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辅导女儿读史记。我主要选择那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故事让她细读。
我觉得读书不是为了单纯为了增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如果读书破万卷,但是不能解决问题,这书是白读了。所以即便是经典,也需要方法。
我举了一个例子:
史记陈涉世家里面讲陈涉在劳动的时候叹息:苟富贵勿相忘。这遭到贫困伙伴的嘲笑。于是陈涉进一步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对这一典故,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都知道,而且经常挂在嘴边,仿佛一夜之间变得风雅豪情。
其实,这种解读很有错解。
由于司马迁的绝美文笔,让作为普通劳作之人陈涉的感叹有了如此文采和魅力。不妨把上述典故还原成普通的情节:
处在底层的劳苦人士陈涉,在劳累之余,丢下锄头,在田坎站立,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如雨,突然对一起劳动下力的兄弟们说:要是哪天有哪个兄弟们升官发财了,不要忘记了弟兄们。
这时,有个正在挥锄猛干的小伙子,来不及抹一把满脸的汗水,一边说:得了,瞧你那得瑟劲,快干活吧,不然饿死你个瞎想胡想的狗日的。
陈涉也回骂:你懂个鸟。
我想当时情节大体如此。我觉得司马迁的文字,反而让陈涉的语言失去了力量和淳朴,正是这种淳朴的力量,才有了后面农民起义的轰轰烈烈。
所以后面的很多人读先贤司马迁的文章的时候,没有去想司马迁其实在转述。所以,我们看到当无数的人看了这一段文字之后,于是出现了巨大的分野:很多无才无学之辈,豪情壮志没学到,反而学到了一点酸气。
所以即便是读经典,我们心里一定要有数,知道该怎么读。
另外,陈涉和那帮穷哥们,其实真是没有任何文采的,而且没有要求一定要有文采才能当帝王将相。相反,有了帝王将相才有了文学之士为他们服务。
陈涉在后来发迹之后,那帮哥们去找他,一开始陈涉还是很买账的,给兄弟们好吃好喝好玩。这帮兄弟们玩得也极为开心,他们借着酒劲,牙齿里面还残留着当时和陈涉一起劳动时吃的粗烂食物的牙屑,对着陈涉的官员们猛喷。
每次宴会归来,这帮人都气质高昂,高声叫嚷:得涉。就是那种提起陈涉极为自得的语言和噪杂。
陈涉的官员对陈涉讲:你的兄弟在大家面前出了大王的丑,这样对大王很不好。于是陈涉就杀了那帮一起干活的穷苦兄弟,于是陈涉手下的人纷纷离开了陈涉。
后来得瑟这个词语,实际上与得涉意义上极为接近。
现实之中,你一定见到过那种年少的时候极为困穷而现在发达了的人,一般来说,不要轻易在他面前提起你们的友谊,也不要在外人面前说你知道他的历史。也许他在新人面前一直鼓吹自己出身名门呢。
也就是,千万不要得瑟。
还有,不要再提苟富贵勿相忘。苟富贵,务相忘。
还有,读书,要读见解主张,不要读得个迂腐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