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如何到非洲做生意 非洲做生意

原文地址:如何到非洲做生意作者:alex_2006中国人走出国门做生意,先是从俄罗斯边贸开始,后来又到中东欧、东南亚,起初利润特别高、生意非常好,随着同胞的增多,利润直线下降,现在开始把目光瞄准非洲,称之为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目前在南非的有近10万中国人、埃及几千人,其他地方相对较少、机会较多。

中国商品广受欢迎

非洲虽然整体收入水平低,但贫福差距大,少数黑人、白人与外国人员消费水平较高。人民日报社非洲考察团讲:非洲什么都缺,家电、轻纺、鞋类,甚至火柴。在中国卖一元人民币的商品一般都能卖到一美圆。在安哥拉一条普通的毛巾能卖到10美圆,29寸的普通彩电能卖到2000美圆。中国商品虽然价格不菲,但销售很好。在非洲各国都能看到中国的商品,大部分都是经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港台与阿拉伯商人层层倒手,赚取了高额利润。

非洲的轻工业基础极其薄弱,基本依靠进口,欧美产品价格过高,中国的轻工业品物美价敛,大量过剩,非洲是极为重要的市场,今后的重点就是绕开中间商,直接做生意。

重工业也不发达,赞比亚只有2条水泥生产线,常年供不应求,紧急时需要提前半个月付款,才能提货。国内的中小水泥厂、中小造纸厂、中小化工厂可以整体搬迁过去。

种地都挣钱

非洲大部分土地肥沃,热量充足,甚至可以一年收获3季,只是生产水平低下,很多地方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状态。大部分的确大米合人民币每公斤8元、面粉6元。一棵白菜在安哥拉能卖到几十元。

江苏农恳集团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赞比亚累计投资不到90万美圆,投资早已收回,仅2002年赢利不到54万美圆,现已发展到4家农场,累计拥有2000多公顷的土地永久性产权。该单位的斯肃说:整个非洲都缺粮,粮价一直坚挺。赞比亚的小麦每公斤卖到2元,而国内只有0.8元左右。赞比亚劳动力价格不高,月工资只有20美圆,电价只有三角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比国内低。非洲地价便宜,花几十万或更多的资金,便可以买下几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租期长大50-99年,坦桑尼亚甚至可以免费租种土地,种粮的收入地国内要高一倍。

奇怪的市场现象

生产棉花的国家出口棉花却进口棉布,森林丰富的国家出口纸浆却进口纸张,农业国家大片土地荒芜却进口粮食。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尼日利亚海岸线长达800多公里,但每年却要进口2000多吨食盐;坦桑尼亚盛产甘蔗,价格低的惊人,但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来购买食糖;莫桑比克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建筑材料在当地奇缺,一块红砖的价格高达人民币1.8元。

大量资源等待开采

世界上最重要的50多种矿产非洲都有,而且储量巨大。非洲还是世界上拥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广阔的地区之一,森林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石油占全球的6%。尼日利亚、安哥拉、乍得等国用石油换回了大量的外汇。

加蓬生产紫檀、桃花心木等木材,堆积在港口等待买主,更有大量树木在山中自生自灭。赞比西河生产鱼类,因缺乏冷冻加工技术,几乎无人捕捞。

中国人在非洲经营成功

赵贤文,1998年时67岁,第一位创非洲的浙江商人,现在耗资金1200万美圆在南非建起了“中华门”商城,占地大9万公顷,经营了几乎中国所有的商品,被成为拓展非洲市场的英雄。

北京科泰新技术公司的年轻人成功的把“科泰新”抗疟药打入非洲,每年以50万美圆的速度递增,现在已突破300万美圆/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信集团1997年投资1000万美圆在南非建厂,在南非市场,中国电视所占分额已达25%。

“穆隆古希”是有青岛纺织和赞比亚合资的纺织企业,3年时间,从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了赞比亚最成功的纺织厂,累计上缴税费达200万美圆。并利用非洲产品出口欧美无配额限制的规定,成功出口美国。

马达加斯加的免税区政策非常优惠,鹿王羊绒利用当地的政策与配额,出口欧美市场,年销售额达7500万美圆。

中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双方政府鼓励投资贸易

中国政府专门投资上亿元在非洲设立了11个投资贸易中心,为国内企业投资提供服务。设立专项贴息贷款,鼓励在非洲投资设厂。

中国商贸网(www.hi-africa.com)首席顾问许阳认为:现在是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最佳时期,双方政府鼓励,非洲整理政局稳定,两地产业结构互补,可以把中国的轻纺、家电、医药等在非洲投资贸易,把非洲的木材、原油、矿产运回中国。陆教授最后强调:一定要选好国家、地区,先考察、再立项。

注意事项

1. 合作伙伴:中有信誉、有实力的;

2.由于信用证方式积压资金,非洲商人多采取现货现售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机电产品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公开招标,一般要求远期付款或提供信贷;

3.身体健康,千万比生病:非洲药品价格是中国的10-20倍。中国多次派出医疗对支援非洲,中医被广泛认可,在南非的每个药店都有中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机会,在当地开办医院,或者销售药品,利润很大。

4.本着先考察后贸易,最后再投资的路线,稳扎稳打,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线。

尼日利亚四大银行之一的非洲联合银行(United Bankfor Africa)日前宣布,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a DevelopmentBank)达成了一笔交易,从而在竞争对手之前抢得了先机。

随着股价不断飙升、资产规模日益膨胀,加之外国投资者兴趣浓厚,在这些因素的支撑下,尼日利亚的银行一直在宣扬它们的长期潜力。

但是,尼日利亚的银行能否与西方机构展开竞争、它们在巨额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面能否扮演主导角色,仍然值得怀疑。

不过,非洲联合银行与中国国开行达成的此笔交易,是一张重要的信心投票。中国国开行的资产规模超过了亚洲开发银行(AsianDevelopment Bank)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总和。

非洲联合银行首席执行官托尼.依路米路(TonyElumelu)表示,这份协议让该行得到了几乎无限量的资金支持,可以投入到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上。

但是,尽管非洲联合银行似乎得到了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但它也面临着所有尼日利亚银行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将非洲银行业的潜力转变为利润。

迄今为止,投资者似乎选择了相信尼日利亚的银行。尼日利亚央行于2004年启动了一项整合行动,将尼日利亚银行的数量从89家削减至25家左右。自那以来,许多金融股已上涨了3倍。

尼日利亚的银行也已首次开始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而尼日利亚投资者则蜂拥买进银行股。

银行股的估值不断飙升,反映出投资者的信心:尼日利亚的银行必将从拥有1.4亿人口、潜力巨大的零售银行市场获利,并且实现在整个非洲扩张业务的计划。

尼日利亚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可能对整个非洲大陆具有借鉴意义。欧美等地越来越多的投资基金一直关注着非洲,它们寄望高企的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政治改革以及一些国家日益稳定的局势,将推动非洲经济更为迅速地增长。获取信贷对于推动这些经济体的加速发展将至关重要。

但是,非洲联合银行、第一银行(First Bank)、尼日利亚联合银行(UnionBank of Nigeria)和ZenithBank等尼日利亚大型银行的大部分收入,一向来自为尼日利亚石油收入产生的国家存款提供服务,而非来自评估私营部门风险这种更为专业的业务。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原油生产国。

并非只有非洲联合银行才认为地区扩张是长期增长的关键。同为尼日利亚四大银行之一的第一银行,正与总部位于多哥的经济银行跨国集团(EcobankTransnational)洽谈合作事宜。如果成功结盟,第一银行将可以利用经济银行分布在18个国家的地区网络。尼日利亚规模最大的几家银行大多已进驻加纳(西非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以及冈比亚和塞拉利昂等同样讲英语的国家。

但迄今为止,相对于其整体投资规模来说,尼日利亚银行的海外投资微不足道,其地理分布也比较狭窄。

“大家都希望说自己已走向全球,但这几乎就是第22条军规,”IBTC CharteredBank董事长AtedoPeterside表示。“在非洲更为发达的经济体中,尼日利亚的银行没多少发展空间。但如果你进军其它经济体,你会发现那里没有象样的参与者,而且市场规模也太小。”(第22条军规,Catch-22,比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译者注)

分析师表示,要想证明自己股价合理,尼日利亚的银行必须证明它们能够开拓利用潜在规模庞大、但发展非常不成熟的国内零售银行市场。

它们正推出汽车贷款等新产品,并拓展ATM机网络,但许多银行很难为分行招到足够数量的合格员工。

尼日利亚的银行市场已经引来了外国竞争对手。南非的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9月份将其分支StanbicBank与IBTC进行合并,从而扩大了其在尼日利亚的业务。中国工商银行(ICBC)上周宣布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份,这意味着该行如今可以借助标准银行的分支机构,直接进入尼日利亚市场。中国的银行可能很快将在尼日利亚市场上互相竞争了。

在走进非洲的华人群体中,开商店的中国小商人占据多数,他们远渡重洋闯荡非洲,在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带动中国商品海外销售、促进中非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遍查国内媒体,有关非洲的中国小商人详细的调研之类的报告文章几近空白,他们一直处于单打独斗、自生自灭、缺乏关注的经营状态。研究他们,了解他们的生存和经商现状,对及时传递非洲商情、防微杜渐、避免国内个体盲目进入非洲、规范中非经贸经济活动等方面,都有着现实急需的指导意义。

上世纪90年代至2003年,中国个体商人陆续来到非洲,带来了价格合理、非常适合非洲人消费水平和消费兴趣的中国商品,深受非洲市场的欢迎。早期或首批开店从商的华人抢占先机,遇到了好时候,那时的市场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中国商人很快暴富,由普通市民跃入百万富翁阶层,在贫穷落后的非洲大陆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这时媒体用“想发财、去非洲”、“到非洲淘金去”、“非洲遍地是黄金”来炒作并不过分。

早期中国个体商人来非洲后,不少人租间仓库,发一货柜廉价鞋子或日用消费品,什么时候批发完毕,什么时候再回国进货,无需开店,只要能进一货柜商品,一个人就能撑起摊子赚钱,不需多高的技术、无需多大的资本。这种简单批发货柜或开店经商的行为多属于提蓝小卖,结构单调,品种雷同,甚至还掺杂有不少伪劣商品,附加值极低,总体贸易额也低,但人们普通认为这时的生意“很好做”。

大致从2004年之后,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含量低、投资少见效快、是人就能开店“捡金子”的活儿吸引了更多的私营公司或个体经营者蜂拥而至,部分中国商人为了争夺非洲市场进行低价竞销,不仅造成当地经营秩序混乱,影响了中国商品的美誉度,还导致行业利润大幅度降低,竞争激烈。这时的非洲市场仍然有钱可赚,不过,表层和浅层的油水已被捷足先登者抽走,需要后来者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来赢得竞争优势。比如说,2000年到非洲,一个人十多万人民币就能发个二尺货柜、租仓库,批发零售,成就事业,但到了现在,中国商人扎堆,竞争升级,再到非洲开店,至少需要二、三个人四十或五十万人民币的资金才能周转开,不是说这些钱都扔在非洲,而是今非昔比,商机变化无常,店主们必须要保障商品快速流通,薄利多销,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赢利,而这需要商人同时考虑3个货柜的运转情况:正在销售一个,海上漂着一个,国内正在采购一个,钱都押在货柜的商品中了。

现在要来非洲独自开店经商,笼统地讲,大概需四、五十万人民币才能完得转,低于这个数字,生意真的不好做,即便如此,一年也不见得能赚上几个钱。当然,这是个笼统的提法,毕竟非洲有53个国家,国与国也不雷同,如50万人民币在不少非洲国家可以开设低档中国商品批发商店,但在安哥拉就不行,它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这样一来,关于中国小商人闯荡非洲市场一个矛盾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个体商人仍在误认为非洲很穷,到此创业起步资金低,投资少,回报快,生意好做才来到非洲,到达之后才发现情况恰恰相反,开个商店就需50万人民币,赚不赚钱还难讲,投资办实体需上百甚至上千万,更是望洋兴叹,与其来非洲吃苦冒险,还不如就此罢休,因为50万在国内就能做不少事,真没必要再来非洲了。所以,对于只有几万、十几万的小商人,笔者在此旗帜鲜明地表示:如果您不占有语言、技术、行业经验等优势,最好放弃来非洲的念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11月4日举行的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五点建议,其中第二条:“加强中非投资合作。中方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投资兴业,转让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政府制定“走出去”的整体战略,是有条件的如实力、信誉、技术、经验等,并不是什么人都鼓励走出去。如果坚持来到非洲,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走进非洲,一是从网上和媒体中寻找机会,到非洲打个一到两年的工,先弄个有吃有住的地方,熟悉非洲当地市场和环境,利用业余时间调研商机,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的单飞打下基础;二是与他人合作,集合资金共同开拓市场,待规模做大后分开,各干各的事业,完成起步时的过渡阶段。

近两年,又有不少中国人,受国内早已过失信息或虚假财富神话的误导,盲目来到非洲。他们对非洲不了解,甚至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来捞世界,没有技术、不会语言、没有优势,有些人就带了几万元人民币,更有甚者勉强买张双程机票,兜里揣点零钱,来到非洲,受到挫折后,没有找找失败的原因,却到处骂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好心”劝人别来非洲,把中非经贸和对非投资一概否定。所以,不是非洲市场不行了,而是近来许多到非洲的中国人不具备竞争资格、仍抱着以前的陈旧观念来衡量非洲,适应不了早已变化后的竞争要求,不摔跟头才怪呢。

大致讲来,闯荡非洲的新华人可以分为三大群体,一是在非洲开店的中国商人,二是到此开矿办厂的投资人士,三是承包工程的中资公司。其中以小商人的数量最多,所以,人们在谈论非洲商机状况时,多拿开店经商的情况来说事,这是以偏概全极不准确的一种说法。当没去过非洲的中国人还在津津乐道非洲钱好赚时,现在非洲各国开店的不少华商却认为:中国人在非洲,先把市场搞活,再把市场搞滥,最后把市场搞死。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对非洲盲目乐观和否定赴非经贸,笔者认为都是在走极端,其实到非洲做生意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许多中国商人在非洲赚得钵满盆溢,另有一些中国人投资失败,亏本走人,但这正常,和在国内是同一个道理,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到非洲开店,属于中非经贸范畴,其优势是这种商贸行为是动产投资,资金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可放可收,投资少、见效快,干得好就维持现状,不想干了或遇意外事件,处理完商品,就可拍拍屁股走人,但缺点是中国人越到越多,利润越来越薄,前景越来越不看好,目前,国人在非洲开得最多的就是鞋帽、服装、箱包、日用百货商店,这种状况说白了,就是中国人自己与自己竞争。所以,若您想到非洲开店,最好是专业对专业,扬长避短,开展其他行业,避免扎堆。比如,若在国内搞装饰,就到非洲开个装璜店,并承揽装璜业务;若在国内卖电脑,就到非洲也开个电脑维修、销售商店,在不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下,不要盲目跟风。一句话,若您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行业经验、实力,开设专业对口的商店,赢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中国商品非常具有竞争力,但中国赴非商人却缺乏竞争实力,所以,我们要明白:是中国的商品将中国商人带进非洲,而不是中国商人将中国的商品带入非洲,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家喜欢扎堆开店、难以突出重围、开展其他经贸领域的原因。纵观中国个体商人在非洲经商状况,涉及行业极少,基本上是销售从义乌发来的廉价鞋类、服装、箱包等日常生活用品,可谓是行业高度集中,这也凸现出决大多数的赴非个体商人虽有商机头脑、却无一技之长、在国内缺乏竞争力才被“挤兑”到非洲,或者说真正有技术、有竞争条件的中国人能在国内赚钱,也就没必要到非洲冒险吃苦,所以还没走出来。其实,非洲各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尚有许多商机可循,另有许多新的行业正在催生,只要是国人尚未染指的行业,都是蕴藏财富的地方。所以,现在是到了有实力、有行业经验、有相关技术的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来挖掘非洲大市场、拓展其他行业、进行深度开发的时候了。

