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江河的话:
前几天有个初二家长在网上问我物理竞赛的事。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早就去攻竞赛,甚至整个中学阶段都没有必要去攻竞赛。如果单纯为了保送和自主招生而专心搞学科竞赛,放弃了一些更应该学习和追求的东西,那就风险太大、代价太高,即使成功上了北大清华,也是得不偿失。
中学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呢:首先,要打好语文以及人文、社会学科基础,以便将来能在这些领域养成终生喜欢阅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习惯。其次,要活学活用英语。英语对这一代孩子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中学是最佳学习时段,如果到大学再补救,是很无奈和很困难的事。再则,学好数学,并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我说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学习范围和程度,是要大大超越高考范围的,但要建立在能够应付高考并考上理想大学的基础之上。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可以多参加和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还有余力的话,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出发去搞学科竞赛。
这里转载湖南师大附中高三学生(lianghao)刚在“物理竞赛吧”发的帖子,他从高中开始专攻竞赛,现已获得全国物理竞赛金牌,保送北大物院,入选了参加亚洲物理奥赛的国家队。他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天分、热爱和努力,也离不开优秀的教练、优越的环境和正确的道路。这些都可以从他的文章中感受得到。他的文章很真诚,对有志于物理竞赛的同学及其家长很有参考价值,我对其中部分内容加粗加色。
应该指出,一个中学从高一开始就把50多人拉出来专攻物理竞赛(其他学科竞赛也类似),以竞赛获奖为目的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专业化培训,同时忽略了很多更应该学习的科目和内容,最后只有极少数人通过竞赛获奖保送到名牌大学,大多数人竞赛高考双失利,这种做法并不好。从2014届毕业生开始,全国每年只有200多人能够通过获得5大学科竞赛金牌并参加国家集训队而保送上大学,这种专业集训的做法就更不合适了。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物理竞赛生涯回顾
作者:lh1962时间:2013-02-26
明天就去学校了,下次再发东西就是亚赛后了,最后一次就发个怀旧的。
其实我初中是没搞过什么竞赛的,顶多就拿了一个数学希望杯的铜奖,学校在县城里首屈一指但拿到市里面就算不得什么了。成绩还过得去,班上前五、年级前五十,没有什么进取心,对哪门学科没有特别的热爱。会和一帮人一起去上网吧、打游戏,被抓了免不了一顿骂。就在这种平淡的日子里,我妈突然提出要我去考长沙四大名校。
当时我对什么东西都没概念,只想着高中三年不在家里便闹着不肯去,也拗不过我妈,于是一家人跑到长沙,哪里有考试就往哪里去。最后撞到附中,由于数学竞赛没搞过,复试考的那是个凄惨,我妈急了,忙跟那个招生的老师——也就是我现在的教练:蔡任湘——去说,然后他或许觉得我初试卷子表现出来天赋秉异、根骨奇佳,只是未经琢磨—一反正就让我进了面试。面试两道题做了一道,然后就预录平行班,让我回家拿书搞一搞,然后暑假入学考试就考进了理实班。
正式开学后我才听老师说了竞赛政策、报送这种事情,心里想反正来了也就搞一搞,别浪费了。物理教练招的生,我对物理也有一点好感,然后就进了物理组。
