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前,以YouTube为代表的新一代视频网站如日中天。在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关注新媒体的人看来,“用户产生的内容”将成为抢占受众眼球的异常强大的武器。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反思的结果是我开始越来越怀疑“用户产生的内容”的商业价值。
我觉得我们当时可能有点矫枉过正了。我们之所以对“用户产生的内容”充满了热情和期待,是因为我们对电视台播放的、经过拥有行政级别的编辑层层把关的传统内容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我们稀里糊涂不问就里地在没有审查(或者有限审查)和有吸引力之间建立起了某种因果关系甚至画上了等号。
我现在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是个特别简单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去关心大街上随便一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日常生活?我得闲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时间去看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除非他/她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众人物)的搞笑搞怪或者激情澎湃?
因此,我越来越不认为完全没有策划、没有编导、没有明星的“用户产生”的视频短片能够成为未来多媒体视频内容的主流。市场中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但是在商业价值上他们不可能同“制作商产生”的内容同日而语。用户产生的内容顶多是未来内容形态的一种重要补充,但它不会取代制作商制作的常态内容。
我认为未来真正有潜力的、现在还开发得远远不够的是那些由专业制作商制作或者委托制作、有专业(甚至大牌)导演和艺人参与、以产生话题为目的、适合广告植入、具有某种连续性和后开发潜力的30秒到三分钟(手机平台)或者五分钟到30分钟(电脑平台)的系列视频短片。
冯小刚今天可以导三千万美元的《夜宴》,明天也可以导一个100万美元的三分钟话题视频。章子怡今天可以出演好莱坞大片,明天也可以出演一个中国移动出品的手机电影。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新媒体内容和跨媒体内容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问题。我们不妨从一个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问题开始—
未来媒体和娱乐公司的策划会将怎么开?
以前杂志的策划会无非是争论下期封面做什么、能从那几个角度做、找谁采访等等。未来杂志需要考虑这个话题在电子版上如何展示,用什么样的视频最能配合文字,如果是写好男儿能不能把他们的付费单曲下载直接链在我的电子版文章里。
以前电视栏目的策划会讨论得最多的无非是节目的调性如何、嘉宾找谁、怎么制造矛盾和冲突、镜头怎么切怎么给。未来则需要考虑这个电视节目在网络平台上如何延展,能否派生出来很多适合手机平台播放的内容,明年的超女是否可以分为电视和网络两组选手两套赛制总决赛再让不同平台选出的两拨选手来个大PK。
以前的影视制作公司的策划会无非是侃剧本、谈人物、搭剧组、找赞助,以后则要考虑全剧十个主要人物几个在电视上展开,几个侧重在网络上打造,故事主线如何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平行推进,最后的大结局是否可以考虑通过手机付费预定以彩信方式在手机平台上全国统一播出。
杂志还是那本杂志,电视还是那个电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我奶奶还是我亲奶奶,可是内容产业已经像张也几年前甜美歌唱着的那样走进了新时代。
新媒体的内容谁来拍?从理论上讲,谁都可以。从电视台到手机运营商,从影视制作公司到唱片公司,大家都有各自的资源和理由参与其中。不过有一点,未来真正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可能仍然不是来自街上随便走着举着DV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拍摄新媒体内容的门槛虽然不高,但是随着旧媒体开始考虑跨媒体,真正有竞争力的新媒体内容很可能需要跨媒体的能力,而这不是大街上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