就非洲商情与国人赴非开店,笔者提供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现在,若有同胞决定进军非洲,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看待和分析问题,非洲容易做的浅层行业已走过暴利时期,故不能怀有投机、侥幸或一夜暴富的心态来到非洲,也不能被一些过时、夸大、断章取意的信息所误导。例如,网络流行的一篇文章称“中国人在非洲每棵大白菜能卖到五六十元。”事实上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现阶段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却是:中国人买啥啥涨价,中国人卖啥啥降价。笔者并不否认中国人在非洲,曾经出现过每棵大白菜卖到五六十元的事情或之类商品价格悬殊的现象,这可能是老皇历了;可能是少数国家并不能代表整个非洲;可能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因短缺出现的昙花一现的假象;可能是有价无市;可能这种商品属于垄断经营;可能这种商品价格的确高昂,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看见及看不见的高额成本或高风险投资。退一步讲,对商品利润的狂热追逐是世界各地商人共同的本性,若真出现这种好事,众人就会蜂拥而上,很快把商机荡平,等到你从网上看到时,它已成为一文不值的电子垃圾了。说了这么多,意在告诉国人,个体华商在非洲从事一般商品销售的日子并不好过,形势逼迫后来的中国商人进入非洲时,凭借自己的行业优势,经营专业性强、带点技术的科技产品,拓宽行业范围;或者依据现有的实力和技术开发当地的资源产业,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变短期为长期,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行业需要深分和细化。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人已陆续抵达非洲大陆,抢占先机,发货柜,开商店,均集中在鞋帽、服装、箱包等百货商品领域,直到如今,华人商店仍高度集中于百货商品、日用消费品,就因这类商店比较低级,技术含量低,是人只要有钱,就可以开店,从而导致行业竞争激烈。表现在商店经营上,是明显的唯利是图、浮躁、盲目跟风。例如,非洲某市第一家中国百货商店开张,日进百斗,马上就来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壹佰个中国人,全都集中在百货经营上,若某种商品走俏,大家立即群起跟风,很快将商机铲平,其实,在中国商人高度集中的市场,有技术者应该避免介入扎堆,但可以考虑延伸产业链,为该行业提供服务或配套产品,也就是说行业需要深分和细化。这样既避免了同室操戈、恶性竞争,又能互相合作,链接华商的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凝聚国人的团结精神。

三、行业需要拓展。原则上不提倡国人到非洲搞重复建设,但鼓励有实力、有技术、有行业经验的业内人士赴非开拓海外市场,从目前的日用百货商品,向电脑通讯、家用电器、五金工具、办公设备、建筑材料、农机具和生产资料等方面扩展,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也就是行业需要拓展。

四、中国人设立商店后,可以考虑依托商业,进军服务业,扩大规模,相互促进。例如,开设一家电脑商店,除了销售计算机及其软硬件、零配件外,经营者一定要有电脑维修技术,因为这在非洲非常赚钱;家用电器店同样如此;建材商店除了销售各种建筑材料外,经营者最好有自己的设计服务和安装公司;水暖商店除了售货外,店主最好与水暖工程公司结为合作伙伴。另外,非洲各国现有多家中资公司进驻,承包工程涉及城市供水、商业及民用建筑、路桥建造、工程安装等多个行业,经营者可以及时联系,为自己创造机遇。总之,经营有方的店主不会在店内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寻找发财机会。对于非洲多数行业来讲,配套服务会比销售产品更赚钱。

在闯荡非洲的新华人中,有一个特别的华商群体格外引人关注,这就是福建福清人。说其特别,不仅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明显表现出中国赴非商人的共性,还在于他们具备其他群体所缺乏的团队精神。认知他们,了解中国商人在非洲的打拼历程,同时也是解析福清华商在非洲、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的核心原因。

2006年7至9月,笔者由南至北穿越莫桑比克时,遇到了福建福清籍商人王孝金,他和老婆在南部非洲内陆小国莱索托开了一家夫妻店,因竞争激烈,来到莫桑比克,寻找其他可行性投资商机。我和他短期结伴而行,走访了4个城市的福清商人,所到之处都是由他的福清亲戚免费提供食宿上的帮助,从而有机会与这个特殊的华商群体零距离接触。其实,投宿之前,王与他们并不熟识,有的也仅仅是认识而已,但凭借福清人特有的亲戚关系网,我们得到很好的照顾,王作为辈份上的长者,也受到他们的尊敬。一路上走下来,王向我聊了许多有关福清人闯荡非洲的话题,他在莱索托开店,最初的话题是从这个国家谈起。

上世纪90年代初,福清籍人士陈克辉、方则基、何青三人抵达莱索托,他们被这里的商机所吸引,因受资金和阅历的缺乏,先从给一家台湾人开设的超市打工做起,熟悉环境,积累经验。后来,他们决定自己创业,利用打工攒下的薪水,再加上从老家筹集的一些资金,合伙开了一家小型超市,在这里逐渐扎根,3年后发展到3家大型超级市场。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逐日扩大,他们感到力量单薄,决定从国内带来亲友,走共同发展之路。就这样,福清人像滚雪球一样源源不断地聚集,很快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在莱索托8个城市几百家超市、商场中,基本上均被福清人所垄断,经营品种也由单一的日用品发展到五金、副食、服装、鞋帽、餐馆、车行等行业。

对于福清人在南部非洲数量膨胀的现象,王道出了其中的部分理由:福建人很早就有飘洋过海的历史,造成了福清的风俗习惯是特别看重出国,你小学没毕业无所谓,但没出国经历就会被人看不起。闯荡天下、出国赚钱一直是当地的优良传统,当一个人在海外寻到发财机会,首先会把老婆或家人带出去。在发展过程中,福清人会依托两条亲属路线优先选择人手,一条是将家族或同姓亲戚中愿意出国的人带走,另一条是以姻亲为纽带,在老婆的亲戚中考虑人手。这批人出国后再以此类推,一个带几个、带一家、带亲友,滚雪球式地发展,在海外目的国便呈现家族或老家居住地群体特点,大家要么是远房近亲,要么是同乡好友,即使互未谋面,但一打听,拐弯抹角总能攀上亲戚,真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据说,由方氏兄弟带来的家族成员在南部非洲就有2000多人,让当地人对“福清哥”刮目相看。2000年1月16日,莱索托福清同乡会在首都马赛卢正式成立,方则江先生任第一届福清同乡会会长。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对于这个开店容易、商贸繁荣的大市场,福清人更是蜂拥而至。各个媒体给出的数字不同,根据南非侨会的大致统计,目前在南非的中国人已达20万人,其中福建人就达10万,而福清市人所占比例最多,约为7万人,三分天下有其一。他们大多开店,或组建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也有的设厂或在当地打工。

最早到达莫桑比克开店经商的新华人多为北京人、大连人和湖北武汉人,他们在首都马普托市抢占先机,开办公司,设立商店,也遇到不少繁荣发展的好契机,但由于安于现状、经营保守,这么多年过去,商店几乎没有什么扩展。福清人进军莫桑比克,也只是新世纪后近几年的事情,虽然时间短暂,但他们开店的进度可与兔子繁殖的速度相媲美。对于这个国家的市场,福清人有自己跑马圈地的宏伟计划:在莫桑比克南部首都城市马普托、位于中部的莫第二大城市贝拉和位于北部的莫第三大城市楠普拉分别建立三个贸易基地,以此为中心,再向四周辐射开店,进而垄断全莫市场。马普托的这个“点”最早成立,这两年福清人的商店已在马市遍地开花;贝拉市的“点”是第二个组建,他们自己发货柜,并已向周边小城市开办了6家分店;楠普拉市的“点”尚未筹建,但在2007年完成是迟早之事。“你等着看吧,”王孝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我:“莫桑比克华人开店的天下很快就会被福清人所垄断,其他地方的华商都无法和福清人竞争。”

他的话并非是浮夸,笔者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认为,福清人之所以发展迅猛,他们拥有其他华人群体所不能比较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福清人是以家族和同乡为纽带而组成的商业团体,相互熟悉,知根知底,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非常团结,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集团优势,人多办大事,团结就是力量,这与在非洲的中国商人普遍处于单打独斗、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二、福清人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设办总店,再从老家带来一批亲友,鼓励他们开设分店、子店,走共同发展之路。一般来说,分店设立初期,资金并不宽余,总店负责人就会赊帐,向其提供货源上的帮助。其实,这时的总店已转变成一个中间批发商的角色,通过分店批发商品,并在子店销售后回拢资金,实现货物的快速流通,而分店及子店的小老板虽然资金不足,但在总店资助下,仍可获得稳定的货源,在开店过程中逐步完成最初的资本积累。例如,在赛赛市开店的张女士,最初只有4000美金,这些钱不要说能开个商店,就是购进一个“二尺”小货柜的货物,至少也得1万多美元。她也是得到马普托福清人的这种支持,才从小到大、积少成多,慢慢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不能套用其他的中国在非商人,人走财空的事件并不鲜见,

三、作为一个具备团队精神的商业群体,福清人在投资决策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与沟通,合理分配利益,努力避免内部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例如,我这次经过4个城市,均是一个地方仅开有一家商店,好坏大家都无怨言,这显然是协商和协调的结果。

四、敢闯天下、不瞻前顾后是福清人最显著的特征。一般说来,我们远赴非洲开店,肯定要精心考察,细心论证,事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尽量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样,难免思前想后、行动迟缓,但是,福清人呼啦啦地来了,呼啦啦地开起商店,先把店建起,有何问题再想法解决。例如,因竞争日渐激烈,在马普托经商的中国个体商人中,不少有人曾动过把店开到首都以外的小城市,但又怕市场不大、难以赢利等原因而处于犹豫观望之中,结果,还是福清人的到来,首开中国商人在莫桑比克“从城市包围农村”的开店先河。

五、能吃苦、甘于寂寞是福清商人的可贵品质。在马辛加开店的福清人许桂华夫妇所处地方很孤僻,没有自来水,饮水需要外运;用电也不正常,上午和晚上来电,下午及凌晨停电,没有电视、VCD,更无法提及电脑!夫妻俩都得过疟疾。我到来时,发现许妻已有五、六个月的身孕,夫妻二人正值创业初期,没有办法,只好打算把孩子生在莫桑比克这个荒凉的地方。这两天,许桂华愁容满面,正着急到哪能找来一位中国医生?检查一下胎儿的胎位问题。

不过,在我与他们交往、交谈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福清人身上所存在的不足和弱势的地方,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华人群体。其一是这些商人有经商头脑,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起外语来困难重重,难以突破外语关。虽然他们开店,但有关开商店的文件和规定,看不懂!有关商店必交的纳税种类和数目,不知道!有关不合理的乱收费,不明白!与雇员冲突被罚,想不开!在稀里糊涂中开店,在开店中稀里糊涂,这种现象是非常非常的普遍。其二是这些商人眼睛只盯在钱上,只顾自己闷头赚钱,不学习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不关心所在国的国情变化,不收集所在国的商业信息,很难落地生根,或者说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从而导致接二连三地摔跟头,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随着福清人大规模地“走出去”,也暴露出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譬如,有关福清人因偷渡而酿就的恶性案件屡见报端,和其他华人因争夺商业“地盘”而引发的械斗也时有发生,极少数人盲目出国后,因无一技之长难以立足,索性干起杀人越货的勾当,虽然这只是少数害群之马的个案,却也给福清人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东南非洲,提及福清人,其他地方的华商“很不感冒”。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福清人所具备的吃苦耐劳、团结抱对、敢创天下的开拓精神,还是值得我们褒扬和学习的。

编者按:日前,第五届尼日利亚——中国商业投资论坛在京成功举行。尼日利亚——中国商业投资论坛是中尼两国之间就商贸、投资等方面合作进行磋商洽谈的官方会议,迄今已在中国成功举办过四届。此次论坛,尼日利亚代表团带来大量合作项目,涉及农业、信息通讯、制造业、矿业、能源、旅游、石油和天然气、轻工家电等多个领域。为此记者亲赴论坛现场,采访了相关人士并撰文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目前,尼日利亚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我们的太阳能路灯产品来说,可能是一个广阔的投放市场。所以我特意来了解尼日利亚的市场环境以及他们目前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意愿。”多年从事外贸行业、并且已经拥有一个注册公司的刘女士在论坛上对记者表示。
像刘女士一样,很多中小型外贸商人还都不太了解非洲,包括尼日利亚的投资环境,他们想要去淘金,但是又碍于信息的缺失无法走出去,“我们来参加这个论坛就是想多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很多中方企业负责人都这样表示。


投资环境逐渐改善
据此次尼日利亚参加论坛的官方代表介绍,尼日利亚在近几年来一直在积极进行改革,改善本国的经济环境以及贸易环境。比如,国有机构的私有化改革。在公共开支改革方面,该官员称,“目前,尼日利亚已经完全改变了以往的财政预算方法,各个部门机构的公共开支都有了上限,绝对不允许超出。政府希望以此来整顿金融纪律”。在税收方面,政府加大对涉及国家税收款项的管理力度,对未偿还的贷款、私吞款项进行调查。
而对中国企业一直关心的尼日利亚金融秩序的问题,尼日利亚官方表示,自2004年7月,尼日利亚中央银行(CBN)就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项银行业改革计划。通过银行并购重组,形成25家较具规模的新银行,这样,尼央行就有效改变了原有商业银行过多,经营管理不善的局面,并进而有效降低了行业风险。目前,这些新的商业银行依然主要在进行资源整合工作,在扩大存贷款规模和推出新产品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积极举措。尼日利亚的银行业是混业经营,银行也会监营证券、保险等业务。其中,作为一家综合性的银行集团,尼日利亚第一银行积极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便利。“我们在1975年就与中国银行建立了代理关系,是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及中国国内银行认可的仅有的几家尼日利亚银行之一。”尼日利亚第一银行中国代表处的温端俞在论坛上发言表示。
据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经商处统计,在中尼双方经贸环境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2006年尼日利亚是我国在非洲第五大贸易伙伴,位于安哥拉、南非、苏丹和埃及之后,2006年中尼贸易额占我与非洲地区贸易总额的5.6%。尼日利亚作为我在非洲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南非和埃及,2006年我对尼出口额占我对非洲地区出口总额的10.7%。同时,尼日利亚还是我在非洲第十一大进口市场。


