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者》影评之番外:演员和逻辑

我以为这样一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那一群演员极出色、极精彩的演绎,因此,我是一定要为他们而费一点笔墨,说几句话的。

吕夏。一直觉得吕夏是那种带点知性、也带点性感,又具有些悲剧气质的女演员。但是我想不到,在一部惊悚悬疑片中,她竟是和惊悚氛围最相称的演员。这要归功于吕夏非常好的感觉了。作品的基调,吕夏把握得相当准确,演绎的过程中,她非常出色地深入到角色的心灵深处,从而表现出红隼的惊疑、焦虑、慌张不安,甚至于神不守舍的一种思想和情绪的游离状态。因此,吕夏的戏虽不算特别多,但确实很难让人忘怀。

于洋。直到看到演职员表,我才知道原来出演郑拓的是于洋。而之所以坚持要看演职员表,坚持要寻找“郑拓”的名字,那是因为,这个郑拓实在是演得太出色。而于洋,在我心里那是个代表着英俊和潇洒的名字,不然我最钟爱的203首长,怎么会和于洋挂起钩来呢?但是这一次,为了角色,于洋却是彻彻底底地自毁形象了。不仅如此,那角色,对演员的表演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下半身瘫痪,便失去了大半的肢体语言的表达方法,而脸上的化妆营造的“僵硬”效果,更是使面部表情的演绎手段也被夺去了大半。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洋充分利用了他的眼神,竟将一个受尽伤害和折磨,性格严重扭曲、将报复作为生存唯一目的的郑拓演绎得惟妙惟肖!看着宝宝时的那一丝柔和的温情、思考问题时那一闪而过的犀利和智慧、仇恨时那布满红丝的眼眸中炽烈燃烧的疯狂、失去宝宝时那撕心列肺的自责和哀痛!因此,一定要感谢于洋,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他实现了一次表演上的“破茧”。但愿这样一次经历会成为他演艺艺术生涯中值得铭记的一段有价值的经验,从而使这样的“破茧”,不仅仅是针对一个角色、一部作品的,那么于洋可以期待的,也许是一个全新腾飞的开始!

王丽坤。该说些什么话给这位我一贯“宠溺”的小妹妹呢?斟酌再三,我想说,丽坤,你这次的表现真的很好!这一次,你的表演留给我的,是一种去除雕琢和刻意的自然和朴实;这一次,你让我看到,你心底真的有那么些东西,它们让你自己感动,也让我们感动;这一次,我不知道是导演和摄影师捕捉镜头的能力呢,还是你表演上真的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个类似于“符号”的鸽子,这个由点点滴滴的“碎片”缀起来的鸽子,竟是无与伦比的唯美。鸽子的娇俏、鸽子的活波、鸽子的柔弱、鸽子淡淡的焦虑、淡淡的忧郁、淡淡的一份温柔和深情,在你的演绎下,幻化成一种无法阻挡的美丽。这样一段记忆,牵挂住的岂止是龙飞一个人的心?你非常成功地牵住了所有观众的心,我们其实和龙飞一样地担心那样一个结果,因为我们害怕、我们不忍心要去破坏这样的美丽啊!而揭密的时刻,随着枪声响起,在一份终于等来的释然降临的那一刻,我竟又无法抑制住我的心痛啊,在心痛中泪眼模糊!我不以为我是一个轻易动情的人,但这一次,你成功地做到了让我动情,为了你的鸽子,为了极柔弱之中蕴涵的极坚强、刚毅!但说句实话,我很多时候都会混淆,我的感动是鸽子,还是丽坤?但愿,丽坤小妹能让我如此感动的角色会越来越多起来,好吗?随着成长,我相信你会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也越来越知道自己脚下的路该怎样走。

张溪芸。看张溪芸的戏,这是第一次。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待这个应山红,但是,我却很喜欢、很喜欢!而这样的话,完全发自肺腑!因为小张妹妹完全抓住了应山红的性格特点、甚至于时代的特色,都在张溪芸的应山红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应妹妹的单纯、天真,应妹妹的要强、上进,应妹妹的坚强、应妹妹的脆弱,应妹妹稍稍“一根筋”的外表下,曲曲折折的少女情怀,应妹妹带上明显时代烙印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我在想,一个约莫是80后的小姑娘,可以将“妈妈辈”的人物演绎得如此神似,就不是单纯的演技问题了,其背后折射的踏实严谨,所付出的勤奋和努力,可能远比张溪芸表现出来的精湛演技要可贵百倍和千倍!

