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的天气又是难得地风和日丽,中午全家人一起去了位于北京展览馆西侧的“莫斯科餐厅”吃饭。说起“莫斯科餐厅”,那在北京是一家名声相当显赫的老字号西餐厅了。
它虽然没有像京城里的其它老字号“全聚德”、“东来顺”等土生土长的中餐厅那样有着上百年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但它却是京城里有着特殊历史情结的一处场所,它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它所烹制的地道的俄式西餐,还在于人们对过去一段难忘的岁月的怀念。
据说这家莫斯科餐厅是在50年代初中苏关系最好的时期,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苏联专家们修建的,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以其华丽、高贵和异域文化色彩给那个年代的人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回味。
我最早来“莫斯科餐厅”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人们把“莫斯科餐厅”叫做“老莫”,能在“老莫”吃饭,在那个年代是一件可以向别人炫耀的事情。
那个时候我在部队的研究所里当兵,记得我和所里的一帮二、三十岁的部队子弟曾一起来过“老莫”吃饭。其实,我吃不惯西餐,只是大家男男女女的一帮人在一起吃饭图个热闹而已。记得我们这些不安分的年轻人们总是喜欢玩一些花样。去“老莫”吃饭的时候,竟然拎着装满了散装啤酒的白色塑料桶,大摇大摆地进入“老莫'那富丽堂皇的餐厅里,将塑料桶放在桌布下面,喝的时候就拿出来倒在每个人杯子里,好像是梁山伯上那帮喝酒吃肉的莽汉一般。不过,那个时候我们就实行的是”AA"制,从时间上看,我们应该是属于国内比较早实行“AA”制的一帮人了。凭着“AA”制,我们当时还去了不少京城里比较高档的餐厅,像“全聚德”、“东来顺”、“燕京饭店”、崇文门西餐厅等比较著名的餐厅,在当时也算得上是高消费了。
后来,大家也都结婚过自己的小日子了,也就很少再来这种地方用餐了。只是偶尔会在影视作品中还能看到“老莫”的场景,还是感到十分地亲切。今天再故地重游,竟然已经是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心里不免有些唏嘘和感慨这时间的流逝。
今天的“老莫”虽然还是在巷子深处,可它的华丽和气派依然是行业中的楚翘。来到这里用餐的人们中有不少是来这里怀旧的,也有不少是莫名而来的,这从就餐的人们的情绪和面部表情中可以看出这种情结。人们一边品尝着地道的俄式西餐、一边纷纷掏出照相机拍照留念。而餐厅里有四名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的俄罗斯演员演唱着人们耳熟能详的苏联时代的歌曲,仿佛又把人们带回到那个令人难忘的岁月里。
在“老莫”拍了几张照片,和博客里的各位朋友们一起分享吧!P2 莫斯科餐厅是让许多人怀念的地方
P3 俄罗斯艺术家们的歌声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里
P4 高大气派的餐厅至今仍然让现在京城里的高档餐厅望其项背
P5 门厅里的装饰已经显示出莫斯科餐厅的风格
P6 富丽堂皇的餐厅大厅宛如印象中的克林姆林宫
P7 高大宽敞的窗户和紫红色的幔帐好似皇宫一样
P8 俄罗斯的面包“咧吧”
P9 俄式酸黄瓜
P10 马车夫沙拉
![在北京莫斯科餐厅里忆往事 北京莫斯科餐厅团购](http://img.aihuau.com/images/30101030/30065247t013d0e4e9eea5c2581.jpg)
P11 经典的莫斯科红菜汤
P12 经典的奶油蘑菇汤
P13 传统意大利肉酱面
P14 罐焖牛柳
P15 铁扒杂拌拌配洋葱太阳
P16 莫斯科传统奶汁烤鱼
P17 一曲喀秋莎听得食客们心潮澎湃
P18 红莓花儿开。。。
P19 英俊的俄罗斯小伙子
P20 悠扬的歌声在莫斯科餐厅里飘散
P21 年少的儿子与俄罗斯艺术家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