具体项目成为亮点
此次论坛,尼日利亚代表团带来大量合作项目,涉及农业、信息通讯、制造业、矿业、能源、旅游、石油和天然气、轻工家电等多个领域。非洲投资网总裁王文明表示,尼日利亚希望跟中国合作的愿望非常迫切。在去年第四届论坛中,中尼双方就在木薯乙醇项目、棕榈油加工项目、纯净水加工项目,以及汽车、化肥等26个投资项目上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年,在以往合作的基础上,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更深入的合作项目提供给中国投资者。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12月,我在尼直接投资的企业30余家,投资项目50多个。主要投资领域包括:能源、经济合作区、农业、钢铁加工、建材、家电及摩托车装配、渔业、餐饮、饮料加工、假发生产、箱包及鞋类生产等。
作为撒哈拉地区最大的市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的影响力,使这个市场同时可以延伸到西非其他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受尼日利亚方多次颁布进口禁令的影响以及我对尼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我国对尼日利亚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较快,在两国贸易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2006年我机电产品出口额17.73亿美元,占我对尼出口总额的62.1%,成为我对尼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4.3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5.2%。我对尼出口的主要商品为通用机械、运输设备、电讯产品和家用电器、农机具和小型发电机等。


赴尼投资 潜藏风险
当然,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尼日利亚也不例外,投资者应该理性面对。
非洲投资网总裁王文明介绍,由于非洲国家距离我们比较遥远,双方之间的交往还不是很多,信息渠道还很狭窄,所以,很多地方相互之间还不是很了解。
在会议期间,河北省黄骅市外贸局局长告诉记者,尼日利亚本国的法律体系以及金融制度都与我国有很大差异,企业不要贸然前往,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
而对于中国商人关心的非洲投资的安全性问题,与尼日利亚有着近十年贸易往来的宁波锦胜海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增超说:“虽然媒体报道比较多的是该国治安乱,但是以我十年来的经验看,非洲还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特别是尼日利亚。那里民风淳朴,北部有些地方基本上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是南部地方可能相对会乱一点,投资领域选好了应该问题不大。总的来说,在治安方面,企业可以放心。”
而在资金安全方面,中国驻尼日利亚经商参处提醒,尽管尼日利亚商业银行规模扩大,但尼银行信用评级依然很低。就一般贸易角度而言,由于尼商信誉本身较差,加之尼银行业操作并不规范,所以,建议我出口商对尼出口时不要接受尼银行单独开立的信用证,要尽可能选择欧洲或美国银行开出的信用证或欧美银行保兑的信用证,或直接采取T/T付款的方式。
而在尼日利亚经营承包劳务方面,中国驻尼日利亚经商参赞处也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像原材料价格高,多数材料依赖进口;基础设施落后、供水供电严重不足;政策缺乏连续性;尼日利亚员工习惯散漫,缺乏纪律性。尼方也经常有拖欠工程款习惯,但总体支付情况尚可。

[转载]如何到非洲做生意 非洲做生意
信息窗
自由贸易区:
1991年尼日利亚在卡拉巴尔市建立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后改为自由贸易区,该自由贸易区位于尼东南部的十字河州,总面积为300公顷。当初由台湾帮助规划和兴建,该自由贸易区基础设施初步具备。卡拉巴尔是一个大港口,空中交通发达。它靠近尼富饶的产油区及东部棕榈种植园。目前已有25家外国企业得到批准在该区建厂,有5家已经动工,包括我国投资的一家木材加工厂。外国企业在该区内投资可以享受从审批程序、各种税收、原材料供应、土地使用、资金汇兑、劳动力供应、能源供应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尼还拟在北部卡诺建立第二个自由贸易区,卡诺是尼第二大商业城市,北部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两个投资优惠法令:
为了促进外国投资的流人,尼日利亚目前实施两个最主要的法律法规:
一、1991年发布的《尼日利亚出口加工区法令》
该法令为外国人在尼日利亚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及其利益,包括外国投资的申办手续、产权的归属与保护、享受的优惠政策、税收、土地的使用、人员的雇佣、外汇及利润的汇出等提供了法律上保障,它也确定了其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的行政职能与管理结构等;
二、《尼日利亚投资促进委员会1995年第16号法令》
该法令对下列方面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外国企业在尼日利亚企业中所占的股份限制、对外国投资的担保、投资争议的解决等。
按照上述两个法令的规定,目前外国投资者在尼日利亚自由贸易区投资办企业,可以享受如下的优惠政策:
1.尼方目前现行的关于征纳税、关税和外汇方面的法律规定不适用于该自由贸易区;
2.外资投资股本及其赢利可随时撤出;
3.外资所得利润和红利可自由汇出;
4.不需办理进出口许可证;从该自由贸易区的产品销往欧盟和美国无配额限制;
5.在工厂建设期间免交土地租金;
6.在自由贸易区内允许兴办外商独资企业;
7.进口设备、消费品、原材料及其他与投资项目有关的物品,均免征进口关税;
8.自由贸易企业生产的100%的产品,在交付有关关税后,可在尼国内市场销售;
9.申请在自由贸易区办企业的一切手续可在″出口加工区管理局″一次办理;
10.劳动力价格低廉,供应充足等。

一站式服务:
负责尼全国投资事务的尼日利亚投资促进委员会(NIPC)于2006年3月推出了“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投资服务中心(OSIC),为投资者提供包括油气领域在内的所有经济部门的公司注册、员工居留配额、工作许可、税务登记等一系列服务。在第一阶段,该中心将包括来自投资促进委员会、法人事务委员会、移民局、海关、联邦税务局、中央银行、统计局、标准局、药品食品管理局、财政部、固体矿产部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投资促进委员会负责统一的协调管理工作。
该中心可提供尼日利亚各经济部门的有关统计数据、信息及法律法规。同时,该中心还可协助投资者与其他政府部门(包括各州政府)进行联络沟通,帮助投资者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该中心承诺在24小时之内为投资者完成相关注册登记等手续,48小时之内对所有的咨询予以答复。

有备而来满载而归 中尼企业不虚此行
在会场上,宁波锦胜海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增超提到,尼日利亚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这块充满商机的非洲大陆将深深地吸引在场的每一个人。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参会的中国企业大多没有或很少有与非洲做生意的经验,此次参会,他们都是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来的:尼日利亚主要有哪些资源矿产?该国的工业水平怎样?主要市场需求有哪些?跟他们做生意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而了解了这些问题,很多企业都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优秀的项目或优质的产品。
北京海利吉贸易有限公司的刘女士说公司已经给埃及提供了光伏电板,这次,她也满怀希望,来了解尼日利亚在该领域的发展意向。
而北京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经理朱顺来经理则期待能与尼日利亚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展开合作,在尼日利亚的汽车售后服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北京力正伟业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李建国了解到尼日利亚有矿产丰富,在开采时需要很多工程机械设备。李建国则瞅准了这个产品出口的大好机会,此次参会专门带来了翻译,以便介绍他们的产品。
而一位来自农机生产企业的刘先生在听取了尼日利亚代表对该国农业发展现状的介绍后,则直接向尼日利亚代表团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光临9月底将在河北廊坊举办的一场农业机械展览。引起尼日利亚的很多代表热烈反应,会后纷纷向刘先生了解其产品的具体情况以及进一步去展会的详情。
“中国商人太热情了,中国朋友太友好了!”NellyNdaguba女士兴奋地对记者说。她此次代表尼日利亚Nelsag公司来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她介绍,Nelsag以该国的农业产品为原料生产女士化妆用品,希望能在中国找到更适用的加工设备和更先进的技术。虽然由于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产品适用市场也不同,她在当天的会场上并没有找到满意的合作对象,但是,第一次来中国,她还是感觉很有收获:“很高兴结识这么多中国朋友,跟他们的交谈使我更加了解中国市场。我下一站将要去广州,希望在那里能找到我想要的技术或者设备。相信我会满载而归的。”

  非洲投资网总裁王文明:不容错过的尼日利亚商机
“尼日利亚是中西部非洲大市场的核心,影响深远,该国跟周边国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我用多次去当地考察的见闻告诉大家,这是个充满商机、绝对不容错过的国家。”本次论坛中方代表、非洲投资网总裁、北京运吉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明在参加此次尼日利亚——中国商务投资论坛时发言表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文明强调,尼日利亚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昨天,尼日利亚国土面积是中国的十分之一,人口1.3亿,也是中国的十分之一,而且,尼日利亚像中国一样有过屈辱的受外敌入侵的历史。现在,尼日利亚百废待兴,最期待的就是与中国人合作、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以迅速壮大起来。而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早期探路尼日利亚的企业,比如华为、中兴、新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海油等企业都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尼日利亚投资的辉煌业绩。而在国内很多行业发展饱和、技术升级改造速度加快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家能够把眼光放开,在尼日利亚展开多元化的投资,将是很好的选择。
王文明在论坛上指出,尼日利亚在石油、矿产等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但整体开发和加工水平较低。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肥工业以及养殖、服装、地产等都十分落后,无线通讯和网络建设等方面几乎是空白,这给中国企业提供了无限商机。例如,尼日利亚有很长的海岸线,海产品丰富、价格低廉,但他们基本上没有本国的海产品加工产业。他们也一直很期待能与中国企业合作发展渔业,包括养殖和产品加工业。
虽然尼日利亚能源丰富,但偶尔还会有电力供应不足的困扰。根据大概的测算,尼日利亚79个发电站中只有17个仍在运作,其中有些还是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发电站。尼日利亚对电能的需求估计为7600兆瓦特,而目前发电站的实际产能却只有3500兆瓦特。王文明介绍,因为偶尔停电,他在当地看到很多商店都备有小型的发电机。所以,中国人去那里建电站是非常受欢迎的,相信尼国政府也会给予很多优惠政策。
为了加快经济建设,尼日利亚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拉各斯的环城公路迫切需要建设,而像阿布贾、卡洛等地也都在搞工程,其中也包括一些民房、公寓房。所以,他们的水泥等建材供不应求。“目前,中国有些地方的水泥厂在国内的激烈竞争下发展困难,如果够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市场,不失为一种好的发展途径。”王文明指出。
另外,尼日利亚有非常美丽的海滩风光,但是该国的旅游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但正像在尼日利亚做了十年生意的宁波锦胜海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增超讲的,花550美元在拉各斯的五星级酒店住一晚,往往还订不到房间,这些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是很巨大的。所以,王文明提醒,中国那些旅行社的老总、经营酒店的老板一定要把握商机。
而在一些中小型项目上,尼日利亚希望跟中国合作的愿望也非常迫切。王文明介绍,尼日利亚基本上是种植木薯、玉米等作物,但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的耕作状态还很落后,基本上处于我国上世纪70年代的发展水平。他们迫切的想要学习我们精耕细作的种植经验,愿意与我们在农业开发、食品加工等相关领域展开合作。
除了这些领域外,目前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保障也越来越多。例如,尼日利亚与中国刚刚开通了直航航线。而在资金上,王文明介绍,国家早在去年的中非论坛上就提出将拿出50亿美元支持到非洲的项目投资和开发,其中已经有10亿美元在国家开发银行,由国家开发银行具体实施这些项目的资金审批,所有这些资金,中国企业都可以向国家申请。“中国政府十分支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到非洲去投资和开发,企业也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到尼日利亚进行真实体验!”王文明最后呼吁。

后续报道
有的放矢选择客人最喜欢的商品
作为第五届尼日利亚——中国商业投资论坛的后续活动,近日,尼日利亚代表团成员共23人前往河北黄骅市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黄骅市外贸局局长、非洲投资网河北办事处主任贾兆德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贾兆德介绍,该市早在1999年就已经开始把目标瞄准尼日利亚,在多次的实地考察以及8年多的贸易往来过程中,他深切的体会到,尼日利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商机。他指出,虽然尼日利亚的石油、木材等资源、矿产等十分丰富,但是该国的技术、设备跟不上,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加工贸易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百业待兴、发展空间广阔的状态下,中国人在那里凭借勤劳朴实的精神、以及在商场上摸爬滚打的经验,一定能在尼日利亚干出一番天地。而且,尼日利亚作为人口大国,市场需求很大,中国的产品投放到那里,一定能够迅速占领市场。
针对此次尼日利亚代表团来访,贾兆德有针对性地选定了该市的五家企业作为被参观对象。他介绍,黄骅市多年来一直对尼日利亚出口摩托车配件以及自行车整车,所以,那些尼日利亚商人在黄骅市摩托车配件厂看到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时,都表现得异常兴奋。考虑到尼日利亚多年的战乱中受伤的人比较多,轮椅在该国的需求会比较大,所以,贾兆德特别安排代表团参观了河北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由于受气候因素影响,尼日利亚居民对耐腐蚀、抗锈蚀的容器会比较喜欢,而尼日利亚的输油管道建设也在蓬勃发展,所以,黄骅市的康华玻璃钢有限公司也紧紧抓住了这个外商参观的机会,来介绍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参观该市的华丰塑料公司时,尼日利亚代表团的一位女士对该厂生产的塑料整理箱爱不释手,这让该厂的负责人了解到我国一般的日用消费品在尼日利亚市场十分稀缺。
在把该整理箱作为礼物送给客人时,该厂也迎来了产品出口尼日利亚市场的商机。所以,对此次接待来访,贾兆德最大的感触就是“拿出我们最好的产品,不如拿出我们客人最喜欢的,还好自己曾多次去尼日利亚考察,了解了他们的市场需要,才在这次活动中有的放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于双方之间的合作,贾兆德介绍,目前还主要是在小领域内、以小工厂的模式展开。他期待双方能把生意越做越大。“此外,尼日利亚有些产品出口到英国及其它国家可以享受零关税,如果中国产品借助尼日利亚这个跳板,一定能走得更远。”贾兆德最后指出。

过度依赖进口税影响非洲国家贸易自由化
据尼报报道,尼日利亚海关总署总审计长认为,大部分非洲国家不愿意实现贸易自由化是由于他们对进口税的过度依赖。他表示,进口税在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年税收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在部分国家进口税在年税收所占比例达到60%以上。尼日利亚每年的海关税收为4000亿奈拉,是继原油后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在非洲的一些国家里,生活着成千上万、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简称印巴人),他们与中国人一样同属外来一族,但却成功地融入当地社会,垄断了城市的商业贸易,拥有社会的巨额财富,并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成为非洲一个很有实力和势利的外来民族。研究印巴人在非洲的生活现状,分析他们在商业活动中的成绩和作为,对中国商人走入非洲、开拓非洲市场具有强烈现实的借鉴意义。