刘孜。孔雀的美,美在知性,永远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更具有读透人心、洞察世事的一双慧眼;孔雀的美,美在内在的一种力量,那种叫作坚毅和执着的东西;而正是刘孜,赋予了孔雀这样一份美丽,使她成为整部戏中最美丽也是最有魅力的女性角色。这一回,刘孜让我充分领略了她表演上的实力,从容沉稳,张驰有度,表演越是自然、不着痕迹,越是包含着丰富语汇,心底深处的那些思想、情绪,尽在一个微笑的注视里。《告密者》中,刘孜最有韵味的戏,是和柳云龙的对手戏,两个人这次都走内敛的戏路子,表面上不露声色,可是内心丰富、细腻、彭湃的情绪,却总能搅起一股看不见的气场,于是,那样的戏竟是要集中去全部的注意力,不光用眼睛去看的,还要用心去感受和体会的。于是,看柳云龙和刘孜的对手戏,于我,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极美丽又过瘾的享受!

张嘉译。该怎样形容张嘉译?我想在面对着张嘉译的表演时,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张嘉译是一个我很不想用“演员”去定义的“演员”。因为他总是让我觉得他不在演戏,他只是每次都“碰巧”走入了那个角色的心里,成了一种灵魂的附着。很多时候,他总是让你觉得,他就是那个角色,那个角色就是张嘉译。因此,我很怕看张嘉译演反角,因为,他会让我恍惚间“错恨”好一段日子,而无法自拔,从而很不理智地选择性“过滤”他的其他作品。而他和柳云龙的两次合作,都是对立面的反角,每一次都令我恨得牙痒痒的。但是,这两人的对手戏,又实在精彩纷呈得令我想要跳起来欢呼啊,因此,还是期盼两人有再次合作的机会,只是下次能否换个立场?咱站到一条战壕里了,行不?要不,颠倒一下,张大哥这回也被柳生“暗算”一回?

柳云龙。屏息静气地看完《告密者》,我终于长长出了口气,然后有一种深刻的释然和欢欣萦绕在心头,而这份释然和欢欣是为了柳生。我很高兴,柳云龙在这个龙飞身上所完成的一种“回归”。说实话,自从柳云龙分了很大的精力在导演的活儿上时,这两年来,他作为演员的光芒却真是黯淡和消解了很多。当记忆一直无可奈何地停留在钟六一、安在天和钱之江身上时,我虽然明知人的精力分散之后,这样的结果也很正常,却还是仍止不住心有不甘地要盼望和期待啊!这一回的柳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当他以他特有的那份沉稳、庄重、内敛的表演风格,将这个龙飞演绎得光华夺目时,他让我看到了一种极强的自信心,而也许这一点对柳云龙而言,很重要、很重要!当我在电脑屏幕前打下这一连串的字时,柳生的龙飞也一次次地在我的眼前浮现。当李曼自作聪明地读起鸽子的书信,龙飞突然间呆住了,蒙太奇镜头里,是和书信内容完全匹配的一帧帧画面。龙飞的眼光聚焦于远方一个点上,脸上竟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深入骨髓的痛!他意识到了,那不是李曼的信,那是鸽子留给自己的信,自己从来就不知道其存在过的信!而鸽子那深情款款的每一个字,那句“等你回来我给你做拔丝地瓜”竟如锥子一般地刺透了他的心!他什么都明白了,但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残存的理智又告诉他不能轻举妄动、打草惊蛇!于是,我们看见了柳云龙表现出来的痛、木然的神色中竭尽全力的隐忍和克制!但是这样的勉力自持是不是也太难了?于是,在临近崩溃的边缘,那一只手掌无力地抚在了额头、抚在了眉心,彷佛是他可以让自己维持下去、使自己平复情绪的最后的、也是最微薄的力量了。,终于,他站起身来,匆匆扔下句“今天就到这里”,然后匆匆地逃离了。而当那份骨骼检验报告最后结论定格在“高度疑似戴秀雅”这几个字时,凄婉的音乐声中,龙飞,既因这解谜的结局而松了口气,但这结论,同时又彷佛也抽离了他全部的力量。我们就这般看着他,身体缓缓地、无力地往椅背上靠去,看着一层泪雾瞬间漫上了双眸,变得越来越晶莹,看着他默默地闭上了眼睛!这样的表演!多久了?多久没有看到柳生这样精彩的戏了,极内敛,极沉稳、内心情感又极丰富、极充沛,自然而然间极细腻地挥洒出来,竟是惊涛拍岸的彭湃张力、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狂喊,这才是我熟谙的柳云龙!

因此,有了这样一个龙飞,我相信柳云龙的感觉和状态已完全回来了。在这里很想对柳生说,其实,你在表演上的才华,有很多很多观众都视如珍宝般地珍惜!而其实,在表演和其他任何方面,了解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坚持自己的风格,要远比孟浪地随波逐流艰难得多,但也可贵得多!

