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发布会上的那些事儿 usa美国那些事儿

美国新闻发布会上的那些事儿 usa美国那些事儿

核心提示:谁坐前谁坐后,这其中大有门道。美国以及西方的主流媒体的记者固定在前两排。而其他国家的记者,比如日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韩国等坐得靠后。


8月28日,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纽兰(下)回答新华社记者冉维(上)时的视频截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冉维发自华盛顿 最近,我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向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连续发问一事经电视播出后引起了观众和网民的关注。在美国国务院的新闻发布厅里,每天都有数十名各国记者向美国发言人提问,记者会的生态如何?记者会上都是否频频出现记者追问的场面?这其中确实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座位排序上有“江湖规矩”

  在华盛顿离白宫仅几个街区的C街2201号便是美国外交中枢——美国国务院的所在地。美国国务院是美国负责国际关系的行政机构,有意思的是,别国通常称作外交部,而美国称其为国务院。

  这栋灰扑扑的巨大楼宇以美国二战后的总统哈里·杜鲁门命名。由于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其外交触角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哪里发生状况都和华盛顿有关。因此,美国国务院几乎每个工作日都要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回答各国记者有关美国外交政策的问题。

  美国国务院的新闻发布厅位于杜鲁门大楼西侧。每天中午12点半左右,各国记者便会陆续来到位于23街的侧门。在出示记者证,接受安检,登记身份、国籍、出生年月后,便进入了美国国务院的大楼(当然有的待遇更高的媒体记者拥有国务院的通行证,可以直接刷卡进入)。

  美国国务院的新闻发布厅位于一层,穿过一道长长的走廊,左拐便到。发布厅的空间不小,装修新,设备看起来比较现代。里边大约有7—8排座位,可以容纳几十名记者。

  谁坐前谁坐后,这其中大有门道。美国以及西方的主流媒体,比如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CNN、ABC、CBS电视台等,他们的记者固定在前两排。而其他国家的记者,比如日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韩国等坐得靠后。其实座位上并没有名字,我不知道是否有什么规定,但大家似乎都默默接受了这种秩序,这也算一种江湖规矩吧。

大牌记者在国务院有专门办公室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包括我在内的非西方主流媒体的记者大都先到场等待。而美国的大牌记者在国务院内有专门办公室,我估计着发言人进场前都要知会他们一声,因此总是掐着点儿来。当看到美国的大牌记者走进发布厅时,这便意味着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要登场了。

  由于每个工作日都有记者会,因此美国国务院有正副两名发言人。目前维多利亚·纽兰是主要发言人,另有一人在她随希拉里出访时顶替。纽兰是一名资深的美国外交官,有着出色的外交履历。她曾担任美国驻北约大使、前副总统切尼的外交政策顾问等重要职务。她会说法语和俄语,并且会一些中文。看过视频的人都能看出,纽兰形象不错,有着和蔼的微笑。

  说起新闻发布厅里的大牌记者,美联社的马修·李(MatthewLee)当属第一,而且他也是脾气最大的。马修40多岁,黑色头发,身材高大,满脸通红,每天西装革履,长得典型的美国人形象。他永远都坐在记者席第一排的最右侧,那可是头牌宝座,因为这是离摄像头最近的地儿。

  作为“美国国家通讯社”的代表,马修在新闻发布会上享有独一无二的特权。发言人上台后,总会先问:“马修,你有什么问题吗?”在他问完后,发言人才说:“好,其他人有什么问题。”

追问发言人是“家常便饭”

  马修脾气大、问题刁钻是出了名的。他几乎天天给发言人出难题,一个问题可以考问好几分钟,发言人都有点怵他。难怪上星期纽兰看见美联社的一位年轻小伙子代替马修出场,她竟然有点高兴地说:“马修今天不来了?”记得有一次,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准备认可巴勒斯坦的国家身份,在以色列压力下,美国决定停止向该组织交会费。马修一直追问,为何美国一边表示不偏袒以色列,一边如此对待巴勒斯坦。他称:“这不是虚伪吗?”整个“考问”纽兰的过程持续3分钟,最后连其他记者都不忍看下去了。在YouTube网上输入MattewLee,现在还能看到这段视频。

  除他之外,路透社和法新社的记者也常常追问发言人,这种场景可谓是家常便饭。当然发言人对此已经司空见惯,他们有自己的各种技巧应对复杂的问题,比如不论问题如何变化,始终坚持美国政府的立场,绝不松口。发言人还可以转叫其他记者提问,以结束不好回答的问题。

  记者提问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风格决定的。美联社的马修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气,而且他有时还话中带刺,很难应付。也有大牌记者,比如CNN常驻美国国务院的外交记者吉尔·多尔蒂,她的性格就比较温和,相应提的问题也比较温和。

记者会上没有谁胜谁负

  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记者还是在记者会上占主导地位。相比较,来自亚洲国家,比如中日韩三国的记者显得安静一些。不过最近在钓鱼岛和独岛问题上,这三国记者也不再平静。常常出席记者会的中国记者主要来自新华社、央视和凤凰卫视。很多时候都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记者坐在一起聊天。当然去久了之后,不同国家的记者也开始闲聊,从中可以了解对方从另一个角度是如何来看问题的。

  在每次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还有一个所谓的“私下答疑”环节(backgroundbriefing)。也就是记者们围拢新闻发言人,就一些敏感的问题继续追问,新闻发言人可能会根据需要透露一点更多的信息,当然有时她要求不能署名,有时她要求根本就不能写。