提及非洲,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两种人:黑人和白人。非洲大陆是黑色人种的家园,他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白人殖民非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然现在退出了非洲的政治舞台,但这儿的矿产资源却仍由他们垄断开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走进非洲,才蓦然发觉,这里除了黑人和白人外,竟然还生活着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简称印巴人),他们的数量远多于白人,是除黑人之后抬头即见的外来人种,并把持着城市的商业贸易。在非洲、至少是在东部和南部非洲,可以这样说:土地是黑人的,矿产是白人的,商贸是印巴人的。为什么印巴人能做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地步?笔者尝试先从莫桑比克谈起。

莫桑比克北部沿海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个非常开放的地带。大约在公元3世纪,阿拉伯商人最早到达这里,拉开了莫桑比克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到了公元5一6世纪间,为寻找象牙与黄金财富,又有波斯、印度等不同地区的商人陆续抵达,这说明印度商人很早就来到东非海岸。印度人成批地到达这里是在殖民时期,在葡萄牙入侵莫桑比克最初的300多年,殖民地的行政权由葡萄牙人设在遥远的印度西南沿海城市果阿(Goa)的印度公司代为行使,莫桑比克与印度因同处印度洋海域地缘上的优势,首次被殖民者拉扯到一起。至今,在莫桑比克岛上,有一座建于1686年现仍在使用的印度寺庙(HinduTemple),表明了印度人在很早时期就已移民至此。
19世纪末期,葡萄牙殖民当局将殖民首都所在地由莫桑比克岛迁至马普托,马普托市迎来了大兴土木的建设阶段,加之修建铁路的需要,葡萄牙人从印度招募来大量的劳工,工程结束后,他们便留下来,就地谋生,很快,又有更多的亲友、同乡投奔至此,印度人开始在南部莫桑比克繁衍生息。

在莫桑比克独立前期,当时的社会共有4种人,依次为葡萄牙人、华人、印度人和黑人,社会等级是这样划分的:葡萄牙人是统治阶级,属于自然白人;当时的华人已走过创业初期的艰辛历程,依靠多年坚韧不拔的奋斗,在马普托市占有一定的经济与社会地位,成为当时的富贵阶层,并与葡殖民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也属于白人;印度人虽人数众多,但多是为白人与华人打工,也有少数人经商,仅是开店、摆摊做小本生意,规模不大,他们属于“被压迫阶级”,归属于黑人;非洲人是被殖民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属于自然黑人。简而言之,葡萄牙人和华人是上等人,印度人和黑人是下等人。

1974年9月7日,葡萄牙政府与莫桑比克“解阵”领导人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签署了关于莫桑比克独立的<<卢萨卡协议>>(Lusaka Accords),并将殖民政府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以“解阵”为主体的过渡政府,引起了白人殖民者和定居者极大的恐慌。由于担心莫桑比克人掌权后会对白人实行清算和报复,许多葡萄牙人带上钞票和首饰,遗弃了公司、房产、厂房甚至汽车等一切不动产,匆忙飞回里斯本。因怕战争危及生命安全,绝大多数的华人华侨随之撤离,远赴他乡。1975年6月25日,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久,效仿中国与前苏联的做法,莫桑比克新政府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政策,将殖民政府时期的工厂、银行、学校、医院、楼宇等资产一概收归为国有,华人无可避免地受到直接冲击,当地华侨的农场、公寓和商业大楼、商店以及中华会馆、致公堂等华资财产均被无条件没收充公,华侨的事业因此遭受沉重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莫桑比克人经历独立战争,赢得胜利后,却又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之中,长达16年(1977—1992)的持久内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莫经济也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曾有少数印巴人参加了莫独立运动,莫桑比克独立后,印巴人也由“被压迫阶级”翻身得“解放”,成为该国独立战争和长期内战的直接受益者,他们趁着葡萄牙人和华人大撤离以及莫长期经济窘迫的困境,以低廉的价格,陆续将莫桑比克境内大中城市的街道建筑成功地进行买断,进而垄断了莫桑比克全国的商业贸易。笔者在2000年抵达马普托,开店之初,房虫曾为我们联系到三十家商店,房主都是印巴人。这里明明是非洲黑人的天下,怎么到处都是印巴人,当时我们对此现象深感不可思议。

莫桑比克大约生活着40一60万印巴人,但这不算最多的,南非才是数量最多的国家,全国生活有100多万印巴人,大约占南非总人口的2.7%,其中仅在港口城市德班370万居民中,就有80万人是印巴人和他们的后裔,是除南亚次大陆外拥有印巴人口最多的城市。毛里求斯是非洲的一个小岛国,现有人口119万,其中超过81万为印巴移民的后裔,大约占总人口的68.4%。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境内各有几十万人,就连东南非洲内陆小国马拉维,也生活着上万印巴人。另外,在尼日利亚、博茨瓦纳、纳米比亚、乌干达、布隆迪等非洲其他国家,都生活有数以万计的印巴人。他们成功地融入当地社会,至今已进入第四代,甚至成为非洲民族的一部分,并占有语言优势。他们在非洲经商的同时,却还顽强地保留着本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印度人建造了自己的印度教寺庙,巴基斯坦人也有无数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他们有自己的居住社区、餐馆、娱乐方式和交际圈,成为掌控着非洲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巨额财富的外来民族。
奇怪的是印巴人重商而不重工、重农,非洲许多国家工业和农业的空白也说明他们在经营领域的欠缺。他们的祖辈来到非洲披荆斩棘、开创基业,而后以家族的模式发展流传,子承父业,是印巴商人最广泛的经营方式,一家老小守着个店铺就是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长期的经商历程练就了印巴商人精明的头脑,而早期的黑人因文盲、受教育程度低、不知算数、脑子不会拐弯等原因,无法算计过他们,因此在商战之中被印巴人远远地甩下了。他们以经商为主,利用家族之间的关系,经营着大大小小的生意,在非洲大陆编织一张庞大的商贸网络,把握着非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垄断了当地的商品市场,成为非洲一个很有实力和势利的民族。
印巴人除了不重工、重农外,也不重政,虽然他们的人口占一定的比例,控制着城市的商贸发展,掌握有相当的社会财富,成为社会的上等人,但在非洲国家的政界,难以找到担任政府部门要员的印度人,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也几乎看不见印巴人的身影,生活低调、埋头赚钱,大概就是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准则。他们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如果不走进非洲,中国商人很难知道,这里还生活有一支为数众多、不该忽视的民族,甚至可以说,印巴人就是亚洲人在非洲大陆的代名词。

近年来,印巴人传统的商业经营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商人大规模地进入非洲,低价批发和零售面向普通民众的日用百货消费品,直接冲击到他们的商业利益。随着中国扩大对非投资规模,越来越频繁的中非经贸合作,将会有更多的中资机构和个体华商来此创业,拓展其他商业领域。所以,中国商人在这块非洲土地上,不是与其本国的非洲黑人,不是与其宗主国的白人,而是与印巴商人,悄悄地展开商贸争霸战。目前,在南非的中国人约为20万,是非洲国家中华人数量最多的。肯尼亚约为5千人,马拉维与莫桑比克各有2千人,坦桑尼亚应在3千人之上。与印巴人相比,中国人的数量还是很少的。

在中国国内,谈及中非经贸和对非投资,主流媒体仍以非常乐观的态度加以肯定,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商人前赴后继走进非洲,但在非洲的华人群体中,超过多数的在非华商认为:非洲的商机已经消失,市场供大于求,中国人的数量严重饱和,不能再鼓励人们进入非洲了。在对非投资的一些民间网站上,这两种观点已经反复在交锋、辩论。如果我们跳出争论双方的身份,以旁观者的角色看待,或者找到一个合适的参照物来对比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能比较轻松、快捷地解答想要知道的问题了,这个参照物就是印巴人。研究印巴人在非洲的生活现状,分析他们在商业活动中的成绩和作为,对中国商人走入非洲、开拓非洲市场具有强烈现实的借鉴意义。

在非洲,中国商人和印巴商人相比,有不少的共同点,例如:1,二者均来自于亚洲,同属外来民族,在异国他乡开拓事业,机会均等,投资政策不会因你是印度人或华人而厚此薄彼;2,二者均能吃苦,头脑灵活,注意观察和把握机会,善于积累财富,具备商人所拥有的从商头脑;3,在经营方式上,二者均是以家族、亲缘的形式来开展商贸活动;4,在雇佣当地员工时,不论是长期经商的印巴人还是刚来不久的华商,大都采用“既用之又防之”的策略,一般在涉及商业机密和财务的重要岗位,不能旁落当地人,商业用工不存在“本土化”之说,等等。

因为人种、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在非商人和印巴人相比,也有不少明显差别,例如:1,因为地缘优势,印度人很早就到了非洲,有些家族至今已进入第四代,早在非洲扎根发展,占有天时与地利之优势;2,在历史上,东南非洲各国和印度均被英国殖民过,至今仍属于英联邦国家,印巴商人几乎都会说英语,他们占有语言优势,不存在交流障碍,而绝大多数的华商语言很难过关。中国商人在国外因语言障碍“挨宰”的事例层出不穷,外语成为他们发展中的一根软胁。3,在非洲的中国商人都是轻装上阵在商言商,干得好就留下发展,无利可图则撤资走人,但印巴商人必须着眼于长期考虑,经商之余,他们生活于此,背负家庭重担,上有父母需要养老,下有子女需要上学、就业和成家等。一句话,印巴商人在非洲面临的问题远比华商要多得多、广得多、深得多;4,印巴人团结,有民族凝聚力,在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南非等东南非洲国家,他们会在特定的时间里到海边聚会、联谊、议事,隔印度洋眺望自己的故乡——印度,在商战中即表现出团队精神,制定行规,统一价格,形成同盟,一致对外。但中国商人一盘散沙,相互提防,暗中使坏,谈起来只能让人摇头;5,印巴人在某个行业做大做强后,会利用种族之间的关系,快速开拓其他有利可图的领域,在非洲大陆形成一张庞大的商贸网络,渗透到如金融、通讯、医药、汽车、电子、商品零售、地产等各个领域。所以,他们在非洲具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实力,垄断着城市的商业贸易,而中国在非商人过多聚集在鞋帽、服装、小商品、小百货等经营项目上,行业高度集中,结构单调、品种雷同结果造成同室操戈、恶性竞争,这也说明了在非洲一些国家里,数量多达几十万的印巴人“不算多”而人数只有几千人的中国人却“多得要死、严重饱和”的原因。

当我们认为走进非洲的中国人过多的时候,当一些非洲国家对中国人从事商业零售批发存在警惕和防范心理的时候,当非洲人认为中国商人的廉价商品严重冲击当地市场的时候,当中国商人经常被偷被抢的时候,当劳资纠纷又乍起的时候,当政府部门警告一些华商有种族歧视的时候,当我们埋怨非洲投资环境太差、中国人难以融合的时候……,我们能否想起,将我们的注意力放到邻居的身上,从印巴人那里获取一些有益的启示和解题的方案呢?

在走进非洲的华人群体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这就是挺进非洲大市场、开拓工程承包领域的中资公司。他们闯荡非洲虽时间短暂,却战功非凡、成绩卓著,不但为国家的外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推动建筑材料、工程车辆、机器设备等大宗产品的出口,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建筑设备、工程车辆均达到相当高的质量水平,能适应非洲各种恶劣的气候及环境,帮助中国人顺利地完成多个重大的境外工程。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非洲大陆总体政治形势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作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产业,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近年来,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地区金融组织加大了对非经济援助和支持,国际多边、双边的外援不断增加,融资渠道越拓越宽,非洲各国开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国家的自筹资金项目、国际社会资助的项目以及私人实业投资项目、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为中国工程承包公司进军非洲大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努力把这潜在的市场开拓好,中非经贸合作就有可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政府“走出去”的战略和中非合作论坛精神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

长期以来,非洲工程承包市场大多数被欧洲发达国家垄断,中资公司凭藉中非良好的政治关系,以低廉的价格,高质量的建筑产品,逐步拓宽工程领域,广泛活跃于非洲承包劳务市场,中国公司的建筑项目已从单纯的房屋建筑工程发展到包括各类房屋建筑、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堤坝、电站、港口、机场、石油化工、水利等各种构筑设施的建筑业、城市供水改造以及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形成了多方位、多专业开拓的良好局面。现在,中资公司已成功地进入非洲工程承包领域,部分佼佼者甚至进入一些国家的主流承包商之列。他们在为中国创汇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的建筑材料、工程车辆、机器设备的出口,为国家的外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建筑设备、工程车辆均达到相当高的质量水平,它们能适应非洲各种恶劣的气候及环境,帮助中国人顺利地完成多个重大的境外工程。

虽然中资公司在开拓非洲工程承包市场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他们在刚进入非洲时并非一帆风顺,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有些甚至在一些小事上吃了大亏,代价沉重。笔者在非洲采访各中资公司时,不少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成绩固然可喜可贺,媒体不能因此而报喜不报忧,非洲国情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如果把中资公司在此所处的环境、所遭遇的麻烦以及所总结的实战经验实事求是地写出,给国人一个很有价值的最新的信息参考,让后来的兄弟单位少走弯路、有所借鉴,这才是文章的可贵与闪光之处。笔者对此甚是赞同,以下就中资公司进军非洲常见的问题及得来的经验罗列几例,与诸君来共同探讨这些应当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坚持就是胜利。
中国人在路桥建造、土木建筑、供水改造、公共工程等各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赴非单位都是技术力量雄厚、能打苦仗、硬仗与恶仗的优秀的施工部队,但非洲的投资环境难尽人意,例如政府腐败、索取贿赂、职能部门效率低下、原材料短缺、偷窃严重、劳工素质差、缺水少电、疟疾侵扰,等等。中资公司入驻后承包的第一项工程也是最不适应、被迫进入艰难磨合的过程,到最后苦也吃了、累也受了、气也生了,能不能赚钱还很难说。一些公司在做完首个项目后,常有放弃或移师他国的年头。其实,中资公司于所在国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招聘人马、进口车辆机械、竞标项目、人员公关等,都需要前期注入大笔资金,最宝贵的是第一个项目所经历的各种问题,所趟出的路子,会给以后的项目积累实战经验,所以,轻言不要放弃。许多公司负责人总结:第一个项目非常难做,但第二个项目就会相对轻松,以后越做越熟练,越做越赚钱,真是应了这句老话:坚持就是胜利。

