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田黄石的科学定义 科学素养的描述性定义

原文地址:田黄石的科学定义作者:王群陨石

田黄石的科学定义

http://bbs.cchicc.com/viewthread.php?tid=55553


凡是出产于福建寿山溪范围以内,符合含有一种或多种寿山溪范围以内地质成分,受过寿山溪范围以内所具有的理化性质的土壤所侵蚀而产生相应理化性质变化的,硬度在1.5-4之间的可以作为印石的软质石料,就是田黄石.
矿物学中列出的叶蜡石的硬度是1.5.寿山溪软质石料中有些矿物的硬度达到4.

迪开石--黏土矿物,高岭石的一种变体。
SiO2(48.4%)Al2O3(33.5%)K2O(0.02%)Na2O(0.15%)CaO(2%)MgO(0.1%)Fe2O3(0.2%)TiO2(0.1%)灼减(13%)白度90%
对不同地区叶蜡石、高岭石、迪开石的吸收光谱测量及其高斯谱拟合说明,三各矿物的吸收光谱均由一个吸收边和三个吸收峰叠加而成。主吸收峰在562nm左右,峰高以迪开石为最大,高岭石次之,叶蜡石最低。同一地区不同颜色的叶蜡石,其主吸收峰位置随铁含量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相对峰高也随之增大。叶蜡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主吸收峰的位置、高度和吸收边位置。可以认为,此吸收边为Fe^3+→O^2-荷移谱的低能拖尾部分,吸收峰则为铁离子的晶场谱带或晶场谱与Fe^2+→Fe^3+荷移的叠加。
叶蜡石、高岭石和迪开石的吸收光谱研究
寿山石有关问题的探讨 兼谈田黄石的命名、评价

来源:云南珠宝科学研究所 作者:施加辛 发布时间:2007-12-13 阅读次数:

(本文发表于《21世纪首届全国珠宝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11月武汉;《珠宝科技》2001年4期)

寿山田黄石和昌化田黄石矿物质的区别?
http://sss.fznews.com.cn   2007-12-26 21:11:02 
  寿山田黄石的矿物质主要由迪开石和/或珍珠陶石组成,而昌化田黄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高岭石、地开石及地开石与高岭石过渡矿物,而未发现珍珠陶石,而寿山田黄石无高岭石而有珍珠陶石,这是两地田黄主要区别之一。


[文摘]以质地闻名的“天下第一石”寿山石是我国最有名的印章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乡而得名,为“四大系印石”之首。寿山石的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叶蜡石。因含有少量各种金属元素杂质,使寿山石颜色丰富,硬度也高于纯叶蜡石,为2-2.5,密度为2.65-2.90。此硬度使其非常适合于刀刻,加之石质细腻柔润,

寿山石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图章石。其矿物成分,最早人们认为是叶蜡石,近年来认为主要是迪开石、珍珠石。作者在寿山村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化学全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重点对产于寿山溪周围的寿山石进行了矿物岩石学方面的研究。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证实,寿山溪南侧和北侧的寿山石均是以迪开石等高岭石族矿物为主,而西侧的旗山则是以叶蜡石为主。研究表明,寿山石的外观特征与迪开石的有序度密度有

本文以80、90年代的研究资料及测试成果说明,我国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图章石(包括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昌化石等)主要矿物成分并非叶蜡石,而是高岭石的三个多型矿物-迪开石、珍珠陶石和高岭石。其中大多为迪开石及迪开石与高岭石的过渡矿物,少数为高岭石,个别为珍珠陶石。

对不同地区叶蜡石、高岭石、迪开石的吸收光谱测量及其高斯谱拟合说明,三各矿物的吸收光谱均由一个吸收边和三个吸收峰叠加而成。主吸收峰在562nm左右,峰高以迪开石为最大,高岭石次之,叶蜡石最低。同一地区不同颜色的叶蜡石,其主吸收峰位置随铁含量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相对峰高也随之增大。叶蜡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主吸收峰的位置、高度和吸收边位置。可以认为,此吸收边为Fe^3+→O^2-荷移谱的低能拖尾部分,吸收峰则为铁离子的晶场谱带或晶场谱与Fe^2+→Fe^3+荷移的叠加。


标 题]一些寿山石新品种的宝石学研究
(全文大小:287K)
[作 者]汤德平[1] 姚春茂[2] 解小建[1]
[机 构][1]福州大学材料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2]金玉满堂珠宝行,福建福州350001
[文摘]对二.号矿石、汶洋石、山仔濑石、房栊岩石、山秀园石、芙蓉石、大山石等一些近年来在寿山石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寿山石品种进行了研究,详细测定了它们的密度、硬度和矿物组成等。研究表明,二号矿石、房栊岩石和大山石主要由地开石组成,连江黄石、山仔濑石和汶洋石主要含有伊利石,叶蜡石是芙蓉石和山秀园石寿山石品种的主要矿物组成。综合现有的研究资料,建议将寿山石分为田石系、高山石系、月洋石系和连江黄石系。




