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朵静静绽放的荷花
高三(1)班练嘉丽
俗话说,人生如戏。我倒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各展所能,张扬个性的活动。有人独领风骚,有人中流击水,有人随遇而安,有人质疑一切,亦有人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静观世界的变幻与神奇。
在人生的这场活动中,可以像网坛第一人费德勒那般创下许多空前绝后的辉煌记录,把网球当作一项艺术活动来享受,来施展其优雅精湛的技艺;也可以像张昕宇、梁红那样击打平庸生活死水,来一场轰轰烈烈的侣行,在精神上带领更多的人,从小我到大我,体验生命的宽广与豁达;也可以像钟南山医生那样热心投身非典前线,在社会恐慌之际,将非典病人都接到自己家里医治并担任人大代表勇于提出质疑之声,在人生这场活动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价值。
而我只想做一朵静静绽放的荷花,沐浴着人间的温暖与爱,欣赏他人的伟大与美,幽幽地吐着淡淡的芬芳。
兰德之诗“我不和谁争,和谁争我也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用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流露着宁静致远的禅意与幽深旷达的平和。在人生这场活动中,她寂然绽放,安静之下饱含对生命浓烈的爱意。怀着如斯情愫,活着该是达到一种儒家所倡导的至高境界“和谐”之境吧。
当代女作家杨绛在人生中亦是愿做一朵静默绽放的荷花的人。她的学生回忆道,“季康先生与人交谈时,脸上总是浮现谦和的笑意,似乎在告诉每一个人,她尊重他们,她热爱他们,态度温和甚至是谦恭的。”季康先生虽怀玉但不轻易流露,不自矜,不炫耀,反是静静观看他人,怀着尊敬的情怀对待他人,品德这般馨香。正是她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方使得她愿成为一对静默绽放的荷花,也正是她的如荷般高贵品性使得她德艺双馨。
做一朵静静绽放的荷花,谦和温厚对待他人,用月光般柔和的目光对人;做一朵静静绽放的荷花,与世无争,注重内省,遇沧海浮沉,人世变幻皆反求诸己;做一朵静静绽放的荷花,于流转无常中,体味阳光的爱意与雨打的痛苦。
在人生这场活动中,愿做一朵静静绽放的荷花,幽幽吐露芬芳,以一尘不染的心境活出清绝明净的人生,默默展现个体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22+24+8=54)
昂首阔步,吾行于前
高一(1)班颜颖荃
一沙一石,一草一木,天地万物,各持一心。芸芸众生,不同的人绽放出不同的烟火,我不禁疑问: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参与一项活动呢?扣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昂首阔步,吾行于前,引领众生。”
我们都是苍云之下、大地之上的一个生命,无时无刻不在参与着一项项活动。面对活动,我们总会给自己一个定位,做出自己的行动。有人默默从众,如一粒不起眼的沙石,甘心被埋没;有人静静旁观,“事不干己,高高挂起”。然而作为一根会思考的苇草,一个有权利表现自己的个体,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活动贡献些什么吗?我们理应行走在队伍的最前端。
吾行于前,是为了引领众人,穿越迷雾。在姜文眼中,北洋是一个“短暂而充满梦幻”的年代。一部《一步之遥》将我带入纸醉金迷的上海。在一项名为“花国大选”的活动中,几位上海小开借机操纵比赛,大选的归属扑朔迷离。在那个道义似鱼骨般苍白乏味的年代,满族遗老马走日走到了队伍的最前列,他有勇有谋,演绎了别样的豁达和潇洒。他的胆识和义气,突破了重重迷雾,有力地叩问着我的心灵。在迷失之时,唯有以“吾信其可为”的意志,引领众人,才能走出困境。
犹记得初读红楼时,就为黛玉那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所深深触动,进而渐渐步入了《牡丹亭》的世界。当一唱三叹的水磨腔在历史长河中浮沉凋零时,台湾作家白先勇走到了昆曲队伍的前列,革新昆曲艺术,带领着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了全国巡演。在重现昔日盛唐气象之时,这部名动一时的昆曲作品走上了国际舞台,而白先勇亦成为继梅兰芳大师后,又一个对外推广昆曲艺术的人。在演绎昆曲这一艺术活动渐渐从人们视野中淡去的时候,他毅然接过昆曲的火种,引领我们走在复兴昆曲的路上。他是活动的引领者,用他的热忱、孜孜不倦,让白学遗音,火焰重燃。
诚然,走在队伍前列必然会遭受许许多多的争议和质疑,但我们需铭记的是,历史不会埋没奉献者,吾行于前,将引领活动走向光明的未来。莎士比亚的白鸽与海涛相恋千年,谱出英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歌谣;孔子在最黑暗的年代怀揣木车的激情,在杏坛上不知疲倦地讲学;瞿秋白将解剖之刀伸向自己,以“多余的话”警醒深陷困境的华夏儿女奋起抗敌……
昂首阔步,吾行于前。面对活动,我以坚持不懈的意志,不畏惧质疑,直面阻拦,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迎着风雨、阳光,引领众人迈向梦想盛放的彼岸!
