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即兴曲的第一主题充满了热情,在不断反复的六连音琶音组成的伴奏音型衬托下,右手奏出了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右手四个音符对左首三个音符,对于许多初学者确实有些难以下手,但这段音乐在成熟的演奏家手中却可以被演绎得如痴如醉,肖邦的激情和浪漫主义情怀在此获得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肖邦是钢琴诗人,更是诗狂。这段变幻的、闪光的音乐有着直接的吸引力。肖邦的许多作品刚开始都是通过自己精彩而成功的演奏才得以成型的。肖邦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只是他不像李斯特那样经常举办音乐会,平时他会化很多时间辛勤地练习钢琴。美国钢琴家ROTHSLENCZYNSKA(露丝史兰倩丝卡)在她的著作中提到,肖邦练得最多的是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他无以数计地练着这些作品,目的是使指尖具有敏锐的触键能力:莫扎特的奏鸣曲对力度的控制有很大的助益,而巴赫的赋格则要求手与脑有绝对完善的配合。肖邦天才地掌握了键盘的技巧,使人确信,那些乐曲的和声、结构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千锤百炼才完成的。
乐曲的中间部分转为如歌的抒情主题,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1918年,美国歌曲作曲家HARRYCAROLL曾将这段抒情旋律填上歌词,改编成一首流行歌曲“I`M ALWAYS CHASINGRAINBOWS”。这是钢琴演奏的抒情主题:IMPROPTU(即兴曲)这一音乐专用术语,曾被用于一部以肖邦和乔治桑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电影名字,由著名英国影星休格兰特饰演肖邦,有中译者将其译为“春光奏鸣曲”。影片塑造了一个强硬的乔治桑和一个懦弱的肖邦。有一段情节描述了肖邦和乔治桑丈夫的决斗场面:肖邦还未听到决斗的哨声就已晕倒在地,这时乔治桑拣起肖邦滑落在地上的手枪对准丈夫的手臂开去,她丈夫的手臂流血了,而乔治桑只管张罗着让人们将肖邦抬出决斗场-------。影片编导光注重以情节吸引人而使肖邦的形象显得过于单薄,其实并不令人信服。
![肖邦《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肖邦升c小调练习曲](http://img.aihuau.com/images/30101030/30063042t012dc4dc4f2242669d.gif)
也许,了解肖邦,了解肖邦的内心情感,无需通过电影,听他的音乐是最好的方式。如同这首幻想即兴曲中丰富的情感世界,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懦夫所能表达的。——视频文字来自网络,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