1.寿山石文化

寿山石,以出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45Km的寿山乡而名;是一种以迪开石或叶蜡石等为主要成分的工艺石材,质致密、细腻,硬度较低,很容易雕刻。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一种,产于寿山乡田坑中。

印起八代,魏晋衰;极易雕刻的寿山石在印坛界的引进,形成明清篆刻艺术的兴盛。由此结束了两千多年以金铜(玉)为材的历史,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篆刻的石章时代。寿山石成为治印人不可缺少的材料。特别是乾隆等皇帝对寿山石的偏爱,更促进了寿山石文化的兴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这类工艺石材在各省的开发和利用,图章石的种类有超前的发展。寿山石工艺也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据出土文物资料,在1500年前就有寿山石雕刻品出现。漫长的寿山石工艺发展历史,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寿山石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宗珪研究寿山石30春秋,所著《寿山石全书》[4]对寿山石文化作了全面的总结和发展;童庆翊编著的《中国印石图谱》[6]收集了近千幅精美的寿山石等印石图谱;郭发柽最近也著文[12]对寿山石文化作了较好的介绍。这些著作,为我们研究寿山石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田黄石工艺品主要有两种:图章和随形工艺品。田黄石珍贵的黄色一般是由外表向内部变浅,更由于其贵重,工艺师们惜石如金;所以田黄石工艺品的雕刻技法主要是超浅浮雕——“薄意”。如潘主兰云:“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此意者就是诗情画意;以十分简练的刀法,简单几个线条就钩勒出一幅幅生动古朴的精美画卷,有着浓厚的国画特色,让人愈看愈有味。石有灵性,染有石癖愿作石奴者,面对小小田黄石,倾注才思,行刀如笔,构就成件件传世之作;收藏者为一方心爱的真奇美的田黄愿倾其财力。香港大收藏家李英豪说:他和妻子都是田黄石的“发烧友”,他们以其修身养性,“时时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气质,善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纯正而无私欲之蒙蔽,至诚所感,金石为开。”[11]他们欣喜得意之状非业内人士所能感受。笔者也深为田黄石工艺品的“薄意”所动,遂萌生学习研究之欲。



2.寿山石成因类型

寿山石形成于距今约1.4-—1.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世)时期。当时,在沿海一带,喷发出大量酸性火山岩,受火山期后的热液交代蚀变,带出了钾、钠、钙、镁等元素,残留下来的硅铝分布于原地或充填于不规则的裂隙中,形成现今的各种寿山石。(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巴林鸡血石等的形成与此类似。)在文献资料中,把寿山石分为原生矿(山坑石和水坑石)和次生矿(田坑石和掘性石)。潜水面以上的原生矿称“山坑石”,潜水面以下的原生矿称“水坑石”;溪流、田坝冲、洪积层中的砾石型次生矿称“田坑石”,残、坡积砾石型次生矿称“掘性石”。狭义的“田黄石”专指产于寿山乡溪流冲积层中的砾石型黄色寿山石工艺石材。这里的田黄石资源早已采尽。青田石均为山坑石。

“田坑”所产的寿山石本来就来自地势高一点的寿山石原生矿,不是在“田”里生成的(见后述寿山石主要组成矿物的结晶化学及差热分析资料)。

有句常识性的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潜水面以下的水坑、田坑中有水,潜水面以上的原生矿及残、坡积砾石型次生矿中也有孔隙水和裂隙水。这可能就是,田坑石和水坑石有质量好的,也有质量差的;山坑石和掘性石中质量一般差,但也有质量很好的(达冻石级)的根本原因。



3.寿山石(包括田黄石)的主要组成矿物特征

寿山石的主要矿物有迪开石 和/或叶蜡石,常含次量或少量的高岭石、石英、伊利石、黄铁矿、褐铁矿等之一种或几种。有的以迪开石为主(照片1、2),有的以叶蜡石为主(照片3、4)。由于这类矿床形成的地质特点,不同矿体,同一矿体的不同地段,组成的矿物成分、结构特点会有较大变化。

3.1.迪开石

迪开石属高岭石族矿物。

高岭石族矿物包括高岭石(Kaolinite)、迪开石(Dickite)、珍珠石(Nacrite,又称珍珠陶土)、变水高岭石(Matahalloysite,又称偏埃洛石)[2];它们的结晶化学式均为Al4[Si4O10](OH)8,理论化学成分(Wt %)为SiO2 48.0、Al2O3 41.2、H2O10.8;天然矿物可含少