开头一个月做五三,做到了天体那一块。之后拿竞赛书,也就是程稼夫、高妙、小绿书。看程稼夫的理论,看着没意思;做绿书的运动学、静力学,几乎道道题都会卡;(PS:对于运动学和静力学这两块,虽然很多书把它们放在开头,但实际上是竞赛中的一个难点,变化多,技巧性强。我建议要么就一鼓作气把它们拿下(要有三角函数的预备知识),要么就把高考级别的学了就直接跳动力学,我最初在这上面耗了不少时间却又没学好)最后做高妙,然后跟着教练的课,才慢慢找到一点感觉,考试能考组内中游(五十余人大组)。这时搞学习把眼睛搞垮了,配了副200度的眼镜。实际上也没什么,晚上不过十二点,早上也不提早起床,寝室还有娱乐活动(下棋、看“杂”书、聊天、三国杀)。
学能量、动量的时候,组内高端人员出现了刷题、以及比赛刷题的情况(PS:”刷”字在本组有为了完成而完成的意思,略带嘲讽)。程稼夫、高妙、小绿书、黑白砖,全都能超进度。这里说一句,刷题绝对不是好事,题目一遍做过来,常出现的情况是原来做错的,再做一遍还是错的,什么模型、技巧都掌握不了。早期做题时应做到:错题重解,而不仅是在原题上订正,进一步要学会错因分析,模型总结,阶段反思。
学刚体前教练给我们过了一遍高妙的微元法。微元法这个东西,怎么说呢,你就当学微积分前的一个过渡吧,反正我在正式学微积分前用微元法虽然别扭,但感觉还不错。(PS:均分、数列求和、求极限,相对微积分在操作上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换元法)
寒假里,教练让我们买几本普物看看,我也不懂,随便就从旧书店(PS:师大附中边上就是师大,买旧书(和新书差不多)很方便,我手上的大学书一半左右是在旧书店买的)买了一本外系用的大学物理,看了一些科普的介绍,却从此对物理中较深入的东西提起了兴趣。此后一段时间就在图书馆看各种科普:《量子力学史话》、《宇宙的琴弦》、《物理世界奇遇记》、物理改变世界一套(对象为本科一年级水平,讲了公众视野之外但是研究前沿的东西,力荐)…
寒假过后,开始学电磁,这时候我感觉到了程稼夫的理论的有用了,只不过跟进度时这本书只跟例题,主做另两本。这时候我们教练请来了一个师大研究生给我们上高数,顺便上一些概率、矩阵的基本知识。单变量微积分还好,多元的就彻底晕了,矩阵也只会算,除了知道可以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外什么都不知道。学高数想通过同济六版把理论基础搞清基本不可能,我建议先看那些有用的结论,熟悉使用就行了。想学理论可以之后去看数分,我是高二寒假看的。关于高数题的问题,你想做可以去找吉米洛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但我是基本上碰到物理题需要才去研究的,同济上只做了一些积分题。
我们教练一向很强调习惯的培养,字迹工整、答题规范、少涂改。而那时的我不是很在意。不过随着慢慢有人退组我开始有紧张感了,由于教练说要考几套综合题作为最后留人标准之一,我干脆直接做高妙后面的递进测试,做着做着考试成绩居然就上来了。这时教练坐不住了,直接拿着我和其他几个人的试卷点名批评,扬言下一张试卷涂改在多少以上记零分、再犯T人。我也真被吓住了,练了一下午的书写,第二天的试卷立即判若两人
对于答题的规范性只有一点:研究答案。得分点在哪里,怎样表述清楚。不要让答案只成为对结果和学方法的东西。
这一段时间组内也兴起了一股思想潮流:有扬言哥来物理组的目标不是保送,而是锻炼思维与能力,所以不做题,整天在那里进行深邃思考的(此人高一曾根据安培三实验一星期独立推出毕萨定律);有认为物理竞赛功利性太强,在那里反省为什么要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有精神敏感,在多人退组的情况下亚历山大,总是纠结于是退是留的……我们教练也不辞辛苦,与他们进行了一轮轮艰苦卓绝的思想斗争。(此三人现皆为省队,但他们的性格基本未被改变)
最后留组成员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已经快暑假了。教练带领我们出战杭州,参加舒幼生教授在富阳中学的讲座。可以说听这次讲座是我物竞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这里我从做题经验型开始向理论总结型转型,弄清了牛顿力学的理论体系,并基本掌握了舒教授讲解的几个新模型,最后考试拿了一等奖。这里说一句,舒教授上课、考试的不少新题其实是往届北大集训队选拔题。
回学校,天天上午考试下午做题,这时我为了试卷干净开始走极端,先在草稿纸上写下关键步骤并算出最终结果,再写到试卷上去。坚持了一暑假,这直接导致了我做题速度提高,然后考试策略变成先做完,再疯狂找错…
