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居》原产地研究之檀香篇
2010-09-1122:01:26
前言小港去海口数里,山如铁笔,迤逦如长蛇,民傍缘而居;田地平,宜谷粟,食有余,气候暖;俗重耕牛,(土著)民煮海为盐,酿椰浆为酒,事网渔为业,有酋长;山羊(水牛)之孽生几许,(主人)家以烙毛刻角为记(号),昼夜不收,各遂其生育;土商兴贩,以乐其利(有点当年南泥湾的味道了,呵呵)。居于其间经年,与彼贸易,偶有异物所得藏于陋室,名曰《一品居》,却也怡然。近日得闲,偏安于陋室一隅,网上开博之际,有感而言,却东拼西凑情急下,南言北语胡乱中,贻笑大方。见笑见谅!
一品居樵夫
己丑年六月某日于帝汶岛陋室书
正文
一品旃檀天高云淡
刘师培先生的《文章原始》说:“积字成句,积句成文,欲溯文章之缘起,先穷造字之源流。”研究檀香亦如此,即还其本质和厘清来龙去脉。本文拟从对檀香的历史渊源考证,古时檀香的贸易路线,檀香木的植物学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而研考,抛砖引玉,就教于诸位师友。
言归正传。
(一)檀香的原产地考辨
“檀香出阇(du)婆之打纲、底勿二国,三佛齐亦有之。其树如中国之荔支,其叶亦然。土人斫而阴干,气清劲而易泄,爇之能夺众香。色黄者谓之黄檀;紫者谓之紫檀;轻而脆者谓之沙檀;气味大率相类。”树之老者,其皮薄,其香滿,此上品也。次則有七八分香者。其下者谓之点星香,為雨滴漏者谓之破漏香。其根谓之香头。”此段文字摘自南宋赵汝适《诸番志》中《志物》卷《檀香》条,是已知较早对檀香的比较可靠详尽的描述,其中涉及了其原产地,植物学形态,颜色的分类,如何加工及香路特征等方面,樵夫会在后面配以图片专门说明其植物学特征。
地名考辨
闍婆——宋代以前,泛指印尼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一带,宋以后主要指爪哇岛一带。
打纲——或谓即爪哇岛北部三宝垄旧名Takang的译音。一说为加里曼丹岛东北岸外的打拉根岛(TarakanIs.)。但对照元代成书较《诸番志》为早的《大德南海志》地名所列顺序推敲,其方位应于爪哇岛东部的求之,或指东岸的帕康(Pakong),按闽南方言,“打”读作Pa,打纲与Pakong对音相近(史书载,宋元明时期移居东南亚的中国人多为福建人和广东人)。
底勿——即今帝汶岛(TimorIs.)。我国古籍中又作古里地闷、吉里地闷、地门、地闷、地木岛、池闷、吉里地问、知汶、地问、地漫等。
三佛齐——为爪哇语名Samboja的译音,故其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巨港(Palcmbang)、占碑
(Jambi)一带,最盛时控有苏门答腊全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乃至马来半岛,都城一般在占碑。
关于檀香的产地,还有一篇有趣的记载,录于元代大航海家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一书中“古里地闷”(今帝汶岛东帝汶)条:
“(一)居加罗之东北,山无异木,唯檀树最盛...(二)部(落首)领纵食而贪色,醉酒之余,卧不覆被,至者染疾...其疾发而为狂热,谓之阴阳交,交则必死。(三)昔泉之吴宅,发(船)舶梢众百有余人,到彼贸易,既毕,死者十八九,间存一二,驾舟回舶...黄昏之际,则狂魂荡唱...夜则添炬晔耀,使人魂游而胆寒。吁!良可畏哉,然纵有万倍之利,何益?...”
这段文字樵夫划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山无异木,唯檀树最盛”这句话最为紧要,描述了当时帝汶岛的自然环境是遍生檀香树,史书记载元代之前就有中国人到此岛做易货贸易,用瓷器和丝绸交换本地的特产,帝汶岛主要的特产就是檀香。本文的第三部分证明了这点,说,元代前有福建泉州的吴姓人士,带同伴百余人到帝汶岛贸易,最后却是得了怪病死掉了。第二部分介绍了此所谓“阴阳交”的疾病,古时的人没有现代的医学知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其实就是流行于热带地区的登革热或者恶性疟疾。(樵夫个人在帝汶岛工作经年,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曾经染过此“阴阳交”之疟疾,虽未“交则必死”,但其间真“生不如死”才可形容之。呵呵,题外话了)及南宋另一重要地理古籍,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至明代随郑和一下西洋的书记官马欢所书《瀛涯胜揽》、清《粤道贡国说》等众多古籍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檀香的原产地之一,帝汶岛,所谓檀香中的一个有名的品种——地门香的产地,这点确凿无疑。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入主帝汶岛,主要将其作为香水原料的基地,将大量本岛土生檀香木砍伐贩运至欧洲提取香油以供应当时欧洲方兴未艾的香水工业;同时在一个专门的地区引种印度檀香,以解决檀香原料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是历史上两个檀香原产地的唯一一次的交流。
那么,到底什么是檀香呢?