量Ca、Mg、Fe、Ti、Na、K等元素。物理光学性质也基本相近:密度2.5—2.9、摩氏硬

度(Hm )2—3.5、折射率1.533—1.570、重折射率0.006(干涉色一级灰白)。区分它们多用X—光粉末衍射分析法。根据高岭石为二轴晶负光性,迪开石为二轴晶正光性,用粉末静水沉降法制片,在偏光显微镜下可以测定区分。在自然界,高岭石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是高岭石,在沉积岩中、低温水热变质岩中和地表风化壳中都有广泛分布。迪开石主要见于沉积岩和低温水热变质岩中。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都是低温水热变质作用形成的。

寿山石中的高岭石族矿物主要是迪开石,矿物结晶形态有显微晶质(如照片1)及显微鳞片状(如照片2)。以其他三种矿物为主的寿山石尚未见测试资料报道。(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工艺彩石见于陕西略阳县白水江矿区,这是一个古喀斯特风化淋滤充填型矿床,雕刻性能好,已开发。)[8]

未见珍珠石及变水高岭石作为寿山石类工艺石材中的主要成分的测试资料报道。

3.2.叶蜡石与迪开石、高岭石的区别

叶蜡石(Pyrophyllite)的结晶化学式为Al2[Si4O10](OH)2,主要呈显微鳞片状。有的资料认为,寿山石中含叶蜡石愈多,透明度、硬度、和细腻程度降低,工艺性质变差。实际上,以叶蜡石为主的寿山石,质量也有好的(照片3、4)。

叶蜡石与高岭石族矿物的密度、硬度、折射率等特性基本一致;但叶蜡石的重折射率较高,为0.050,只要刮微量粉末,用偏光显微镜油浸法观察为鲜艳的二级干涉色,高岭石族矿物重折射率较低,为0.006,干涉色一级灰白,二者很易区别。

由于寿山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叶蜡石与迪开石、高岭石都是只含羟基(OH)—,不含结晶水(H2O)的矿物;(OH)比结晶水更牢固;吸附水(H2O),加热到105℃就失去了。由它们的差热分析曲线[1]可知,高岭石在580℃±(随结晶粒度变细而降低)出现吸热谷,是(OH)以H2O形式逸出,导致晶格破坏;放热峰在950—1000℃(重结晶温度)。迪开石的吸热谷在690℃±(比高岭石高100℃),放热峰在950℃±。叶蜡石的吸热谷在630℃±,放热峰在1120℃±(分析样为浙江青田产)。

由差热资料可知,一般空气和地表层的温度变化不会影响寿山石主要矿物的稳定性。

3.3.叶蜡石与滑石的区别

在寿山石的资料中报道有滑石的存在,但未见构成主要矿物的报道。在矿物学中,叶蜡石(Pyrophyllite,Al2[Si4O10](OH)2)与滑石(Talc,Mg3[Si4O10](OH)2)同属一

族矿物,二者的密度(2.58—2.90)、折射率(1.53—1.60)、重折射率(0.050)、硬度(≤1.5)差不多,一般较难区别。但叶蜡石是铝硅矿物,产于富铝的岩石中;滑石是镁硅矿物,产于富镁的岩石中;专业鉴定人员是容易区别的。


4.寿山石(包括田黄石)工艺品的主要玉石学特征

形状:多为随意形。

颜色:白色、无色、黄色、红色、黑色、灰色、灰蓝色、灰绿色等,其中以白色、无色、黄色常见,其他色多为过渡色;致色元素为Fe3+、Fe2+、Mn4+、有机质等。以色泽明丽,无脏色的较好。

石质:质地致密细腻温润为好;松脆、有砂丁、硬块和杂质者为次品。

透明度:一般为不透明——微透明;质量好的达亚半透明,如田黄冻(tianhuang jelly or yellow dickitejelly)。李英豪[10]曾介绍类似田黄石的浙江黄色青田石、金黄色朝鲜石,优质者质也温润细腻,达“冻石”级。关于“萝卜纹“和”格“在后面讨论。

硬度:摩氏硬度(Hm)一般为>2,<3。在矿物学中列出的叶蜡石的硬度是1.5。笔者测试的叶蜡石集合体的摩氏硬度(Hm)是<3,>2。岫玉(蛇纹石玉)硬度测定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密度:一般为2.5—2.9 g/cm3。

石皮:原生矿(山坑石、水坑石)无皮;次生砾石矿一般有皮,多为黄、黄白、白红(一般质较内部粗糙)、黑灰等。但不少田黄石工艺品也无皮,。

工艺:佳作应该是,构图新颖、与材质明丽的色泽协调,刀法流畅简练,显示一种灵性、神韵,给人遐想。

做假田黄石主要是以寿山石,改变形状、染色(使用无机或有机染料)、做假皮等(另文介绍)。

摘  要:


