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伤寒论》
方歌: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
组成:茵陈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其证属湿热并重,乃湿热黄疸第一方。
辨证要点: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证候特点:巩膜、皮肤、小便发黄。
病机要点:湿(无湿不成疸):寒湿——阴黄,湿热——阳黄。
治疗大法:祛湿(令湿有去路):温化寒湿+清热祛湿。
立法原则:清利湿热。《金匮》:“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加减变化:
湿重于热: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
热重于湿: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
胁痛明显:加柴胡、川楝子、元胡以行气止痛。
现代应用: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内蕴所致者,可用本方治疗。本方具有利胆、排石、保肝、降脂作用。
现代药理:利胆:恢复肝功能,降低SGPT和黄疸指数。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免。
组成:木通一斤,瞿麦一斤,车前子一斤,萹蓄一斤,滑石一斤,甘草炙一斤,大黄煨一斤,山栀子一斤。
功效:清热泻火,利尿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之常用方。
辨证要点: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淋证日久,肾虚气弱者不宜;不宜久服,后期当配养阴之品。
病机:湿热下注,蕴结膀胱,气化不利。
治法: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配伍要点:本方以八味清热利水通淋药和清热泻下药,组方用药侧重于苦寒通利。因八味药等量共为散剂应用,故名“八正散”。
加减变化:
血淋:加生地、小蓟、白茅根;
石淋: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
膏淋:加萆薢、菖蒲。
现代应用: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急性肾炎、肾盂肾炎等属于湿热下注膀胱者。本方具有抑菌、抗结石形成作用。
八正散、导赤散、小蓟饮子三方比较
三仁汤《温病条辨》
方歌: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
组成:杏仁 五钱,飞滑石 六钱,白通草 二钱,白蔻仁 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 六钱,半夏 五钱。
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三禁”:禁“汗”、“下”、“润”。
主治: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湿重于热之湿温病)。
病机:湿热郁遏,弥漫三焦。
特性:①卫气同病。②湿重于热。 ③主在中焦。
辩证要点:恶寒头痛、身重酸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舌白不渴,脉濡。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不宜应用。
配伍特点: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
临证加减:
· 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甚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
· 若寒热往来,可表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
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
方歌: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绵茵陈十一两,淡黄芩十两,石菖蒲六两,川贝母五两,木通五两藿香四两,射干四两,连翘四两,薄荷四两,白豆蔻四两。
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湿热并重,熏蒸三焦。本方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故王士雄誉之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
辩证要点:身热肢痠,口渴尿赤,或咽痛身黄,舌苔白腻或微黄
病机: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之证。
配伍特点:清上、畅中、渗下,清热为主。
使用注意:湿热入营,谵语舌绛者,则非本方所宜。
现代运用:肠伤寒、黄疸型肝炎、胆囊炎、急性胃肠炎、钩端螺旋体病。
连朴饮 《霍乱论》
方歌: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组成:制厚朴二钱,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香豉(炒)、焦栀各三钱,芦根二两。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治疗湿热中阻,霍乱吐泻之代表方;亦常用于湿温病湿热并重之证。
辩证要点:吐泻烦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皆由内伤饮食,外感湿浊,致使脾胃升降失常。由于感邪有寒热之别,所以临床上有寒、热霍乱之分,湿热蕴伏,清浊相干,胃失和降,脾失升清,故而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
霍乱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土郁之发……故民病呕吐霍乱”,《伤寒论》:“呕吐而利,名曰霍乱”。芦根干品之量10~20g,鲜用量为60~120g,本方中很可能是鲜品。(霍乱多发于夏秋之交,鲜芦根比比皆是。
当归拈痛汤 《医学启源》
方歌: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组成:羌活半两,防风3钱,升麻1钱,葛根2钱,白术1钱,苍术3钱,当归身3钱,人参2钱,甘草5钱,苦参(酒浸)2钱,黄芩1钱(炒),知母3钱(酒洗),茵陈5钱(酒炒),猪芩3钱,泽泻3钱。
功效:利湿清热,疏风止痛。湿热疼肿之圣方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本方为治疗风湿热痹及湿热脚气属湿邪偏重之常用方。
辩证要点:肢节沉重肿痛,舌苔白腻微黄,脉数。
配伍特点:发散风湿与利湿清热相配,表里同治;苦燥渗利佐以补气养血,邪正兼顾。
二妙散 《丹溪心法》
方歌: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组成:黄柏 炒 苍术 米泔浸,炒(各15g),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5克)。
功效:清热燥湿止痒。
主治:湿热下注证。本方为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痿、痹、脚气、带下、湿疮等病症的基础方,其清热燥湿之力较强,宜于湿热俱重之证。
辩证要点:足膝肿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加减变化:
·湿热痿证 加豨莶草、木瓜、萆薢;
·湿热脚气 加薏苡仁、木瓜、槟榔;
·下部湿疮、湿疹 加赤小豆、土茯苓。
使用注意:湿多热少者,不宜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