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和应对策略
于世峰
从去年开始我班就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不久,我就以为我们班的小组合作搞成功了。但后来却感到小组合作并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上课讨论的虽然很激烈,但进步却不明显,成绩和没实行小组改革前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于是我一度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产生了怀疑,这学期开学我召开班干部会议,认真研究、分析上学期小组合作失败的原因,又重新划分了学习小组(详见拙作《浅谈班级的有效管理》《小组合作及指导方略》两篇文章),在我班学生干部的配合下,各小组按照我的要求认真去做,期中考试中全班学生都较上学期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我还是觉得小组合作不如我意,认为我们并没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在具体的操作中,常有捉襟见肘的感觉。近一个多月来我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召开了十数次班干部会,多次和我班任课教师座谈,特别是孙冬梅老师多次和我交流小组合作的心得。再结合我几年来的学习、实践、观察,认为要想行之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着正确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教育,学生合作意识。2、教给学生合作技能3、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其在小组合作中的责任心。4、善察学生合作需要。5、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相互评价的能力。6、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本次课改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日益受到我们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我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及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我们的学习小组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仅以我班为例:A3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困生站起来听一下成绩好的同学讲讲答案,没有参加意见,这根本就不是互动;AB混合小组的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站起来后各自读读自己的答案,没有相互评价、没有质疑纠错,也就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B2组小组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的争吵,没有中心,各自为战,形不成统一的认识;B1、B3两个小组的成员讨论时没有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都认为自己的对,相互攻击埋怨,一讨论就吵架,根本不是合作学习;还有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
综观上述一些问题,我经过认真反思,查出症结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只停留在较浅层次的理解,影响了这种学习品质的提升。因此,在积极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之时,我们还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比如在教人教版义务教材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时,让他们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字词读音,重点字词、语句的理解,整篇文章的翻译等,对于我班学生来说,小组成员合作前是无法单独完成的(我班是“差生转化班”),于是我们小组内预先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把以上问题分解到每个小组成员,由于他们都有具体的任务,而且量又不大,所以他们都很愉快的完成了。在合作探究的时候的时候,他们各抒己见,非常热烈。第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比如在说明文教学时,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我就是依靠小组的力量分工查找,在合作讨论之后加以归纳、总结,并达成共识,形成理解记忆。第三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比如人教版义务教材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我就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研读,自设问题,然后在小组内针对所提问题进行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共同发展。
有了对小组合作学习意义的理解,我们就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内容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活动。但这还只是能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针对开头提到的几种情况,要想切实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教育,学生合作意识。
新课程刚刚开始实施,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突然间要让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定感疑惑,不仅学习成绩差的不知所措,就连成绩好的也感到很茫然。在各个班级的课堂上我们都不难发现,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要想在课上课后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我经过一年的实践,觉得应该这样做:
1、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最好4人)。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以前我认为小组是动态的,应经常调整,事实上要想让小组进行有效的合作,小组成员必须是相对稳定的。因为他们刚刚配合默契又被拆散了,是不利于小组合作的),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这个小组的一切荣辱都与我有密切关系,我要为我们的小组做贡献,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在班里定期或不定期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这是我班学生殷浩提出的建议,他认为不应该只开小组长会议,即使开也要在班内开,让每个学生都了解班级课改动态,都知道班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利用课余及小结课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重点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养成小组合作的习惯。
③、经常开展一些小组之间生活、学习竞赛活动(例如诵读经典、叠被、刷鞋比赛等),每次活动都评出优胜小组,纳入班级的星级评比,对优胜者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习惯。
