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大全7 禅宗公案

171. 蒙山道明禅师悟道因缘

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蒙山道明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原名慧明,为了避讳六祖的上字,遂改名道明,鄱阳人,陈朝宣帝之孙。隋灭陈之后,道明流落于民间,因为是帝王之后,曾经做过代理四品将军的官职。家道的变故,使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想法。他最初在永昌寺出家,因为求道心切,曾前往双峰山叩谒过四祖道信唐高宗的时候,又往依五祖,法号慧明。
  

慧明禅师本是一介武夫,性情精糙,虽然他的慕道之心非常强烈,用功也非常精进,但是因缘未到,久不开悟,这使他变得越来越急躁,状“若丧家之犬焉”。
  

后来听说五祖已经把衣法秘密地交付给卢行者(慧能),慧明禅师这一下子急眼了,心想,我慧明参礼过四祖,在五祖的席下也有年头,卢行者,一个不识字的舂米的獦獠,才来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得到了衣钵,于是便率领数十个想法跟他相同的人,一起向南追赶慧能大师。他们顺着六祖的行踪,一直追到大庾岭。因为慧明禅师是个武夫,跑得快,所以最先追上六祖。六祖见慧明禅师追上来了,就把衣钵放在磐石上,说道:“此衣表信,可力争邪!任君将去(衣钵是用来表信的,岂可以力相争!如果你要,就拿去吧)。”说完,便隐入丛林中。
  

慧明禅师欣喜若狂,上前就抓衣钵。提不动!他一下惊呆了,于是使尽全身力气,再提一次,那衣钵依旧稳如泰山。慧明禅师这下子害怕了,绕着衣钵直打转,身体开始发抖。这时,他一念回心转意,对着丛林大声喊道:“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六祖于是从丛林里走出来,于磐石上结跏趺而坐。慧明禅师连忙上前作礼,说道:“请行者为我开示法要!”
  六祖道:“你既为法而来,那就请你现在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听我为你说法”。
  慧明禅师静心良久。六祖问道:“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慧明禅师当下大悟,遍体流汗,悲喜交至,涕泣滂沱,顶礼数拜。但是,他心里还有疑问,于是问道:“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别有意旨否?”
  六祖道:“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却在汝边(给你讲的,并不是真正的密意,你如果回光返照,密意就在你身边)。”
  慧明禅师这一下心里彻底踏实了,说道:“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六祖道:“汝若如是,则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慧明禅师又问:“某甲向后宜往何所?”
  六祖道:“逢袁则止,遇蒙即居。”
  

慧明禅师于是再一次礼谢六祖,然后匆勿忙忙地回到岭下,告诉随后追来的众人说:“向陟崔嵬,远望杳无踪迹,当别道寻之。”众人信以为然,纷纷去别的地方搜寻。慧明禅师自己却独自前往庐山布水台。三年后,又移居袁州蒙山,在那里大开法化。

172. 韶州法海禅师悟道因缘

韶州法海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广东曲江人,其生平不见传记,《坛经》就是由他整理的。《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对他的悟道经过是这样记载的:
  

初见六祖,法海禅师便问:“即心即佛,愿垂指喻。”
  六祖道:“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禅师一听,言下大悟,遂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
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173. 吉州志诚禅师悟道因缘

志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江西吉州太和人。志诚禅师少时即出家,后投荆州玉泉寺神秀禅师座下。当时禅宗分为南北顿渐两支,所谓南能北秀。一般学人,不知宗旨,不明究里,妄生彼此。六祖经常教育他的徒众说:“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六祖在这里讲得非常明白,顿渐之分完全是依人的根性而分,接机的方便不同,归趣则是一致的。但是,神秀座下的北方宗徒不明白这一点,常常讥笑南宗说:“慧能大师一字不识,有什么了不起的?”而神秀本人对南宗还是心生恭敬的,因为慧能毕竟是经过他的恩师弘忍和尚印可的。所以他也经常告诫他的弟子们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无滞于此,可往曹溪质疑。他日回,当为吾说(你们不要轻视南宗。慧能和尚得的是无师智,深悟最上乘法旨,我不及他。况且我的师父亲自传给他衣法,难道是偶然的吗?我很惭愧身处国师之位,虚受国恩,无暇前往亲近他。你们这些人,不要停留在这里,可前往曹溪向慧能和尚请决法疑。他日回玉泉寺,好讲给我听听)。”

一天,神秀禅师把志诚禅师叫到跟前,说道:“你聪明多智,可前往曹溪听法。如果有所听闻,要尽心记取,回来后,讲给我听”。志诚禅师于是秉承师命,前往曹溪六祖座下,随众参请,但是他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
  

有一天,六祖升座说法,突然告诉大众说:“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禅师一听,连忙出来礼拜六祖,并当众详细地陈述了自己的来意。
  六祖道:“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志诚禅师道:“不是。”
  六祖反问道:“何得不是?”
  志诚禅师很机智地回答道:“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六祖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汝师若为示众(你的师父平常是如何教导你们的)?”
  志诚禅师道:“尝指诲大众,令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六祖道:“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志诚禅师一听,感到非常惊异,于是再一次顶礼六祖,说道:“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慈悲,更为教示。”
  六祖道:“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志诚禅师道:“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众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六祖道:“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城禅师道:“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六祖道:“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志诚禅师听了六祖的开示偈语,当即大悟,连忙向六祖礼拜忏悔致谢,并发心要依归六祖。志诚禅师还当即说了一首偈子,以表达自己的悟境: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六祖一听,遂印可了志诚禅师的证悟。同时,还进一步教诲志诚禅师道:“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随语随答,普现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禅师再次礼拜,并进一步问六祖:“如何是不立义?”
  