对不同地区叶蜡石、高岭石、迪开石的吸收光谱测量及其高斯谱拟合说明,三各矿物的吸收光谱均由一个吸收边和三个吸收峰叠加而成。主吸收峰在562nm左右,峰高以迪开石为最大,高岭石次之,叶蜡石最低。同一地区不同颜色的叶蜡石,其主吸收峰位置随铁含量的增加向短波方向移动,相对峰高也随之增大。叶蜡石的颜色主要取决于主吸收峰的位置、高度和吸收边位置。可以认为,此吸收边为Fe^3+→O^2-荷移谱的低能拖尾部分,吸收峰则为铁离子的晶场谱带或晶场谱与Fe^2+→Fe^3+荷移的叠加。

高岭石
明末,在景德镇高岭村开采此矿,命名为高岭土。后经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按高岭土之音译成“Kaolin”介绍到世界矿物学界。

高岭石属于粘土矿物,其化学组成为Al4[Si4O10]·(OH)2,晶体属三斜晶系的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多呈隐晶质、分散粉末状、疏松块状集合体。白或浅灰、浅绿、浅黄、浅红等颜色,条痕白色,土状光泽。摩氏硬度2-2.5,比重2.6-2.63。吸水性强,和水具有可塑性,粘舌,干土块具粗糙感。

高岭石是组成高岭土的主要矿物,常见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风化壳中。中国高岭石的著名产地有江西景德镇、江苏苏州、河北唐山、湖南醴陵等。世界其它著名产地有英国的康沃尔和德文、法国的伊里埃、美国的佐治亚等。高岭石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在其它工业中也有广泛使用。

摘自中国科普博览网
[晶体化学] 理论组成(wB%):Al2O3 41.2,SiO2 48.0,H2O10.8。成分常较简单,只有少量Mg、Fe、Cr、Cu等代替八面体中的Al。Al、Fe代替Si数量通常很低。碱和碱土金属元素多是机械混入物。由于晶格边缘化学键不平衡,可引起少量阳离子交换。
[结构与形态]三斜晶系,a0=0.514nm,b0=0.893nm,c0=0.737nm,α=91.8,β=104.7,γ=90;Z=1。结构属TO型,即结构单元层由硅氧四面体片与“氢氧铝石”八面体片连结形成的结构层沿c轴堆垛而成。层间没有阳离子或水分子存在,强氢键(O-OH=0.289nm)加强了结构层之间的连结。
实际结构中,由于“氢氧铝石”片的变形以及大小(a0=0.506nm,b0=0.862nm)与硅氧四面体片的大小(a0=0.514nm,b0=0.893nm)不完全相同,因此,四面体片中的四面体必须经过轻度的相对转动和翘曲才能与变形的“氢氧铝石”片相适应。高岭石中结构层的堆积方式是相邻的结构层沿a轴相互错开1/3a,并存在不同角度的旋转。所以,高岭石存在着不同的多型。最常见的多型是1Tc,其次有迪开石(dickite)和珍珠石(nacrite),而1M多型少见。通常所说的高岭石是指1Tc高岭石。
上述高岭石结构层在堆叠过程中,如果在层间域内充填一层水分子,则形成埃洛石Al4[Si4O10](OH)8?4H2O。在埃洛石的晶体结构中,由于层间水分子的存在,破坏了原来较强的氢键连结系统,硅氧四面体片与“氢氧铝石”片之间的差异通过卷曲才能得以克服,从而使埃洛石呈四面体片居外、八面体片居内的结构单元层的卷曲结构形态出现。因此,埃洛石的结构可视为被水分子层隔开的高岭石结构,c0=1.01nm。
多呈隐晶质致密块状或土状集合体。电镜下呈自形六方板状、半自形或它形片状晶体。鳞片大小一般为0.2~5μm,厚度0.05~2μm。有序度高的2M1高岭石鳞片可达0.1~ 0.5mm,有序度最高的2M2高岭石鳞片可达5mm。集合体通常为片状、鳞片状、放射状等。
[理化性能]纯者白色,因含杂质可染成其它颜色。集合体光泽暗淡或呈蜡状。具极完全解理,硬度2.0~3.5,相对密度2.60~2.63。致密块体具粗糙感,干燥时具吸水性,湿态具可塑性,但加水不膨胀。
偏光镜下:无色。细鳞片状。二轴晶(-)。2V=10~57?。Np=1.560~1.570,Nm=1.559~1.569,Np=1.533~1.565。
[产状与组合] 高岭石分布很广,主要是由富铝硅酸盐在酸性介质条件下,经风化作用或低温热液交代变化的产物。
在低温热液作用下,当含CO2的酸性水溶液作用于不含碱的铝硅酸盐和硅酸盐时,可引起高岭石化作用,形成的高岭石常依长石、云母、黄玉等成假象。
[鉴定特征]致密土状块体易捏碎成粉末、粘舌、加水具可塑性。灼烧后与硝酸钴作用呈蓝色反应(Al)。高岭石及其多型可用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加以区分。埃洛石与高岭石的不同点是在100~200℃范围存在着明显的吸热效应,即相当于脱去层间水。
[工业应用]高岭石粘土除用作陶瓷原料、造纸原料、橡胶和塑料的填料、耐火材料原料等外,还可用于合成沸石分子筛以及日用化工产品的填料等。