2、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我曾就这个问题向孙冬梅及蔡端龙两位老师谈起过自己的看法,比如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前自主学习时,成绩差的(如李翔、刘想)不会做,就等着合作探究时抄别人的(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段他们无事可干),怎么办?以几何证明题为例,分给那些成绩差的任务就是把已知条件写下来,再让他们根据已知条件说出自己知道了什么。换而言之就是让他们按照小组长的要求,理清自己的思路,明白自己将要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地方自己干不下去了,需要小组的帮助。如果每个成员都按要求做了,之后的合作才是有效的,这些建议得到了几位的认可。另外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还要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后,自己再加以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我班为在课外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在后边黑板上开辟了“我来当老师”栏目,每天以组为单位讲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收获颇丰)。
3、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其在小组合作中的责任心。
自主、合作、探究是大家公认的有效学习方式,但必须以自主学习作基础。小组成员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储备一定的知识量,才具备与人合作的资格。否则,在小组内别人会认为他没有发言的资格,即使发言了,别人也不会听他的,他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在小组合作中自己没地位。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小组合作的兴趣。由此,我们小组长一致认为,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他们即使在老师的倡导下勉强合作了其结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我班是这样做的:一方面做好导学案的检查工作,其中的预习及日清过关题一定要独立完成,还要确保做的准确,为了保证不折不扣的落实下去,我采用学校对导学案把关的策略,即导学案做好后先由互帮同学签字,再交由小组长签字,然后大组组长签字,还要接受执行班长、常务班长、督察委员会及班主任的抽查。不仅如此,我们还把这种方法用于上文提到的“我来当老师中”,小组为了让本组成员能在当老师的时候讲明白自己出的题目,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请同学帮助,问计于老师,直到自己完全弄懂才登台去讲,每天讲的题目虽然不多,但日积月累,学生进步也是挺快的。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功在平常,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4、善察学生合作需要。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有时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不高。原本以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了天机:老师,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嘛!为什么还要讨论?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内容在小组成员确实无法独立解决的情况下进行的小组合作,才是有价值的,学生学生有了合作的必要和欲望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方面在编写导学案时注意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把握学生合作的时机,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学习的“三疑三探”给了我们的课堂很大的帮助,当导学案上的问题不需要合作时,就引导学生自疑自探。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的目标都是由教师锁定的,而教师的要求只能代表一种共性,学生都围绕这么一个目标而开展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所以,在合作学习的时候,合作学习的目标,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锁定,学生合作的情绪也许会更加高涨,合作的效率也许会更高。在目标锁定时,让班级中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确定目标的机会,都有符合他们自己能力水平和理想的目标,以吸引学生进行真正的合作)。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我坚决反对老师的完全放手,不论什么问题都由学生去完成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但老师一定要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5、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相互评价的能力
在小组展示的时候一度曾出现了所谓展示课只是优秀生在表演,成绩差的、性格内向的同学却仿佛置身于课堂之外。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个对策,实行轮流展示,轮一遍之后再重新开始。可不久我就发现其中的弊端,就是那几个事先已经知道今日轮不到自己展示的同学就不去积极准备了,别人展示的时间他认为与自己没关系,反正不该我展示,也就不认真听了。问题出现就要想办法解决,我们想出一招,就是由每组的最差生出来展示(差生如果站起来展示给小组加分),由成绩好的补充评价,但不久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于展示时间是在小组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在合作时该补充的已作了补充,该评价的也在合作时评价过了,差等生展示过后优等生不需要站出来了(一连好几天邵文秀、许峰、方雨洁等几位优秀生在展示课上没说过一句话)。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我的课堂上站起来展示的连一个中等生都没有的时候(问问其他科目也是如此),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开始忧虑起来,我在我的记事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由于各个小组为了得分刻意的让差生展示,时间长了将会导致优等生失去了展示的欲望,学习成绩也会因此而受到很严重的影响,既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把这一想法告诉班长许峰之后,又在班里说到了这件事,让学生共同想法解决,第二天大多数学生在日记中做了回应,几乎都倾向于展示前抓阄,这个办法好不好我不敢说,但他让学生知道了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去展示的可能,不积极准备就有可能丢脸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课堂评价问题,合作小组内的评价,班级展示后的评价等在新课堂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已不只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可是由于学生以前没这么干过,学生站起来后往往不知说什么,要么无论咋问就是不说话,要么东拉西扯几句,不得要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辟了“丑小鸭论坛”,实行了“每日执行班长总结”,“每日分管干部总结”制,让学生评说我们班级自己的事,经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学生说的水平明显提高了,评论起来有声有色。李坤老师说:“你班学生不差,说起话来成套成套的”,教研组长孙凤国也说学生评价的可以。
6、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给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这种方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发表意见;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想法,让学生自己做决定。在小组学习中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习惯,对教学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