六祖道:“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自由自在,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法。诸法寂然,有何次第!”

  

听了六祖的开示,志诚禅师欢欣踊跃,不停地叩谢。志诚禅师悟道之后,即成为六祖的门人,执侍六祖,再也没有离开过曹溪。

174.洪州法达禅师悟道因缘

法达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洪州丰城人,七岁出家,一直持诵《法华经》,受具足戒之后,即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法达禅师自认为一直持诵《法华经》,功德不小,故心怀我慢,初礼六祖的时候,头不至地。六祖呵叱道:“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邪(平时是如何修行的)?”
  

法达禅师回答道:“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六祖道:“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如果你念了一万遍,并且体会了经文的大意,而不自认为有什么殊胜和了不起,那你可以和我把手同行。如今你却辜负了诵经这一修行的本意,竟然不知过错)。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接着又问:“汝名什么?”
  法达禅师道:“法达。”
  六祖道:“汝名法达,何曾达法?”
  于是六祖又说了一个偈子: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法达禅师听完六祖的偈语,顿生惭愧,连忙向六祖忏悔道:“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疑问。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六祖道:“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法达禅师回答道:“学人愚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六祖道:“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于是法达禅师高声念诵经文,念到《譬喻品》的时候,六祖道:“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体。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受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身,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但劳劳执念,谓为功课者,何异氂(mao)牛爱尾也?”
  

法达禅师问道:“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如果是这样,只要理解了经义,就不用念经了吗)?”
  

六祖道:“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已。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禅师闻偈,言下大悟,不觉悲泣,说道:“法达从昔以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接着,法达禅师进一步问道:“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度量,尚不能测于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车、鹿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宣说。”
  

六祖道:“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你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
  

法达禅师蒙六祖的点拨启发,所有的疑惑一时冰消,踊跃欢喜,作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六道祖:“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正如六祖所教诲的那样,法达禅师顿悟一乘妙旨之后,还象先前一样,继续诵经不止。

175.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

智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之义。于是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求解其义。
  

六祖道:“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智通禅师又问:“三身的含义我已经明白了,那么四智之义又是什么呢?”
  

六祖道:“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邪?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转识为智者,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智通禅师闻偈,当下契悟三身四智一心本有之妙旨,连忙向六祖再次顶礼致谢,并作偈赞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非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污染名。

176.江西志彻禅师悟道因缘

江西志彻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俗姓张,名行昌。少时尚勇武,负气丈义,好抱不平。

自禅宗南北分化以来,虽然南北二宗宗主本人并无彼我高下、你长我短之心,但是,其手下的徒众却竞起爱憎,相互贬损。当时北宗的门人不顾五祖弘忍大师的付嘱,自立神秀禅师为禅宗第六祖。但同时他们又忌怕慧能大师得五祖衣法的事情被人们广泛知道,因此,他们时刻都想置六祖于死地,并多次派人加害六祖。
  

当时,行昌就是被北宗门徒所收买的刺客之一。其实,六祖早已预知其谋,并事先准备好了十两黄金,放在方丈室里,等待刺客的到来。那天,行昌受北宗门人的嘱托,怀藏着利刃,潜入六祖的丈室,准备加害六祖。六祖不但没有避开,反而坦然地走到行昌的跟前,伸出脖子让他砍。行昌多次挥刀砍刺,竟然没能伤着六祖。
  

六祖对行昌道:“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我只欠你的金子,不欠你的命)。”
  

行昌一听,吓昏了,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过了好久,他才苏醒过来。他跪在地上,不停地叩头,向六祖求饶悔过,并表示愿意出家,跟随六祖修道。
  

六祖把准备好的金子递给行昌,说道:“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你且离开这里!不然,我的徒众恐怕会反过来伤害你。将来你可以改换行装,来这里出家,我一定摄受你作弟子)。”
  

行昌禀六祖之命,连夜逃离了曹溪,投靠一个寺院出家了。不久又受了具足戒,而且修行非常精进。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他终于有一天想起了六祖告诫他的话,于是,不远千里,来到曹溪,礼觐六祖。
  六祖道:“吾久念汝,汝何来晚!”
  行昌回答道:“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前次蒙和尚慈悲,放了我,不给我治罪,如今我虽然出家苦行,但心里仍觉得终难报答和尚的深恩。想来,我唯有精进修行,传法度生,方能不负恩师!弟子曾经读诵《涅槃经》,对常和无常的含义还不明白,乞求和尚慈悲,为我略作宣讲)。”
  六祖道:“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善恶一切诸法分别心也。”
  行昌听了,大为惊谔,说道:“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六祖道:“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行昌道:“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经说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六祖道:“《涅槃经》吾昔听无尽藏比丘读诵一遍,便为讲解,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行昌道:“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方便)开示。”
  