高岭石是组成高岭土的主要矿物成分,可以通过风化作用、沉积作用和热液蚀变作用形成。高岭土多呈白色,细粒具分散性、可塑性、高粘结力和高耐火度。
中国高岭石的著名产地有江西景德镇、江苏苏州、河北唐山、湖南醴陵等。世界其他主要产地有英国的康沃尔和德文,法国的伊里埃,美国的佐治亚等。

寿山石有关问题的探讨 兼谈田黄石的命名、评价(二)

来源:云南珠宝科学研究所 作者:施加辛 发布时间:2007-12-13 阅读次数:

5. 关于田黄石的“萝卜纹”、 “格”和“皮”的探讨

在田黄石的资料中,“萝卜纹”、 “格” 和“皮”是判别田黄石的重要特征。行内有“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等之说。

“萝卜纹”,指田黄石表面润透的体内分布形态不规则、若隐若现的淡黄色或白色的斑点、斑纹。若质量很差的,看去都是萝卜纹了。毛奇龄在《后观石录》将萝卜纹细分为五种:1.萝卜皮层纹状,2.粽粒状,3.网状,4.萝卜内心纹,5.水流状。

田黄石中的“萝卜纹”有点类似翡翠中的白棉,应为一种瑕疵,多了质量较差;也不是所有田黄石都有。而非“田坑”所产的优质黄色寿山石(透明度较好的)也可以有“萝卜纹”。金黄色的朝鲜石也有“萝卜纹”。所以萝卜纹不应是田黄石的专一判别标志。

“格”,指田黄石中分布的不规则红色线状细蚊,又称为“筋”;实为充填了氧化铁的细裂纹,有的裂纹已被结晶弥合,成为“隐裂纹”;这是一种瑕疵。“格”不是所有的田黄石都有,在一些名家的专论中也肯定,不是“田坑”所产的黄色或非黄色寿山石也常有。“无格不成田”之说,把一种缺陷说成是不可缺少的特征,可能是不恰当的。

“皮”,寿山石次生矿一般都有风化皮壳。鉴别田黄石有“无皮不成田”之说(李英豪等)。但对于工艺品,许多高档的田黄石也没有皮(常见于各种资料中的照片)。

评价寿山石、田黄石价值的第一原则是石质。石色要与优质结合,再加上良好的工艺,才有保值作用。



6. 关于田黄石的概念

高档田黄石被称为图章石之王,数量愈来愈少,售价不断攀升,远远超出“三两黄金一两石”的价位。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田黄石,以各种手段制造的假冒品不少,令人难辨真伪。

对田黄石工艺品的鉴定,在业内至今主要是凭肉眼观察和手摸把玩的感觉(手感)

经验鉴定。就是知名行家也难提出令人信服的科学鉴别证据。最近,一友人带一田黄石(或叫“黄色寿山石”)到上海、北京请教了几位田黄石名家,结论差别太大。作为珠宝玉石质量检测部门,面对市场上一件件黄色的寿山石工艺品,无皮的难说,就是有皮的,是否产在田坑中?目前还没有可操作的科学判定原则。这样的情况是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和与世界接轨的需要的。

在产状不能肯定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判定黄色的寿山石工艺品是否产在田坑中?目前的文献资料中未提到。所以,笔者冒昧地提出一个建议:是否把田黄石作为天然黄

色寿山石的专用术语(广义的),即“黄色的寿山石就是田黄石”?请业内人士指教。



7. 寿山石、田黄石的评价

评价寿山石、田黄石价值的第一原则是石质。石质主要指致密细腻程度和透明度;只要明丽、透明度好,就有灵气感,价值就高。石色要与优质结合;只是石色好,透明度差,价值不会高。如有好的石质、好的颜色,再加上良好的工艺,那就有很好的保值、增值作用。
田石并非都是黄色,质量也有好、中、差,不都是“价值连城”。其他山坑石、水坑石、掘性石也有黄色的,质量也有很好的;不论什么色,质量好的非田坑黄色寿山石(达“冻石”级),价值也很高(比中、低档的田黄石高得多)[4、5、6、9、11等]。


寿山石有关问题的探讨 兼谈田黄石的命名、评价(三)