这时候递进、模拟都弄完了,高妙也差不多了(程书、绿书还差大片章节…),我开始做奥赛经典(其实组内做题速度差的很远,高端已经在做俄罗斯(复赛前不要做俄罗斯!—毛线的忠告),做的少的书还是新的)。奥赛经典是一本不错的进阶书,只是答案错的比较多。
暑假放了十天,也许是好好玩了几盘真三的原因,我的书写有开始下滑了,一起下滑的还有成绩,几套历届题都没考好(其实我们老师把前8届都考完了,我觉得是个败笔,另肯第二年暑假再考)
(梦里江河注:以上是高一)
到了高二复赛,我的分数还没有实验线(虽然到了实验线也没有用,湖南的地方政策),不过看到高二有三个到了省队理论线也不爽不。
复赛过后,我开始整理笔记(在此之前我还没有自己整理的东西),看舒力,看新概念。电磁学自己慢慢琢磨矢量分析,也推出了几个公式。然后看光学,热统第一章,疯狂抄书。做题做舒力,集萃,力学小问题(一本绝版书)。然后到师大上课,考试,然后就是一学期。这个学期还是纯粹学习。只不过最后我爸妈感觉食堂伙食太差给我租了房子走读。
又是寒假,罗老板他们从集训队回来了,然后罗老板随手就是一张大书单,我不放了,怕吓了小朋友。毛线给我们上了一星期的理论力学,之后我慢慢看狭相、格里菲斯的量子力学、数理方程、热统、电动,一边上师大的课,再一边开实验(实验集中讲)。转眼就到了4月份。可以说这两三个月是我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
这时候开始停课(保留英、语),但一停课效率突然降低,就单纯的在做集萃、国培、大题典。6月份有学业水平考试,恢复上课3个星期,结果考了个年级平均分。对于竞赛与综合如何协调,我应该没什么发言权,从县城里过来,第一次月考就是两百多名,虽然第二次进了前两百,但随后就一路下滑,滑到五百。我倒没什么大压力,我妈说竞赛搞不成考个邵阳学院(二本)就行了。
又是暑假,停理论、复习、清掉以前书上没做完的章节(其实我还没清完)、做模拟题,最后阶段一天一套,成绩全部张榜,全心准备复赛。考前自然有些紧张,不过还行,最后以10929有惊无险的通过。
复赛到决赛那一个月就算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借了一本爱因斯坦全集-卷二,入手了一本朗道《场论》,看的挺爽。做起题来却感觉都是现题,做不进。决赛以52的实验分扳本拿到国一。集训队里的话感觉大家都有层隔膜,不好交流,只好一心学习。
还是开张书单吧:
竞赛类
入门:
五三、黑白皮只为入门,找到感觉就行了,不要全做
基础:
程稼夫
力学篇、电磁学篇 普物风格的竞赛书
张大同等
物理竞赛教程(小绿书) 不错的题集
沈晨
更高更妙的物理 模型的归纳总结
建议上三本选两本主做,一本辅助
进阶:
黄生训等
奥赛经典
钟小平等
****方法(我不记得名字了)
张大同
考前辅导
做一本即可
题源:
俄罗斯
共有两本,一本是另一本的习题解答(虽然他没说,但是事实)
匈牙利
200道物理学难题
国内不少题的最终来源…做做利于拓展思维
普物类
舒幼生等
难题集萃 经典之作
郑永令等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培训与选拔 唯一一本公开的集训队选拔题
《力学与实践》杂志社
力学小问题 00年出的一本难题汇总本,道道题有价值,已绝版
中科大
物理学大题典有很多错误,隐藏着10%左右的好题
书籍
力学
舒幼生 郑永令 赵凯华皆可
电磁
郑永令或 赵凯华
热学
李椿 (赵的那一本可以在看热统时辅助)
光学
赵凯华或钟锡华
原子物理
杨福家(想进队的同学注意了,南开考精细结构!)
理论力学
工科 哈工大(有历史)或刘又文(思考题不错) 理科 我只知道周衍柏不好
电动
入门 郭硕鸿 加强 虞福春
热统
入门 汪志城与林宗涵(同门) 加深 王竹溪
量子
格里菲斯或曾谨言(两种风格)
实验类
标准教材
考纲
青一平
奥赛经典(物理实验) 上了青老师的实验课,等于是一次脱胎换骨,尽管他有些古板。希望看了他的书大家能有所收获。
沈晨等
高妙实验篇 一本竞赛题集
北京大学
基础物理实验见识什么是高端
本省历届实验题
某某届到某某届竞赛资料上面有各省试题,我也不记得了
实验一在熟练仪器、规范操作、规范报告,二在掌握方法,三要灵活应用、懂得变通。
lh同学文章转载来源:http://tieba.baidu.com/p/21754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