于是,六祖详细地解释道:“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甚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也。佛比为(只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二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你知道吗?佛性如果是恒常不变的话,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从中生起!如果是恒常的话,那么,从无量劫以来,将无有一个能够发起菩提心来。佛性正因为它是空性的,无常的,所以它才能够生起万法,人们也才能够发起菩提心。因此,我所说的无常正是佛所说的真常之道。又,一切诸法如果是无常的,不是以同一真常佛性为体、为同一真常佛性所现的话,那么物物都各有各的自性,都处于生死之中,这样一来,真常之佛性便有不遍之处,这与真常佛性遍一切处、成一切法是相矛盾的。所以,我所说的常正是佛所说的真正的无常、佛针对凡夫外道于无常执常、二乘学人于常中计无常、共形成八种错误的颠倒知见,故于《吐槃》这一了义经典中,破斥这些二边之见,开示常乐我净的真义。真常超越于二边对立的常与无常之上,非常非无常,亦常亦无常。你今天依文解义,用凡夫的断灭论的无常和常见外道的确定死常,来理解佛所说的圆满玄妙、最真实究竟的常与无常观。象这样读经,纵读千遍,又有何益!)”
  

六祖的开示如醍醐灌顶,行昌如梦方醒,心意豁然,当即说了一首偈子,以示自己的悟处,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见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六祖听了行昌的悟道偈子,高兴地说:“汝今彻也,宜名志彻。”
  行昌礼谢而去。

177.信州智常禅师悟道因缘

  

智常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贵溪人,童年的时候就出家了,并且立志要明心见性。
  

一日,他前来曹溪参礼六祖。
  六祖问道:“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智常禅师道:“学人近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至吉州遇人指迷,令投和尚,伏愿垂慈摄受。”
  六祖道:“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吾与汝证明(大通和尚跟你讲了些什么,你告诉我,我给你辨明真伪)。”
  智常禅师道:“初到彼三月,未蒙开示,以为法切,故于中夜独入方丈,礼拜哀请。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示诲,令无疑滞。”
  

六祖道:“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曰: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见。  

智常禅师闻偈已,已意豁然。旋即作了一偈,以呈悟境,云:
  

无端起知解,著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六祖听了智常禅师的悟道偈,遂矛印可。
  

一日,智常禅师又入室参礼六祖。
  智常禅师问:“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六祖道:“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智常禅师悟道之后,继续留在六祖身边,一直执侍六祖,直到六祖入寂。

178.广州志道禅师悟道因缘

  

广州志道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南海人。初参六祖,问道:“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六祖道:“汝何处未明?”
  志道禅师回答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六祖道:“汝作么生疑?”
  志道禅师回答道:“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未审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即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一切众生都有色、法二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则是恒常的,无知无觉。经中讲‘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道究竟是哪个身寂灭,哪个身受乐?若说是色身受乐,色身灭时,四大分解,全是苦受,无乐可言。若说是法身受乐,法身寂灭,如同草木瓦石,无知无觉,又如何感受到乐呢?再说,法身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具足五用,从体而言,生灭就是常,而不是无常。生就是从法身起用,灭就是摄用归体。有情之生命既是法身所起之用,若听任再生,这就说明生命是不断不灭的了。反过来说,有情之生命入灭之后若不令其再生,这就说明生命永远地归于寂灭,如同草木等无情之物了。这样一来,所谓的涅槃,也就是归于寂灭,永不再生,实际上就是一切诸法被涅槃所拘禁。再生尚不可得,还有什么乐可言呢)!”
  

很显然,志道禅师的观点是一种典型的外道邪见。他把色身和法身、生死和涅槃打成两截,看作是两个相互外在的东西,认为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恒常的,无生无灭,这样他就把涅槃理解为在五蕴生灭之外的某种死寂的状态,认为涅槃就是生命归于死寂,永不再生。
  

听完志道禅师的解释,六祖呵叱道:“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解,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者。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之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你是个佛门弟子,如何用外道的这种断见和常见,来妄自评论诸佛的最上乘妙法?据你的理解,在无常的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恒常的法身,在生灭之外另有一个寂灭,并且认为在这种寂灭状态中,有个身体在享受恒常不坏的快乐。你虽然是修道的人,可是你的这种想法恰恰说明,你还执着于生死,贪著世间的快乐。你现在应当明白,诸佛因为看到--一切众生处于迷惑之中,妄认五蕴假合而成的色身为自我,而把色身之外的六尘境界执为外在的实有,由此而产生好生恶死的取舍心,并在这种分别心中念念迁流,却不明白这一切,五蕴色身也好,外在的尘境也好,生死之相也好,苦乐之受也好,都是唯心所现,如梦如幻。他们终日向外驰求,徒劳地在生死中轮回,反而把常乐我净的涅槃看作是苦--诸佛因为愍念这些众生,于是向他们开示涅槃真乐,在这种涅槃真乐中,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这种寂灭现前的时候,却没有现前的想法,这就是常乐。在这种常乐中,既不能说有受者,也不能说无受者。哪里还谈得上一体五用之名,更说什么涅槃拘禁诸法,令它们永远不得再生呢?这完全是在谤佛谤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无为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禅师听了六祖的这一席开示,疑惑顿消,心开意解,欣喜诵跃,作礼而退。