剧情逻辑上的改进空间。

这样一部作品,从大局上看,故事总体还不错,但是它一样存在着逻辑上的漏洞、疏忽和遗憾,此处列出来和朋友们分享,不是为了挑剔,而是希望将来的改进和提高。

本剧最大的逻辑漏洞发生在郑拓身上。剧中的郑拓被塑造成能洞悉一切的智者和高人,但是,郑拓又是凭什么来推断出这样的结论的?光凭自己被螺钉肩膀追杀,但反过来杀了螺钉肩膀并将其毁容,侥幸活下来的经历,虽然有可能揣度到自己身罹杀身之祸的背后原因,但是却无法推断出和自己遭遇同一命运的人会有哪些。即使郑拓是真老左的私生子,但是郑拓也说,他生身父亲一辈子都不愿认他,老左的资助只是在背后、在暗处,因此,郑拓从未正面走入过老左的生活,那他又怎么可能推断出知道老左的人是哪一些呢?那些身份为房东、为车夫、为仆人的人,又怎么可能是郑拓所知道的?而更绝的是,这郑拓居然还“万能”到连这些人现在潜伏下来的营生、现在的住址都知道?这样的漏洞岂非太大?因此,对郑拓身份的设计,其实是编导最值得商榷和反思的一个问题,如果这个郑拓也是个参与计划,但最终惨遭灭口的关键人物,也许故事还能更符合逻辑一些。

第二个大的逻辑漏洞与红隼、真假严大夫有关。当主创把剧情设计成杜盛奎的潜伏计划仍在进行之中,在出狱后,跟踪应山红找到红隼,找到红隼是为了找到真严大夫,找到真严大夫是为了杀了他,好让假严大夫顶替,这样一条逻辑链上,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首先,既然杜盛奎一早连真严大夫救红隼的事实都知道,为什么当时就不把严大夫杀了,完成潜伏计划?也许编导可以回答我,因为很快解放了,杜也被投入监狱了,所以来不及实施计划。但问题却是,杜虽然失去自由,但顶替严大夫的人却还在,他为什么就不能完成这个任务?而按螺钉肩膀伏杀郑拓的模式,原本的计划就应该是这般安排的。在解放这个当口完成顶替又是最佳的时机,因为趁着混乱,很容易蒙混过关,潜伏下来,而错失了这个机会,就困难许多。而按照杜现在实施的顶替计划,解放这么多年了,有多少人认识这个严大夫?将他杀了换一个替身,而且连住址都不换,那还要等“智者”郑拓来发现笔迹不对啊?难道杜盛奎以为别人都是睁眼瞎?又或者假严大夫整容了?(这个倒是有可能,按现在故事的逻辑,如果这7个替身、外加老左,都接受了整容手术,也许逻辑上还通一些了。)但即使是假严大夫“长得”和真严大夫一模一样,却仍然有漏洞,因为解放这4、5年来,这假严大夫又是以怎样一种身份潜伏下来的?他不是这当口凭空空降的吧?如果这些年来,他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身份”潜伏,那杜盛奎又何必画蛇添足,非要让他去顶替真严大夫?最多为了“老左”的安全,将真严大夫杀了灭口了事,岂不已经弥补漏洞了?

《告密者》影评之番外:演员和逻辑

第三个逻辑漏洞是“老左”的潜伏和“老左”的罪名坐实。在“老左”成功潜伏上,按目前故事的逻辑其实也还是有牵强的地方。第一,难道就这7个人知道“老左”?按电视剧的故事,老左至少属于一个左翼作家吧,即使知道“老左”笔名就是李立山的人不多,但知道李立山的人有吗?在一个写作圈子里的有吗?如果老左和李曼并不避讳“老左”就是李立山,档案里也是这么记载的,那么“西洋景”被戳穿的风险岂非时刻存在?还有更绝的是,这老左还是有“自传”的,自传还是有照片的,龙飞还是根据照片找到线索的。于是,就颇有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味道了。当然,编剧要“圆”这个故事,还是有方法的,说杜盛奎早研究过那自传,这唯一的相片由于摄影技术、印刷质量,人像模糊,辨不清晰。又或者顾三行本身和李立山长得很相似?即使老左的潜伏勉强能说得过去,那“罪名坐实”的理由就更显“仓促”和“牵强”。首先是这个顾三行在“封笔”多年后,会不会蠢蠢欲动地写什么文章。虽说当时用一个台湾来电和假冒鸽子引开了公安的视线,但风头并未过,而且什么欲擒故纵啊、放长线吊大鱼啊,这些简单的道理,以一个“万能潜伏特务”的防备心态,岂会不懂?不然也未免太过不堪一击了。第二,即使是孔雀在铁窗的生涯里,无数次地研读蒋仁留下的报纸,一篇普普通通文章之文风,要让她关注,岂非也太牵强一些了?而看到假“老左”新发表的文章,就因为文风而挂起号来,这实在是太神了!哪个编辑或文艺评论家能告诉我,就凭两篇报上“豆腐干”的文章,就能确定一个作家的“文风”的?因此,还不如说,“老左”新发的文章和真老左一贯的文风不同,那还有可能一些。但是,这却并不能帮助编导“坐实”老左的身份,因此,这个扣还要编导自己去琢磨了。

