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
1942年2月途经一分区时,左起:布朗基、唐儒、罗元发、傅莱、杨成武、林迈可、李效黎在周庄
一位朋友及时提醒我说,其实为第一座狼牙山烈士塔留下了影像记录的,还有一个人,就是1941年12月,从北平秘密跑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燕京大学教授林迈可。仔细查过之后才知道:事实上的确如此。
在林迈可相册中的三张狼牙山顶的老照片,均拍自1942年的年底
我之前把林迈可漏掉,是因为在一分区的历史记载上,林迈可来到一分区只有一次,是在1942年。1942年那一年,一分区政治部的记载上只有两个外国人先后来到过一分区,一个是英国人林迈克,另一个是美国人卡尔逊。一分区政治部均举行了隆重的欢迎。
但我把林迈可来到一分区的时间,错记为1942年初留下上面这张老照片的这一次了。这一次只是路过,林迈可、李效黎夫妇途经一分区的易县地盘,到阜平的晋察冀军区去。所以,1942年2-3月的这次林迈可途经一分区之行,并没有被记载到一分区政治部的接待记录中去。而且,在1942年的年初,狼牙山上的烈士塔尚未建成。
实话实说,对这一张老照片的来历,我知之不多。在这之外,凡在一分区易县境内拍摄的老照片,我大致上都能查证到它的出处。比如时间、地点、谁拍摄的,拍摄的又都是些什么人?照片拍摄的背景又是什么?此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等等。
唯独这一张老照片,我查找了很长时间,查找不到这张老照片的拍摄者是谁?应该不会是沙飞。沙飞1942年的一月份参加晋察冀军区聂司令召开的会议,筹备成立《晋察冀画报》,二月份去了平山县,三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为20日《晋察冀画报时事专刊》就出版了。所以我根据这张老照片的拍摄风格,暂且定在了一分区摄影干事刘峰的身上。
这张老照片中,被拍摄的七个人物中,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刚被提拔为一分区副政委的罗元发都只是配角;另外三个外国人傅莱、唐儒、布朗基是次角;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当时刚从北平的日伪统治区脱险后来到晋察冀平西抗日根据地的燕京大学教授林迈可、李效黎夫妇。
1941年的12月9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向美国不宣而战的那一时刻,燕京大学教授林迈可敏感察觉到事态的发展将会使他们这些欧美人成为敌国分子,向反面转化。于是立即带着他的夫人李效黎和孩子,向他1938年、1939年已经熟悉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发,公开参加八路军的抗日活动。
他从妙峰山地区进入平西斋堂,然后经野三坡到达挺进军司令部所在地——河北省涞水县李各庄。林迈可自己回忆:“1942年元旦我们到肖克司令部。在那里我开始在他们的无线电台帮助工作。”
1941年12月,林迈可夫妇在平西这个深山茅屋中住过两个星期
1941年12月林迈可夫妇借住过的平西涞水县野三坡农舍
1942年元旦,林迈克夫妇及几位国际友人与肖克见面,地点是涞水县李各庄
其实在进入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到被允许进入肖克挺进军司令部的大门,这期间足足等待了两个星期——半个月的时间。对林迈可这样的外国名人,平西挺进军要先及时上报给晋察冀军区,晋察冀军区自己拿不了注意,还要上报给延安,由中央来拍板决定。对晋察冀军区来说,通过地下组织了解林迈可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背景,以便将日本向美英大国宣战、中美英成为同盟军这件大事确定下来。
同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林迈可本人并不知道。就是他在1942年的元旦最终被准许上门拜访的肖克挺进军司令部,仅一个月时间后就被撤销,不复存在。这个重大的军事编制的变化,也是当时晋察冀军区面临的一个问题。
林迈可在平西抗日根据地住了一个月时间,利用他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挺进军整理电台。1942年2月,肖克正式接到了挺进军撤销编制的中央军委的命令,于是当时一直在挺进军帮助工作的林迈可,也奉命到阜平的晋察冀军区总部去。
当年从平西挺进军到阜平的晋察冀军区总部,通常有两条道路。一条是从挺进军所在的涞水县向西南进入到一分区隶属的涞源县根据地,然后向南进入阜平,这条路偏僻一些。还有一条路,是从涞水县向南过拒马河、经紫荆关进入易县,然后再向南走满城、完县(今天的顺平县)、唐县,进入阜平。这条路相对来说“热闹”一些,因为一路上途径的地段是一分区、三分区的核心地带,比起贫瘠的涞源县相对要“繁华”一些。