179. 河北智隍禅师悟道因缘


  河北智隍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姓氏不详。出家后,曾参学五祖弘忍和尚,自认为已得正受,后离开五祖,来到河朔,结庵隐修,时间长达二十年。
  

有一天,六祖的弟子婺(wu)州(治所在今浙江金华)玄策禅师游方来到河朔,顺便拜访了智隍禅师。他发现智隍禅师并不象他自认为的那样已经得了正受,于是便有意点拨他说:“汝在此作什么?”
  智隍禅师道:“入定。”
  玄策禅师问道:“汝言入定,有心入邪?无心入邪?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类,皆应得定,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之流,亦合得定。”
  智隍禅师道:“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玄策禅师道:“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智隍禅师被驳得哑口无言,良久才问:“师嗣阿谁(请问你拜谁为师)?”
  玄策禅师道:“我师曹溪六祖。”
  智隍禅师问:“六祖以何为禅定?”
  玄策禅师道:“我师所说:‘无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智隍禅师闻言,于是南下曹溪,礼请六祖为他解决心中的疑团。
  

六祖问:“仁者何来?”
  智隍禅师于是把他与玄策禅师相遇的因缘详细地告诉了六祖。六祖对智隍禅师不远千里前来求法,心生悯念,于是开示道:“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智隍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心中二十年禅修所得的种种知见和心得,一下了全被扫空了。
  智隍禅师开悟的那天晚上,河北一带的人还听到空中有个声音说:“隍禅师今日得道。”智隍禅师悟道后不久又重新回到了河北,在那里大开法化,一直到他入寂。

180.荷泽神会禅师悟道因缘  

西京荷泽神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俗姓高。自幼学习五经,后读老庄,深受启发。自从读《后汉书》得知有佛教一事,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仕途却日渐淡然。年稍长,他便辞别双亲,投襄阳国昌寺颢元法师出家,学习佛教经典。他的记忆力极好,“讽诵群经,易同反掌”。后来,他又投当阳玉泉寺神秀禅师座下,学法三年。武后久视元年(700),神秀禅师应诏入洛阳宫中弘法,神会禅师于是离开了玉泉寺,“效善财参问”,“裂裳裹足”,南下曹溪,从六祖学习南宗顿悟法门。当时神会禅师年仅三十,为六祖座下十大弟子之一,因为年龄较小,被称为“神会小僧”。
  

关于他的悟道因缘,《六祖坛经》、《景德传灯录》、《宋高僧传》等,均有记载。但细节有所不同。《宋高僧传》卷八是这样记载的--
  

神会禅师一路风尘仆仆,来到曹溪,礼拜六祖。
  六祖问:“从何所来?”
  神会禅师道:“无所从来。”
  六祖道:“汝不归去(你难道不回去)?”
  神会禅师道:“一无所归。”
  六祖道:“汝太茫茫(这样你不是太茫茫无据了吗)?”
  神会禅师道:“身缘在路。”
  六祖道:“犹自未到(既然身还在路上,那你尚未到曹溪)。”
  神会禅师道:“今已得到,且无滞留(我现在已经到了曹溪,而且心无滞留)。”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神会禅师认为他已经证得了空性,路途与家舍已泯然无别。在途中不离家舍,既不在途中,又不在家舍。六祖当时对他可否,僧传中未曾提及,只是说他“居曹溪数载,后遍寻名迹。”
禅宗公案大全7 禅宗公案
  

相对而言,《坛经》和《传灯录》中的记载要详细得多--
  

当时,神会禅师才十三岁,还是个沙弥,从玉泉寺前来礼谒六祖。
  六祖道:“知识远来大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知识远来,很辛苦。你把根本带来了吗?如果带来了,应当知道你的主人公。请你说说看)。”
  神会禅师回答道:“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六祖诃斥他说:“这沙弥争合(岂可、怎敢)取次(随便、草草)语(说话)!”
  说完便打。
  神会禅师挨棒后,私下想:“大善知识,历劫难逢。今既得遇,岂惜身命!”于是他决定留在曹溪,侍奉六祖。
  神会禅师继续问六祖:“和尚坐禅,是见还是不见?”
  六祖用拄杖打了神会禅师三下,问道:“吾打汝,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禅师道:“亦痛亦不痛。”
  六祖道:“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禅师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六祖道:“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敢这样糊弄人)?”
  神会禅师听了,连忙礼拜,忏悔谢罪。
  六祖继续开示道:“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禅师再次谢罪,顶礼百余拜。从此殷勤执侍六祖,不离左右。
  有一天,六祖上堂,告诉大众说:“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禅师从大众中走出来,回答道:“是诸法之本源,乃神会之佛性。”
  六祖诃斥道:“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
  神会禅师于是礼拜而退。
  六祖道:“此子向后,设有把茆盖头,也只成得个知解宗徒(这小子今后,即便住庵苦修,也只是个玩弄语言文字的知解宗徒)。”
  在曹溪学法期间,神会禅师曾一度北上西京(长安)受戒。唐景龙年中,又回到曹溪,阅读大藏经。在阅藏的过程中,他曾就六处疑问,请问六祖,六祖一一为他作了解答:
  

