21岁。

真好,你一定读懂了大树的语言,请你来读一读吧。(指导:只长)

第7小节:

1.其实不光树有年轮,鱼身上也有一些圆圈,这是什么意思呢?

2.数一数,你知道这条鱼有多大了吗?8岁

3.好大的一条鱼呀,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也能读懂鱼身上的语言了,请你来读一读吧

4.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两小节写到了树木上的年轮和鱼身上的圆圈,其实这让我们知道了它们的年龄。

第8小节:

1.为什么曾经的大海变成了山峰呢?找学生说。

2.让主人公三叶虫来给大家介绍吧。

3.小小“三叶虫”的功劳可真不小呀。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知道大自然的这些奥秘了,快来读一读。

第9小节:

1.一块“三叶虫”的化石让我们知道了地质的变迁。请你们看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叫漂砾。这块漂砾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读一读这一小节吧(学生读后两句那指的是谁)

2.你知道漂砾是什么吗?(指名说)

3.是呀,漂砾就是由冰搬来的,冰川消融后,它就留在了江南的庐山,看到漂砾我们就想到了地质的变迁,多神奇呀,读读吧。

4.三叶虫化石和漂砾这是在告诉我们地质的变迁。

第10小节:

1.我们读懂了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语言既丰富多彩,又妙不可言。你知道吗?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语言,你觉得怎样才能发现和读懂它们呢?

2.生:仔细观察等。(这是一个好办法)

生读课文了(这就是让我们怎样作呢)(说完了齐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做一个爱学习、细心观察的人)

(三)总结、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只有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第三课时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识字:对于本课出现的生字,要求学生尽量自学,识记。

读准“撒、鳞、嵌、略”几字的读音。

2.指导书写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钓”字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勾”。“雁”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让学生搜集更多的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最好能用诗歌的形式说一说写一写。

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很快进入文章的学习中。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运用文本提供的素材进行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欲望,这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好时机。另外,在教师精彩的引导下,鼓励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也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好手段很方法。尤其是教师设计的加提示语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有利时机。

在学生读文交流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逗点”“年轮”“鱼鳞”“三叶虫”“漂砾”,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不仅让学生明白这种现象,理解词句的意思,感受句子的内容,还能令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就能够读出真情实感,水到渠成。并引导学生理解“妙不可言”的意思。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规律,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板书:

白云高飘——晴天

蚂蚁搬家——要下雨

 ……

教给学生认、读、记生字的方法,增加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师要提倡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这是语文课堂学习的延伸。

希望人类能够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2004年岁末,印度洋发生了由地震引发的空前大海啸,印度洋周边国家遇难者数以十多万计。国际社会在积极展开救灾援助行动的同时,也在反思,人类能否依靠自身的力量躲过这场灾难。有些学者认为,只要依靠各国共同协作,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就能够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其实,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言论在许多大灾难之后都曾出现过。事实一再证明,人类只是暂居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改善我们的生存质量,或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延续人类的存在。这是一种似乎令人悲观的结局。当印度洋的海浪拍打着生命堤岸的时候,正是那些被我们称作低等动物的小爬虫们率先逃离了自己的家园。我们自称万物之灵,可是在灾难面前却还显得无能为力。

在地球的生命之树上,人类好像一片随风飘扬的树叶。在宇宙的轮回中,地球的寒暑改变着人类树叶的颜色,当地球充满阳光的时候,人类绚丽多彩;可是当阴霾将地球笼罩后,人类的飘零也就在所难免。

我们耗费着世界上有限的资源,试图去改变地球的寒暑,可是到头来,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积累抵不上大自然的一次震怒。在自然界的漫长历程中,人类还处在摇篮里。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财富,我们的一切都只是挂在摇篮中随风飘荡的“小铃铛”,它让我们欢乐、痛苦、奋斗、失望。我们正是在满足自己内心感受的过程中,度过短暂一生。

印度洋的海啸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也给人类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在大自然的生态中,人类其实只是很小的一环,我们将自己分属于不同的国家,并且相互争斗,可是在大自然的愤怒之下,我们终于有机会搁置争议,共同思考今后的生活。这是一场灾难,也是一个契机,相信人类能够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有所醒悟。我们共同面对苦难,每个人的苦难将会有人分担;我们无法避免苦难,但我们可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我们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如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其他动物有本能地感知,人类却懵懂无知。所以,即使我们奉行人类中心主义,我们也要对大自然心存敬畏,随时随地能够倾听大自然对我们的忠告。

在印度洋的惊天涛声中,一些国家的版图可能缩小了,10多万生命不幸消失了。也许这是大自然的暗示:人类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每个人的体温来温暖人类。

在浩瀚的大洋,在无际的星空,每个人仅是一滴水、一粒沙,只有融入大海,才有价值;只有浪淘水洗,才能展现自己的光辉。印度洋的海啸告诫人们,人类不仅有了新的时间起点,而且还应该有新的空间。希望人类能够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乔新生

《大自然的语言》 习题精选

1.给下列生字注音。

2.给同音字组词。

睁 ()情()搬()燕()洒( )

征 ()晴()班()雁()撒( )

3.你还知道那些大自然的语言?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写。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的语言》 习题精选

1.读拼音,写词语。

2.比一比,组词。

睁()蚂()搬()

挣()仪()般()

略()钓()撒()

路()钩()散()

3.你知道水果红红的“脸蛋儿”是大自然的什么语言吗?你知道水果核坚硬的外壳是大自然的什么语言吗?看到蒲公英种子身上长满绒毛,你读懂了什么?试着把你的发现写成诗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8070.html

更多阅读

《大自然的文字》评课稿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评课稿晋华小学 焦春秀《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由于作者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大众化,适合学生阅读和理解,所以浅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但科普性文章的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的科普知识

《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 春雨的色彩教案

《春雨的色彩》教学反思《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三只小鸟分别说了春雨的颜色:“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

教学反思:《大自然的秘密》作者:王士强

《大自然的秘密》教学反思料甸海沟小学 王士强《大自然的秘密》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其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声明:《冀教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 小学三年级自然教案》为网友用意识的灵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