(二)一品檀香
引自周默先生的考辨:檀香在梵语中称Chandan或Chandana,中文音译为“旃檀”,在佛教中有特殊意义,是造像和浴佛的重要原料,如《本草纲目?本部》卷三四《檀香》载:“释氏呼为旃檀,以为汤沐,犹言离垢也。”史籍对檀香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晋书》帝纪第八《穆帝》:“升平元年(357年)……扶南、【天】竺旃檀献驯象。”原文似有误,应为“献旃檀、驯象”,如《南史》卷七八《夷貊上》载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扶南国)复遣使送天竺旃檀瑞像、婆罗树叶。”对檀香最早且可靠的描述见于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卷下《檀香》载:“檀香出阇婆之打纲、底勿二国,三佛齐亦有之。其树如中国之荔支,其叶亦然。土人斫而阴干,气清劲而易泄,爇之能夺众香。色黄者谓之黄檀;紫者谓之紫檀;轻而脆者谓之沙檀;气味大率相类。”其中所谓“紫檀”,叶如“荔支”,即荔枝(Litchichinensis),应是椭圆形、两端尖锐的单叶;气味与黄檀“大率相类”,也应有浓烈香味,显然属于檀香。这里周先生的重点是放在对“檀香”的历史渊源之考辨上面的,其文中已经自然地说出了檀香的两个重要的原产地,印度和帝汶。檀香这个名称来自梵语,说明是印度最早开始使用檀香作为礼佛和浴佛的工具原料,中国大规模应用檀香应该是从唐宋时期开始的。印度有用檀香造佛像的习俗,《大唐西域记》卷十《摩腊婆国》:“不有所异其何以显,遂用赤栴檀刻作大自在、天婆薮、天那罗、延天佛、世尊等像,为座四足。”在我国,用“赤旃檀”或“紫檀”的造佛像可上溯至晋代,《佛祖统记》卷三七载:梁武帝天监十年(511年),“中天竺释迦檀像至,帝率百僚迎入太极殿。”“至舍卫国从王请像。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适边。乃令三十二匠更刻紫檀。”《法苑珠林》卷二一对此记作“乃令三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图一相。”《佛说浴像功德经》:“若欲浴像,应以牛头旃檀、紫檀、多摩罗香……以如是种种妙香”,所指为一种香料,应为檀香而非紫檀。其他如《续高僧传》中的“紫檀为笴”,《范文正集》中的“紫檀肖其象”,《渭南文集》中的“紫檀刻佛”,《辽史拾遗》中僧继顒的“紫檀如意”等等,其所指均为檀香。用于书画卷轴、香料、装饰的“紫檀”也指檀香。因檀香香味独特浓烈,有驱虫的功效,故可用作书画卷轴。《长物志》卷五载“古人有镂沉檀为轴身”,“盖白檀香洁去虫,取以为身最有深意”。诸如《大唐六典》、《旧唐书》载唐玄宗时集贤馆藏书“子库书雕紫檀轴”,《东观余论》载唐代用于装裱书画的“紫檀轴首、白檀身”,《南村辍耕录》用于书画的“紫檀云花杵”等,显然都是利用檀香的驱虫功效。此外,《清异录》载“黄、紫檀为屋宇,白檀为人物”;《本草图经》载“檀香有数种,黄白紫之异”;《香谱》载“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从其用途及其与其他檀香类型的关系来看,显然都属于檀香。
周先生为了厘清这个概念(即檀香和现在所谓的印度檀香紫檀并非一种,“檀香紫檀”绝非檀香!)曾十几次地进入印度的森林采证,对檀香的植物学形态有了如下的结论:
表1 檀香和檀香紫檀的分类及木材特征
特征 | 檀香 | 檀香紫檀 |
分类位置 | 檀香科(Santalaceae) 檀香属(Santalum) | 豆科(Leguminosae) 紫檀属(Pterocarpus) |
叶型 | 单叶,对生 | 复叶,互生 |
叶端 | 先端尖锐,基部锲型 | 先端微凹,基部圆 |
叶背 | 有白粉 | 密被绒毛 |
花序 | 聚伞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 |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 |
花 | 钟形,花被四裂,内部初为绿黄色,后为深棕红色 | 蝶形,花冠黄色 |
雄蕊 | 四枚,花丝分离 | 十枚,花丝联合 |
雌蕊 | 有花盘 | 无花盘 |
果实 | 核果,外果皮肉质多汁 | 荚果,边缘有宽翅 |