第一问,关于“戒定慧”:“所用戒何物?定从何处修?慧因何处起?所见不通流。”
  六祖答道:“定即定其心,将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见自知深。”
  

第二问:“本无今有有何物?本有今无无何物?诵经不见有无义,真似骑驴更觅驴。”
  六祖答道:“前念恶业本无,后念善生今有。念念常行善行,后代人天不久。汝今正听吾言,吾即本无今有。”
  第三问:“将生灭却灭,将灭灭却生?不了生灭义,所见似聋盲。”
  六祖答道:“将生灭却灭,令人不执性。将灭灭却生,令人心离境。未即离二边,自除生灭病。”
  

第四问:“先顿而后渐,先渐而后顿?不悟顿渐人,心里常迷闷。”
  六祖答道:“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顿渐是常因,悟中不迷闷。”
  

第五问:“先定后慧,先慧后定?定慧后初,何生为正?”
  六祖答道:“常生清净心,定中而有慧。于境上无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无先,双修自心正。”
  

第六问:“先佛而后法,先法而后佛?佛法本根源,起从何处出?”
  六祖答道:“说即先佛而后法,听即先法而后佛。若论佛法本根源,一切众生心里出。”
  

这六个问题是当时乃至后世经常引起人们争论的话题,同时也涉及到禅宗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六祖对这六个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料,值得我们仔细地品味。
  

据《宋高僧传》记载,六祖入寂后,神会禅师离开了曹溪,前往京洛弘扬南宗顿教法门。后在河南滑台(今滑县)与北宗宗徒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使慧能大师的顿悟法门在北方大兴,而神秀渐修法门由是走向衰落。禅宗顿悟法门能够在北方广泛弘扬,神会禅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神会禅师后因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勅住荷泽寺。乾元元年(758),神会禅师寂于荆州开元寺,春秋七十五岁(亦说九十三岁),著有《显宗记》传世,人称荷泽禅师。

181. 永嘉玄觉禅师悟道因缘  

永嘉玄觉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俗生戴,温州人。玄觉禅师童年即出家。博通三藏,精于天台止观法门,日常于四威仪中,常住禅观。后因读诵《维摩诘经》,发明心地,但没有人为他印证。
  

一个偶然的机会,六祖慧能禅师的弟子东阳玄策禅师,前来永嘉,拜访了玄觉禅师,二人相谈甚欢。玄策禅师惊讶地发现,玄觉禅师虽然出身于教下,但是他的出语却暗合祖师禅之妙旨,于是便问:“仁者得法师谁?”
  玄觉禅师道:“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玄策禅师一听,便乘机点拨道:“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以前,无师自悟,是可以的),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玄觉禅师于是央求玄策禅师道:“愿仁者为我证据。”
  玄策禅师道:“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玄觉禅师于是随同玄策禅师,跋出涉水,来到曹溪,参礼六祖大师。
  初见六祖,玄觉禅师并不礼拜,而是绕床(禅座)三匝,然后振锡而立。
  六祖见玄觉禅师这种气概,便故意试探道:“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玄觉禅师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为了解脱,我顾不得这些小节了。]
  六祖道:“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玄觉禅师道:“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六祖一听,便印可道:“如是!如是!”
  玄觉禅师这才具足威仪,大展礼拜,然后准备告辞。
  六祖挽留道:“返太速乎(你回去不是太快了点吗)?”
  玄觉禅师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自性本来无来无去,哪有快慢之分?]
  六祖于是便追问道:“谁知非动?”
  [你说本自非动,那么究竟是谁在知道非动的?]
  玄觉禅师道:“仁者自生分别。”
  [能知和所知,都是您自己在妄生分别。]
  六祖道:“汝甚得无生之意。”
  [这句话看起来是首肯之语,却暗中藏钩。若存有丝毫的法执或者说有所得心在,即被它钩却喉咙。]
  玄觉禅师道:“无生岂有意耶?”
  六祖道:“无意谁当分别?”
  [此处的“无意谁当分别”和前面的“谁知非动”。都是杀人刀活人剑。既能杀人又能活人。]
  玄觉禅师道:“分别亦非意。”
  [此处的“分别”非前七识之妄想分别,乃“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之现量直观,亦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见玄觉禅师见悟透彻,不留痕迹,遂赞叹道:“善哉!善哉!少留一宿。”
  于是,玄觉禅师便答应在曹溪住一晚上。时人因此而称他为“一宿觉”。
  

