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湿,消退水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肿及其他多种水湿病证的药物,称为利水消肿药。只要有水濕,都可以用它通過小便來消除體內的水濕。
本类药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其中味甘淡而应用广泛者,又习称利水渗湿。所谓利水消肿,就是通利水道,使小便排泄畅利,尿量增多,排出停蓄体内的水湿,以消退水肿的作用。本类药适用于水湿为患的水肿、小便不利之证。利水可以消除水湿邪气,故泄泻、痰饮、带下以及其他多种与水湿有关的病证也可选用。本类药性味多甘淡而平,其中兼能清热者可为寒性。主要归肾经及膀胱、小肠经。
使用本类药应根据病证的病因病机适当配伍。如水肿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故本类药治疗水肿常与宣肺发散药,或补气健脾药,或温补肾阳药配伍。水湿泄泻多因水湿邪气伤及脾胃,运化受阻,清浊不分而成,故本类药治疗水湿泄泻,常与化湿运脾药配伍同用。等等。
如同上篇所言,虽然这一节的药称为利水退肿,但是功效称为利水退肿的只有后面的一些药,包括什么冬瓜皮、玉米须、葫芦这些,都是常见之物,有的就是药食两用。像泽漆,有一定的毒性,蝼蛄,这都是动物药,临床使用并不广泛,所以都没有要求。为了说明这一类药裡面利水退肿主要用于水肿的,就有一个香加皮。香加皮其实讲五加皮时已经全面对照了,不需要再讲。所以真正在这一节的利水退肿的药,那就剩下了几味利水渗湿的药。利水渗湿的药应用非常广泛,什么水湿病证,所谓的“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选的药就是这一组的药。只要有水湿,都可以用它来消除体内的水湿,通过小便。
茯苓
【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本草衍义》:“此物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本草纲目》:“后人治心悸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的菌核。主产于云南、安徽、贵州、四川等地。野生或人工培植。野生茯苓常在7月至次年3月采挖,人工种植于7~9月采挖。挖出后经堆置发汗,晾干,再发汗,再晾干,反复3~4次,最后晾至全干,去皮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肾、脾、心经。
茯苓味甘益脾,淡渗利湿,长于利湿健脾,兼可宁心安神。适于脾虚湿停,及失眠健忘等证。白茯苓善消痰饮;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赤茯苓偏于利湿。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应用】
1.用于水湿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带下等证。本品甘淡,淡能渗湿,甘能补脾,既能祛邪,又能扶正,使其利而不伤,补而不滞;且药性平和,不偏寒热,作用和缓,故凡水湿为患之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之,实为利水渗湿要药。若水湿壅滞,水肿、小便不利,常与相应的利水渗湿药配伍,以增强利水消肿之效。如《伤寒论》五苓散,以之与猪苓、泽泻、白术等药同用。若寒湿停滞,脾肾阳虚水肿,宜与附子、干姜、桂枝等温里助阳药配伍,以温阳利水。治湿热带下,宜与黄柏、车前仁、泽泻等清热利湿药配伍,以清利湿热。对脾虚湿盛的泄泻、水肿、带下等,本品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补中,可收标本兼治之功。宜与健脾、渗湿药配伍,如《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以之与人参、白术、薏苡仁等同用,主治脾虚泄泻。若治湿痰咳嗽,宜与半夏、天南星、橘皮等燥湿、化痰药配伍。
2.用于脾虚证。本品能健脾补中,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适用于脾气虚弱,健运失调之证。若脾胃虚弱,食少纳差,倦怠乏力,常与补气健脾药配伍。如《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以之与人参、白术等药同用。若脾阳不运,水湿停蓄,痰饮咳嗽,常与桂枝、白术等助阳、健脾之品配伍。若脾胃虚弱,食不消化,腹胀便溏,常与人参、白术、山楂、神曲等健脾消食药配伍。
3.用于心神不宁证。本品既能宁心安神,又能补中健脾。故多用于气血亏虚,心神失其所养的失眠、心悸、多梦、健忘等证。若肝心血虚,虚烦不寐,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安神药配伍。若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不宁,心悸,健忘,多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补气血药配伍。水湿、痰浊所致之心神失宁,亦宜选用。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参考资料】
