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类电视节目你能得到什么? 电视节目类型

电视求职节目的火爆说明,中国社会对秩序的信任和信心在减弱,对在社会或职场常态下的博弈已经失望。而电视求职这种非常规的求职途径,看似帮助了求职者,实际上对价值观、就业观还不稳定的青年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误导。因为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展现在舞台上的,往往是外显的才艺、仪态或互动沟通技巧,内在的、深层次的积淀却并不被重视和倡导。

电视节目,往往是一个社会的镜子。

当下中国最火爆的电视现场,无非是《非你莫属》和《非诚勿扰》之类的真人秀节目,一个瞄准职场,一个瞄准婚市;一个帮你找工作,一个帮你搭红线。

这两类节目几乎涵盖了当下中国青年的最主要焦虑:找工作、找男/女朋友。但与房子、车子、妻子(合称"三子")等焦虑不同,找工作几乎成了所有焦虑的原点。它不仅是实现"三子"的基础,更是跨越社会阶层和自我实现的依托平台。

可是这年头,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好的工作越来越少;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认真做实业的企业越来越少;无论是海龟还是土鳖,其含金量越来越少;无论是内定还是公开招聘,公正透明越来越少……造成的现实是,在需求不增加、个体奋斗成本巨大的情况下,求职者只能拥挤在狭窄的通往公务员的独木桥上。

不同年代怎样求职?

30年前,大学生毕业不存在求职一说,国家"统购统销",想干或者不想干,都由不得你;20年前,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假如分配的工作不理想或发财欲望特强,多半会抛弃公职,带着姑娘闯荡沿海地方;10年前,求职完全转入私人领域,和国家没有半毛钱关系,一线城市成为机会和挑战的主战场;而现在,大学毕业生若还想到北上广,只能沦为"蚁族"、"蜗居族",挣扎在地下室和城中村的边缘。

自从求职转移到私人领域之后,个体在上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据中华英才网2012年3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应届大学生求职成本普遍在4000元以上。其中,租房、形象包装和交通成本最高,占到总求职成本的七成。此外,还包括通讯费、人情关系费及招聘门票、制作求职简历等费用。调查还显示,八成以上毕业生的求职费用来自父母。而这部分成本,在大学生统招统分时代是不存在的。

从手段上来讲,求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前流行的还是熟人介绍、看报纸小广告和逛人才市场,如果运气够好的话,还能够看到张贴在公司门口的招聘广告。10年前,互联网开始勃兴,诞生了一批以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为代表的专业人力资源网站。它们凭借即时互动性、可批量复制性降低了求职成本,聚集了海量企业和求职者。如今,网络求职已经成为大学生和青年人最主要的求职手段。

以前的求职,虽然数量、规模有限,但还算相对公平有序。那时特权阶层并未"发育完善",机会多数落到了有能力者手中。而现在的求职过程,一片红海,优质的职位资源总被"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当电视求职真人秀节目扔出几块看似诱人的"骨头"时,总会吸引巨量求职者。

电视怎样毁掉求职过程?

在所有大众媒介中,最晚和求职结合的就是电视。资料显示,我国第一档求职类电视节目是诞生于2003年的CCTV-2《绝对挑战》,该节目主要介绍和传播职场知识,力求在电视上还原真实的面试过程。此时,还没有引入真人秀的元素。

中国最早的求职真人秀节目基本都是美国《学徒》节目的变种。《学徒》是2004年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推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内容是在一群壮志雄心的商界精英中,选拔一个成为美国著名地产大王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的徒弟、并为特朗普集团效力,获胜者将得到25万美元年薪。该节目在NBC新节目播出史上创造了最佳收视率。随着这档节目的播出,热潮迅速波及我国内地。2005年开始,各种求职招聘类节目争相在我国电视荧屏上亮相。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6月,共有包括《非你莫属》、《职来职往》、《天生我才》、《中国职场好榜样》等47档电视求职类节目播出,每周累计播出时长达100小时,收看观众达10亿人次。