得到六祖的印可之后,第二天,玄觉禅师便下山,回到温州,在那里开法接众。一时学者辐凑,法席兴盛。
  

玄觉禅师生前著有《证道歌》一首及“禅宗悟修圆旨”一篇,后由庆州刺史魏靖编缉并作序,自浅入深,共成十篇,合曰《永嘉集》,刊行于世。千百年来,该书一直被人珍为丛林瑰宝,堪当修行人的指路明灯。
  

玄觉禅师圆寂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十月十七日,春秋四十九岁,谥无相大师。
  

永嘉大师的《证道歌》与三祖的《信心铭》、牛头法融禅师的《心铭》以及六祖《坛经》中的几首《无相颂》,言简而意赅,见地圆融而透彻,是修行用功的绝佳指南。无论是修禅修净还是修密,若能具此正法眼藏,修行必能少走弯路。现时代的学佛者,虽去圣日遥,若能将这些偈颂烂熟于心,时时提撕,时时品味,必能大开智慧之眼,免被他人所瞒。现按诗韵及义理,将《证道歌》分为六十三节,附于次,供读者背诵:
  

1.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2.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3.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4.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5.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6.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7.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8.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9.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10.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11.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12.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13.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14.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15.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16.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17.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18.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19.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20.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21.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22.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优游静坐野僧家。闲寂安居实潇洒。
  

23.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24.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25.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即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26.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去霞体上衣。
  

27.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28.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29.心镜明,鉴无碍,廊然莹彻周沙界。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30.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弃有著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31.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学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认贼将为子。
  

32.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33.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34.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醒悟。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山醍醐我常纳。
  

35.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36.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37.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三祇劫。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38.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勿涯岸。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
  

39.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40.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41.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42.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磨为初祖。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何穷数。
  

43.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门元不著,一性如来体自同。
  

44.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45.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46.作在心,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轮。
  

47.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沈师子住。境静林间独自游,走兽飞禽皆远去。
  

48.师子儿,众随后,三岁便能大哮吼。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49.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50.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是则龙女顿成佛,非则善星生陷堕。
  

51.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52.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53.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二乘精进勿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54.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55.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56.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
  

57.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
  

58.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莹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
  

59.不思议,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忆。
  

60.法中王,最高胜,恒沙如来同共证。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了者皆相应。
  

61.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
  

62.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
  

63.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

182.蒙山光宝禅师悟道因缘  

沂水蒙山光宝禅师,荷泽神会禅师之法嗣,并州(今山西汾水一带)人,俗姓周。初谒荷泽神会和尚,并执侍左右,殷勤无怠。
  

一天,荷泽和尚问光宝禅师:“汝名光宝,名以定体,宝即已有,光非外来。纵汝意用而无少乏,长夜蒙照而无间歇。汝还信否(你名叫光宝,名以表实,宝是你自己本有的,智慧之光亦非从外而来。即使你随意使用它,亦未见减少。它长夜发光照物,从不间断。此事,你还信得及吗)?”
  光宝禅师道:“信则信矣,未审光之与宝,同邪?异邪(相信是相信,但是不知道光与宝,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
  荷泽和尚回答道:“光即宝,宝即光,何有同异之名乎?”
  光宝禅师又问:“眼耳缘声色时,为复抗行,为有回互(眼缘色、耳缘声时,眼与色、耳与声是并列不相干的两个东西,还是相互交融的一个整体)?”
  荷泽和尚道:“抗、互且置,汝指何法为声色之体乎(眼与色、耳与声,究竟是并行之二还是交互之一,暂且不谈,你以为声与色二尘,以何为体)?”
  光宝禅师道:“如师所说,即无有声色可得(如师父您所讲的,色声唯心所现,性空不实,了不可得)。”
  荷泽和尚道:“汝若了声色体空,亦信眼耳诸根,及与凡与圣,平等如幻,抗行回互,其理昭然(你如果明白了声与色,无有实体,其性本空,亦相信眼耳等六根,乃至凡圣等法,亦复如是,皆平等如幻,那么,眼与色、耳与声、凡与圣等等,是并行的两个东西还是相互依存的一个因缘整体,也就昭然若揭了)。”
  光宝禅师闻言,当下契悟了万法唯心、性空不二之实相,先前执我执法、执内执外、执一执异、执凡执圣、执体执用等二边之见,顿然冰消。于是再次礼谢荷泽和尚而去。光宝禅师后来隐居在沂水蒙山,故称蒙山光宝。唐元和二年圆寂,寿年九十。

183.南岳怀让禅师悟道因缘  

南岳怀让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俗姓杜,金州安康(今陕西安康石泉县)人。幼时性唯恩让,所以他的父亲给他起名怀让。怀让禅师十岁时,就雅好佛书,有出家相,不染俗贵。当时有三藏玄静法师行脚路过他的家门,看到怀让禅师炳然殊异,知其不凡,便告诉他的父亲说:“此子若出家,必获上乘,广度众生。”怀让禅师十四岁时,即辞亲前往荆州玉泉寺,从恒景律师落发,学习戒律,时间长达八年之久。受具足戒之后,他又继续学习律藏。后来他发现,象这样学习律藏,对自己生死问题的解决,力用不是甚大,于是感叹道:“我受戒今经五夏,广学律仪而严有表,欲思真理而难契焉!”于是决定放弃继续学习律藏的打算,改修禅宗。当时,他的同学坦然禅师,知道他志气高迈,便劝他各地参学,并建议他礼谒嵩山慧安和尚。怀让禅师见到慧安和尚之后,慧安和尚又劝他前往曹溪参礼六祖。
  