二、避免恶性竞争。
中资公司走进非洲创业时,要避免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和低价竞标现象,这不仅损坏中国公司的整体形象,还给国家和企业的经营和效益带来损失。在非洲国家的工程承包领域,中国公司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敢于和世界各国的工程公司相竞争,但中国人就怕和中国人自己竞争。例如,在非洲某国,曾有8家公司竞争两个城市的供水项目招标,从工程最低的报价往后排,1至6家均为中资公司,最后2家才是报价高的欧洲公司。报价最低的中国公司的竞标价格竟然是报价最高的欧洲公司的一半,后来,当然是中资公司赢得了中标“胜利”,但利润极低,项目干下来是赔是赚还很难说。所以,中资公司在非洲市场上,不要将本该赚钱的商业化的国际招标工程做成“援外项目”,结果,不但自己受损,还扰乱了行业经营秩序,破坏了中资公司的整体利益。

中资公司比西方公司报价低主要是人员费、材料价格、管理费等成本相对较低,做标有一些技巧,对设计修改和索赔有一定把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国内考核标准不一,投标和执标施工常不是同一班子,项目亏了,相互推卸责任,项目赢利了,都在邀功,结果出现为拿项目不顾经济效益问题。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的业务主管高伟一谈起中国建筑企业在非洲市场的恶性竞争就直摇头:“中国公司只要一扎堆就搞价格血拼,没办法,因为没有一个有约束力的商会组织来管理。”中国路桥亚的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骞认为,中国公司整体报价过低,关键还是相互不知底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拿项目或为完成总公司下达的任务、或为进入市场求将来发展,在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咬牙忍痛出手,报价低是极不情愿的。鉴于此,程骞建议在中国公司之间成立内部协调小组,以便建立机制,制订游戏规则,诚信自律,规范市场,避免无序竞争。

三、注意加强管理,防范偷窃。
一些非洲国家偷窃现象非常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把防范工作做到前面。例如,我采访过一家中资公司,“工程在进行基础建设时雇用较多的当地人,多时达70-80人,少则有40-50人,他们干活时很懒,但在偷盗上技高一筹,大概整天就在琢磨这事,工地上小件工具、材料、物品等经常不翼而飞,有些连中国人都搞不明白他们是怎样夹带出去的。例如,有人相中了一个装沥青的大桶,结果,并不值钱的大桶没了踪影,而值钱昂贵万里迢迢运到非洲的整桶沥青被白白倒掉,给中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产生很坏的负面影响。还有,即使有保安值班看守,公司一个40英尺的大集装箱卸进港区后几次被盗,一批电动工具、设备被偷走,给施工造成很大不便,甚至被迫停工。”特别强调的是中资公司进入非洲工程承包市场,项目运作过程中的物资被窃现象十分普遍,这个问题不容回避。笔者自2000年起就长住东南非洲,调研6年,写了6年,感触极深的一个是劳资纠纷,一个是偷窃,让许许多多的在非中资公司跌了不少大跟头,一定要引以为戒。

中资公司、私营企业和个体华商在非洲开展经营活动中,在钱的问题上要有防范心理,谨慎行事。例如,一家中资公司财务人员将保险柜放在办公室里,给当地雇员发工资时,直接从办公室当众取钱发放,结果,“引诱了别人犯罪”,公司很快遭到持枪歹徒的夜间入室抢劫。不久,该公司又被劫匪光顾,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中方人员受到物质、精神双重损失。

四、学习所在国劳动法,避免劳资冲突。
中资公司走出国门,首次开拓非洲市场时,最好先到目的国中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报个到,细心查看“经参处”设立的网站,多方了解所在国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市场商情、投资环境等,毕竟现阶段多数非洲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投资环境与过去相比,进步很多,但仍很不完善,更无法和中国相比较。中资公司在摸索经验的同时,要注重人事管理,特别是处理与非洲人的劳资关系上尤当注意,应依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行事,不能把在国内的一些陋习带进来。近年来,非洲少数国家的媒体就暴光过一些中方管理人员动手打人的事件。中资公司在实施某个工程项目时,都会雇佣几十到几百数量不等的当地人,从事工程基础部分的建造工作。有些当地工人干活偷懒、或消极怠工、或没有效率、或不遵守劳动纪律甚至对抗、或千方百计想偷东西,来自于国内工程队的个别中国人素质欠佳,当矛盾发生时,也不注意管理方法,上去就是一拳或抬腿就是一脚。这种现象在国内某些地方屡见不鲜,但在国外包括非洲,则是个严重的问题,非洲人将这看成是暴力(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暴力),一告就赢。政府部门对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问题视而不见,但劳动管理部门、纪律部门或工会组织对本国工人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结果,中资公司不但要接受处罚,垫付工人“医药费”、赔偿损失,还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走进非洲的华人群体中,开商店的中国小商人占据多数,他们远渡重洋闯荡非洲,在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带动中国商品海外销售、促进中非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遍查国内媒体,有关非洲的中国小商人详细的调研之类的报告文章几近空白,他们一直处于单打独斗、自生自灭、缺乏关注的经营状态。研究他们,了解他们的生存和经商现状,对及时传递非洲商情、防微杜渐、避免国内个体盲目进入非洲、规范中非经贸经济活动等方面,都有着现实急需的指导意义。

上世纪90年代至2003年,中国个体商人陆续来到非洲,带来了价格合理、非常适合非洲人消费水平和消费兴趣的中国商品,深受非洲市场的欢迎。早期或首批开店从商的华人抢占先机,遇到了好时候,那时的市场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中国商人很快暴富,由普通市民跃入百万富翁阶层,在贫穷落后的非洲大陆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这时媒体用“想发财、去非洲”、“到非洲淘金去”、“非洲遍地是黄金”来炒作并不过分。

早期中国个体商人来非洲后,不少人租间仓库,发一货柜廉价鞋子或日用消费品,什么时候批发完毕,什么时候再回国进货,无需开店,只要能进一货柜商品,一个人就能撑起摊子赚钱,不需多高的技术、无需多大的资本。这种简单批发货柜或开店经商的行为多属于提蓝小卖,结构单调,品种雷同,甚至还掺杂有不少伪劣商品,附加值极低,总体贸易额也低,但人们普通认为这时的生意“很好做”。

大致从2004年之后,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含量低、投资少见效快、是人就能开店“捡金子”的活儿吸引了更多的私营公司或个体经营者蜂拥而至,部分中国商人为了争夺非洲市场进行低价竞销,不仅造成当地经营秩序混乱,影响了中国商品的美誉度,还导致行业利润大幅度降低,竞争激烈。这时的非洲市场仍然有钱可赚,不过,表层和浅层的油水已被捷足先登者抽走,需要后来者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来赢得竞争优势。比如说,2000年到非洲,一个人十多万人民币就能发个二尺货柜、租仓库,批发零售,成就事业,但到了现在,中国商人扎堆,竞争升级,再到非洲开店,至少需要二、三个人四十或五十万人民币的资金才能周转开,不是说这些钱都扔在非洲,而是今非昔比,商机变化无常,店主们必须要保障商品快速流通,薄利多销,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赢利,而这需要商人同时考虑3个货柜的运转情况:正在销售一个,海上漂着一个,国内正在采购一个,钱都押在货柜的商品中了。

现在要来非洲独自开店经商,笼统地讲,大概需四、五十万人民币才能完得转,低于这个数字,生意真的不好做,即便如此,一年也不见得能赚上几个钱。当然,这是个笼统的提法,毕竟非洲有53个国家,国与国也不雷同,如50万人民币在不少非洲国家可以开设低档中国商品批发商店,但在安哥拉就不行,它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这样一来,关于中国小商人闯荡非洲市场一个矛盾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个体商人仍在误认为非洲很穷,到此创业起步资金低,投资少,回报快,生意好做才来到非洲,到达之后才发现情况恰恰相反,开个商店就需50万人民币,赚不赚钱还难讲,投资办实体需上百甚至上千万,更是望洋兴叹,与其来非洲吃苦冒险,还不如就此罢休,因为50万在国内就能做不少事,真没必要再来非洲了。所以,对于只有几万、十几万的小商人,笔者在此旗帜鲜明地表示:如果您不占有语言、技术、行业经验等优势,最好放弃来非洲的念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11月4日举行的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五点建议,其中第二条:“加强中非投资合作。中方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投资兴业,转让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政府制定“走出去”的整体战略,是有条件的如实力、信誉、技术、经验等,并不是什么人都鼓励走出去。如果坚持来到非洲,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走进非洲,一是从网上和媒体中寻找机会,到非洲打个一到两年的工,先弄个有吃有住的地方,熟悉非洲当地市场和环境,利用业余时间调研商机,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的单飞打下基础;二是与他人合作,集合资金共同开拓市场,待规模做大后分开,各干各的事业,完成起步时的过渡阶段。

近两年,又有不少中国人,受国内早已过失信息或虚假财富神话的误导,盲目来到非洲。他们对非洲不了解,甚至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来捞世界,没有技术、不会语言、没有优势,有些人就带了几万元人民币,更有甚者勉强买张双程机票,兜里揣点零钱,来到非洲,受到挫折后,没有找找失败的原因,却到处骂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好心”劝人别来非洲,把中非经贸和对非投资一概否定。所以,不是非洲市场不行了,而是近来许多到非洲的中国人不具备竞争资格、仍抱着以前的陈旧观念来衡量非洲,适应不了早已变化后的竞争要求,不摔跟头才怪呢。

大致讲来,闯荡非洲的新华人可以分为三大群体,一是在非洲开店的中国商人,二是到此开矿办厂的投资人士,三是承包工程的中资公司。其中以小商人的数量最多,所以,人们在谈论非洲商机状况时,多拿开店经商的情况来说事,这是以偏概全极不准确的一种说法。当没去过非洲的中国人还在津津乐道非洲钱好赚时,现在非洲各国开店的不少华商却认为:中国人在非洲,先把市场搞活,再把市场搞滥,最后把市场搞死。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对非洲盲目乐观和否定赴非经贸,笔者认为都是在走极端,其实到非洲做生意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许多中国商人在非洲赚得钵满盆溢,另有一些中国人投资失败,亏本走人,但这正常,和在国内是同一个道理,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到非洲开店,属于中非经贸范畴,其优势是这种商贸行为是动产投资,资金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可放可收,投资少、见效快,干得好就维持现状,不想干了或遇意外事件,处理完商品,就可拍拍屁股走人,但缺点是中国人越到越多,利润越来越薄,前景越来越不看好,目前,国人在非洲开得最多的就是鞋帽、服装、箱包、日用百货商店,这种状况说白了,就是中国人自己与自己竞争。所以,若您想到非洲开店,最好是专业对专业,扬长避短,开展其他行业,避免扎堆。比如,若在国内搞装饰,就到非洲开个装璜店,并承揽装璜业务;若在国内卖电脑,就到非洲也开个电脑维修、销售商店,在不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下,不要盲目跟风。一句话,若您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行业经验、实力,开设专业对口的商店,赢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中国商品非常具有竞争力,但中国赴非商人却缺乏竞争实力,所以,我们要明白:是中国的商品将中国商人带进非洲,而不是中国商人将中国的商品带入非洲,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家喜欢扎堆开店、难以突出重围、开展其他经贸领域的原因。纵观中国个体商人在非洲经商状况,涉及行业极少,基本上是销售从义乌发来的廉价鞋类、服装、箱包等日常生活用品,可谓是行业高度集中,这也凸现出决大多数的赴非个体商人虽有商机头脑、却无一技之长、在国内缺乏竞争力才被“挤兑”到非洲,或者说真正有技术、有竞争条件的中国人能在国内赚钱,也就没必要到非洲冒险吃苦,所以还没走出来。其实,非洲各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尚有许多商机可循,另有许多新的行业正在催生,只要是国人尚未染指的行业,都是蕴藏财富的地方。所以,现在是到了有实力、有行业经验、有相关技术的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来挖掘非洲大市场、拓展其他行业、进行深度开发的时候了。

就非洲商情与国人赴非开店,笔者提供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现在,若有同胞决定进军非洲,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看待和分析问题,非洲容易做的浅层行业已走过暴利时期,故不能怀有投机、侥幸或一夜暴富的心态来到非洲,也不能被一些过时、夸大、断章取意的信息所误导。例如,网络流行的一篇文章称“中国人在非洲每棵大白菜能卖到五六十元。”事实上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现阶段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却是:中国人买啥啥涨价,中国人卖啥啥降价。笔者并不否认中国人在非洲,曾经出现过每棵大白菜卖到五六十元的事情或之类商品价格悬殊的现象,这可能是老皇历了;可能是少数国家并不能代表整个非洲;可能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因短缺出现的昙花一现的假象;可能是有价无市;可能这种商品属于垄断经营;可能这种商品价格的确高昂,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看见及看不见的高额成本或高风险投资。退一步讲,对商品利润的狂热追逐是世界各地商人共同的本性,若真出现这种好事,众人就会蜂拥而上,很快把商机荡平,等到你从网上看到时,它已成为一文不值的电子垃圾了。说了这么多,意在告诉国人,个体华商在非洲从事一般商品销售的日子并不好过,形势逼迫后来的中国商人进入非洲时,凭借自己的行业优势,经营专业性强、带点技术的科技产品,拓宽行业范围;或者依据现有的实力和技术开发当地的资源产业,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变短期为长期,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行业需要深分和细化。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人已陆续抵达非洲大陆,抢占先机,发货柜,开商店,均集中在鞋帽、服装、箱包等百货商品领域,直到如今,华人商店仍高度集中于百货商品、日用消费品,就因这类商店比较低级,技术含量低,是人只要有钱,就可以开店,从而导致行业竞争激烈。表现在商店经营上,是明显的唯利是图、浮躁、盲目跟风。例如,非洲某市第一家中国百货商店开张,日进百斗,马上就来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壹佰个中国人,全都集中在百货经营上,若某种商品走俏,大家立即群起跟风,很快将商机铲平,其实,在中国商人高度集中的市场,有技术者应该避免介入扎堆,但可以考虑延伸产业链,为该行业提供服务或配套产品,也就是说行业需要深分和细化。这样既避免了同室操戈、恶性竞争,又能互相合作,链接华商的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凝聚国人的团结精神。

三、行业需要拓展。原则上不提倡国人到非洲搞重复建设,但鼓励有实力、有技术、有行业经验的业内人士赴非开拓海外市场,从目前的日用百货商品,向电脑通讯、家用电器、五金工具、办公设备、建筑材料、农机具和生产资料等方面扩展,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也就是行业需要拓展。

四、中国人设立商店后,可以考虑依托商业,进军服务业,扩大规模,相互促进。例如,开设一家电脑商店,除了销售计算机及其软硬件、零配件外,经营者一定要有电脑维修技术,因为这在非洲非常赚钱;家用电器店同样如此;建材商店除了销售各种建筑材料外,经营者最好有自己的设计服务和安装公司;水暖商店除了售货外,店主最好与水暖工程公司结为合作伙伴。另外,非洲各国现有多家中资公司进驻,承包工程涉及城市供水、商业及民用建筑、路桥建造、工程安装等多个行业,经营者可以及时联系,为自己创造机遇。总之,经营有方的店主不会在店内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寻找发财机会。对于非洲多数行业来讲,配套服务会比销售产品更赚钱。