1942年初的一分区易县,晋察冀党政军机关在易县的周庄小村设有一个接待站,即今天的招待所一类,主要目的是对乘坐火车在保定下车,然后途经一分区地盘的来自日伪统治区的知识分子和外国友人进行接待,当然,同时对他们的身份及来历进行审查。来自日伪统治区的地下组织成员奉命返回到抗日根据地,也要在这个招待所里小住,先进行组织审查。审查通过,才可以进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腹地。
1942年初,原本一分区司令部仍在北娄山村。但1941年鬼子兵对一分区的大扫荡,几个娄山村作为一分区指挥机关所在地,被鬼子兵破坏得很厉害,八路军回去后无房可住。而且,几个娄山村所在的位置已靠近敌方前线,于是杨成武将一分区指挥机关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周庄、岭东村一带。1942年春天,杨成武决定将一分区司令部、一地委机关(杨成武再次兼任地委书记)放在周庄之后,这个招待所搬迁到周庄东边不远的裴庄,跟行署机关在一起。
所以这张老照片拍摄的地点我初步认定为在周庄,时间是在1942年的2月下旬,晋察冀机关招待所搬迁到裴庄之前。当然,也有可能在3月初的裴庄,杨成武、罗元发专程到裴庄招待所去探望这几个外国友人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在一分区政治部的大事记上,有关这次一分区最高领导同外国友人的见面记载为空白,所以,我认为杨成武、罗元发的这次同外国友人的见面不是组织行为、而是个人行为。
杨成武、罗元发接待这几个外国友人,作为职能部门的一分区政治部并没有介入。如果是组织行为,应该会看到一分区政治部主任王道邦的身影。当时的一分区政治部成员并没有接到对这几个外国友人的招待任务。否则“有客自远方来”,一分区政治部及所属的战线剧社是绝对要演出接待的。
当时在周庄村南不远的岭东村的一分区政治部在干什么?
一分区政治部在1942年初进行了两件大事:
一是战线剧社到易县界安一带,为一团刚召开的党代会进行室内演出音乐会。在当时组织这样的室内音乐会演出是非常罕见的,这恐怕是仅有的一次。我查了当时的演出节目单:合唱《向着列宁斯大林的道路前进》、《抗敌歌》、《玉门关》、《打倒日本鬼》、《一分区进行曲》;独唱:胡敏英《黄河怒》、陈紫薇《农村曲》;赵文法小提琴独奏、口琴队大合奏:《天堂与地狱序曲》、《双鹰旗下》、《八路军进行曲》等等。
这次演出结束后的三月初,一分区战线剧社全体成员,到唐县夏家庄的华北联大文艺学院进行学习,六月底才返回一分区。作为一个文艺演出的专业团体,一分区的战线剧社有着多次为外国人演出的记载,1939年就曾为来到一分区的白求恩医生演出过。可惜1942年初这一次未能在这几个外国友人的面前“露一手”。但是却为1942年7月来到一分区的美国人卡尔逊进行了演出。两年后的1944年春末,战线剧社在易县小兰村为被搭救的六个美国飞行员演出了文艺晚会。
另一件大事是,一分区政治部在新上任的政治部主任王道邦的领导下,率先进行精兵简政。这一次精兵简政搞得很彻底。六月底回到岭东村的战线剧社,也跟着进行组织整顿的大手术,一百多人的战线剧社仅留下了三十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1942年的一分区政治部机关这次大精简中,在被留下的人员中保留下来了一个老兵身份的战士,即一分区政治部有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赴欧洲老华工经历的马夫(现在叫饲养员),他大名吴凤奎,因人黑个子小,人皆称他“黑小”。
1942年4月一分区政治部组织可拟定了赴抗大二分校学习的人员名单,狼牙山五壮士中幸存的葛振林、宋学义都在名单上面。报道之后,准备出发了,这一次是远行,离开易县,中间要穿过好几个县,最终到抗大二分校所在的灵寿县的陈庄一带。临走之前,与别人不同,葛振林、宋学义还有一个地方必须要去辞行,这就是狼牙山和棋盘坨道观的李圆忠老道。葛振林、宋学义都不是狼牙山本地人,地理不熟,于是临上山前,组织科宫呈祥(胡敏英的丈夫)招呼来了“黑小”,要他带路上山。
葛振林、宋学义他们走后的5月,狼牙山也进入气候最炎热的时间,狼牙山烈士塔开始动工。当年动工,山上最缺少的不是石块、水泥、石子这些建材,而是水。于是只能从山下往山上挑水。当年可以用来装水的一切工具都使用上了,水桶不够,连各种型号的大盆都用上了。天热,上山的途中口渴难忍,一桶水、一盆水送上山去,半途中被洒掉的,因口渴难忍喝掉的,怕是一半都不止吧?只有一小半水被送到了工地。
一分区没有专业的施工队,可有一个司令部直属的工兵连,司政两大机关干部,每个人无一例外,都轮番上阵了。连当时刚调到一分区的参谋长徐德操一放下背包,就赶来参加义务劳动。狼牙山五壮士所在的一团,长时间派出一个连(是七连,还是看守大峪沟仓库的十二连?我始终没能问清楚)跟班劳动。大约在10月初,烈士塔终于完工,烈士塔完工时振臂高呼的那些战士,我想应该是一团一直留在施工现场的那个连吧?
