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13《传习录》翻译学习之一
关于《大学》里的“格物”等学说,先生都认为旧本是正确的,这些旧本大致就是像以前的学者们(程朱理学)所说的“错误的版本”。我,徐爱同学,最开始听到这个说法,很惊惶,然后又怀疑,之后殚精竭虑相互参照地向先生质询、请教;经历这个过程之后,才知道先生的学说,像水的寒意、火之灼热,虽然历经百世也将真正成为上承圣人的学问。先生的聪明睿智乃天所授,同时,先生心境平和、乐观坦荡,不拘小节。先生少时,人们觉得他豪迈不羁,又曾经是个文学青年(泛滥于词章),是程朱理学的追随者;所以,大家刚听到他的学说的时候,都认为他是在标新立异,没有人真的深思过先生的学说。孰不知,先生在蛮荒之地(贵州龙场)谪居三年,历经艰苦养性修身,在心学的修为上已经与圣人无异,已然成为纯粹至善的集大成者(粹然大中至正之归也)。
徐爱同学与先生朝夕相处,只感觉先生的思想吧,入门容易但越学越觉得深邃(仰之愈高);初学的时候觉得很粗浅,但越学越觉得精妙;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似乎懂了,但越往下探究越觉得此说似无穷尽处(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所以,这十余年学下来都还没有入门。当世的学者们,有些与先生曾谋一面,有些仅仅听过先生的大名,有些开始抱着鄙视反对的心态,想几句话(立谈之间)就有所得;类似这种态度,怎么可能领会先生思想之真谛呢?开玩笑嘛。
跟先生混的同学们吧,也经常只学其一未得其二,只看见了猪牛马羊却未见其中的千里良驹。所以呢,我,徐爱同学就把平时见到的听到的先生的语录记下来,跟同学们一起学习,希望这样可以不负先生对我们的期望。
徐爱问:“在亲民”(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同志说,应该改成“在新民”。后面的内容有“作新民”的句子,应该可以作为支持朱熹同志说法的论据啊。先生您说应该从旧本做“在亲民”,这话可有凭据?
先生答道:“作新民”中的“新”意思是“自新”,整个表示“自新的老百姓”;这个跟“在新民”中的“新”是不一样的呀。这个怎么能作为论据的?!“作”与“亲”相对,但是不是“亲”的意思。后面“治国平天下”的部分,也都没有“新”的意思。比如,“君子以贤人为贤,将他人的亲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小人只顾着自己开心,只顾着谋得一己私利;就像保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用心。喜爱人民所喜爱的,远离人民所厌恶的,这才称得上人民的父母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上面这些句子,就是“亲”的意思。“亲民”差不多就是孟子所说的“亲亲仁民(不是与人民打kiss)”的意思,所谓亲就是仁爱。百姓之间不能互相爱护,舜就拍契为司徒,广泛进行精神文明的教育,以此使他们互相亲近。《尚书-尧典》里的那句“克明峻德”,就是“明明德”的意思,从“亲九族”到“平章协和”,(尚书原句是“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和医院取的大致也是这么个意思。)这个过程就是“亲民”。So,“亲民”就是推行教化、建设精神文明,要按朱熹同学说的“新民”,可就偏颇了。
徐爱说:《论语》说过“知之而后有定”,朱熹小朋友也说过“事事物物皆有定理”,这些说法貌似跟先生您的说法两相抵触啊?
先生答道:从万事万物上思虑探究至善的道理,这是将“义”看成是外在的了。(却是义外也)。至善本就是人心的“本体”,从“明明德”到“至精至一”的过程就是至善的过程。(我理解这应该是从修身到平天下最后到大道至简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也并没有抛离万事万物。《大学-章句》中讲的“尽夫天理之际,而无一毫人欲之私”(穷尽天理却不掺杂一丝一毫人欲之私),也是这么个道理。
徐爱接着问:要是仅从内心去探究至善,恐怕难以穷尽这天下的道理吧?
先生接着回答说:人心即天理。普天之下,难道有人心以外的事物,和人心以外的道理吗?
徐爱说:就比如对待父母要以孝道,对待君主要以忠心,对待朋友应讲信义,治理国事应本仁心。这些事情又诸多不同,各有道理,关于这一点,先生您可不能不察。
先生叹息说:这种说法蒙人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此说之蔽久矣),一句两句估计也跟你说不明白。(岂一语所能悟?)就刚才你问的这些说说吧。就比如吧,有人事父母而不能孝,就去父母这件事情上探求个“孝”的道理;对待君主不能竭尽忠诚,就去君主那求个“忠”的道理;交朋友、治理国事不行,就去找个信义和仁爱的道理,这哪能行呢?所有的道理都在你的内心(此心)人心即天理。你的内心没有私欲的蒙蔽,就是天理,真不用再从外面增添毫分;用你这个纯粹的天理之心,去侍奉父母就是孝;去对待君主就是忠;去交朋友就是信义;去治理国事就是仁爱。你只要努力在让内心去除人欲、留存天理上下功夫就行了。
待续呀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