电视求职真人秀节目的勃兴,一是因为求职压力确实极大;二是"限娱令"使得娱乐类节目在黄金时段的播放受到极大限制,于是多家电视台如法炮制,将真人秀的操作手法复制到了求职节目上,对电视台而言,不管是相亲还是求职,表演和吸引眼球是压倒一切的准则。

作为国内众多"非"字头节目的一个,《非你莫属》自播出以来就话题不断。"海归晕倒门"、"狂浪的笑"、"撕证哥"、"晕倒哥"等求职事件,让这档电视求职真人秀节目接连引发口水之争,继而引起李开复等人的抵制。在李发起的网络投票中,短短十几天就有42万网友参与投票。有超过93%的参与者支持"抵制"倡议。

除了主持人强势、boss团傲慢,嘉宾的水平、求职者的学历饱受质疑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求职需求与电视台唯收视率至上之间的矛盾,才是毁掉求职类真人秀节目的主要原因。

作为一种求职媒介,电视求职真人秀节目最大的障碍是不具有普适性和可批量复制性。它根本无法承载如此巨量的求职者的求职需要,即使一年节目下来,能够参与其中的也寥寥可数。造成的结果是,电视台总是在筛选一些有话题性的人物来参加节目,这种话题性与电视台追求收视率的目的不谋而合,于是表演和做秀替代了真实平淡的求职过程,节目演变成了冲突和话题的呈现场所。所以,单从求职这一功能性需求来讲,电视求职类真人秀节目本身,就存在着先天的逻辑悖论。

同时,电视传播的独特性也导致观众需要看到冲突,电视台、广告商、主持人更需要看到冲突。整个过程中,唯一不希望看到冲突的就是求职者。但他们在整个游戏中只是配角,只能沦为被消费的对象。所以,电视求职真人秀节目的实质是:没有求职只有剧。

那么,为何还有如此多大学生愿意走进节目去当"群众演员"?当然不排除有些是"很傻很天真",有些是热衷表演,寻找曝光机会。但更深的潜意识或许是,在常规的求职渠道、机会越来越少之时,中国社会对秩序的信心与信任在减弱,对在社会或职场常态下的博弈已经失望。而求职节目看似帮助了求职者,实际上对价值观、就业观还不稳定的青年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误导。因为在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的亮相时间内,展现在舞台上的,往往是外显的才艺、仪态或互动沟通技巧,内在的、深层次的积淀却并不被重视和倡导。

与此同时,企业走进求职真人秀节目时的目的并不单纯,他们多数醉翁之意不在酒,对考察求职者是否符合企业需要,优势和劣势又在哪里等问题并不关心,而对不断曝光自己和企业形象乐此不疲。

到底在看什么?

在中国,电视从来就是一个弱智媒体,我们充分见证了综艺、选秀、征婚等节目形态在面对收视率"达摩利斯之剑"时,如何变得煽情、"三俗"甚至是践踏个体尊严、社会底线。

既然社会公众如此愤慨,为何此类节目却并未消亡反而愈加火爆?无非以下三种原因。

首先,电视观众的"逆向争议"心理作怪。如今的电视圈,从两三年的《非诚勿扰》到如今的《非你莫属》,模式几乎是雷同的,它们总是先制造话题与争议,批评得越激烈,参与者越多,它们就越高兴,因为批评正好间接满足了炒作者期待的所有东西:电视台需要的收视率、广告商需要的曝光率、节目组需要的真金白银。

争议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假如以争议的效果划分,无疑可以划出正向争议与逆向争议。正向争议的结果是促进事件的解决,或者让其中的道理与真相越辩越明。但逆向争议却相反,不管怎么争,只要有争议,就意味着掉入了一个圈套,你骂得越凶,人家会越开心。但"逆向争议"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争议越大,伤害越大。