在现在的晋察冀军区史中,多次谈到1942年的五月到来,日本鬼子对晋察冀军区展开了大扫荡。实际上,1942年的日军大扫荡,主要是针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的“五一大扫荡”,对冀西山区的八路军只是“虚晃一枪”,并没有“动真格的”。一分区所在的易县狼牙山一带相对平稳。我这是对比1941年那样的“真正的大扫荡”而言的。
1942年11月,随着冀中的部队大批越过平汉线铁路来到冀西的山区地带,日本鬼子也跟踪前来。当时,追踪十分区部队的鬼子兵曾有过一次扫荡,登上过狼牙山,用随身携带的手榴弹掷弹筒和机枪对着烈士塔一阵猛扫轰炸,但只造成了局部破坏。
1942年的12月底,林迈可教授从晋察冀军区专程来到一分区,登上了狼牙山烈士塔。所以,林迈可教授应该是留下了第一座狼牙山烈士塔宝贵影像的第二个人。
一分区政治部记载着林迈可来到一分区,应该是这一次,不是1942年初的那一次。这一次,林迈可教授在一分区住了一个多月,从1942年底住到1943年初,住过了春节才回到晋察冀军区。
林迈可相册中第一军分区1943年春节群众踩高跷庆祝活动,应该是行署及招待所的所在地易县裴庄
1943年的春节是在阳历公元的2月5日。过完春节的几天后,林迈可一家人,还有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一起动身到阜平去。他们是去参加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
同行的还有一分区主力一团。一是为这次参议会召开担任保护任务,二是还承担着参议员们的军事检阅任务。
在阜平召开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期间,易县、保定的鬼子兵一千多人到易县扫荡。这一次他们是有备而来的,携带着大量炸药。这一次,他们将一分区司令部直属警卫连两百来人围困在狼牙山上,警卫连连长吴炎通过埋藏在地下的电话线向阜平的杨成武紧急呼救,眼看五壮士当年的悲剧就要重演。这一次,棋盘坨老道李圆忠亲自上阵,带领警卫连战士从山后用绑腿攀岩下山。扑空的鬼子兵放火烧掉了李圆忠安身的道观,还用炸药炸毁了烈士塔。
无处安身的李圆忠远走山西的恒山,以后在山西落户,据记载解放后当过县政协委员。
被炸毁的狼牙山烈士塔再也没能恢复到原貌,直到解放后才再次重建。
还有一件与狼牙山烈士塔同时发生的事情不能不说。
1942年的4-5月间,狼牙山烈士塔动工在即。动用八路军部队参与施工,像打仗一样,也会有战场动员,做到“师出有名”。动员会之后,怪话就出来了,说这几年的一分区部队牺牲很大,唯独这几个人有烈士塔,别人一样是为国牺牲,为什么不能建烈士塔?
富有远见的杨成武提议,在北娄山一分区司令部附近,也建有一座烈士纪念塔,用来作为一分区所有牺牲的干部战士的墓地。五壮士中牺牲的三烈士的遗骸不必上山,就葬在那里。这就是今天北娄山烈士陵园的那个地方。杨司令当时的用意,是针对某些一分区干部战士私下里讲怪话:只有狼牙山五壮士的牺牲才建有烈士纪念塔。北娄山烈士塔建成,当时更多是象征性和纪念性意义的,牺牲在易县各地的八路军干部战士遗骸并没有被移过来安葬。但1943年春天四五月间的鬼子大扫荡,北娄山烈士塔也被破坏。
刘峰1943年夏天拍摄的北娄山烈士塔被鬼子破坏后的情景
今天北娄山烈士陵园中,基本上沿用了一分区烈士墓地的做法,我认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建一座当年那样代表着全体牺牲的干部战士的烈士纪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