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几年,江苏的像南京、扬州、镇江一些文物商店的东西并不贵,常有一些发了黄的老标签,一看就知道几年都没动过价了。国营商店,动作不如摊子上的来的快。
去年以来情况有所不同,标签全换新的了,而且对价格都有一种似乎约定俗成的说法:上海人刚来过,买走老些好东西,现在上海价格涨得好厉害!
走进上海广东路的文物商店一看,才知道上面讲的那些话全是“商业用语”。这儿的瓷器比江苏任何一家文物商店都多,而且价格便宜很多。上海还真正地把商业做到了精髓,每件有毛病的瓷器,都会在标签上给你注明“有磕”、“有冲线”、“炸底”等,一贯的认真、精细,让人感觉到的就是诚信。
不过,物品倒都大同小异,瓷器多以清中后期的实用器为主,看起来很热闹,细看却什么也没有。唯一的一件稀罕物---能让人心动迈不开腿的,是一只晋青瓷点褐彩羊尊烛插,也是店里唯一的一件高古瓷,但上手后发现颈部有修,并被客气地告知:“国营商店嘛,价格动不了的。”
悻悻然宝物有损,恚恚兮价格不可谈。更懵懂的是高价器物倒少了质量标注,看来古玩交易不添加一点“塑化剂”却没有了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