(23+24+8=55)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高三(1)班袁一珠
面对一项活动,有人走在前列,有人默默参与,有人静静旁观,更有人批评质疑……人们大多根据活动正义与否对不同人持不同态度,批评旁观者“事不关己”、批评质疑者“纸上谈兵”。
然而,我却乐意同时看到四种人的身影。因为和实,同则不继,正是四种人同时存在,“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试想,没有引者,谁来奔走呼告?没有参与者,活动力量从何而来?没有旁观者,谁保持客观与冷静?没有质疑者,谁能对活动进行纠正或升华?
因而,我们不需“一昧”,更求不同态度与声音。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正是陈独秀、李大钊挥舞民主科学的大旗;作为参与者,胡适、鲁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力量;作为旁观者乃至批评者,正是辜鸿铭对“全盘西化”的质疑,才唤醒被热情冲晕头脑的知识分子明白自身文化的价值,不至于过早上演五十年后的文化悲剧。可以说,缺少四种人的任何一方,或他们全趋向于任何一方,都会使新文化运动“同则不继”。而四种人诉诸笔端的和平“交锋”,甚至知识分子间的尊重与怜惜,都满足“和实生物”的条件,催生出新文化、“五四”等诸多亮丽。
可惜的是,今日之中国四种人都不缺,本该“和实”而“生物”,思想界一片繁荣,但我们的“引领者”太多“愤青”,跟随者太多盲从,旁观者干脆高高挂起,批评者口不择言……网络上,生活中激烈的骂战,早已恶化成“不同也不继“。如果硬生生将人划分四类,真正参与今日中国的建设活动的,岂不仅剩三亿人?我们自古的思辨与分寸,又在哪儿呢?
史铁生曾说:我以为,丑女造就了美人,恶造就了善,众生造就了佛祖。换在今日,四种人都造就了每一项活动,引领者是风向标,指明方向;参与者是舵手,奋力划桨;批评者是罗盘,纠正航向;旁观者介于参与批评中,亦是前进的力量。“和实生物”意在领航员与罗盘的辩论,共同找到方向,亦是穿上四类角色向着活动目标共同努力,和平共处。
大千世界中,差异是丰富的前提,不同音符的交织,奏出优美的旋律;色彩的多样,编织出绚丽与斑斓。我们应对人的不同角色辩证看待。正是他们的不同,正是他们的相处,诠释世界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道理。
也正因如此,我们的“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22+22.5+9=53.5)
鼓掌的人
高三(22)班王倚澜
纷繁复杂是这个社会的特征,精彩纷呈是这个时代的潮流。有人挤破了头要做最耀眼的星辰,更有人愿做岁月洪荒中细小的微尘,有人汇入河流静观星辰,也有人挂在树梢指责星辰的光芒打破了黑夜的纯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上的人,本就大有不同。
记忆犹新的是几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女儿成绩平平性格温和没有个性,父母担心女儿不能在社会中立足而为她报了许多补习班。直到他们发现女儿在同学中很受欢迎,比同龄人更懂得照顾自己甚至能照顾别人,他们在别人的称赞中为女儿骄傲。女儿说:“总会有人是站在台上表演得到喝彩,也总有人站在台下为他们鼓掌,我想当那个在台下鼓掌的人。”补习班变成了女儿喜欢的兴趣班,父母明白,有什么能比她生活得快乐还要重要呢?
如果能更快乐,哪怕是做一颗无人问津的石头呢?