于是,怀让禅师便来到曹溪。
  六祖问:“甚么处来?”
  怀让禅师道:“嵩出来。”
  六祖道:“甚么物恁么来?”
  [禅宗大德在接引学人时,经常援用此问,来启发学人当下回光返照,以悟明自己的本来面目。]
  怀让禅师茫然无对。
  于是怀让禅师决定留在六祖座下参学。
  

八年后,有一天,怀让禅师忽然有省。于是,他欢喜踊跃,前往丈室,告诉六祖道:“某甲有个会处。”
  六祖问:“作么生会?”
  怀让禅师道:“说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又问:“还假修证否?”
  怀让禅师道:“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六祖道:“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预言)汝足下出一马驹(指马祖道一禅师),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怀让禅师言下豁然契会。
  

为报师恩,怀让禅师悟道后,继续执侍六祖,不离左右,长达十五年之久。在这期间,他的修行日臻玄奥。六祖入寂后,怀让禅师遂往南岳,止于观音台,大弘禅法。
  

怀让禅师的入室弟子,著名者共有六人,皆是到怀让禅师的印可。其中,尤以马祖道一门庭最盛,后世的临济沩仰二宗,均出其门下。
  

怀让禅师曾经这样告诉他的六位入室弟子:“汝等六人同证吾身,各契其一。一人得吾眉,善威仪(常浩);一人得吾眼,善顾盼(智达);一人得吾耳,善听理(坦然);一人得吾鼻,善知气(神照);一人得吾舌,善谭说(严峻);一人得吾心,善古今(道一),”并嘱咐道,“一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若达心地,所作无碍。非遇上根,宜慎辞哉!”
  

怀让禅师寂于天宝三年(744),春秋六十八。敕谥大慧禅师。

184.马祖道一禅师悟道因缘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南岳怀让禅师之法嗣,俗姓马,汉州会邡县(今四川什邡县)人。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少年时,即游步恬旷,厌视尘廛,脱落爱取,不乐世务,后依资州(今四川资中北)唐和尚落发,受具足戒于渝州(今重庆)圆律师。从怀让禅师学道之前,道一禅师曾师从成都净众寺的无相禅师学习禅定。后听说六祖法嗣怀让禅师在南岳观音台传法,于是往依受学。
  

关于他开悟的因缘,灯录中是这样记载的:
  唐开元年间,道一禅师经常习禅定于衡岳山中,怀让禅师知道他是个法器,于是前往他打坐的地方点化他。
  怀让禅师问:“大德坐禅图甚么?”
  道一禅师道:“图作佛。”
  怀让禅师于是拿了一块砖,在庵前的一块石头上使劲地磨。
  道一禅师问道:“磨作甚么?”
  怀让禅师道:“磨作镜。”
  道一禅师非常好奇,说道:“磨砖岂得成镜邪?”
  怀让禅师道:“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
  道一禅师于是问:“如何即是(怎样做才能成佛)?”
  怀让禅师道:“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
  道一禅师无言以对。
  怀让禅师接着说:“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你是在学坐禅,还是在学坐佛?如果说是学坐禅,可是禅与坐卧没有关系;如果说是学坐佛,佛无形无相,却能现一切相,并不只是禅定之相。诸法性空,本无可住,于无住法,不应该有取舍之心。你想通过坐禅成佛,这实际是在杀佛。如果你执着于禅定之相,你是不可能通达实相之理的)。”
  

道一禅师听了怀让禅师的开示教诲,如饮醍醐,于是从禅座上下来,给怀让禅师顶礼,并问道:“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
  怀让禅师道:“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你自己发心学习心地法门,如同下种子;我为你宣说修行法要,好比天降甘霖。这样内外因缘和合,你就会见道,好比种子就会发芽一样)。”
  道一禅师又问:“道非色相,云何能见(道是无形无相的,如何能见)?”
  怀让禅师道:“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不是说用肉眼见道,而是要用我们心地的智慧之眼来见道。无相三昧也应该用智慧的心眼来修习)。”
  道一禅师道:“有成坏否(道有成有坏吗)?”
  怀让禅师道:“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道也(如果用成住坏空的生灭心来见道,认为道也是成住坏空的,那么所见到的也就不是真正的道。道是不生不灭的、超越生灭二边的绝对)。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道一禅师听了怀让和尚的开悟,当下心开意解,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开悟后,道一禅师继续留在怀让和尚的身边,侍奉怀让和尚十个春秋,他的修证也日趋玄奥。
  

道一禅师大约在开元十年(722)离开南岳,后住洪州开元寺,大弘南宗禅法,四方学人争相归依,一是座下法将如林。道一禅师入寂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88),春秋八十岁,谥大寂禅师。