来源:云南珠宝科学研究所 作者:施加辛 发布时间:2007-12-13 阅读次数:
8.寿山石(包括青田石、鸡血石等)在检测报告和商品标签中名称标识建议

资料介绍,寿山石有150多个品种。历来普遍采用的是以坑分目,以产地、石质、色相取石名的分类鉴定法,一直沿袭至今。

随着迪开石等工艺石材资源的调查、开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地被发现,同一种物质按产地命名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混乱。据统计,目前已在近20多个省市发现50多个产地,如江苏的漂阳石(叶蜡石)、广西的东兴石(叶蜡石、高岭石)、吉林的长白玉(高岭石、迪开石、叶蜡石)、浙江的白花石(迪开石)、常山石(叶蜡石)、贵州的平塘花石(高岭石)等[4、9等];每个产地又以石色、透明度等分若干种;其中有许多质量达到冻石级。一般人(包括业内的多数人),看了这些名字,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现在钻石产地越来越多,国际钻石垄断组织戴比尔斯早就采取将世界各地的钻石混合后分售的办法销售。除了稀有的大钻、彩钻标有产地资料外,一般钻石是没有产地资料的。一些珠宝店售的钻石常标示“南非钻”;我问多家,有何依据?没有一家能回答(仅是为促销作的虚假宣传)。在珠宝玉石的质量检测工作中,对许多珠宝玉石工艺品是无法确定其产地的。就是在原产地买的,也不一定是本地产的,一些冒充品也拿到原产地销售(在云南的宝石产地就有这种情况)。

优质鸡血石也是我国着名的高档图章和工艺雕刻材料,以浙江昌化、内蒙巴林的鸡血石最着名。其主要组成矿物是迪开石或叶蜡石,含不等量的红色辰砂(血)。如其中不含辰砂(在昌化、巴林常见),那与寿山石就是一样的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并逐渐走向世界,这种以产地命名法已不适应当前的需要。为了保持传统文化,又便于与国际接轨,在检测报告中和商品标签标识中,对于寿山石、田黄石,建议使用传统名称与矿物名称相结合的双重命名法。按中国玉石界的传统,名称中加“玉(jade)”字,表示矿物集合体达到工艺级,以区别于达不到玉石级的“石”(stone)。透明度达“冻(jelly)”级,价值都较高,故建议以“冻(jelly)”代替“石、

玉(jade)”,一些以透明度为特征的名称,如羊脂冻、芙蓉冻、藕粉冻、桃花冻、玛瑙冻等名目繁多的名称建议放在描述栏中描述。一些确有产地依据的宝玉石,如昌化鸡血石,山东蓝宝石等,若需要,可把产地名用括号标示于主名称后。如:

寿山石(迪开石玉),或 迪开石玉(寿山石)

Shoushanshi(Dickite jade)orDickitejade(Shoushanshi)

寿山石(叶蜡石玉),或叶蜡石玉(寿山石)

Shoushanshi(Pyrophyllitejade)orPyrophyllitejade(Shoushanshi)
[转载]田黄石的科学定义 科学素养的描述性定义

青田石(叶蜡石玉),或 叶蜡石玉(青田石)

Qingtianshi(Pyrophyllitejade) orPyrophyllitejade(Qingtianshi)

田黄石(黄色迪开石玉),或 黄色迪开石玉(田黄石)(照片2)

Tianhuangshi(Yellow dickitejade) orYellow dickitejade(Tianhuangshi)

田黄石(黄色叶蜡石玉),或 黄色叶蜡石玉(田黄石)(照片3、4)

Tianhuangshi(YellowPyrophyllite jade)or Yellow Pyrophyllite jade(Tianhuangshi)

鸡血石(辰砂迪开石玉),或 辰砂迪开石玉(鸡血石)

Jixieshi(Cinnabar dickitejade) orCinnabar dickitejade(Jixieshi)

田黄冻(黄色迪开石冻),或 黄色迪开石冻(田黄冻)(照片1)

Tianhuang jelly(Yellowdickite jelly) orYellow dickitejelly (Tianhuang jelly)

鸡血冻(辰砂迪开石冻),或 辰砂迪开石冻(鸡血冻)

Jixieshi jelly(Cinnabardickite jelly ) orCinnabardickite jelly (Jixieshi jelly)

[类似的命名法也可用在蛇纹石玉中。蛇纹石玉相继在我国各省发现和开发,名称多以产地命名,如辽宁的“岫玉”、“海城玉”、“安绿石”、新疆的“昆仑玉”、青海的“祁连玉”,广东的“信宜玉”、山东的“泰山玉”、安徽的舒茶玉、广西陆川玉、云南的雪山玉、四川的会理玉、甘肃的鸳鸯(地名)玉等[8等]。有的资料把“岫玉”一词分为狭义与广义;狭义的“岫玉”指辽宁岫岩县产的蛇纹石玉,广义的“岫玉”泛指我国所有的蛇纹石玉(类似“大理岩”一词)。时代不同了,如今可能是行不通的。笔者还是建议这样表示:“岫玉(蛇纹石玉)”或“蛇纹石玉(岫玉)”,“Xiuyu(Serpentine jade)”or “Serpentinejade(Xiuyu)”;“蛇纹石玉(泰山玉)”或“泰山玉(蛇纹石玉)”,“Serpentine jade(taishanjade)”or“ taishan jade(Serpentine jade)”等] 。