除了美国国务院的记者会,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有记者会。白宫的新闻发布厅非常狭小,正因为空间狭小,所以才寸土寸金,它里边的每一个座位都是标有名字的,谁坐在哪里都是规定好的。坐在第一排的必然是美国最主流的几家电视台,比如CNN、福克斯、ABC、CBS和NBC,再加上美联社。而对于非西方的外国记者来说,只有站着参加记者会的份儿了。

  五角大楼因为是军事重地,因此它的记者会的安检是最严的。手续很繁琐,在门口通过安检后,要专人领进去,而且佩戴的身份证明限定你只能在一定区域里活动。

  事后,我在微博上谈及追问纽兰有关情况时说,在记者会上没有谁胜谁负,记者进行追问并非为了打败发言人或者拿发言人撒气。记者和发言人的关系就如同矛和盾,他们每天都尽力履行好各自的工作。为此,之前大家都要做足功课。

专家点评:美日尴尬皆因自相矛盾

·吴黎明(本报评论员)

  正因为心中有鬼,一些做法拿不上台面,日美官员在应对时出现了网民所说的“记者很淡定,发言人很不淡定”的局面,令人啼笑皆非??吴黎明(本报评论员)

  最近,日本和美国官员在分别回答新华社两位记者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提问时,都面露尴尬,成为日美媒体和国内网络热点。这些官员尴尬面容背后掩藏的是,美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贼心虚和近似无赖的狡辩。

  先来看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回应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冉维的记者会场面,纽兰的尴尬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尴尬之一是对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不熟悉,自嘲地称要看“提示纸”。钓鱼岛问题是近期牵涉中美日三国关系的重大热点,纽兰连本国的基本立场都不清楚,从职业角度看多少有些说不过去。难怪,在记者问她“找到没”时,纽兰故作镇定中露出些许慌忙。

  尴尬之二是自知理亏依然强词夺理。在找到“官方文案”后,纽兰一方面重申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另一方面又强调,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但是,纽兰不能解答记者问题的核心:这两点恰恰是“自相矛盾”的。于是,纽兰第二次面露尴尬,这就难以让人谅解了。

  尴尬之三是傲慢甚至有些无礼地拒绝继续回答问题,有失体面。政府发言人是一个国家的“脸面”,由于自知逻辑上无法说明这一自相矛盾的表态,纽兰打破西方记者会的惯例,置记者提问于不顾,转而迫不及待求“下一个问题”救场。难怪有网民讥讽称:“这是‘理屈词穷’一词的最好诠释!”

  明明知道自相矛盾,但依然强词夺理,这体现了美国人执意要在钓鱼岛问题上拉偏架的无赖嘴脸。美国为了“重返亚洲”的战略利益需要,在亚太国家间领土、领海分歧问题上做文章,实施所谓的“巧实力”战略,而钓鱼岛问题正中其怀。

  众所周知,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钓鱼岛问题演变的历史进程中,美国是当事方之一,清楚其中的渊源。然而,美国非但不出来澄清,反而明显袒护日本。比如,宣布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适用对象;采用日语读音作为钓鱼岛的官方名称;敏感时期展开为期37天的岛屿防卫演练。

  再来看日本方面。不久前,日本内阁府官房长官藤村修在回答新华社驻东京记者郭一娜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渊源时,表现出与纽兰异曲同工的尴尬。

  其实,这位记者是按照日方的逻辑一环接一环问的,并没有咄咄逼人。记者先是问“固有领土”的概念,接着问日方称钓鱼岛“历史上是日本领土”,这‘历史上’到底指多长的历史跨度”,藤村修称“从明治时期归入日本所有者手中的”算起。然而,藤村修不能答复连日本学者都认可的早在明清时代中国对钓鱼岛的管辖权问题,只能照本宣科,以“一丝难以读懂的微笑”来掩盖心中的慌乱。

  在此,很有必要给藤村修、纽兰还有其他日美官员们补一点历史常识。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被列入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这比藤村修口中的1895年要早得多。

  无论从历史归属还是法理依据来看,中国对钓鱼岛列岛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如今,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出于一己之私,罔顾史实,暴露出美国和日本外交虚伪与狡辩。

  无论是在华盛顿还是在东京,两位记者的提问都是从事实出发,心平气和、冷静地提出问题。相对应的是,正因为心中有鬼,一些做法拿不上台面,日美官员在应对时出现了网民所说的“记者很淡定,发言人很不淡定”的局面,令人啼笑皆非。

  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要想不再尴尬,必须理性面对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这一事实,不要一错再错,不要在西太平洋掀起恶风巨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7870.html

更多阅读

诗人王维与唐朝公主的那些事儿 唐朝诗人那些事儿

诗人王维与唐朝公主的那些事儿  “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谿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谷静泉逾响,山深日易斜。御羹和石髓

转载在美国的那些音乐院校 美国艺术院校

本文作者不明。转载前请吴骏先生修正了几个明显的事实错误。交流反馈请发邮件至985024883@qq.com在美国的那些音乐院校在美国,有不同类型的音乐院校,有的是按照传统的模式标准来教学生学习音乐的,有的不怎么正式。

秦始皇第18个儿子的那些坏事儿 秦始皇极乐净土r18

秦始皇第18个儿子的那些坏事儿李恒昌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儿子是谁?秦二世胡亥是也。秦始皇咋那么多孩子?过去不实行计划生育,即便实行也落实不到皇帝头上。皇帝们想生多少生多少,根本没有任何限制。因此,秦始皇孩子多,也就不足为怪。不过,

声明:《美国新闻发布会上的那些事儿 usa美国那些事儿》为网友万人迷罒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