1.茯苓主要成分为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的93%,并含三萜类化合物如茯苓酸、乙酰茯苓酸、辛酸、月桂酸、棕榈酸、十一酸、十二酸、脂肪酸及层乳酸、松苓酸、去氢茯苓新酸等,此外,尚含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胺酸、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组胺酸、卵磷酸、钾盐、蛋白质、葡萄糖等。茯苓煎剂或糖浆剂,对正常人体有显著利尿作用。茯苓流浸膏、煎剂对大鼠有利尿作用,能促进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茯苓多糖有明显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羧甲基茯苓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并具有抗胸腺萎缩及拮抗脾脏增大的作用。茯苓煎剂对实验动物有降低胃液分泌及胃酸含量。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茯苓对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的活性,防止肝细胞坏死。茯苓煎剂有镇静、降低血糖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抗肿瘤作用。
2.茯苓在加工时将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即为白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即为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方形,为茯神,亦称抱木茯神。前人经验认为白茯苓偏于健脾,赤茯苓偏于渗利湿热,茯神偏于安神。此外,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为茯苓皮,性味同茯苓。功能长于利水渗湿。多用于皮肤水肿。常与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等同用。煎服,10~15g。
3.传统将朱砂拌茯苓为称朱茯苓,认为可增强宁心安神之效。但因朱砂主含硫化汞(HgS),不溶于水,且不能煎煮加热,如经加热,易析出Hg,产生毒性。故朱茯苓只宜作丸散剂服用,不宜作汤剂用。
4.茯苓含有的菌丝,水分较难浸入内部,若入汤剂,以切成薄片(1~2mm)或打碎入煎为宜,以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提高疗效。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2.《世补斋医书》:“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
【功效鉴别】
与薏苡仁相鉴别
茯苓、薏苡仁二者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具有利而兼补的特点,故脾虚湿盛者尤为适宜。不同之处在于:
茯苓 ──本品性平和缓,祛邪而不猛烈,扶正而不峻补,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其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薏苡仁为强。并能宁心安神。
薏苡仁 ──性微寒,虽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茯苓为缓,但又能除痹,清热排脓。除入汤剂、丸散外,亦可作粥食用,为食疗佳品。
附药 茯苓皮茯神
1.茯苓皮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能同茯苓。功效利水消肿。应用长于行皮肤水湿,多治皮肤水肿。用量15~30g。
2.茯神为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性能同茯苓。功效宁心安神,应用专治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用量同茯苓。
茯苓是一个利水渗湿的要药,它可以用于所有的水湿病证。凡是与水湿有关的,几乎都可以使用.
茯苓它有比较明显的利水渗湿作用,加上药性平和,所以对水湿病证的寒热没有选择性,没有需要避忌的。对热证,它也不助热,对寒证,它也不加重寒象,寒热均可。再有,就是它虚实皆宜。因为茯苓是以利水渗湿、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而兼有健脾扶正的,就是祛邪不伤正,所以它虚证也能用。但是它又是以祛邪为主,健脾扶正为辅,所以它有扶正又不碍邪,不妨碍邪气的祛除,尤其是湿浊,湿邪的祛除,所以它扶正不碍邪,祛湿不伤正。