在闯荡非洲的新华人中,有一个特别的华商群体格外引人关注,这就是福建福清人。说其特别,不仅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明显表现出中国赴非商人的共性,还在于他们具备其他群体所缺乏的团队精神。认知他们,了解中国商人在非洲的打拼历程,同时也是解析福清华商在非洲、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的核心原因。

2006年7至9月,笔者由南至北穿越莫桑比克时,遇到了福建福清籍商人王孝金,他和老婆在南部非洲内陆小国莱索托开了一家夫妻店,因竞争激烈,来到莫桑比克,寻找其他可行性投资商机。我和他短期结伴而行,走访了4个城市的福清商人,所到之处都是由他的福清亲戚免费提供食宿上的帮助,从而有机会与这个特殊的华商群体零距离接触。其实,投宿之前,王与他们并不熟识,有的也仅仅是认识而已,但凭借福清人特有的亲戚关系网,我们得到很好的照顾,王作为辈份上的长者,也受到他们的尊敬。一路上走下来,王向我聊了许多有关福清人闯荡非洲的话题,他在莱索托开店,最初的话题是从这个国家谈起。

上世纪90年代初,福清籍人士陈克辉、方则基、何青三人抵达莱索托,他们被这里的商机所吸引,因受资金和阅历的缺乏,先从给一家台湾人开设的超市打工做起,熟悉环境,积累经验。后来,他们决定自己创业,利用打工攒下的薪水,再加上从老家筹集的一些资金,合伙开了一家小型超市,在这里逐渐扎根,3年后发展到3家大型超级市场。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逐日扩大,他们感到力量单薄,决定从国内带来亲友,走共同发展之路。就这样,福清人像滚雪球一样源源不断地聚集,很快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在莱索托8个城市几百家超市、商场中,基本上均被福清人所垄断,经营品种也由单一的日用品发展到五金、副食、服装、鞋帽、餐馆、车行等行业。

对于福清人在南部非洲数量膨胀的现象,王道出了其中的部分理由:福建人很早就有飘洋过海的历史,造成了福清的风俗习惯是特别看重出国,你小学没毕业无所谓,但没出国经历就会被人看不起。闯荡天下、出国赚钱一直是当地的优良传统,当一个人在海外寻到发财机会,首先会把老婆或家人带出去。在发展过程中,福清人会依托两条亲属路线优先选择人手,一条是将家族或同姓亲戚中愿意出国的人带走,另一条是以姻亲为纽带,在老婆的亲戚中考虑人手。这批人出国后再以此类推,一个带几个、带一家、带亲友,滚雪球式地发展,在海外目的国便呈现家族或老家居住地群体特点,大家要么是远房近亲,要么是同乡好友,即使互未谋面,但一打听,拐弯抹角总能攀上亲戚,真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据说,由方氏兄弟带来的家族成员在南部非洲就有2000多人,让当地人对“福清哥”刮目相看。2000年1月16日,莱索托福清同乡会在首都马赛卢正式成立,方则江先生任第一届福清同乡会会长。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对于这个开店容易、商贸繁荣的大市场,福清人更是蜂拥而至。各个媒体给出的数字不同,根据南非侨会的大致统计,目前在南非的中国人已达20万人,其中福建人就达10万,而福清市人所占比例最多,约为7万人,三分天下有其一。他们大多开店,或组建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也有的设厂或在当地打工。

最早到达莫桑比克开店经商的新华人多为北京人、大连人和湖北武汉人,他们在首都马普托市抢占先机,开办公司,设立商店,也遇到不少繁荣发展的好契机,但由于安于现状、经营保守,这么多年过去,商店几乎没有什么扩展。福清人进军莫桑比克,也只是新世纪后近几年的事情,虽然时间短暂,但他们开店的进度可与兔子繁殖的速度相媲美。对于这个国家的市场,福清人有自己跑马圈地的宏伟计划:在莫桑比克南部首都城市马普托、位于中部的莫第二大城市贝拉和位于北部的莫第三大城市楠普拉分别建立三个贸易基地,以此为中心,再向四周辐射开店,进而垄断全莫市场。马普托的这个“点”最早成立,这两年福清人的商店已在马市遍地开花;贝拉市的“点”是第二个组建,他们自己发货柜,并已向周边小城市开办了6家分店;楠普拉市的“点”尚未筹建,但在2007年完成是迟早之事。“你等着看吧,”王孝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我:“莫桑比克华人开店的天下很快就会被福清人所垄断,其他地方的华商都无法和福清人竞争。”

他的话并非是浮夸,笔者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认为,福清人之所以发展迅猛,他们拥有其他华人群体所不能比较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福清人是以家族和同乡为纽带而组成的商业团体,相互熟悉,知根知底,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非常团结,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集团优势,人多办大事,团结就是力量,这与在非洲的中国商人普遍处于单打独斗、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二、福清人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设办总店,再从老家带来一批亲友,鼓励他们开设分店、子店,走共同发展之路。一般来说,分店设立初期,资金并不宽余,总店负责人就会赊帐,向其提供货源上的帮助。其实,这时的总店已转变成一个中间批发商的角色,通过分店批发商品,并在子店销售后回拢资金,实现货物的快速流通,而分店及子店的小老板虽然资金不足,但在总店资助下,仍可获得稳定的货源,在开店过程中逐步完成最初的资本积累。例如,在赛赛市开店的张女士,最初只有4000美金,这些钱不要说能开个商店,就是购进一个“二尺”小货柜的货物,至少也得1万多美元。她也是得到马普托福清人的这种支持,才从小到大、积少成多,慢慢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不能套用其他的中国在非商人,人走财空的事件并不鲜见,

三、作为一个具备团队精神的商业群体,福清人在投资决策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与沟通,合理分配利益,努力避免内部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例如,我这次经过4个城市,均是一个地方仅开有一家商店,好坏大家都无怨言,这显然是协商和协调的结果。

四、敢闯天下、不瞻前顾后是福清人最显著的特征。一般说来,我们远赴非洲开店,肯定要精心考察,细心论证,事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尽量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样,难免思前想后、行动迟缓,但是,福清人呼啦啦地来了,呼啦啦地开起商店,先把店建起,有何问题再想法解决。例如,因竞争日渐激烈,在马普托经商的中国个体商人中,不少有人曾动过把店开到首都以外的小城市,但又怕市场不大、难以赢利等原因而处于犹豫观望之中,结果,还是福清人的到来,首开中国商人在莫桑比克“从城市包围农村”的开店先河。

五、能吃苦、甘于寂寞是福清商人的可贵品质。在马辛加开店的福清人许桂华夫妇所处地方很孤僻,没有自来水,饮水需要外运;用电也不正常,上午和晚上来电,下午及凌晨停电,没有电视、VCD,更无法提及电脑!夫妻俩都得过疟疾。我到来时,发现许妻已有五、六个月的身孕,夫妻二人正值创业初期,没有办法,只好打算把孩子生在莫桑比克这个荒凉的地方。这两天,许桂华愁容满面,正着急到哪能找来一位中国医生?检查一下胎儿的胎位问题。

不过,在我与他们交往、交谈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福清人身上所存在的不足和弱势的地方,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华人群体。其一是这些商人有经商头脑,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起外语来困难重重,难以突破外语关。虽然他们开店,但有关开商店的文件和规定,看不懂!有关商店必交的纳税种类和数目,不知道!有关不合理的乱收费,不明白!与雇员冲突被罚,想不开!在稀里糊涂中开店,在开店中稀里糊涂,这种现象是非常非常的普遍。其二是这些商人眼睛只盯在钱上,只顾自己闷头赚钱,不学习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不关心所在国的国情变化,不收集所在国的商业信息,很难落地生根,或者说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从而导致接二连三地摔跟头,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随着福清人大规模地“走出去”,也暴露出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譬如,有关福清人因偷渡而酿就的恶性案件屡见报端,和其他华人因争夺商业“地盘”而引发的械斗也时有发生,极少数人盲目出国后,因无一技之长难以立足,索性干起杀人越货的勾当,虽然这只是少数害群之马的个案,却也给福清人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东南非洲,提及福清人,其他地方的华商“很不感冒”。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福清人所具备的吃苦耐劳、团结抱对、敢创天下的开拓精神,还是值得我们褒扬和学习的。

在走进非洲的华人群体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这就是挺进非洲大市场、开拓工程承包领域的中资公司。他们闯荡非洲虽时间短暂,却战功非凡、成绩卓著,不但为国家的外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推动建筑材料、工程车辆、机器设备等大宗产品的出口,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建筑设备、工程车辆均达到相当高的质量水平,能适应非洲各种恶劣的气候及环境,帮助中国人顺利地完成多个重大的境外工程。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随着非洲大陆总体政治形势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作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产业,也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近年来,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地区金融组织加大了对非经济援助和支持,国际多边、双边的外援不断增加,融资渠道越拓越宽,非洲各国开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国家的自筹资金项目、国际社会资助的项目以及私人实业投资项目、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为中国工程承包公司进军非洲大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努力把这潜在的市场开拓好,中非经贸合作就有可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国政府“走出去”的战略和中非合作论坛精神才能更好地得以体现。

长期以来,非洲工程承包市场大多数被欧洲发达国家垄断,中资公司凭藉中非良好的政治关系,以低廉的价格,高质量的建筑产品,逐步拓宽工程领域,广泛活跃于非洲承包劳务市场,中国公司的建筑项目已从单纯的房屋建筑工程发展到包括各类房屋建筑、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堤坝、电站、港口、机场、石油化工、水利等各种构筑设施的建筑业、城市供水改造以及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业,形成了多方位、多专业开拓的良好局面。现在,中资公司已成功地进入非洲工程承包领域,部分佼佼者甚至进入一些国家的主流承包商之列。他们在为中国创汇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的建筑材料、工程车辆、机器设备的出口,为国家的外贸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建筑设备、工程车辆均达到相当高的质量水平,它们能适应非洲各种恶劣的气候及环境,帮助中国人顺利地完成多个重大的境外工程。

虽然中资公司在开拓非洲工程承包市场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他们在刚进入非洲时并非一帆风顺,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有些甚至在一些小事上吃了大亏,代价沉重。笔者在非洲采访各中资公司时,不少负责人表示:我们的成绩固然可喜可贺,媒体不能因此而报喜不报忧,非洲国情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如果把中资公司在此所处的环境、所遭遇的麻烦以及所总结的实战经验实事求是地写出,给国人一个很有价值的最新的信息参考,让后来的兄弟单位少走弯路、有所借鉴,这才是文章的可贵与闪光之处。笔者对此甚是赞同,以下就中资公司进军非洲常见的问题及得来的经验罗列几例,与诸君来共同探讨这些应当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坚持就是胜利。
中国人在路桥建造、土木建筑、供水改造、公共工程等各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赴非单位都是技术力量雄厚、能打苦仗、硬仗与恶仗的优秀的施工部队,但非洲的投资环境难尽人意,例如政府腐败、索取贿赂、职能部门效率低下、原材料短缺、偷窃严重、劳工素质差、缺水少电、疟疾侵扰,等等。中资公司入驻后承包的第一项工程也是最不适应、被迫进入艰难磨合的过程,到最后苦也吃了、累也受了、气也生了,能不能赚钱还很难说。一些公司在做完首个项目后,常有放弃或移师他国的年头。其实,中资公司于所在国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招聘人马、进口车辆机械、竞标项目、人员公关等,都需要前期注入大笔资金,最宝贵的是第一个项目所经历的各种问题,所趟出的路子,会给以后的项目积累实战经验,所以,轻言不要放弃。许多公司负责人总结:第一个项目非常难做,但第二个项目就会相对轻松,以后越做越熟练,越做越赚钱,真是应了这句老话:坚持就是胜利。

二、避免恶性竞争。
中资公司走进非洲创业时,要避免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和低价竞标现象,这不仅损坏中国公司的整体形象,还给国家和企业的经营和效益带来损失。在非洲国家的工程承包领域,中国公司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敢于和世界各国的工程公司相竞争,但中国人就怕和中国人自己竞争。例如,在非洲某国,曾有8家公司竞争两个城市的供水项目招标,从工程最低的报价往后排,1至6家均为中资公司,最后2家才是报价高的欧洲公司。报价最低的中国公司的竞标价格竟然是报价最高的欧洲公司的一半,后来,当然是中资公司赢得了中标“胜利”,但利润极低,项目干下来是赔是赚还很难说。所以,中资公司在非洲市场上,不要将本该赚钱的商业化的国际招标工程做成“援外项目”,结果,不但自己受损,还扰乱了行业经营秩序,破坏了中资公司的整体利益。

中资公司比西方公司报价低主要是人员费、材料价格、管理费等成本相对较低,做标有一些技巧,对设计修改和索赔有一定把握,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国内考核标准不一,投标和执标施工常不是同一班子,项目亏了,相互推卸责任,项目赢利了,都在邀功,结果出现为拿项目不顾经济效益问题。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的业务主管高伟一谈起中国建筑企业在非洲市场的恶性竞争就直摇头:“中国公司只要一扎堆就搞价格血拼,没办法,因为没有一个有约束力的商会组织来管理。”中国路桥亚的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骞认为,中国公司整体报价过低,关键还是相互不知底细,在激烈的竞争中,为拿项目或为完成总公司下达的任务、或为进入市场求将来发展,在保本微利的前提下咬牙忍痛出手,报价低是极不情愿的。鉴于此,程骞建议在中国公司之间成立内部协调小组,以便建立机制,制订游戏规则,诚信自律,规范市场,避免无序竞争。

三、注意加强管理,防范偷窃。
一些非洲国家偷窃现象非常严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把防范工作做到前面。例如,我采访过一家中资公司,“工程在进行基础建设时雇用较多的当地人,多时达70-80人,少则有40-50人,他们干活时很懒,但在偷盗上技高一筹,大概整天就在琢磨这事,工地上小件工具、材料、物品等经常不翼而飞,有些连中国人都搞不明白他们是怎样夹带出去的。例如,有人相中了一个装沥青的大桶,结果,并不值钱的大桶没了踪影,而值钱昂贵万里迢迢运到非洲的整桶沥青被白白倒掉,给中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产生很坏的负面影响。还有,即使有保安值班看守,公司一个40英尺的大集装箱卸进港区后几次被盗,一批电动工具、设备被偷走,给施工造成很大不便,甚至被迫停工。”特别强调的是中资公司进入非洲工程承包市场,项目运作过程中的物资被窃现象十分普遍,这个问题不容回避。笔者自2000年起就长住东南非洲,调研6年,写了6年,感触极深的一个是劳资纠纷,一个是偷窃,让许许多多的在非中资公司跌了不少大跟头,一定要引以为戒。