心材颜色(鲜艳) | 淡黄褐色 | 橘红色 |
心材颜色 (历久后) | 黄褐色,深褐色至红褐色 | 深紫或黑紫 |
管孔分布类型 | 散孔材 | 散孔材 |
平均管孔弦向直径/um | 70-80 | 92 |
纹理 | 直至交错 | 交错 |
轴向薄壁组织 | 离管,形散状及星散聚合状 | 傍管,同心层式或略呈波浪形细线状 |
香气 | 浓烈 | 无或很微弱 |
射线 | 两列异形三形或单列异形 | 单列同形 |
气干密度(g/cm6) | 0.90—1.00 | 1.05—1.26 |
油细胞 | 有 | 无 |
药性 | 性温,味辛 | 性微寒,味咸 |
功用 | 理气,和胃 | 消肿,止痛 |
通过周先生的精辟分析,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檀香应为独一无二的唯一一种,其植物学的概念中不存在商家所谓的印度老山香,地门香,新山香,雪梨香等等人为的分类。从樵夫在帝汶岛几年来潜心收集的资料加以印证,确实指向了这点。印度的产地情况不是很清楚,但是从本岛的现状来看,真正品质优良的檀香已经近乎绝迹或正在迅速消失(印尼的爪哇产地已然消失。虽然痛心,但是只能用自己一点微薄之力尽可能地抢救这朵这个星球上的奇葩),原因大家都知道,利字当头一把刀!
樵夫以为,檀香木从幼苗时期寄生于其它树种,成活后至十年左右不会有檀香形成,这个时期是不可以称之为“檀香”的;十年到三四十年间会有所谓“点星香”或“雨滴香”的形成;到五十年上才大概可以形成“有七八分香者”,至于“树之老者”,就是连皮都是香,最少要在百年以上,樵夫曾经惊艳过一次此等神奇之香,一阵风过来,远远地就闻到其淡雅又醇和之香,大有熏熏之意,近观则有森森血滴之相(当时的第一感觉),气韵浓郁芬芳至极。当地的土人不敢将之放在卧室里面,因为如果这样第二天醒来会鼻孔流血,可见其香之劲极,用“香极”名之,无出其右者,丝毫不为过,这才是真正“能夺众香”的极品檀香了。所以,檀香的形成实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叹服乾坤造化的神奇了。
来看一下樵夫从山上引种下来的檀香树(将近十年的树龄),树高十几米,近根部的直径大概在14公分。
叶子和花蕊
刚栽种不久的檀香树苗
如荔枝树般的树干细部
回头再看宋人赵汝适对檀香的精彩描述:
其树如中国之荔支,其叶亦然。土人斫而阴干,气清劲而易泄,爇(ruo)之能夺众香。色黄者谓之黄檀;紫者谓之紫檀;轻而脆者谓之沙檀;气味大率相类。”树之老者,其皮薄,其香滿,此上品也。次則有七八分香者。其下者谓之点星香,为雨滴漏者谓之破漏香。其根谓之香头。
“其树如...荔枝...土人斫而阴干”描绘了檀香树(木)的外部特征及被伐后土人的处理方法,现在每每从山中觅得的新料,土人都是用去皮阴干的方法来处理的,先人诚不我欺!(如图)
“气清劲而易泄”,是指刚伐后檀香木心材气味的香路走势,新鲜的檀香木心材部分的香路确实为清劲霸道,易出易泄。
“爇之能夺众香”,用火燃点则胜过其余各香,有点夸大,但还是坐实,质量上乘的檀香木
心材阴干后油性很强,燃点后就会有如此的效果。(如图)
此种才是真正之檀香,即檀香木的心材部分,所以有“气味大率相类”之断语。(切片图)“色黄者谓之黄檀;紫者谓之紫檀;轻而脆者谓之沙檀”,此处“沙檀”似指白檀,其特点确为“轻而脆”(如图)。
本段概括了檀香的色类:黄、紫(红,黑)、白之分。从帝汶岛的情况来看,本岛不同省份出产的檀香都有这种情况,大概和当地不同的土壤,气候,海拔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有关。(如图)
“树之老者,其皮薄,其香滿,此上品也”,老树皮薄香满,诚如是也!但是到底要多老才会这样呢?樵夫的经验应该至少在五十年以上的树龄才可以,还要配合周围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本岛的情况是,凡是品质绝佳之香均出自一、二个地区,此地气候正是四季炎热干燥,土壤的环境多为岩石,日照极充裕,绝非在平原生成。但凡十年才可由心结香(如图)
“次則有七八分香者”,看图说话
“下者谓之点星香”,点星香切片—看图
“雨滴香”切片,如图
“其根谓之香头”,檀香树头,如图
樵夫认为,檀香形成的线路大略如是:檀香树苗(树木成长期)——檀香木(十年左右)——点星香或雨滴香(二十上至四十年下)——熟香(有皮,七八分香心,五十年上)——满香(连皮,百年上)
