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楼游记 玩咸亭

“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秋”,这副绝妙的对联,是南京阅江楼六百年风雨沧桑的真实写照。

号称江南四大名楼的南京阅江楼,人们都比较陌生,原因是“有记无楼”,直到2001年建成开放,才实现了被大明皇帝钦点的“吴楚名楼今则四,水天明月古来双”的设想。

公元1360年,朱元璋在卢龙山指挥8万伏兵大败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奠定了基础。朱元璋称帝后,再次登临卢龙山,感慨万端,意欲在山上建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以登高望远,一目盈怀,察奸料敌,威震四方。于是他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并将卢龙山赐改名为狮子山,又令众文臣每人都要撰写一篇《阅江楼记》,其中大学士宋濂所写至为上乘,与朱元璋的《阅江楼记》一道流传于世,但迫于当时的种种原因,楼阁终未建成。2001年《阅江楼》得以兴建,才结束了几百年来“有记无楼,有诗无楼”的无奈和尴尬。

阅江楼屹立于南京狮子山巅,共7层,平面成“L”型,主翼朝北,次翼面西,形成独特的“犄角”造型,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登阅江楼或许都在一个“阅”字。远处眺望,长江浩渺縕蕴,天水间弥漫着薄雾,一如眼前若隐若现的曼妙女郎,起舞飘荡。近处俯视,只见长江滚滚来,呼啸奔涌,叱咤翻腾,意欲吞没前面的一切。然江水受狮子山所阻,尽管奋力拍打山脊,发出龙吟虎啸般的巨吼,犹如狂怒的巨蟒翻滚着身子,咆哮而去。进入夜晚,阅江楼晶莹剔透,流光溢彩,观赏长江灯火、城市美景,更是一番绝佳情趣。

无论是高度、体量和气势,阅江楼都要比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超出许多,内部的布局都是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的政治主张来展开的。底层摆放有朱元璋的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精雕细刻,栩栩如生,不失皇家威严。四周墙壁上悬挂明朝从洪武朱元璋到崇祯帝历代皇帝的肖像。值得思索的是永乐帝朱棣,明朝在他的治理下,达到鼎盛时期,但历史一直认为他是谋权篡位,不是正统皇帝的传人。一个皇帝有治国的雄才伟略,能够让子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正不正统又有什么关系呢?明朝后来的皇帝,一个个都很正统,但宦官篡权,民不聊生,最终还不是没落湮灭。

虽然壮观,一些建筑、碑亭、浮雕、瓷画、刺绣等等都是全国之最,但依然对阅江楼有一种心中的遗憾。或许是因为“有记无楼”的历史,我们的设计师缺乏对先人的理解,总体设计格调不高,无法体现辉煌。整座楼的色彩虽然五彩却不缤纷,建筑虽然重檐宝顶却无王家风范,缺乏那种画梁雕柱,拔地而起给人的震撼。还有,就是《阅江楼记》,朱元璋不能算是个文人,他写的文章并不美,还好,他有自知之明,命令所有大臣写一篇《阅江楼记》,宋濂写得最好,后被收入《古文观止》。但宋濂是个御用文人,必须为皇上歌功颂德,因为限制,不能发挥他的写作才华,只能牺牲自由的写作条件,最后沦为二流文人。我想王勃、崔颢、范仲淹的文采未必就比宋濂好,然而四大楼记里只有宋濂这一篇没有被选上名篇,这是宋濂的悲哀,自然也是阅江楼的悲哀。

古人选中此地阅江,今人大兴土木,南京城北的景观浑然一体,气象万千,登斯楼也,虽无宠辱皆忘之叹,却还有心旷神怡之感。

阅江楼两翼各以歇山顶逐层递减,高低起伏,跌宕多姿,饰以黄绿相间琉璃瓦的屋面绚丽典雅,檐下斗拱彩绘缤纷,真实地再现了朱元璋笔下描绘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风飞,彤扉彩盈”的景象。


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张灯结彩,游人如织。

大雾锁江,朦朦胧胧。

夕阳余辉,落霞晚照。

朱元璋采纳了高级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谏言,从称帝前三年就开始建城墙,整整花了二十一年时间,在南京修筑了33.676公里的城墙。

护城河

这座牌坊耸立在阅江楼正南面上山的步道上,上书“江南第一楼”为著名书法家尉天池的墨宝。

《阅江楼记》碑亭内的汉白玉碑,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汉白玉碑刻,石碑的南北两面镌刻着两篇同名文——《阅江楼记》。

朝南的这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全文共1199字,文章思路开阔,气势宏伟,在写狮子山阅江楼时,山水市烟兼纳,动静结合,优美之极。

北面这篇是元末明初大文学家朱濂所撰写的,全文共568字,是一篇典型的“遵命文学”,重点笔墨放在借阅江楼对一代帝王朱元璋的歌功颂德。这也正是其能被朱元璋推崇并能收入《古文观止》的原因所在。


狮岭阅江铜浮雕,是《全国最大》的巨型铜浮雕,再现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率领文武大臣阅江时的情景。


皇帝的龙椅

《郑和下西洋》是《全国最大》的景德镇瓷画。郑和曾建造大批巨型宝船,经此山下出江入海,七下西洋。

《四大名楼》以雄伟的阅江楼为主景,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构成一幅秀丽壮观的图画。画面以传统的的双面绣制作,针法精细、层次丰富,堪称苏绣艺术的经典之作,是《全国最大》的双面乱针绣。

《全国最大》的巨型石狮

阅江楼鼎重达四吨,是《全国最大》的仿西周司母戊鼎。

珍贵的红木家具——百狮台,雕有100只形态各异的狮子,并配有12张靠背椅,成为“千狮之山”的镇山之宝。

蟠龙藻井,整根樟木刻制而成,沉香浓郁,形象生动,威武雄壮,皇家气派。龙身由24K纯金装裱,共耗用24K纯金11公斤。

玩咸亭

“五军地道”,所谓“五军”,就是指清军、太平军、日军、国民党军、解放军。其意是山体内的地道分为别为这五种军队构筑过。

明太祖朱元璋牵马出征像


醒狮桥横跨卢龙湖,下有七孔,倒映水面,孔孔相连,俗称七孔桥。







阅江楼游记 玩咸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1181.html

更多阅读

原创 快乐成都——望江楼上望江流 望江楼 望江流的下联

自从人类发明了钟表,就把时间保留在记忆里……自从人类发明了火车,就把空间凝缩在时间里……自从人类发明了上帝,就把记忆抛洒在历史里……曾经年幼成才女,望江楼上望江绿。满目翠竹波光印,难寻儿时江边雨。 快乐不倒翁有感啦望江

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 四川成都远大中央公园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东南方,毗邻四川大学一路之隔。门票20元,老年人半价。公园北门。进门后的竹林夹道。望江楼公园以竹闻名,被誉为“竹的公园”。薛涛纪念馆薛涛(768年-831年),唐代女诗人、列女。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Roma/Amor大手拉小手逛罗马———图楼游记(1) roma amor

罗马,和这世上为数不多身为文明之源至今还依然繁荣的城市们一样,它的姿态风骨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小就知道的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让罗马这个名字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小时候总觉得,连中国人都这么说,那罗马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声明:《阅江楼游记 玩咸亭》为网友爱占领几分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