中资公司、私营企业和个体华商在非洲开展经营活动中,在钱的问题上要有防范心理,谨慎行事。例如,一家中资公司财务人员将保险柜放在办公室里,给当地雇员发工资时,直接从办公室当众取钱发放,结果,“引诱了别人犯罪”,公司很快遭到持枪歹徒的夜间入室抢劫。不久,该公司又被劫匪光顾,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中方人员受到物质、精神双重损失。

四、学习所在国劳动法,避免劳资冲突。
中资公司走出国门,首次开拓非洲市场时,最好先到目的国中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报个到,细心查看“经参处”设立的网站,多方了解所在国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市场商情、投资环境等,毕竟现阶段多数非洲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投资环境与过去相比,进步很多,但仍很不完善,更无法和中国相比较。中资公司在摸索经验的同时,要注重人事管理,特别是处理与非洲人的劳资关系上尤当注意,应依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行事,不能把在国内的一些陋习带进来。近年来,非洲少数国家的媒体就暴光过一些中方管理人员动手打人的事件。中资公司在实施某个工程项目时,都会雇佣几十到几百数量不等的当地人,从事工程基础部分的建造工作。有些当地工人干活偷懒、或消极怠工、或没有效率、或不遵守劳动纪律甚至对抗、或千方百计想偷东西,来自于国内工程队的个别中国人素质欠佳,当矛盾发生时,也不注意管理方法,上去就是一拳或抬腿就是一脚。这种现象在国内某些地方屡见不鲜,但在国外包括非洲,则是个严重的问题,非洲人将这看成是暴力(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暴力),一告就赢。政府部门对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问题视而不见,但劳动管理部门、纪律部门或工会组织对本国工人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结果,中资公司不但要接受处罚,垫付工人“医药费”、赔偿损失,还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走进非洲的华人群体中,开商店的中国小商人占据多数,他们远渡重洋闯荡非洲,在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带动中国商品海外销售、促进中非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遍查国内媒体,有关非洲的中国小商人详细的调研之类的报告文章几近空白,他们一直处于单打独斗、自生自灭、缺乏关注的经营状态。研究他们,了解他们的生存和经商现状,对及时传递非洲商情、防微杜渐、避免国内个体盲目进入非洲、规范中非经贸经济活动等方面,都有着现实急需的指导意义。

上世纪90年代至2003年,中国个体商人陆续来到非洲,带来了价格合理、非常适合非洲人消费水平和消费兴趣的中国商品,深受非洲市场的欢迎。早期或首批开店从商的华人抢占先机,遇到了好时候,那时的市场产品供不应求,这些中国商人很快暴富,由普通市民跃入百万富翁阶层,在贫穷落后的非洲大陆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这时媒体用“想发财、去非洲”、“到非洲淘金去”、“非洲遍地是黄金”来炒作并不过分。

早期中国个体商人来非洲后,不少人租间仓库,发一货柜廉价鞋子或日用消费品,什么时候批发完毕,什么时候再回国进货,无需开店,只要能进一货柜商品,一个人就能撑起摊子赚钱,不需多高的技术、无需多大的资本。这种简单批发货柜或开店经商的行为多属于提蓝小卖,结构单调,品种雷同,甚至还掺杂有不少伪劣商品,附加值极低,总体贸易额也低,但人们普通认为这时的生意“很好做”。

大致从2004年之后,正是因为这种技术含量低、投资少见效快、是人就能开店“捡金子”的活儿吸引了更多的私营公司或个体经营者蜂拥而至,部分中国商人为了争夺非洲市场进行低价竞销,不仅造成当地经营秩序混乱,影响了中国商品的美誉度,还导致行业利润大幅度降低,竞争激烈。这时的非洲市场仍然有钱可赚,不过,表层和浅层的油水已被捷足先登者抽走,需要后来者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来赢得竞争优势。比如说,2000年到非洲,一个人十多万人民币就能发个二尺货柜、租仓库,批发零售,成就事业,但到了现在,中国商人扎堆,竞争升级,再到非洲开店,至少需要二、三个人四十或五十万人民币的资金才能周转开,不是说这些钱都扔在非洲,而是今非昔比,商机变化无常,店主们必须要保障商品快速流通,薄利多销,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赢利,而这需要商人同时考虑3个货柜的运转情况:正在销售一个,海上漂着一个,国内正在采购一个,钱都押在货柜的商品中了。

现在要来非洲独自开店经商,笼统地讲,大概需四、五十万人民币才能完得转,低于这个数字,生意真的不好做,即便如此,一年也不见得能赚上几个钱。当然,这是个笼统的提法,毕竟非洲有53个国家,国与国也不雷同,如50万人民币在不少非洲国家可以开设低档中国商品批发商店,但在安哥拉就不行,它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这样一来,关于中国小商人闯荡非洲市场一个矛盾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个体商人仍在误认为非洲很穷,到此创业起步资金低,投资少,回报快,生意好做才来到非洲,到达之后才发现情况恰恰相反,开个商店就需50万人民币,赚不赚钱还难讲,投资办实体需上百甚至上千万,更是望洋兴叹,与其来非洲吃苦冒险,还不如就此罢休,因为50万在国内就能做不少事,真没必要再来非洲了。所以,对于只有几万、十几万的小商人,笔者在此旗帜鲜明地表示:如果您不占有语言、技术、行业经验等优势,最好放弃来非洲的念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11月4日举行的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五点建议,其中第二条:“加强中非投资合作。中方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投资兴业,转让适用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政府制定“走出去”的整体战略,是有条件的如实力、信誉、技术、经验等,并不是什么人都鼓励走出去。如果坚持来到非洲,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走进非洲,一是从网上和媒体中寻找机会,到非洲打个一到两年的工,先弄个有吃有住的地方,熟悉非洲当地市场和环境,利用业余时间调研商机,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的单飞打下基础;二是与他人合作,集合资金共同开拓市场,待规模做大后分开,各干各的事业,完成起步时的过渡阶段。

近两年,又有不少中国人,受国内早已过失信息或虚假财富神话的误导,盲目来到非洲。他们对非洲不了解,甚至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来捞世界,没有技术、不会语言、没有优势,有些人就带了几万元人民币,更有甚者勉强买张双程机票,兜里揣点零钱,来到非洲,受到挫折后,没有找找失败的原因,却到处骂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好心”劝人别来非洲,把中非经贸和对非投资一概否定。所以,不是非洲市场不行了,而是近来许多到非洲的中国人不具备竞争资格、仍抱着以前的陈旧观念来衡量非洲,适应不了早已变化后的竞争要求,不摔跟头才怪呢。

大致讲来,闯荡非洲的新华人可以分为三大群体,一是在非洲开店的中国商人,二是到此开矿办厂的投资人士,三是承包工程的中资公司。其中以小商人的数量最多,所以,人们在谈论非洲商机状况时,多拿开店经商的情况来说事,这是以偏概全极不准确的一种说法。当没去过非洲的中国人还在津津乐道非洲钱好赚时,现在非洲各国开店的不少华商却认为:中国人在非洲,先把市场搞活,再把市场搞滥,最后把市场搞死。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对非洲盲目乐观和否定赴非经贸,笔者认为都是在走极端,其实到非洲做生意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才是真正的市场行为,许多中国商人在非洲赚得钵满盆溢,另有一些中国人投资失败,亏本走人,但这正常,和在国内是同一个道理,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到非洲开店,属于中非经贸范畴,其优势是这种商贸行为是动产投资,资金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可放可收,投资少、见效快,干得好就维持现状,不想干了或遇意外事件,处理完商品,就可拍拍屁股走人,但缺点是中国人越到越多,利润越来越薄,前景越来越不看好,目前,国人在非洲开得最多的就是鞋帽、服装、箱包、日用百货商店,这种状况说白了,就是中国人自己与自己竞争。所以,若您想到非洲开店,最好是专业对专业,扬长避短,开展其他行业,避免扎堆。比如,若在国内搞装饰,就到非洲开个装璜店,并承揽装璜业务;若在国内卖电脑,就到非洲也开个电脑维修、销售商店,在不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下,不要盲目跟风。一句话,若您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行业经验、实力,开设专业对口的商店,赢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中国商品非常具有竞争力,但中国赴非商人却缺乏竞争实力,所以,我们要明白:是中国的商品将中国商人带进非洲,而不是中国商人将中国的商品带入非洲,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大家喜欢扎堆开店、难以突出重围、开展其他经贸领域的原因。纵观中国个体商人在非洲经商状况,涉及行业极少,基本上是销售从义乌发来的廉价鞋类、服装、箱包等日常生活用品,可谓是行业高度集中,这也凸现出决大多数的赴非个体商人虽有商机头脑、却无一技之长、在国内缺乏竞争力才被“挤兑”到非洲,或者说真正有技术、有竞争条件的中国人能在国内赚钱,也就没必要到非洲冒险吃苦,所以还没走出来。其实,非洲各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尚有许多商机可循,另有许多新的行业正在催生,只要是国人尚未染指的行业,都是蕴藏财富的地方。所以,现在是到了有实力、有行业经验、有相关技术的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来挖掘非洲大市场、拓展其他行业、进行深度开发的时候了。

就非洲商情与国人赴非开店,笔者提供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现在,若有同胞决定进军非洲,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看待和分析问题,非洲容易做的浅层行业已走过暴利时期,故不能怀有投机、侥幸或一夜暴富的心态来到非洲,也不能被一些过时、夸大、断章取意的信息所误导。例如,网络流行的一篇文章称“中国人在非洲每棵大白菜能卖到五六十元。”事实上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现阶段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却是:中国人买啥啥涨价,中国人卖啥啥降价。笔者并不否认中国人在非洲,曾经出现过每棵大白菜卖到五六十元的事情或之类商品价格悬殊的现象,这可能是老皇历了;可能是少数国家并不能代表整个非洲;可能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因短缺出现的昙花一现的假象;可能是有价无市;可能这种商品属于垄断经营;可能这种商品价格的确高昂,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看见及看不见的高额成本或高风险投资。退一步讲,对商品利润的狂热追逐是世界各地商人共同的本性,若真出现这种好事,众人就会蜂拥而上,很快把商机荡平,等到你从网上看到时,它已成为一文不值的电子垃圾了。说了这么多,意在告诉国人,个体华商在非洲从事一般商品销售的日子并不好过,形势逼迫后来的中国商人进入非洲时,凭借自己的行业优势,经营专业性强、带点技术的科技产品,拓宽行业范围;或者依据现有的实力和技术开发当地的资源产业,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变短期为长期,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行业需要深分和细化。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人已陆续抵达非洲大陆,抢占先机,发货柜,开商店,均集中在鞋帽、服装、箱包等百货商品领域,直到如今,华人商店仍高度集中于百货商品、日用消费品,就因这类商店比较低级,技术含量低,是人只要有钱,就可以开店,从而导致行业竞争激烈。表现在商店经营上,是明显的唯利是图、浮躁、盲目跟风。例如,非洲某市第一家中国百货商店开张,日进百斗,马上就来第二个第三个一直到第壹佰个中国人,全都集中在百货经营上,若某种商品走俏,大家立即群起跟风,很快将商机铲平,其实,在中国商人高度集中的市场,有技术者应该避免介入扎堆,但可以考虑延伸产业链,为该行业提供服务或配套产品,也就是说行业需要深分和细化。这样既避免了同室操戈、恶性竞争,又能互相合作,链接华商的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凝聚国人的团结精神。

三、行业需要拓展。原则上不提倡国人到非洲搞重复建设,但鼓励有实力、有技术、有行业经验的业内人士赴非开拓海外市场,从目前的日用百货商品,向电脑通讯、家用电器、五金工具、办公设备、建筑材料、农机具和生产资料等方面扩展,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也就是行业需要拓展。

四、中国人设立商店后,可以考虑依托商业,进军服务业,扩大规模,相互促进。例如,开设一家电脑商店,除了销售计算机及其软硬件、零配件外,经营者一定要有电脑维修技术,因为这在非洲非常赚钱;家用电器店同样如此;建材商店除了销售各种建筑材料外,经营者最好有自己的设计服务和安装公司;水暖商店除了售货外,店主最好与水暖工程公司结为合作伙伴。另外,非洲各国现有多家中资公司进驻,承包工程涉及城市供水、商业及民用建筑、路桥建造、工程安装等多个行业,经营者可以及时联系,为自己创造机遇。总之,经营有方的店主不会在店内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寻找发财机会。对于非洲多数行业来讲,配套服务会比销售产品更赚钱。

在闯荡非洲的新华人中,有一个特别的华商群体格外引人关注,这就是福建福清人。说其特别,不仅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明显表现出中国赴非商人的共性,还在于他们具备其他群体所缺乏的团队精神。认知他们,了解中国商人在非洲的打拼历程,同时也是解析福清华商在非洲、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的核心原因。

2006年7至9月,笔者由南至北穿越莫桑比克时,遇到了福建福清籍商人王孝金,他和老婆在南部非洲内陆小国莱索托开了一家夫妻店,因竞争激烈,来到莫桑比克,寻找其他可行性投资商机。我和他短期结伴而行,走访了4个城市的福清商人,所到之处都是由他的福清亲戚免费提供食宿上的帮助,从而有机会与这个特殊的华商群体零距离接触。其实,投宿之前,王与他们并不熟识,有的也仅仅是认识而已,但凭借福清人特有的亲戚关系网,我们得到很好的照顾,王作为辈份上的长者,也受到他们的尊敬。一路上走下来,王向我聊了许多有关福清人闯荡非洲的话题,他在莱索托开店,最初的话题是从这个国家谈起。

上世纪90年代初,福清籍人士陈克辉、方则基、何青三人抵达莱索托,他们被这里的商机所吸引,因受资金和阅历的缺乏,先从给一家台湾人开设的超市打工做起,熟悉环境,积累经验。后来,他们决定自己创业,利用打工攒下的薪水,再加上从老家筹集的一些资金,合伙开了一家小型超市,在这里逐渐扎根,3年后发展到3家大型超级市场。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逐日扩大,他们感到力量单薄,决定从国内带来亲友,走共同发展之路。就这样,福清人像滚雪球一样源源不断地聚集,很快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在莱索托8个城市几百家超市、商场中,基本上均被福清人所垄断,经营品种也由单一的日用品发展到五金、副食、服装、鞋帽、餐馆、车行等行业。