其次是"娱乐至死"。正如著名文化批评家、纽约大学媒介生态学创始人尼尔·波兹曼所言,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生活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而求职类真人秀节目,提供的大部分都是愚乐时代的娱乐素材,大家都愚人一般,乐呵乐呵就过去了。至于求职者是否求职成功,并不重要。

求职类电视节目你能得到什么? 电视节目类型

最后是整个社会的"竞劣"倾向。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电视节目中,也存在于整个社会,更是当下中国典型社会人格。一般来说,所谓竞争,可以分为竞优竞争和竞劣竞争。竞优竞争就是比谁更好,相反,竞劣竞争比拼谁比谁更劣质,更突破下限。"竞劣"竞争之所以能持续,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利获胜,为了获胜甚至不惜在这过程中伤害自己。但由于这样做很容易取得效果,于是频频被使用,最终就造成不想或没有如此操作的参与者,被"劣币驱逐良币"了。

求职的归求职,电视的归电视

所以,此次电视求职类真人秀节目引起的怒火,其根源并非职场有病,也并非赤裸裸的职场厚黑学文化,甚至非成功学在作怪。有病的不是职场,有病的甚至不是青年人,有病的只是电视。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求职的归求职,电视的归电视吧。

其实,在这个求职者多如"蚁族"的拼爹时代,那些有背景的人,谁犯得上去这样的平台上求职,他们的父母早早就给他们铺就康庄大道。因此,来到这些舞台的,都是求职心切的、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相对弱势求职者。因此,尊重、帮助与提升他们才是应该有的价值取向。

电视求职节目的火爆说明,中国社会对秩序的信任和信心在减弱,对在社会或职场常态下的博弈已经失望。而电视求职这种非常规的求职途径,看似帮助了求职者,实际上对价值观、就业观还不稳定的青年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误导。因为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展现在舞台上的,往往是外显的才艺、仪态或互动沟通技巧,内在的、深层次的积淀却并不被重视和倡导。

所谓竞争,可以分为竞优竞争和竞劣竞争。竞优竞争就是比谁更好,相反,竞劣竞争比拼谁比谁更劣质,更突破下限。"竞劣"竞争之所以能持续,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利获胜,最终就造成不想或没有如此操作的参与者,被"劣币驱逐良币"了。这种"竞劣"倾向不仅仅存在电视节目,更是当下中国的典型社会人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19142.html

更多阅读

月经期间不能吃什么? 月经不来在线咨询

月经期间不能吃什么?——简介月经期是女性的特殊时期之一,在月经期的饮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而有些东西是不能食用的,月经期间有什么是不能吃的呢?小编为您一一道来。月经期间不能吃什么?——方法/步骤月经期间不能吃什么? 1、

求职类电视节目你能得到什么? 电视节目类型

电视求职节目的火爆说明,中国社会对秩序的信任和信心在减弱,对在社会或职场常态下的博弈已经失望。而电视求职这种非常规的求职途径,看似帮助了求职者,实际上对价值观、就业观还不稳定的青年造成了某种程度的误导。因为在短短十几分钟内

不做模特了我们还能做什么? 不做淘宝还能做什么

不做模特了还能做什么?这是每一位即将踏入和已经踏入模特圈的人最关心的话题,也是“局外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纵观社会舆论,人们对模特的普遍看法是“青春饭碗”,仿佛属于模特的美好岁月只有那短暂的几年,仿佛走下T台,模特就变得一无是

100元能在义马能买什么? 100元奖品买什么好

现在的物价飞涨,小编觉得自己真当是生存不下去了说。走到哪里都要花钱,无论兜里揣多少钱,出个门再回来心都凉掉一半。不过在大义马100元钱用途还是很大的,嘻嘻嘻~~~100元在义马能买什么?100元可以坐100次公交车,在义马坐公交车只要1元

声明:《求职类电视节目你能得到什么? 电视节目类型》为网友深巷少年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