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重工业城市匹兹堡(1)
匹兹堡是美国钢铁工业中心,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州西南部,俄亥俄河上源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交汇处,...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国内钢铁产品供应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钢都”之称。
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它是宾夕法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仅次于费城。匹兹堡依山傍水,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在此交汇,流入俄亥俄河,形成半岛似的金三角地带,这里是全市的核心和最壮观的地方。如果从莫农加希拉河南坐缆车直上华盛顿山,从山顶俯瞰,可将金三角的全貌收入眼底。
你看,一座座钢铁桥梁把金三角和周围市区连成一片,在林立的大厦中,矗立着城市的标志——高64层、256米的美国钢铁公司大厦。大厦全部由钢铁构成,表面上嵌着赤褐色的钢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加上其他公司的高楼群,其中包括美国第一座铁铝合金构成的摩天楼,使匹兹堡成了一座到处闪耀着钢铁光泽的城市。
钢都的历史也是从金三角开始的。最初,这里是人烟稀少的榛莽之地。1753年,华盛顿在英军中任职时,曾从这里经过,赞赏说“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适合修建一座堡垒,因为它可以完全地控制两条河流”。
不料,法国人也有同样看法。他们捷足先登,在金三角的岬角处,筑起了碉堡。1758年,英国人从法国人手中夺回这个要地,使其成为英国进军北美的要塞,并以内阁大臣威廉·皮特(1708—1778)命名为“匹兹堡”。如今只留下一栋堡垒式厚重老屋,作为古迹受到保护。
19世纪上半叶,人们在该地区发现了优质大煤田和铁矿,钢铁工业随之兴起。迅速发展的水运和铁路保证了钢铁和原料的运输。工业巨头们纷纷在此建立大型企业。出生于苏格兰的工业巨子卡内基(1835—1919)在这里经营几十年,钢产量扶摇直上,创建了拥有钢厂、煤田、铁矿、铁路和内湖轮船公司的一条龙集团,被誉为“钢铁大王”。
1901年,卡内基钢铁公司和联邦钢铁公司等企业合并成美国钢铁公司。这家公司一向是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直到70年代才被新日本钢铁公司所超过。围绕钢铁业,匹兹堡还发展了炼铝、玻璃、军工、机械、航空器材和电气等工业。
钢铁工业为匹兹堡带来过繁荣,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整个城市淹没在炼钢厂的烟雾之中,甚至白天也要开路灯,成为“黑烟之城”。空气污染、河流混浊,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连市长都把自己的城市描绘为“美国最脏的煤渣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政府进行了以控制烟尘、处理污水和旧市区重建为重点的大规模城市改造。20世纪60年代以来,老化的钢厂竞争乏力,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城市一蹶不振。严酷的现实迫使匹兹堡从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向多样化的经济结构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该城已经成功地完成经济转轨,从低谷走向新的繁荣。
在匹兹堡新的经济结构中,高科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该城历史上就有一定的科技基础。1886年,电气发明家威斯汀豪斯(1846—1914)在这里创办了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又译西屋电气公司)。早在1920年,匹兹堡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使广大听众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现代传播媒介的无穷益处。
1957年,该城郊区建成美国第一座核电站。今天,匹兹堡集中有150个科技研究机构,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1.5万人,开发从核反应堆、计算机软硬件到机器人等各种高新技术产品,使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此地还是美国的几大医疗中心之一,装备着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
经过治理的匹兹堡,恢复了山青水秀的面貌,遍地绿树芳草。市内空气清洁度和河流水质均已达到政府规定标准。全美100家大公司中,有7家设在这里。日本和西欧各国也看好这座城市,纷纷前来设厂或建立办事处。
市区一改旧观,开通了地铁,出现了一系列新建筑。就说市民会堂吧!它是个多用途建筑,可容一万多人开会、看戏或观看体育比赛。稀奇的是,下雨时它是圆顶室内建筑物,晴天则是个露天场地。这一切变化好象变魔术似地,在两分半钟内即可完成。微妙在于圆穹顶屋盖可以活动,它由8瓣不锈钢叶片组成。一按电纽,其中6瓣就沿着导轨滑行,重叠在两爿固定的叶片上,变成露天场地,接受阳光沐浴,一下雨又可立即恢复原状。
钢都雄厚的经济实力促进了匹兹堡的文化教育事业。全市共有9所高等院校。坐落在市区东部的匹兹堡大学,创建于1787年,现已发展到3万多学生的规模。校园有一座高耸入云,外形酷似教堂的大楼,极引人注目。它高42层,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学楼。
卡内基——梅隆大学以科技教学和研究为主,学生7000多人。这所大学始建于1900年,是由钢铁大王卡内基和金融铝业巨子梅隆捐资筹办的。富翁捐助公益事业在美国并不罕见,在匹兹堡则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