想起去年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一件大事,马云的阿里巴巴上市了!他自然是这件大事的引领者,而普通人犹如我们,则是对其有扬有贬。在我看来,这可了不得啊!便站在人群中为他鼓掌吧!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人人都渴望在短暂的一生中,跑出辉煌,跑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精彩,奔波劳碌为了做那千万分之一的“人上人”。世界上并不只有蛟龙,并不只有凤凰,更不可能人人都成龙凤。风景也并不是只有至高点的才最美。毕竟马云也只有一个。
每个人都不过是流转不息的时光中形色的过客,只有今日的配角儿没有永远的主角。如果不能有身为大多数人的自觉,不愿接受平凡,那便将永远与平凡的幸福和精彩失之交臂。
雪山之巅绽放的雪莲固然妖冶非常,可墙角之下挣开水泥禁锢探头的花束却是可每日目及的寻常之美;黑夜之中璀璨的点点星光确实让人心驰神往,可指缝间流泻的阳光却是每日触手可及的平凡温暖;坐拥万里江山的千古帝王着实引人艳羡,可被爱感染包围也充实异常的你我却是每日经历的现实。
生命不只有一种摸样,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不是所有人都是新运动的引领者。而我,一个在浩瀚宇宙中渺小的我,愿成为一束光线,与千万个你我一起,跃上别人的指尖;愿成为一盏明灯,与辽远夜空中的星光点点映衬谈天;愿成为一滴雨露,与参差的绿叶枝条跳最欢快的舞。我,在台下鼓掌,即使隔着时空审视我鼓掌时的脸庞,也不会遗憾,因为那笑容,可能是我站在人台上不能发自内心做出的表情。
(22+22+8=52)
走在最前面
高三(29)班曾莹莹
行走人生路,恰似远上寒山,有人一马当先,有人甘愿落后,有人则随大流。然而,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的人能最快品尝到“一览众山小”的滋味,更能在这其中品到引领他人的成就感。
面对文化消逝,他走在最前面。
在作家们安心在中国文化的小圈子里创作时,他,余秋雨却不忍中华文化之精髓在外来文化之侵蚀下消耗殆尽,沉浮数十载游历各国,呕心沥血著出《文化苦旅》,发出震耳的呼声。他走在文人志士的最前面,率先对文化碰撞做出反思,又引起了一大批作者学者的自省。他是文化的先驱,是复兴中华文化的精神领袖,他无愧于中华精神。
面对民族危亡,他们走在最前面。
张恒渠云:“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古有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喟叹和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疾呼,今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林觉民泪洒《与妻书》的坚定与鲁迅将自己写作看作是“声援那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的呐喊。他们无不在国家危困之时,或执笔仗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或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他们关注民生,是民主的先驱,又引领了一代人的思想解放。他们无愧于血液中流淌的炎黄子孙该有的责任。
走在最前面,意味着要时刻保持一颗勇于探索进取的心,并要时刻关注你所引领的人。否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这是闲士隐者的追求。一代名臣杨震虽无归隐之志,却有清官俊吏之心。面对“暮夜无知”的诱惑,他没有中饱私囊,而是将其全部用于民生。他筑水坝、修庙堂,所做之事无一不为民着想。
反观,陆机、李斯死前皆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牵犬东门,岂可复得乎?”两位曾身居高位的人竟发出如此喟叹,然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为官一任,只为炫才弼德,入朝趋权,最终被束缚得如尘栖弱草、露宿危条,恐怕他们早已忘了当年书临雪彩,牒映萤光的鸿鹄之志了。
走在最前面——为任地方一官,当履行好“父母之责”,若只图高位、孤身前进而忽略民生,必不得民心,终有落马之日。
走在最前面,其实是一门学问,它并非要求我们按图索骥,盲从大流;也并非是作壁上观,不闻不问,它要求我们在大家都“泯然众人”的樊笼中跳脱出来,锐意进取,并照顾关注好周围的人。唯有如此,方可顺利登上寒山,“去看朝阳的喷薄和梦的彩衣”。
(22+23+9=54)
旁坐静思
高三(13)班赖龙波
面对一场狂欢,你会选择投身其中还是在旁静坐?我会选择后者。
静观显得略有尴尬,因为这个词隐喻着多种意味。一种是头脑清醒,睿智地静坐思考,另一种是袖手旁观,裹挟着一种不负责,不参与的冷漠。而我所说的正是前者。
冷静思考静坐,不同于袖手旁观的地方在于虽然肉体没有加入,而灵魂确凿积极投入。它比起疯狂投身其中,多了一份成熟的稳重;比起冷漠地旁观,又有一份温润的责任。旁生静思,是一个优雅处世的姿态。
朱光潜曾说:“我有两种处世的方式。第一种是到舞台前与众人共同狂欢。第二种是在幕后看他们装模作样。”诚如第二种所言,静观比起第一种的确多了份睿智。旁坐静观,有着“空谷藏峰蕴其内”的君子涵养,亦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角,也有“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洒脱。
李叔同在入佛前曾慷慨济世,是集中华文化大成的艺术大师。而后入佛改弘一法师,在青灯古佛旁静心长吟。也许,正是有了这番际遇,方能写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悠然闲适,方能绘出“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唯美。羽化前的“悲欣交集”,也可谓是洒脱的绝唱了。旁观静坐能对人生有着更深刻的体悟,以臻圆满之境,而弘一法师,也便是如此了。
静坐独思,是对世界的另一种爱的流露。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全人类的狂欢,若没有旁坐静思,太容易迷走在喧嚣里。
庞麦郎已经迷失,为名利而智昏。莫言也曾说他在获奖后的一年里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而他也明白,他需要的不是继续狂欢,而是走到旁边,走下舞台,静坐静思,这样才能继续创作出好的作品。对于脑瘫诗人余秀华来说,她一直十分冷静,她能够静静坐在属于她的农家小院里。她内心中自有月白天青。
而我们,也终将跨入时代的洪流里。纵然不要冷漠,也不要任其潮涨潮落。将思想结成琉璃,以此来清明本心。旁坐静思,且思且慎行。
(25+2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