一般利尿的药,可能耗气,可能伤阴,也可能伤阳。茯苓则通过健脾补中,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他的亏虚通过脾气的健旺它都有利于化生,所以它不会严重的影响正气。所以寒热虚实都可以广泛使用,本身是安全的。如果还要多一点的话,有的说,它本身就是可以作为食品的,它非常安全,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更没有毒性。
茯苓的第二个功效,就是健脾,或者健脾补中。但是这个作用不强,非常的甘澹平和,它是治疗脾虚证的一个很重要的辅助药。和相类的药物,比如苍朮,或者今后要学的白朮这些健脾的药比较,它作用不强。要是补脾气的,那更不典型。这个健脾本身就是一个不典型的补脾气的作用,或者比较微弱的补脾气的作用。所以它只能作为一个辅助,一般治疗脾胃虚,气虚的,它一般都不会成为主药。
但是又很常用很重要,因为脾主运化,脾虚往往就有运化功能降低,脾虚就容易生湿。脾虚的同时,往往就有湿浊内生。这个时候既要补虚,又要消除已经停留的湿浊或者水湿,茯苓是两者兼顾。
1)可以通过补气健脾的作用来增强像人参、山药、黄耆、党参这样比较重要的补气健脾药的功效;
2)它又能通过利水渗湿来消除湿邪,湿浊,因为脾虚都有湿。
所以就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既是比较次要的辅助药,但是又是最重要的常用药。所以一般治疗脾虚的方当中,都可能见到茯苓,比较典型的四君子汤,以人参、白朮为主要的药物,加茯苓作为比较次要的一个辅助。但是它的利水渗湿和白朮的燥湿一起针对脾虚有湿的患者更加能够切中病情。这是第二个功效。
第三个功效,宁心安神,或者简单称为安神,就是安心神。治疗心神不安,心神不宁,一般就是心悸,失眠,健忘这样的一些病症。茯苓,虚实都适合。对于虚证,本身它和一些补虚的药可以补心气,养心血,可以增效。实证,比如说瘀血鬱阻了,痰浊,痰湿,痰饮侵扰了心神也都可以,本身它又不影响祛邪。所以这个茯苓在宁心安神的方当中,当然用得比较多的是一些养心的方,养心安神的方当中。但是一些祛邪,治疗邪气盛引起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的,它也可以使用,尤其是由于痰饮这一类侵扰心神的。这是茯苓的功用很简单的一个内容。
要说明一点,茯苓皮,功效非常单一,就是利水退肿,就是一个利尿的药,基本上用于水肿。当然其他水湿病证有时候还是可以用,但是它可以属于利水退肿药的范畴,它没有健脾作用,也没有安神的作用,所以大家要知道。今后如果专门用茯苓来利水退肿,不需要其他功效的时候,就可以开茯苓皮。
另外这个茯苓去皮了以后,切开茯苓,有的颜色是雪白的,有的微微带一点澹澹的红色,白的就称为白茯苓;带一点澹澹红色的,有的称为赤茯苓。过去在用的时候,认为白茯苓,比如说健脾宁心,可能作用好一些。如果要利水渗湿,尤其偏有湿热的,往往喜欢用赤茯苓。不过区别应该说不会很明显,只是在一些古书裡面,现在当然临床也有医生开处方的时候,要强调用白的或者带一点澹红色的赤茯苓。
第三个,就是这种在茯苓裡面,有松根的叫做茯神。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茯苓是一个安神的药,今后我们要学习朱砂、硫化汞,也是一个安神的药。这两个安神的药经常在同一个方当中出现。过去有的人就把朱砂研成很细的粉末,就把它染在茯苓的表皮上,茯苓真正是白裡透红。就是从外观来讲,这是比较好看,但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炮製方法,现在有的医生还要写朱茯苓,或者朱砂伴茯苓,或者朱茯神,这个不合理。原因:朱砂是一个非水溶性的药,不能作汤剂。这个朱茯苓、朱茯神最终是作汤剂的,裡面的朱砂不可能发挥作用,它不能溶于水。另外,这个朱砂往往在汤剂当中,马上就脱落了,它很重,脱落了就掉在药锅的底部。药锅底部的温度最高,如果煎煮的时候不注意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的朱砂还会分解,就变成了二氧化硫和汞,留下来的就是水银,这个毒性增大。所以按照徐灵胎的说法,有的炮製方法它当然不一定是指的朱茯苓、朱茯神,就说完全是有的药店为了炫耀自己的药材的加工,为了商业性的宣传的需要,所以故弄炫虚搞的一些炮製,可能朱茯苓应该是其中的一种,是很不合理的炮製方法,我们不再提倡。所以正文的后面,在有的教材裡面还保留,我们就不再保留了,就没有谈朱茯苓、朱茯神的问题。如果说这个病人既需要茯苓,又需要朱砂,那么茯苓可以煎汤,朱砂可以作为散剂,少量的吞服进去,这样才能又安全,两个药都能同时应用,不能同时放在一起煎煮,所以朱茯苓、朱茯神没有意义。(是毒药啊)
猪苓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 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ies的菌核。寄生于桦树、枫树、柞树等的腐根上。主产于陕西、河北、云南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晒干,切片入药,生用。
【药性】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