第四个,不是逻辑漏洞,而是漏洞。红隼叛变事实被认定。这本身符合逻辑,但问题却是在宝宝收集的资料中,经整理修复后,发现了红隼的自白书。宝宝收集的是“遗书”吧?遗书可能落到宝宝手中,而自白书却一定是好好保管在监狱的档案中了。因此,要找到早就找到了,要找不到也早就找不到了,而且更可能的事实是找不到,因为杜盛奎完全可能把它给销毁了。这样的自白书连红隼自己都不会有,要有,也不可能脑子进水,去给了宝宝。因此,这个只能是漏洞,套到逻辑上看,我都有点嫌“白痴”了。

第五和第六个问题,都属于改进项了。编导设计出集中观察审问这一情节段落,应该说很精彩。但最终可以改进的,是“破局”的方法。这样一种模式,其实与推理模式中的“暴风雪山庄”很类似,但这个模式最好是就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本身环环相扣的逻辑里,发现破绽和矛盾,从内部找到突破口来破局。但是,也许是仓促或其他原因,编导这个破局的力量,是依赖外力了。但即使这样也无伤大雅,但至少对这个外力还是需要交代清楚的,比如电文的内容。不然观众会很困惑,龙飞怎么“监控”的,又怎么能拍摄到那只戴着鸽子的手镯的手?因此,外力破局已是个遗憾,而破局的细节又没交代清楚,那就更是个遗憾了。

第六个。说这个改进项,是因为本剧编导是非常懂得细节呼应的,如果他们不懂得细节呼应,我都懒得和他们提改进了,因为那多半也有点对牛弹琴的味道。编导确实非常有匠心地安排了很多呼应,但是,他们偏偏忽略了对追查此“万能特务”起因做最终的交代和呼应。因为一件离奇的杀弟案,引出烈士遗留下的情报,引出“该死未死的人”和“螺钉肩膀”的线索,但是,编导始终未交代,这烈士的情报是怎么来的?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他又是承担着怎样的角色?虽然,你不去追寻,也许也不影响故事的叙述,但在我眼里,这个环,毕竟是没有真正关闭了,因此,它对我而言,就也是个可以提请改进的遗憾了。

综上所述,《告密者》确实是有逻辑和细节上的明显漏洞,可以进一步改进,但是,这些漏洞相对于故事整体格局,依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为我们同样要承认,《告密者》的故事,线索清晰,悬念设置合理,节奏得当,推进力充分,故事跌宕和引人入胜。当然,非常忠实地记录下我所体会到的遗憾,也是因为我对这批主创人员极大的尊重和极大的期望,我希望张宝瑞的龙飞后传,刘进之悬疑剧新作,都能站在《告密者》的肩膀之上,带给我们一个新的感动和欣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5025.html

更多阅读

《汉江怪物》影评转 _爱花的飞 汉江怪物2 迅雷下载

昨晚和同学们一起看完了《汉江怪物》,给我很大视觉和心灵冲击,不愧为一部韩国最卖座的大片。文笔不好,在网上转载一篇影评,以示纪念和感激。开始并不明白为什么此片在韩国那么受欢迎,直到看完之后才为韩国导演的苦心而感到惊叹,中国电影

《冷山》影评 冷山 电影

观《冷山》影评冷山,是一个地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ColdMountain,它的英文名,却给人寒冷、肃穆之感。作者想到这个名字或许是因为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冷山虽然远离前线也笼罩在战争的恐怖之中。英曼,是电影的男主角,一个生活在

佳片U约 英国电影:《冒充者》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英国电影:《冒充者》[海报剧照][热诚推荐]很棒的谍战故事。搞军事情报工作的人实在厉害,思维之严密,把德军骗得七荤八素的。想起了《36小时》,德军设局套取第

《兔儿神弄姻缘之生子同人》番外:东华神帝

番外:东华神帝  篱峥记得,自己自诞生之时起,就不是一个人。遥远的宇宙彼岸,还有两个与他一般随着宇宙成长的灵识。  那时虽然枯燥,虽然孤独,却并不寂寞。因为有伴相陪的感觉,让心中生出的那一点点惶恐,随着彼此的心跳而逐渐消失。

我爱帅哥——观《伪装者》 爱奇艺伪装者全集

我爱帅哥——观《伪装者》 记得去年看了一部轰动全国的《北平无战事》,也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而托起《北平无战事》辉煌的实力派演员大多是五零后,给人的印象所谓实力派,就是人老发福演技成熟的代名词。而今年的大片《伪装者》完全颠

声明:《《告密者》影评之番外:演员和逻辑》为网友成就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