185.百丈山怀海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福州长乐(今福州东南)人,俗姓王。幼年即从西山慧照和尚出家,后到衡山法朝律师处受具足戒。听说马祖道一禅师在江西传法,遂前往投师参学,与当时的西堂智藏南泉普愿,并为马祖座下的三大入室弟子。
  

有一天,怀海禅师陪同马祖在野外行脚。这时恰好有一群野鸭子从附近飞过。马祖问:“是甚么?”
  怀海禅师道:“野鸭子。”
  马祖问:“甚处去也?”
  怀海禅师道:“飞过去也。”
  马祖突然转过身,使劲地拧怀海禅师的鼻子。怀海禅师疼得失声大叫。
  马祖道:“又道飞过去也!”
  怀海禅师言下恍然大悟。
  事后,怀海禅师回到侍者寮,悲伤地大哭起来。
  同寮见他这个样子,便问:“汝亿父母耶?”
  怀海禅师道:“无。”
  同寮又问:“被人骂耶?”
  怀海禅师道:“无。”
  同寮道:“哭作甚么?”
  怀海禅师道:“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
  同寮问:“有甚因缘不契?”
  怀海禅师道:“汝问取和尚去。”
  于是,同寮来到方丈室问马祖:“海侍者有何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告(请)和尚为某甲说。”
  马大师道:“是伊会也(他已经开悟了)。汝自问取他。”
  同寮重新回到寮房,说:“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
  怀海禅师于是呵呵大笑起来。同寮感到莫名其妙,问道:“适来(刚才)哭,如今为甚却笑?”
  怀海禅师道:“适来哭,如今笑。”
  同寮听了罔然不知所以。
  第二天,马祖升堂说法。大众才集在一起,怀海禅师却走出来,把马祖的座席卷走了。马祖于是下座,回到方丈室。怀海禅师也跟着进去了。
  马祖问:“我适来未曾说话,汝为甚便卷却席?”
  怀海禅师道:“昨日被和尚扭得鼻头痛。”
  马祖问:“汝昨日向甚处留心?”
  怀海禅师道:“鼻头今日又不痛也。”
  马祖道:“汝深明昨日事。”
  怀海禅师遂作礼而退。
  

又有一天,怀海禅师再参马祖,侍立在马祖身边。马祖拿起绳床边的拂子,高高擎起。
  怀海禅师问:“即此用,离此用?”
  马祖于是将拂子放回原处。
  过了一会儿,马祖问:“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你今后开口说法,将如何教人)?”
  怀海禅师也擎起绳床边的拂子。
  马祖道:“即此用,离此用?”
  怀海禅师听了,也将拂子放回原地。
  这时,马祖忽然振威一喝。这一喝如此厉害,直震得怀海禅师三日耳聋!
  

上述两则公案,极富戏剧性,充满了禅机。千百年来,它们一直在禅林中传颂着,成为参禅者参究的主要话头之一。
  

马祖入寂后,怀海禅师曾一度住在石门山马祖塔旁隐修。后应信众邀请,来到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县)大雄山驻锡传禅。一时,四方衲子,争相参礼。因为此山高峻,人称百丈山,所以怀海禅师也就被称为百丈和尚,或者百丈怀海。
  

百丈禅师入灭于元和九年(814)春秋六十五岁。其著名的得法弟子有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等。百丈禅师生前所创立的农禅并重的丛林生活制度和清规(百丈清规),对中国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7009.html

更多阅读

三国群英传7秘籍大全 三国群英传7武将技秘籍

三国群英传7秘籍大全——简介在进入的界面,输入cheatmodeopen按下enter键,在屏幕的中间出现一个黑色的条框,进入选择时期画面时,再次输入useeventnation按enter就可以扮演刘邦和项羽了(霸王在临隐藏关)!进入游戏后按右面的ctrl键呼出密

中华禅宗祖庭——司空山二祖寺 禅宗祖庭南华寺

中华禅宗第一山――二祖慧可道场司空山,位于安徽省岳西县西南冶溪店前两镇,方圆约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米,拔地而起,如擎天一柱。是皖西重镇,安庆形胜,称之为"司空扼蕲黄,天柱蔽英霍"。上有平坦之地数里,世称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据明

禅宗珍稀牧牛图——附南怀瑾《牧牛图颂》讲解 禅宗的牧牛图

牧牛图著者:普明禅师(生卒年不详),一说为北宋禅师,住持于龙泉寺。怎么来认识我们这些烦恼呢?过去禅宗的祖师把我们的烦恼比喻成牛——牧牛、放牛,所以有《牧牛图》的十个颂。小童子放牛这个境界,就犹如我们认识烦恼的境界。赏析:禅宗很

MAPGIS6.7快捷方式大全全部整理 mapgis放大快捷键

MAPGIS6.7 快捷方式 大全 全部整理MAPGIS6.7中还有更好用的快捷方式不为人知!注意:这些快捷键只有在输入状态下才有用。MAPGIS帮助上根本就没有提到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的原因!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A”键------输入线时:锁

声明:《禅宗公案大全7 禅宗公案》为网友结跼誰續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