【应用】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甘淡渗泄,利水作用较强,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单味应用即可取效。如(《子母秘录》)治妊娠从脚至腹肿,小便不利,及(《杨氏产乳方》)治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皆单用一味猪苓为未,热水调服以治;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四苓散(《明医指掌》);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常与肉豆蔻、黄柏同用,如猪苓丸(《圣济总录》)。 猪苓药性沉降,入肾、膀胱经,善通利水道,配生地、滑石、木通等,治热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如十味导赤汤(《医宗金鉴》)。
【用法用量】煎服,6~12g。
【鉴别用药】猪苓与茯苓:均利水消肿,渗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然猪苓利水作用较强,无补益之功。而茯苓性平和,能补能利,既善渗泄水湿,又能健脾宁心。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痎疟、解毒······利水道。”
2.《本草纲目》:“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胎肿,小便不利。”并谓“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猪苓葡聚糖Ⅰ、甾类化合物、游离及结合型生物素、粗蛋白等。
2.药理作用:其利尿机制是抑制肾小管对水及电解质的重吸收所致。猪苓多糖有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猪苓水及醇提取物分别有促进免疫及抗菌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口服猪苓多糖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显著(临床荟萃2001,7:313)。猪苓多糖注射液,肌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体弱儿童,取得良效(中医杂志,1990,3:40)。
【功效鉴别】
与茯苓相鉴别:
茯苓、猪苓均味甘淡,皆能利水渗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带下,淋浊等水湿为患,临床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茯苓 ── 本品性平和缓,祛邪而不猛烈,扶正而不峻补,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其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薏苡仁为强。并能宁心安神。
猪苓 ── 性平,作用单纯而利水之力较强,主治水湿为患。此外,现代研究本品所含猪苓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防治肝炎的作用。
猪苓没有补虚作用,所以它不存在甘能补,也是平性的药,都是利水渗湿,归肾和膀胱经。所以性能、功效都是一样的。那么它相同的,就是猪苓在利水渗湿方面,和茯苓相似,而且作用强于茯苓,利尿更加明显一点。但是它没有茯苓的健脾和安神的作用,是一个功效单一的药。它广泛的用于各种水湿病证,常常和茯苓配伍在一起。在利水渗湿方面也可以相须。比如说我们写二苓,有的医生就是指的猪苓、茯苓两味药同时使用。近年来,猪苓的应用有所扩大,因为这个猪苓的多糖,现在研究它可能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现在有猪苓的製剂在这方面的应用。
泽泻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 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块茎。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用微火烘干,撞去须根及粗皮,以水润透切片,晒干,麸炒或盐水炒用。
【药性】甘,寒。归肾、膀胱经。
泽泻淡渗利湿,性寒泄热,善泄肾经虚火,膀胱湿热,故为泄热利湿之品。凡水湿内停之证,均为常用。【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本品淡渗,其利水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常和茯苓、猪苓、桂枝配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泽泻能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与厚朴、苍术、陈皮配用,如胃苓汤(《丹溪心法》);本品泻水湿,行痰饮,常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配白术同用,如泽泻汤(《金匮要略》)。