9.结语

韩天衡为方宗珪《寿山石全书》作的序[5]中评价:“高兆《观石录》、毛奇龄《后观石录》、龚伦《寿山石谱》、张宗果《寿山石考》、陈子奋《寿山印石小志》等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并说:“然而科学的昌明深化,必将使先前的成果和定论,流露出不可避免的单薄、琐碎和偏见。”作为一名珠宝玉石质量检验人员,面对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当我们带着现代科技测试的目光,历读有关寿山石(田黄石是其中之一)的大量精辟论着时,我们也有韩天衡先生那样的感慨。寿山石文化急需加强现代科学的内涵。

笔者观察了大量销售寿山石和田黄石商店的展销品,阅读了有关专著[1—14等],一些收藏、研究和经销的学者、老板给了热情的指导,并提供了一些研究样品和资料,在此特表衷心感谢!

本文仅是笔者的粗浅体会,谬误难免,敬望指教!

三坑分类法
三坑类别 成因类型 矿物组成分类 主要品 种 田

石 次生
矿型 迪开石类(田黄)田黄石(田黄石、田黄冻石、银裹金田黄石、乌鸦皮田黄石等)
白田石(白田石、白田冻石、金裹银白田石等)
红田石(橘皮红田石、煨红田石、红田冻石等)
黑田石(黑田石、灰田石、黑皮田石等)







型 迪开石类(掘性水坑石) 掘性坑头石(掘性坑头石、掘性坑头冻石、 掘性坑头晶石等) 原生矿型 迪开石类(洞采水坑石)坑头石(各色坑头石、坑头冻石、坑头晶石。
主要名品有水晶冻石、鱼脑冻石、鳝草冻石、牛角冻石、 天蓝冻石、桃花冻石、玛瑙冻石、环冻石等) 山

石 次


型 迪开石类(掘性山坑石)掘性高山石、鲎箕石、掘性都成坑石、芦荫石、鹿目格石、掘性善伯洞石、掘性金狮峰石、掘性房栊岩石、掘性大山石、掘性旗降石叶蜡石类(掘性山坑石) 掘性老岭石、掘性马头岗石、掘性柳坪石、掘性碓下石、牛蛋石、溪蛋石 伊利石类(掘性山坑石)掘性连江黄石、掘性山仔濑石 原


型 迪开石类(洞采山坑石) 高山石(各色高山石、高山冻石、高山晶石。主要名品有:荔枝洞高山石、水洞高山石、太极头高山石、鸡母窝高山石、玛瑙洞高山石、四股四高山石等)
都成坑石(各色都成坑石、琪源洞都成坑石、马背石、尼姑楼石、迷翠寮石等)
善伯洞石、善伯尾石、蛇瓠石、房栊岩石、金狮
峰石、鸡角岭石、黄巢洞石、大山石、旗降石 叶蜡石类(洞采山坑石)芙蓉石(各色芙蓉石、芙蓉冻石、芙蓉晶石、将军洞芙蓉石、上洞芙蓉石、半山石、竹头窝石、绿若通石等)
汶洋石、山秀园石、党洋石、松坪岭石、老岭石、峨嵋石、猴柴磹石、马头岗石、虎岗石、狮头石、柳坪石、吊笕石、月尾石、方田仔花坑石伊利石类(洞采山坑石) 连江黄石、山仔濑石

浏览:次

中国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公布寿山石三坑分类法

寿山石品类繁多、变幻万千,宋代《三山志》按石色取名,到清代《后观石录》始将寿山石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列举名贵品种数十种。随着开采业的迅速发展,至今已开采坑洞达数百个。命名随意,或以山名、或以地名、或以人名、或以物像、色形取号,品名繁杂。一个品种往往还有俗称、别名、雅号,导致社会上对寿山石的定名不规范,甚至别出花样,随意取名。有的专辑还以种类多为能,出新名号为荣,这种繁杂、不规范的命名给人造成极大困惑,对行业的发展很不利。
代表国家权威的中国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新近出版的《系统宝石学》提出了“三坑三类两成因”分类法,从尊重寿山石历史文化角度,科学地解决了寿山石分类问题。该专著已成为全国高等院校珠宝专业类标准教科书。本刊对寿山石的定名和分类也沿用《系统宝石学》的这一观点。

