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争夺赛经过一番剧烈的角逐,这顶耀眼的“桂冠”远涉重洋,戴到了一个东方人的头上。他就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泰戈尔以他的1910年出版的抒情诗集《吉檀迦梨》而成为东方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这部诗集中,他以优美动人的抒情格调,表达了他热
爱祖国和人民的深切感情,反映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热望,《吉檀迦梨》被誉为印度诗歌的瑰宝。
泰戈尔获奖是英国文艺协会的一位权威作家摩尔推荐的。当初,《吉檀迦梨》付印之前,著名画家罗森坦曾将这本书的手稿拿给诗人叶芝看过。这位赫赫有名的英国诗人看了十分欣赏,后来叶芝又将它传给诗画俱佳的摩尔。摩尔看了之后也同样拍案叫绝。于是,他决定向瑞典文学院推荐泰戈尔。其实,英国最主要的侯选人并非泰戈尔,而是哈代。签名支持哈代的英国人多达九十七位。那年总共有二十八位重要作家参加角逐。西班牙方面,有一大群人支持的加尔多斯,他的推荐书上整整有七百个签名;意大利的主要侯选人是德雷达;瑞士再度推出施皮德勒;丹麦、芬兰、瑞典和比利时也都纷纷推出侯选人,竞争相当激烈。看了这份候选人名单,我们不禁要为这位来自遥远的东方的诗人泰戈尔捏一把冷汗,他会不会被这么多强有力的西方竞争者所淹没呢,事实并非如此,这要归功于瑞典学院的公正。1913年11 月13日,诺贝尔委员会再度开会,十三位代表中,投票支持泰戈尔的竞达十二人,以绝对多数支持而当选。瑞典文学院给他的评语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至为清新而又至为优美的诗篇,凭借着他那娴熟的技巧和他的英文,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明明是充满着东方的、民族色彩的文学、也要记在西方文学的账上,这实在有点不公平。然而,说他的诗“敏锐、清新、优美”,那倒是千真万确的。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语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具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六个哥哥也均献身于社会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泰戈尔自幼厌恶正规学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学度过少年时代,1878年去英国学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
泰戈尔童年时代即崭露诗才,他的爱国诗篇《给印度教徒庙会》(1875)发表时,年仅14岁。1880年,19岁的泰戈尔便成为职业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1883),还有戏剧和小说等作品。这些早期伤品的特点是梦幻多于现实,富于浪漫主义色彩。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期,诗集《心中的向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诗篇《两亩地》(1894)的发表,标志着泰戈尔从宗教神秘主义走向深刻的人道主义。这一时期的诗作还有《金帆船》(1894)、《缤纷集》(1896)第5部抒情诗集和一部《故事诗集》(1900)。此外,他还创作了6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的《素芭》(1893)、《摩诃摩耶》(1892)、《最活着,还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杰作之林。
1901年,泰戈尔为改造社会创办了一所学校,从事儿童教育实验。1912年,这所学校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由于英国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泰戈尔积极投身于运动并创作了许多爱国诗篇。这一时期是他创作的最辉煌时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诗集和8部英文诗集,其中《吉檀迦利》为诗人赢得世界性声誉。这一时期重要的诗集还有《园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飞鸟集》(1916)等。1910年,泰戈尔又发表了史诗性长篇小说《戈拉》和象征剧《国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为寻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发表了许多著名演讲。这时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诗,分别收在《非洲集》(1937)、《边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余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画家,曾创作2000余首歌曲和1500余帧画,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为印度国歌。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于12月10日举行,可泰戈尔并未出席。主办当局只好怅然接受他的致歉电报:由于“半个地球的遥远距离”,他无法登上领奖台。后在1921年春,泰戈尔终于达成了一游瑞典的心愿,在那他受到了无比热烈的欢迎。在瑞典人的心目中,他简直成了一个“东方圣人”。后来,泰戈尔将他所得的八千镑奖金捐献给学校作修缮费用。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