2.淋证,遗精。本品性寒,既能清膀胱之热,又能泄肾经之虚火,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故用治湿热淋证,常与木通、车前子等药同用;对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则与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同用,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用法用量】煎服,5~10g。
【古籍摘要】
1.《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
2.《本草要略》:“除湿通淋,止渴,治水肿,止泻痢,以猪苓佐之。”
3.《本草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泽泻萜醇A、B、C,挥发油生物碱、天门冬素、树脂等。
2.药理作用: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量,增加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更为明显。有降压、降血糖作用,还有抗脂肪肝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 泽泻、苍术水煎,加蜂蜜调制成膏,口服,治疗复发性丹毒,有效(浙江中医杂志,1999,7:293)。口服泽泻片(每片相当于生药2.5~2.8g)。治疗高脂血症,有明显好转(中草药通讯1976,7:31)。泽泻、白术,水煎服,治疗内耳眩晕病,有效(陕西中医,1989,12:534)。
泽泻的利水强度,或者说利尿的强度和猪苓比较相当,也就是说它比茯苓可能要略强一些,也是一个利水作用比较明显的一个药物。所以常常和茯苓、猪苓同时使用,这是它的一个基本特徵。
另一个特徵,它的药性是偏寒的。就单味药而言,它更适合水湿病证,兼有热象的,更加适合。但是在複方当中,它显不出来。所以这方面也就是说可以作为一个特徵,但是本身它这个清湿热的力量尤其是清热的力量并不是很强。所以有时候它广泛用于很多种水湿病证,往往没有考虑它的药性,有时候也关注那么一点点,需要清热实际上还要加另外的一个药物。
另外它之所以是一个寒性,这个泽泻前人认为它也有一点泻相火的作用,类似于我们前面的黄柏。所以今后学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当中用的泽泻,它不完全是利尿,与前人认为它偏寒,能泻相火,来辅助知母、黄柏这一类的药,它有一点相关性。所以它的一个功效就是泄下焦热。
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它和前面的猪苓、茯苓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它有一点清热作用。热证,或者相火比较亢旺的时候,可以考虑。
薏苡仁
【出处】------《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萎、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
【来源】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Stapf的成熟种仁。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及种皮。生用或炒用。
【药性】甘、淡,凉。归脾、肾、肝、肺、大肠经。
本品淡渗利湿,微寒清热,以清利湿热为主,兼有健脾之功,适于脾虚湿盛,湿邪下注,及肺痈等证。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本品淡渗甘补,既利水消肿,又健脾补中。常用于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药同用;治水肿喘急,如(《独行方》)与郁李仁汁煮饭服食;治脚气浮肿可与防已、木瓜、苍术同用。
2.脾虚泄泻。本品能渗除脾湿,健脾止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3.湿痹拘挛。薏苡仁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常用治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者,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如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若治风湿久痹,筋脉挛急,用薏苡仁煮粥服,如薏苡仁粥(《食医心镜》);本品药性偏凉,能清热而利湿,配杏仁、白豆蔻、滑石,可治湿温初起或暑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胸闷身重者,如三仁汤(《温病条辨》)。