樵夫以为,十年下为成木阶段,四十年下为成香期,五十年上为香成熟期,百年上为满香期,樵夫名之仙香,香极是也。本岛产出之优质檀香(熟香)在径级(大者在18公分上),色泽(黄肉,红肉和黑、紫肉),肌肉组织(细腻无纹理)以及香品(醇厚祥和)上并不比所谓的老山逊色;而满香则谓之可遇而不可求。至于如何一个品种的树木之产地却相隔万里(印度vs帝汶),而且没有任何地理上面的联系,这个问题樵夫至今未明。只能套用一句老话: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一母同胞,同姓异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呵呵)。
(三)西洋香路——古时檀香(木)贸易路线考辨
现在流行的所谓海上丝绸之路樵夫以为是一个单向而非双向的概念,大家都知道,古时我国是以输出丝绸和陶瓷闻名的(出),而输入的东西主要是香料香材和南洋珍宝(进),一出一进间,如以进方为据,则应称之为西洋香路。据专家考证,东、西洋名称首见于元代典籍。成书于约元大德八年(1304年)的《南海志》是较早同时提及東、西洋的一部重要古籍,书中记有东洋、大东洋、小东洋、西洋、小西洋等名。比它约迟半个世纪的《岛夷志略》也提到东洋、小东洋和西洋。徐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和周达观《真腊风土記》(约大德三年,1297年)虽未提及东洋,但已录有“西洋国黃毛皮子”和“西洋布”。故西洋一名单独出现似比东洋略早。
按照《南海志》所記,元代的东西洋应是以雷州半岛─加里曼丹岛西岸─巽他海峽为分界。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及其以东的地區、水域为东洋,其中又分为大东洋和小东洋部分。该书有“东洋佛坭国(指今文萊)管小东洋”、“单重布啰国(今加里曼丹島)管大东洋”、“闍婆国管大东洋”等条。从诸条下罗列的地区來看,大东洋的范围约西起爪哇岛西岸的巽他海峽,中经爪哇岛、加里曼丹岛南部、苏拉威西岛、帝汶岛,直至马鲁古群岛一帶;小东洋则指今加里曼丹岛北部和菲律宾群岛一帶。這种情況直到明代中期,似无多大变化。如《岛夷志略》云:“(爪哇)地广人稠,富甲东洋诸国”。明代费信的《星槎胜揽》、严从简的《殊域周谘录》也基本上沿袭其说。后來《東西洋考》才把所謂“大东洋”一帶列入西洋的范围。
宋元明时期我国与南洋各地的海路交通大致有下列路线:
从广州发舶,顺印度支那半岛东岸至半岛南端;自印度支那半岛南端,经柬埔寨、泰国而至缅甸;由泰国沿马来半岛东岸而下,抵新加坡、马六甲海峡;从马六甲海峡南航至巽他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或北出马六甲海峡抵苏门答腊西北岸;自巽他海峡东行,中经爪哇岛直抵帝汶岛。
由南海至文莱、菲律宾群岛,或由泉州、台湾至菲律宾、文莱;自加里曼丹西北端,顺该岛西岸、南岸,向东直抵马鲁古群岛。
印尼苏门答腊岛(古称三佛齐)为此两条线路的中转总站及货物集散地。
据宋《岭外代答》载:“诸番国大抵海为界限,各为方隅而立国...正南诸国,三佛齐其都会也...诸番水道之要冲也。”樵夫以为,古时的檀香贸易路线可纳为三点一线,即广州——苏门答腊岛——帝汶岛(爪哇岛),或泉州——苏门答腊岛——帝汶岛(爪哇岛)。
令人感服的是,在六、七百年前,我们先人已经谙熟了今日东南亚地区的大小航道,在此基础上,方有十五世纪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据樵夫考证,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中曾有一次踏上过帝汶岛的经历,樵夫会把相关的考证图片陆续发出。
汪大渊在七百年前(岛夷志略)书中叹道:“昔柳子厚谓海贾以生易利..有甚于此者乎?!”
正是:为香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逝者已矣!
唯青青翠竹尽法身;郁郁黄花皆般若。
愿香满神州,香满人间!
敬请诸位香友斧正
阿弥陀佛
一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