对于福清人在南部非洲数量膨胀的现象,王道出了其中的部分理由:福建人很早就有飘洋过海的历史,造成了福清的风俗习惯是特别看重出国,你小学没毕业无所谓,但没出国经历就会被人看不起。闯荡天下、出国赚钱一直是当地的优良传统,当一个人在海外寻到发财机会,首先会把老婆或家人带出去。在发展过程中,福清人会依托两条亲属路线优先选择人手,一条是将家族或同姓亲戚中愿意出国的人带走,另一条是以姻亲为纽带,在老婆的亲戚中考虑人手。这批人出国后再以此类推,一个带几个、带一家、带亲友,滚雪球式地发展,在海外目的国便呈现家族或老家居住地群体特点,大家要么是远房近亲,要么是同乡好友,即使互未谋面,但一打听,拐弯抹角总能攀上亲戚,真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据说,由方氏兄弟带来的家族成员在南部非洲就有2000多人,让当地人对“福清哥”刮目相看。2000年1月16日,莱索托福清同乡会在首都马赛卢正式成立,方则江先生任第一届福清同乡会会长。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对于这个开店容易、商贸繁荣的大市场,福清人更是蜂拥而至。各个媒体给出的数字不同,根据南非侨会的大致统计,目前在南非的中国人已达20万人,其中福建人就达10万,而福清市人所占比例最多,约为7万人,三分天下有其一。他们大多开店,或组建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也有的设厂或在当地打工。

最早到达莫桑比克开店经商的新华人多为北京人、大连人和湖北武汉人,他们在首都马普托市抢占先机,开办公司,设立商店,也遇到不少繁荣发展的好契机,但由于安于现状、经营保守,这么多年过去,商店几乎没有什么扩展。福清人进军莫桑比克,也只是新世纪后近几年的事情,虽然时间短暂,但他们开店的进度可与兔子繁殖的速度相媲美。对于这个国家的市场,福清人有自己跑马圈地的宏伟计划:在莫桑比克南部首都城市马普托、位于中部的莫第二大城市贝拉和位于北部的莫第三大城市楠普拉分别建立三个贸易基地,以此为中心,再向四周辐射开店,进而垄断全莫市场。马普托的这个“点”最早成立,这两年福清人的商店已在马市遍地开花;贝拉市的“点”是第二个组建,他们自己发货柜,并已向周边小城市开办了6家分店;楠普拉市的“点”尚未筹建,但在2007年完成是迟早之事。“你等着看吧,”王孝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我:“莫桑比克华人开店的天下很快就会被福清人所垄断,其他地方的华商都无法和福清人竞争。”

他的话并非是浮夸,笔者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认为,福清人之所以发展迅猛,他们拥有其他华人群体所不能比较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福清人是以家族和同乡为纽带而组成的商业团体,相互熟悉,知根知底,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非常团结,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集团优势,人多办大事,团结就是力量,这与在非洲的中国商人普遍处于单打独斗、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二、福清人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设办总店,再从老家带来一批亲友,鼓励他们开设分店、子店,走共同发展之路。一般来说,分店设立初期,资金并不宽余,总店负责人就会赊帐,向其提供货源上的帮助。其实,这时的总店已转变成一个中间批发商的角色,通过分店批发商品,并在子店销售后回拢资金,实现货物的快速流通,而分店及子店的小老板虽然资金不足,但在总店资助下,仍可获得稳定的货源,在开店过程中逐步完成最初的资本积累。例如,在赛赛市开店的张女士,最初只有4000美金,这些钱不要说能开个商店,就是购进一个“二尺”小货柜的货物,至少也得1万多美元。她也是得到马普托福清人的这种支持,才从小到大、积少成多,慢慢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不能套用其他的中国在非商人,人走财空的事件并不鲜见,

三、作为一个具备团队精神的商业群体,福清人在投资决策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与沟通,合理分配利益,努力避免内部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例如,我这次经过4个城市,均是一个地方仅开有一家商店,好坏大家都无怨言,这显然是协商和协调的结果。

四、敢闯天下、不瞻前顾后是福清人最显著的特征。一般说来,我们远赴非洲开店,肯定要精心考察,细心论证,事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尽量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样,难免思前想后、行动迟缓,但是,福清人呼啦啦地来了,呼啦啦地开起商店,先把店建起,有何问题再想法解决。例如,因竞争日渐激烈,在马普托经商的中国个体商人中,不少有人曾动过把店开到首都以外的小城市,但又怕市场不大、难以赢利等原因而处于犹豫观望之中,结果,还是福清人的到来,首开中国商人在莫桑比克“从城市包围农村”的开店先河。

五、能吃苦、甘于寂寞是福清商人的可贵品质。在马辛加开店的福清人许桂华夫妇所处地方很孤僻,没有自来水,饮水需要外运;用电也不正常,上午和晚上来电,下午及凌晨停电,没有电视、VCD,更无法提及电脑!夫妻俩都得过疟疾。我到来时,发现许妻已有五、六个月的身孕,夫妻二人正值创业初期,没有办法,只好打算把孩子生在莫桑比克这个荒凉的地方。这两天,许桂华愁容满面,正着急到哪能找来一位中国医生?检查一下胎儿的胎位问题。

不过,在我与他们交往、交谈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福清人身上所存在的不足和弱势的地方,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华人群体。其一是这些商人有经商头脑,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起外语来困难重重,难以突破外语关。虽然他们开店,但有关开商店的文件和规定,看不懂!有关商店必交的纳税种类和数目,不知道!有关不合理的乱收费,不明白!与雇员冲突被罚,想不开!在稀里糊涂中开店,在开店中稀里糊涂,这种现象是非常非常的普遍。其二是这些商人眼睛只盯在钱上,只顾自己闷头赚钱,不学习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不关心所在国的国情变化,不收集所在国的商业信息,很难落地生根,或者说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从而导致接二连三地摔跟头,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随着福清人大规模地“走出去”,也暴露出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譬如,有关福清人因偷渡而酿就的恶性案件屡见报端,和其他华人因争夺商业“地盘”而引发的械斗也时有发生,极少数人盲目出国后,因无一技之长难以立足,索性干起杀人越货的勾当,虽然这只是少数害群之马的个案,却也给福清人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东南非洲,提及福清人,其他地方的华商“很不感冒”。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福清人所具备的吃苦耐劳、团结抱对、敢创天下的开拓精神,还是值得我们褒扬和学习的。

在闯荡非洲的新华人中,有一个特别的华商群体格外引人关注,这就是福建福清人。说其特别,不仅因为在他们的身上,明显表现出中国赴非商人的共性,还在于他们具备其他群体所缺乏的团队精神。认知他们,了解中国商人在非洲的打拼历程,同时也是解析福清华商在非洲、在世界各地发展迅速的核心原因。

2006年7至9月,笔者由南至北穿越莫桑比克时,遇到了福建福清籍商人王孝金,他和老婆在南部非洲内陆小国莱索托开了一家夫妻店,因竞争激烈,来到莫桑比克,寻找其他可行性投资商机。我和他短期结伴而行,走访了4个城市的福清商人,所到之处都是由他的福清亲戚免费提供食宿上的帮助,从而有机会与这个特殊的华商群体零距离接触。其实,投宿之前,王与他们并不熟识,有的也仅仅是认识而已,但凭借福清人特有的亲戚关系网,我们得到很好的照顾,王作为辈份上的长者,也受到他们的尊敬。一路上走下来,王向我聊了许多有关福清人闯荡非洲的话题,他在莱索托开店,最初的话题是从这个国家谈起。

上世纪90年代初,福清籍人士陈克辉、方则基、何青三人抵达莱索托,他们被这里的商机所吸引,因受资金和阅历的缺乏,先从给一家台湾人开设的超市打工做起,熟悉环境,积累经验。后来,他们决定自己创业,利用打工攒下的薪水,再加上从老家筹集的一些资金,合伙开了一家小型超市,在这里逐渐扎根,3年后发展到3家大型超级市场。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逐日扩大,他们感到力量单薄,决定从国内带来亲友,走共同发展之路。就这样,福清人像滚雪球一样源源不断地聚集,很快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在莱索托8个城市几百家超市、商场中,基本上均被福清人所垄断,经营品种也由单一的日用品发展到五金、副食、服装、鞋帽、餐馆、车行等行业。

对于福清人在南部非洲数量膨胀的现象,王道出了其中的部分理由:福建人很早就有飘洋过海的历史,造成了福清的风俗习惯是特别看重出国,你小学没毕业无所谓,但没出国经历就会被人看不起。闯荡天下、出国赚钱一直是当地的优良传统,当一个人在海外寻到发财机会,首先会把老婆或家人带出去。在发展过程中,福清人会依托两条亲属路线优先选择人手,一条是将家族或同姓亲戚中愿意出国的人带走,另一条是以姻亲为纽带,在老婆的亲戚中考虑人手。这批人出国后再以此类推,一个带几个、带一家、带亲友,滚雪球式地发展,在海外目的国便呈现家族或老家居住地群体特点,大家要么是远房近亲,要么是同乡好友,即使互未谋面,但一打听,拐弯抹角总能攀上亲戚,真是“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据说,由方氏兄弟带来的家族成员在南部非洲就有2000多人,让当地人对“福清哥”刮目相看。2000年1月16日,莱索托福清同乡会在首都马赛卢正式成立,方则江先生任第一届福清同乡会会长。

南非是非洲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对于这个开店容易、商贸繁荣的大市场,福清人更是蜂拥而至。各个媒体给出的数字不同,根据南非侨会的大致统计,目前在南非的中国人已达20万人,其中福建人就达10万,而福清市人所占比例最多,约为7万人,三分天下有其一。他们大多开店,或组建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也有的设厂或在当地打工。

最早到达莫桑比克开店经商的新华人多为北京人、大连人和湖北武汉人,他们在首都马普托市抢占先机,开办公司,设立商店,也遇到不少繁荣发展的好契机,但由于安于现状、经营保守,这么多年过去,商店几乎没有什么扩展。福清人进军莫桑比克,也只是新世纪后近几年的事情,虽然时间短暂,但他们开店的进度可与兔子繁殖的速度相媲美。对于这个国家的市场,福清人有自己跑马圈地的宏伟计划:在莫桑比克南部首都城市马普托、位于中部的莫第二大城市贝拉和位于北部的莫第三大城市楠普拉分别建立三个贸易基地,以此为中心,再向四周辐射开店,进而垄断全莫市场。马普托的这个“点”最早成立,这两年福清人的商店已在马市遍地开花;贝拉市的“点”是第二个组建,他们自己发货柜,并已向周边小城市开办了6家分店;楠普拉市的“点”尚未筹建,但在2007年完成是迟早之事。“你等着看吧,”王孝金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我:“莫桑比克华人开店的天下很快就会被福清人所垄断,其他地方的华商都无法和福清人竞争。”

他的话并非是浮夸,笔者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认为,福清人之所以发展迅猛,他们拥有其他华人群体所不能比较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福清人是以家族和同乡为纽带而组成的商业团体,相互熟悉,知根知底,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非常团结,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集团优势,人多办大事,团结就是力量,这与在非洲的中国商人普遍处于单打独斗、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二、福清人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设办总店,再从老家带来一批亲友,鼓励他们开设分店、子店,走共同发展之路。一般来说,分店设立初期,资金并不宽余,总店负责人就会赊帐,向其提供货源上的帮助。其实,这时的总店已转变成一个中间批发商的角色,通过分店批发商品,并在子店销售后回拢资金,实现货物的快速流通,而分店及子店的小老板虽然资金不足,但在总店资助下,仍可获得稳定的货源,在开店过程中逐步完成最初的资本积累。例如,在赛赛市开店的张女士,最初只有4000美金,这些钱不要说能开个商店,就是购进一个“二尺”小货柜的货物,至少也得1万多美元。她也是得到马普托福清人的这种支持,才从小到大、积少成多,慢慢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不能套用其他的中国在非商人,人走财空的事件并不鲜见,

三、作为一个具备团队精神的商业群体,福清人在投资决策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与沟通,合理分配利益,努力避免内部出现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例如,我这次经过4个城市,均是一个地方仅开有一家商店,好坏大家都无怨言,这显然是协商和协调的结果。

四、敢闯天下、不瞻前顾后是福清人最显著的特征。一般说来,我们远赴非洲开店,肯定要精心考察,细心论证,事前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尽量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样,难免思前想后、行动迟缓,但是,福清人呼啦啦地来了,呼啦啦地开起商店,先把店建起,有何问题再想法解决。例如,因竞争日渐激烈,在马普托经商的中国个体商人中,不少有人曾动过把店开到首都以外的小城市,但又怕市场不大、难以赢利等原因而处于犹豫观望之中,结果,还是福清人的到来,首开中国商人在莫桑比克“从城市包围农村”的开店先河。

五、能吃苦、甘于寂寞是福清商人的可贵品质。在马辛加开店的福清人许桂华夫妇所处地方很孤僻,没有自来水,饮水需要外运;用电也不正常,上午和晚上来电,下午及凌晨停电,没有电视、VCD,更无法提及电脑!夫妻俩都得过疟疾。我到来时,发现许妻已有五、六个月的身孕,夫妻二人正值创业初期,没有办法,只好打算把孩子生在莫桑比克这个荒凉的地方。这两天,许桂华愁容满面,正着急到哪能找来一位中国医生?检查一下胎儿的胎位问题。

不过,在我与他们交往、交谈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福清人身上所存在的不足和弱势的地方,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的华人群体。其一是这些商人有经商头脑,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起外语来困难重重,难以突破外语关。虽然他们开店,但有关开商店的文件和规定,看不懂!有关商店必交的纳税种类和数目,不知道!有关不合理的乱收费,不明白!与雇员冲突被罚,想不开!在稀里糊涂中开店,在开店中稀里糊涂,这种现象是非常非常的普遍。其二是这些商人眼睛只盯在钱上,只顾自己闷头赚钱,不学习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不关心所在国的国情变化,不收集所在国的商业信息,很难落地生根,或者说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从而导致接二连三地摔跟头,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随着福清人大规模地“走出去”,也暴露出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譬如,有关福清人因偷渡而酿就的恶性案件屡见报端,和其他华人因争夺商业“地盘”而引发的械斗也时有发生,极少数人盲目出国后,因无一技之长难以立足,索性干起杀人越货的勾当,虽然这只是少数害群之马的个案,却也给福清人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东南非洲,提及福清人,其他地方的华商“很不感冒”。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福清人所具备的吃苦耐劳、团结抱对、敢创天下的开拓精神,还是值得我们褒扬和学习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1948.html

更多阅读

如何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 2016升国旗仪式视频

如何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简介很多在北京或者要来北京的朋友,是否都想要到天安门广场去近距离感那受庄严而又神圣的升旗仪式呢?如何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工具/原料电脑、网络交通

如何用电压力锅做米饭 红三角电压力锅做米饭

如何用电压力锅做米饭——简介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采用弹性压力控制,动态密封,外旋盖、位移可调控电开关等新技术、新结构,全密封烹调、压力连续可调,彻底解决了压力锅的安全问题,解

PS教程 如何把照片做旧VS哈尔滨正阳街景 哈尔滨正阳物流园

别人都教如何把照片做得更鲜艳更锐化,我这里说一下如何把照片往“旧”了做。把照片做鲜艳了比较难,往旧了做可能比较简单。喜欢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不喜欢的或者高手老师可以关闭此页面了。麻烦您了。 把照片做旧,还是有一定用处的,特

声明:《转载 如何到非洲做生意 非洲做生意》为网友枉然回首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