4.肺痈,肠痈。本品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常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千金方》);治肠痈,可与附子、败酱草、丹皮合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9~30g。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津液不足者慎用。
【鉴别用药】薏苡仁与茯苓:功能相近,均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然薏苡仁性凉而清热,排脓消痈,又擅除痹。而茯苓性平,且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2.《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泻、水肿用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油、薏苡仁酯、薏苡仁内酯,薏苡多糖A、B、C和氨基酸、维生素B1等。
2.药理作用:薏苡仁煎剂、醇及丙酮提取物对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薏苡仁内酯对小肠有抑制作用。其脂肪油能使血清钙、血糖量下降,并有解热、镇静、镇痛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薏苡仁,水煎服,可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中医杂志 1987;1:66.)。 在化疗期间给予薏苡仁乳剂,治疗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有良效(肿瘤杂志,2000,3:232)。薏苡仁,大青叶,板蓝根,升麻,水煎服,治疗传染性软疣、扁平疣有良效(临床皮肤科杂志,1985,6:341)。
薏苡仁和茯苓一样,都具有利水渗湿和健脾这两方面的功效,所以它可以广泛用于很多水湿病证和脾虚证,尤其是对于水湿内盛兼有脾虚的,也是比较适合的。
但是为什么只说茯苓是利水渗湿的要药,而不说薏苡仁是利水渗湿的要药呢?原因有二。
第一,是在利水渗湿和健脾这两个功效方面,茯苓都应该是优于薏苡仁,就是茯苓要强一点,尤其是在利尿方面,薏苡仁是很不明显的,茯苓更强一些。
第二,薏苡仁它的药性在生用的时候,它是微微的偏寒的,它类似于泽泻,还是比较适合于湿热证,但这主要指的生的薏苡仁。薏苡仁炒了以后,它又微微的偏温,所以它对寒热虚实实际上它是有所选择的。也是根据它的不同的炮製品,但是最主要的是因为它主要的功效的强度。
所以它相对于茯苓来讲,它的主治病证虽然一样,但是它的重要性不及茯苓,所以茯苓一般称为要药,而没有把薏苡仁称为要药。但是薏苡仁虽然不是利水渗湿的要药,一般来讲还是寒热虚实都可以使用的,应用非常广。这是前面两个功效。
第三个功效,舒筋。我们前面讲了舒筋,就是舒缓经脉,或者筋腱,是对关节拘挛,屈伸不利一种治疗作用。薏苡仁可以用于风湿痹证,尤其是湿浊偏盛的痹证,如果出现了经脉拘挛,或者脚气肿痛,。在很多祛风湿的方当中,使用薏苡仁多与它的舒筋的作用可能密切相关。
除了舒筋,它还有没有祛风湿作用,这个就有一点分岐。所以在有的教材上,薏苡仁的功效没有写舒筋,而是写的除痹,消除痹证。其实除痹我们讲祛风湿药讲了,也就是祛风湿的意思。根据那种观点,认为薏苡仁本身就是祛风湿药。如果说把薏苡仁作为一个祛风湿药来对待,它最佳的适应证就是湿邪偏盛的湿痹,因为它长于除湿,所以舒筋这一点没有分歧。但是在那些书上刚好功效裡面又没有提到舒筋,而是笼统的说的是除痹,这是两个不同的内容,所以到底薏苡仁有没有祛风湿的作用?严格的讲,也应该有一点。所以如果说要准确的表述的话,把所有不同版本的教材把它综合起来,我想它应该叫除痹舒筋,就是叫兼有一点舒筋作用的祛风湿药,它更适合湿浊偏盛的湿痹而兼有经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但是作用都比较平和,因为它本身是食品,本身就有药力不够这方面的情况。
第三个,清热排脓。
清热可能包括肺热,大肠热,或者其他热,肺和大肠这都应该包括。所以有的书上说它清肺排脓,那不全面,因为它儘管可以用于肺痈,咳吐脓痰,比如说苇茎、芦根,或者鱼腥草这些配伍,治疗肺痈咳吐脓痰,它表现出了清肺排脓。也即薏苡仁可以用于肠痈。
但是用于肠痈那就不是清肺热的问题了,那就是清大肠热。而且就是说一些外痈在热盛脓多的,在一些外科的专著裡面,也有把薏苡仁作为治疗外痈的一个清热排脓的药物。所以它这个清热应该还是一个比较广义的,不仅仅是一个肺脏的问题,所以我们这裡就没有说它清肺排脓,笼统的说清热,这是有一定的用意的。
但是它毕竟不是清热解毒药,所以不管它用于肺痈、肠痈,或者其他的外痈,往往它是作为清热解毒药的一个辅助的药物。
薏苡仁本身就是个食品,比如说现在的八宝粥裡面,一般是八种原料,薏苡仁是其中之一。比如说很多人用这个薏苡仁煮粥,或者煮其他的食品,它的作用是比较平澹的,用量一般比较大,用30克、50克都可以。
生用的时候,它可能清热排脓,或者利水渗湿的作用要强一些。
炒用了以后,健脾,尤其是脾虚腹泻的时候,多用炒的苡仁。
这四味药就是利水退肿药裡面要求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