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和李若彤版的神雕侠侣是我最喜欢的版本
夜里睡不着觉,看电视怕吵到酣睡的一家老小,于是把神雕侠侣最后一本拿起来草草看完。基本上,小龙女跳崖之后的部分我是翻跳着看的,因为我不喜欢郭襄。不喜欢郭襄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她这个人,而是我觉得这个人物特别的假。
金庸大师的这部射雕三部曲的第二部是最柔情蜜意的一部,是最像琼瑶小说的一部,杨过与小龙女完全就是情深情真情苦情圣的不二代言人。因为是感情戏突出的一部小说,通篇小说,女性的形象异常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情愤青的李莫愁、冰清玉洁的小龙女、依然机智但已成人妇人母的黄蓉、刁蛮任性的郭芙……男性中除了杨过,基本没有谁能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敦厚狭义的郭靖延续了射雕中的形象,不算新创)。
所以仔细分析就能发现整部小说以越女采莲开始,接着出场的就是爱上自己养女的情疯子武三通,还有被情所弃而如恶魔般歹毒的赤练仙子李莫愁来杀她情夫全家的场面,归结成一个字“情”,更确切的是两个字“情债”。小说以杨过和小龙女飘然而去,郭襄终于再也忍不住珠泪断落为结尾,一个字,还是“情”,确切的两个字还是“情债”。
整部小说虽然也有郭靖死守襄阳城,杨过也好几次助大力。但是仍不能夺主,这个主就是言情。所以看神雕,不妨按言情小说来看。看杨过如何孤苦伶仃,到处受欺负,看小龙女如何冰清玉洁,不食人间烟火,这么令人怜惜的一对璧人,如何历经失贞、断臂、三番五次误会或成全的离别的考炼,看得人心疼不已;而最后十六年后相见的誓约无疑把这部言情小说推向言情中苦情的巅峰。
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令我时常诧异不已,也立刻佩服不已。经脉之说篇幅不算大,各种武功,各种武打场面,却非常的多,而金大侠能够描写详细,占据了全书很大的篇幅,这些完全靠想象出来的东西,能够被描绘得如此细致,如此真实,以至于感觉是金大侠都创造出来的一套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武功系统,这是何等的功力啊,而且据说,金大侠创造高峰期是任《明报》主编的时候,工作本就繁忙,还能搭建出这样一套异想天开、自圆其说的武功学体系,真是让人惊为天人,又甘拜下风。
但是,尽管是虚构的武侠小说,追根究底还是小说,对人物情感和性格变迁的刻画还是要符合常识,能让人接受,这样人物才真实可信,郭靖和黄蓉显然是金大侠刻画最成功的两个人,现实中的襄阳都要为他们立雕塑了,你说这得多真实?
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往往性格被夸大,可能是为了凸显人物形象,也可能是武侠小说的特点决定的,你想啊,江湖是个什么地方,是个生死瞬间可以交换的地方,是个快意恩仇的地方,没有夸大的性格,哪来那么多激烈的冲突?没有激烈的冲突,哪来那么多刀光剑影?没有那么多刀光剑影,哪来那么多生死离别?没有那么多生死离别,还是武侠小说嘛。
所以,适度的夸大我们都能接受,也觉得精彩异常,看得人很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