一、尊重历史,沿用三坑法
寿山石既有宝石的矿物特征,其作品又有雕刻的艺术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三坑分类方法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已为海内外玩赏家及广大业内人士所普遍认可。为此国检中心在三大坑分类的基础上再按寿山石的成因类型、矿物组成分类并结合产地、矿洞和石质特征进行归纳,形成一套更有序、科学的分类定命方案,将对寿山石的鉴定、评估和推广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寿山石按三坑类别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

二、两成因:次生矿与原生矿
寿山石按成因类型分为:次生矿型和原生矿型两种类型。田坑石为次生矿型,水坑石和山坑石两者均有,其中掘于山坡或溪田中的独石类为次生矿型,采自坑洞矿脉或矿体中的矿石为原生矿型。原生矿型寿山石是指地质火山运动过程中带来的火山热液沿地层裂隙充填形成矿脉或对围边岩石进行热交代反应形成矿体的寿山石。次生矿型寿山石是指形成于地下的矿脉或矿体因地质作用暴露地表,经风化、剥蚀后沿山坡滚落,并在低凹处堆积埋藏,或经山洪冲刷搬运,并在某些溪段沉积埋藏形成的寿山石。此类寿山石因长期埋在山坳的泥土层或溪流沿岸的水田沙砾、泥沙层中,受水的滋润,发生水化学作用、腐蚀酸的作用、风化作用,其石质变得更加温润、色泽别有韵味,并形成石皮、红筋等特征。

三、迪开石、叶蜡石、伊利石
宝石学以成份论英雄
寿山石既为宝石,当以宝石学的成份分析,决定宝石的优劣。一般而言,迪开石类矿物优于叶蜡石类,而叶蜡石类又优于伊利石类。这从对各种寿山石的矿物特性分析可得出此结论。
寿山石按矿物组成分为:迪开石类、叶蜡石类、伊利石类三大类。田坑石、水坑石为迪开石类,山坑石三者均有。
迪开石类寿山石以高岭石族矿物为主,密度2.5—2.67g/cm3,透明度较强,色彩丰富,质地细腻凝结,富有光泽,为寿山石之精华。主要品种有田坑石(田黄)、水坑石和山坑石中的高山石、都成坑石、善伯洞石、大山石、旗降石等。
叶蜡类寿山石以叶蜡石矿物为主,密度为2.8—2.84g/cm3,多为不透明或微透明,蜡质感强,色彩斑斓。此类石质变化较大,有细润凝结、艳丽醉人的芙蓉石,也有粗糙多砂、暗淡斑杂的马头岗石。优质品种有芙蓉石、汶洋石、月尾石等,普通石种有老岭石、柳坪石、峨嵋石等。
伊利石类寿山石以伊利石矿物为主,密度为2.7—2.8g /cm3,不透明或微透明,以黄、白色为主,质坚脆、多裂格,石性不稳定易脆裂。主要品种有连江黄石和山仔濑石等。
综上所述,本方案在寿山石三坑分类的基础上,以成因类型、矿物组成分类,结合石质、密度、光泽度等物理性质,较系统地进行分类、定名,以利于鉴定、评估及推广工作,也有利于寿山石的文化传播与交流。

寿山石主要品种分类表

参考文献:

1..王濮等(1984):系统矿物学(中册)。北京,地质出版社

2.李景芝(1987):关于寿山乡高山石的初步研究。《中国田黄石学术讨论会》论文

3.王宗良(1987):田黄石的矿物组成及色彩机理初探。《中国田黄石学术讨论会》论文

4.方宗珪(1989.2):寿山石全书。香港八部书屋出版

5.林文举(1994):薄意艺术。上海书店出版社

6.童庆翊(1996):中国印石图谱。上海远东出版社

7.张蓓莉等(1997):系统宝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8.王实等(1999.1):中国宝玉石资源大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9.蔡国声(1999.7):印章三千年(中国民间收藏竟精品丛书)。上海文化出版社

10..钟华邦(2000.7):田黄石珍品欣赏。《中国宝玉石》总40期2001年2期

11.李英豪(2000.10):保值田黄与印石。辽宁画报出版社

12.郭发柽(2000):寿山石与寿山石文化。《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0年4期

13.钟华邦(2001):田黄宝石的特珍。《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1年2期

14.刘国信(2001):福寿田黄石中玉。《收藏》2001年6期
15.施加辛(2001):两种天然田黄石及一种染色“田黄石”的玉石学鉴别特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8330.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妇产科的男医生都是色狼? 老婆找男医生检查痔疮

原文地址:妇产科的男医生都是色狼?作者:黄海岸边一棵树妇产科的男医生都是色狼?转载▼这得要问男妇科医生了,作为人的自然贪念和男性好色的性态,他们一般会是欣赏、戏弄、猥亵和治病都不误的,他们深入研究女性器官的奥秘,甚至哪一根神经

声明:《转载 田黄石的科学定义 科学素养的描述性定义》为网友我只土不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