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大门
万伯翱
50年前的母校和现在一样,都是这座大门。母校位于北京的先农坛内。因为是明清两朝皇帝“扶犁种稼”的圣地,先农坛皇家院落的大门当然十分气派。凝重庄严的大门楼琉璃瓦加顶,上面还有飞檐走兽。门楼下门开三洞,中间是又高又宽、镶有九排大铜钉的两扇厚重的楠木大门,通常左右两个门洞的四扇木门是封死的,师生们都只走中间的大门。门洞内地上铺着名贵的青条石,多年来进出的车马和来往人太多,加之风雨剥蚀,青条石已凸凹磨损了。大院内绿瓦粉墙,花木繁盛,春天紫白丁香盛开时满院馨香扑鼻,更有四季古松苍柏参天,当阳光普照,先农坛内格外庄严气派。院内的主要大殿均是坐北朝南,画栋雕梁,雕栏玉砌,体现着皇家建筑的规制。院内更有不少大院套着小院,错落有致。大门口总是高挂“此处不是公园,请勿入内”的牌子。当年院内的许多古建筑都分别做了我们的礼堂、图书馆和教室、宿舍,那时新建的校舍不多,只建有12排教室,红砖蓝瓦。50年后我们返校庆祝母校校庆时,门口加了一块“北京市古代建筑博物馆”的牌子。从这块牌子你就可以看出这座大门的不同凡响,门里所呵护的更是弥足珍贵了。
这座大门是纳才送贤之门,我们的老师从青年时代走进这座门,风风雨雨,霜铺雪飘,小小讲台,粉笔生涯,粉尘天天撒满一身,也染白了他们满头的青丝。老师们默默无闻地奉献,没有收过任何红包,也不要任何回报,只希望他们育成的莘莘学子从海内外归来时能再踏进校门相互看看。学子中不乏中央的大员、肩扛金星的海陆空将军、共和国的部长、各报社的总编辑、外交外贸战线上的高级翻译、各行各业的总工程师,也有闻名全国的演员和作家。多少年来他们和这个地方没有断过联系,有的来看望恩师,也有的来做报告,教育小字辈师弟师妹们。
几代学子应该都记得门口传达室的赵大爷。他起早贪黑,既当门卫,又负责给老师订牛奶、送报纸、发信件,而且还担当卖报纸的角儿。他那浓重的山西口音至今仿佛还在耳畔:“晚报,晚报,今天的《北京晚报》……”那时我们还是初小的娃娃生,在学校憋得慌,总想到门外不远的天桥去逛逛,看耍大刀、舞三节鞭、拉洋片的,或是花几分钱买包黑枣、或是炒花生、炸白薯片;那是我们这群孩子最开心的事儿。我们常常趁赵大爷不留神时往门外溜,当然时常又被他“老鹰捕小鸡”似地抓回门里。现在我们也都是霜染两鬓行将退休之人,赵大爷恐怕也早已不在人间了。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守门人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遥想当年,为了教育启迪我们,这座门被请进了多少共和国的英雄模范、革命先辈、艺术大师和有成就的大师哥、大师姐。冯雪峰讲鲁迅,帅孟奇讲自己,李大钊子女讲先烈。他们的报告和讲演如雨露春风沐浴着一茬又一茬渴望知识的学生娃娃们。
这座门上如今挂着“北京育才学校”的牌子,这凝重的大门凝聚了不同历史时代的光环,今天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万伯翱,1957年北京育才学校小学毕业,1960年初中毕业。)
原文发表于2002年5月10日《中国老年报》
【刘斌斌注】:
本文选自万伯翱校友赠送给我母亲刘容老师的《五十春秋》一书
图01-02万伯翱赠书:
图03-1949年的母校大门:
图04-现在的母校大门:
图05-刘力生校友绘制的当年育才学校的鸟瞰图:
今日的育才校园中,矗立着徐特立老校长的塑像和三代领导人给育才的题词:
图06-徐特立老校长塑像:
图07-09三代领导人的题词:
2003年10月5日,母亲刘容老师教过的部分学生回到母校,共庆花甲,母亲应邀参加。
趁此机会,我随母亲在校园各处拍照,留下了一些今日育才的影像。
图10-学校大门口:
图11-徐特立塑像前:
图12-三代领导人题词前:
图13-小学部:
图14-美术楼:
图15-音乐楼:
图16-多功能厅:
图17-餐厅:
图18-观耕台:
图19-先农坛坛墙及南门,前面是球场,后面是新建的教师宿舍:
图20-球场:
图21-原小动物园旧址,现属古建博物馆:
(与我合影的李学通老师是我初一时的班主任,凡听过他地理课的育才学生都不会忘记他。)
图22-原二院食堂,现属古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